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137826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7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课件.ppt(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第一章社会工作的目标、对象及主要领域,第一节 社会工作的含义与特点,一、什么是社会工作(一)社会工作的含义(二)我国社会工作的三种理解(三)社会工作的特点 1.专业助人活动;2.注重专业价值;3.强调专业方法;4.注重实践;5.互动合作;6.多方协同,第二节 社会工作的目标与功能,社会工作的目标,第二节 社会工作的目标与功能,社会工作的功能:社会工作对服务对象的功能1.促进服务对象正常生活2.恢复弱化的功能3.促进人的发展4.促进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社会工作对社会的功能1.维护社会秩序2.建构社会资本3.促进社会和谐4.推动社会进步,第三节 社会工作的要素,一、社

2、会工作的要素1.社会工作的对象2.社会工作者3.社会工作价值观4.专业助人方法5.助人活动,第三节 社会工作的要素,二、社会工作的核心能力1.沟通与建立关系的能力2.促进和使能的能力3.评估和计划的能力4.提供服务和干预的能力5.在组织中工作的能力,第四节 社会工作的主要领域,社会工作的主要领域1.儿童与青少年社会工作2.老年社会工作3.妇女社会工作4.残疾人社会工作5.矫正社会工作6.优抚安置社会工作,7.社会救助社会工作8.家庭社会工作9.学校社会工作10.社区社会工作11.医务社会工作12.企业社会工作,第二章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专业伦理,第一节 社会工作价值观,一、社会工作价值观的作用 1

3、.保护服务对象的权益 2.帮助社会工作者解决伦理难题 3.促进专业的健康发展 4.促进社会服务机构的能力建设 5.维护社会正义,第一节 社会工作价值观,二、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内容 1.服务大众 2.践行社会公正 3.强调服务对象个人的尊严和价值 4.注重服务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性 5.待人真诚和守信 6.注重能力培养和再学习,第一节 社会工作价值观,三、我国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内容1.以人为本,回应需要2.接纳和尊重3.个别化和非评判4.注重和谐,促进发展5.平等待人,注重民主参与6.权利与责任并重7.个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结合,第二节 社会工作专业伦理,一、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内容1.社会工作者对

4、服务对象的伦理责任2.社会工作者对同事的伦理责任3.社会工作者对服务机构的伦理责任4.社会工作者作为专业人员的伦理责任5.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责任6.社会工作者对全社会的伦理责任,第二节 社会工作专业伦理,二、社会工作的伦理难题1.保密问题2.人情与法制及规定的冲突问题3.价值介入与客观性的矛盾4.社会工作者的个人利益满足与职业的社会责任之间的冲突。5.自我决定问题。,第二节 社会工作专业伦理,三、伦理难题处理的基本原则1.保护生命原则2.差别平等原则3.自由自主原则4.最小伤害原则5.生命质量原则6.隐私保密原则7.真诚原则,第三节 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守则,二、社会工作伦理守则的基本

5、内容1.服务2.社会正义3.人的尊严和价值4.人类关系的重要性5.正直6.能力,第三节 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守则,(二)社会工作伦理守则的国际惯例1.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伦理责任2.社会工作者对同事的伦理责任3.社会工作者对专业的伦理责任4.社会工作者对机构的伦理责任5.社会工作者对社会的伦理责任6.社会工作者的态度和行为,第三节 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守则,三、我国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守则内容1.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制定的原则(1)现实需要和未来发展相结合(2)本土社会工作的伦理实践与国际社会工作专业伦理规则相结合(3)专业实践与政治实践互不冲突,第三节 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守则,三、我国社会工作专业的伦

6、理守则内容2.社会工作者职业道德指引的主要内容(1)尊重服务对象全心全意服务(2)信任支持同事促进共同成长(3)践行专业使命促进机构发展(4)提升专业能力维护专业形象(5)勇担社会责任增进社会福祉,第三章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第一节 人类行为,一、人类需要的层次与类型(一)人类需要的层次1.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2.阿尔德弗尔的ERG理论3.莱恩多亚尔和伊恩高夫的需要理论,第一节 人类行为,一、人类需要的层次与类型(二)人类需要的类型1.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2.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3.生存性需要和发展性需要,第一节 人类行为,二、人类行为的相关概念(二)人类需要的类型1.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2.物

7、质需要和精神需要3.生存性需要和发展性需要,第一节 人类行为,二、人类行为的类型和特点(一)人类行为的含义 广义的人类行为是指由客观刺激通过人的心理活动而引起的内部与外部的反应,狭义的人类行为仅指外显的行为。行为主义学派:B=f(S.A)勒温:B=f(P.E),第一节 人类行为,二、人类行为的类型和特点(二)人类行为的类型 1.本能行为和系的行为 2.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 3.正常行为和偏差行为,第一节 人类行为,二、人类行为的类型和特点(三)人类行为的特点 1.适应性 2.多样性 3.发展性 4.可控性 5.整合性,第一节 人类行为,二、人类行为的类型和特点(四)影响人类行为的因素 1.生

