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苏轼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137515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6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苏轼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苏轼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苏轼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苏轼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苏轼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苏轼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苏轼课件.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A,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2,A,著名作家方方写过一篇文章喜欢苏东坡,弄得丈夫有些吃醋,酸溜溜地问:如果你同苏东坡活在同一时代,你是不是会嫁给他?方方回答:当然,只要苏东坡肯娶我。可见苏轼在女孩子心目中还是很有市场的。他的魅力何在呢?在你心目中苏轼是一个什么形象?结合学过的诗句回答。,3,A,关于苏轼,你了解什么?要求:用苏轼诗句回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蓑烟雨任平生、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江城子密州出猎,形象:豪放、豁达、浪漫、幽默,4,A,今天我们来了解苏轼的另一面,5,A,江城子乙卯正

2、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6,A,解题,江城子 词牌名乙卯正月二十日夜“乙卯”年是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苏东坡任密州(今山东诸城)知州,年已四十。正月二十日这天夜里,他梦见爱妻王弗,便写下了这首悼亡词。干支纪年法推算方法: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记梦,7,A,苏轼(1036一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苏轼幼年时即极为出色,深得老师赏识。21岁时,苏轼与弟弟苏辙一起随父苏洵离家进京,第二年兄弟二人都中了进士。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读了22岁的苏轼所写的文章后说:“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

3、人头地也。可喜!可喜!”并预言未来文坛将属于苏轼。,苏轼其人,A,8,“唐宋八大家”散文“苏 黄”诗“苏 辛”词“宋 四 家”书法,才华横溢的苏轼,苏轼、蔡襄、黄庭坚、米芾,A,9,一一一木ppt作坊,背景简介,A,10,公元1055年,一对新人结婚了。新郎是19岁的四川才子苏东坡,新娘是16岁的王弗。新郎羽扇纶巾,雄姿英发,新娘也是年轻美貌,天资聪颖,一对新人可谓才子佳人。王弗贤淑端庄,曾对苏轼的事业、为人处事进行过多次有识见的告诫、嘱咐。,A,11,可惜天妒良缘,红颜薄命,王弗26岁时就去世了。这对诗人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公元1075年,苏东坡来到密州(今山东诸城县),这一年正月二十日夜,他

4、梦见爱妻王氏,便写下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的悼亡词。,A,12,一一一木ppt作坊,初读文本,A,13,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14,A,译文: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音讯渺茫。不思念吧,但本来难忘。妻子的孤坟远在千里,没有地方与她交谈凄凉的景况。即使相逢也料想不会认识,因为我四处奔波,灰尘满面,鬓发如霜。总结概括:死别之痛和相思之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

5、满面,鬓如霜。,15,A,译文:晚上忽然在隐约的梦境中回到了家乡,只见妻子正在小窗前梳妆。两人互相望着,没有言语,只有泪千行。料想年年断肠的地方,晚上明月照耀着长着小松树的坟山。总结概括:“记梦”,沉痛之情。,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A,16,一一一木ppt作坊,文本研习,A,17,1.(1)“十年生死两茫茫。”平心而论,十年不短,也不算太长。对作者来说长不长?为什么?,长。人生处处是离别,故而就会有离别后的思念。也许异地之别的思念,即使山遥水阔,还会有再次相逢的期盼。黄泉生路,人各一方,无从知晓。花落人亡两不知。,研习上片,A,

6、18,(2)体会“两茫茫”,研习上片,死者: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音讯渺茫。生者:迷惘,宦海沉浮,仕途不顺。,A,19,2.“不思量,自难忘”可是为什么在“自难忘”之上加了“不思量”?这不显得有点矛盾吗?,“不思量”不是真的不去思量,而是因为相思实在太苦,太伤人,故而不敢思量,但结果却是“自难忘”。“不”初看自相矛盾,仔细领会,却是诗人的更深一层的情怀。说不思量,即是思量。所谓“此情无计可消除”,所谓“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一叙述的跌宕,更显出思妻之情的深沉。,研习上片,A,20,3.作者说自己“尘满面,鬓如霜”,而其时不过40岁,如何理解?(仅仅是胡子多了些,不洗脸,又是什么让他早生华发呢

7、?),研习上片,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在朝中受到排挤打压,这十年,革新派与守旧派的斗争愈演愈烈的时候。苏轼被卷进了这场漩涡之中,身不由己,宦海沉浮,不断地放外任,左迁,流徙,先是通判杭州,三年后又移知密州,仕途坎坷,历尽苍桑,备尝艰辛,已是“尘满面,鬓如霜”了。原因:情感的风尘(思念亡妻的苦楚)岁月的风尘(仕途坎坷的艰辛),A,21,研习下片,此时无声胜有声!,1.“相顾无言”太残忍了。让他们说一句话,好不好?为什么?,A,22,研习下片,2.明月是象征团圆与祝福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月亮团圆“千里共婵娟”。为什么不改成“残月夜”呢?“杨柳岸晓风残月”,多好。,“残月夜”,“杨柳岸晓风

8、残月”,是让人哀伤的景,哀景,但不如“明月夜”好。明月夜,是乐景,明月意味团圆,而此时词人与亡妻却无法相见不能团圆,是哀情。以乐景写哀情,倍增其哀。,A,23,小结这首词以“梦前-梦中-梦后”为时间线索,将“现实-梦境-现实”交织起来。题虽为记梦,实际是通过记梦来抒写对亡妻真挚的爱情和深沉的思念。全词感情深挚,充满一种凄婉哀伤的调子。,A,24,一一一木ppt作坊,艺术鉴赏,A,25,这首悼亡词除了情感上的真切感人之外,在艺术上具有哪些特点?,1.虚实结合,构思精巧。上片写自己对妻子的思念之情,满怀感伤。下片虚写,“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在晚上梦回故乡见到了正在梳妆的妻子。虚实结合表达作者对亡妻的思念之情。2.运用白描手法。运用白描手法,淋漓尽致地表现出词人内心细腻的情感。如“小轩窗。正梳妆。”写梦中所见亡妻之形态,似呼之欲出、历历可见。又如“相顾无言”又一转,却是十年风霜后梦中所见。对亡妻千言万语无法说出,只能相对流泪,这是对心意相通的精细白描。,A,26,一一一木ppt作坊,当堂测验默写,A,27,谢谢观赏!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