8、理因素 2.心理因素 3.社会因素,第二节 社会环境,一、社会环境的含义和特点 社会环境是指与人类生存相关的社会因素,以及与人的生物遗传、心理状态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社会系统。社会环境主要包括家庭、学校、单位、群体、社区、文化等子系统。特点:(1)多样性;(2)复杂性;(3)层次性;(4)稳定性;(5)变动性,第二节 社会环境,二、社会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 1.家庭 2.同辈群体 3.学校 4.工作单位 5.社区 6.文化 7.大众传媒,第二节 社会环境,三、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基本关系1.人们要适应社会环境2.社会环境影响个人行为3.社会环境和生物遗传共同对人类行为产生影响4.人类能够改变社会环境

9、5.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关系的非平衡性,第三节 人类发展阶段及其主要特征,一、婴幼儿阶段二、学龄前阶段三、学龄阶段四、青少年阶段五、青年阶段六、中年阶段七、老年阶段,第四章个案工作方法,第一节 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一、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理论假设(1)对人的成长发展的假设;(2)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假设;(3)对人际沟通的假设;(4)对人的价值的假设。2.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治疗技巧(67页,图4-1),第一节 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一、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特点1.注重从人际交往的场景中了解服务对象;2.运用综合的诊断方式确定服务对象问题的原因;(1)心理动态诊断;(2)缘由

10、诊断;(3)分类诊断3.采用多层面的服务接入方式帮助服务对象。,第一节 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二、危机介入模式的内容与特点1、危机介入理论 1)定义 2)发展阶段:危机、解组、恢复、重组,第一节 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二、危机介入模式的内容与特点2.危机介入的基本原则(1)及时处理(2)限定目标(3)输入希望(4)提供支持(5)恢复自尊(6)培养自主能力,第一节 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二、危机介入模式的内容与特点3.危机介入模式的特点(1)迅速了解服务对象的主要问题;(2)快速作出危险性判断;(3)有效稳定服务对象的情绪;(4)积极协助服务对象解决当前问题。,第二节 个案工作各阶段的工作重点,一、申

11、请与接案二、预估与问题诊断三、制定计划四、开展服务五、连接社会资源与协调服务六、评估与结案,第三节 个案工作的常用技巧,一、会谈二、记录三、收集资料四、策划方案五、评估,第五章小组工作方法,第一节 小组工作的概念、类型与特点,一、概念二、类型:教育小组、成长小组、支持小组、治疗小组三、小组工作的特点与功能,第二节 小组工作的模式,一、互动模式1.互动模式的含义2.互动模式的实施原则(1)开放性的互动(2)平等性的互动(3)面对面的互动,第二节 小组工作的模式,二、发展模式1.发展模式的含义2.发展模式的理论基础3.发展模式的实施原则,第三节 小组工作的过程,第四节 小组工作技巧,第六章社区工作

12、方法,第一节 社区工作的含义、特点与目标,一、社区工作的含义二、社区工作的特点1.分析问题的视角更为结构取向;2.介入问题的层面更为宏观3.具有政治性;4.富有批判和反思精神三、社区工作的目标(一)社区工作目标的分类:过程目标和任务目标(二)社区工作的具体目标1.推动社区居民参与2.提高社区居民的社会意识3.善用社区资源,满足社区需求4.培养相互关怀和社区照顾的美德,第二节 社区工作的主要模式,第三节 社区工作各阶段的工作重点,一、进入社区二、认识社区三、组织社区四、制订社区工作计划五、实施社区工作计划六、社区工作评估,第四节 社区工作的技巧,一、与社区居民开展工作的技巧二、社区分析的技巧三、

13、活动策划与方案设计的技巧,第七章社会工作行政,第八章社会工作研究,第二节 社会工作研究的范式与过程,第三节 定量研究方法问卷调查,一、问卷调查方法的基本含义(一)含义:问卷调查就是依托问卷,针对取其某种社会群体的样本,收集资料,并通过统计分析来认识其特征。(二)问卷类型:1.自填问卷 2.访问问卷,第三节 定量研究方法问卷调查,二、问卷结构1.标题2.封面信3.指导语4.问题和答案5.编码6.其他,第三节 定量研究方法问卷调查,三、问卷设计(一)原则1.问卷要有信度与效度;2.考虑研究目的或研究类型3.以回答者视角为主;4.保证操作可行性(二)步骤1.进行探索性工作;2.设计问卷初稿;3.试用

14、和修改;4.定稿和印制(三)问题和答案1.关注问题特性;2.注意语言表达3.数量时间适当;4.问题按序排列,第三节 定量研究方法问卷调查,四、问卷资料收集1.对象选取:随机抽样 vs 非随机抽样2.访问员选拔培训3.物质准备4.质量控制:调查过程的督导+资料回收后的检查,第四节 定性研究方法,三、个案研究(一)概念及特点 个案研究是对单个对象(如家庭、团体、机构、组织、社区、学校或部落等)的某项特定行为或问题进行探索研究。个案研究偏重于探讨当前的事件,强调对事件的真相、原因等方面作深入、周详、历史的考察,了解其详细状况、发展过程及社会环境的联系,提出处理问题的方法。寻找原因、提出策略、建构理论、协调发展和提升绩效是个案研究的几个目标。1.凸显研究的“对象”维度;2.手段和资料多元化 3.研究步骤不甚严格;4.资料详尽深入(二)一般步骤(三)评价,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