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d的参数设置课件.ppt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139467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PPTX 页数:49 大小:1.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icd的参数设置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icd的参数设置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icd的参数设置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icd的参数设置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icd的参数设置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cd的参数设置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cd的参数设置课件.pptx(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ICD工作方式,感知,检测,治疗,记录存储,Tachy或Brady,否,是,ICD的参数,ICD的诊断参数心动过缓的诊断心动过速的诊断:VT、VFICD的治疗参数心动过缓治疗心动过速治疗:ATP、CD、DF,基本识别标准(用于识别VT、VF)心率标准持续时间标准 辅助识别标准(用于区分VT与SVT)突发性 稳定性ORS波:宽度、形态 仅用于双腔ICD的诊断方法 PR Logic AV branch,ICD的诊断参数,心率标准,持续时间标准(间期数标准),ICD识别的程控界面,快于VT频率标准(150bpm)满足VT识别间期数标准(12),VT事件定义:VT波发生持续一定时间,以VT个数表示,对

2、VT的识别,快于室颤频率标准(188bpm)满足室颤识别间期数标准(12/16),室颤计数:1 2 3 4 5 6 7 8 9 10 1112,VF事件定义:VF波发生持续一定时间,以VF个数表示,对VF的识别,单腔ICD增加VT识别特异性方法,突发性检测标准,防止将逐渐增快的窦性心动过速检测为VT单个的早搏将不记入突发性计数,Intervals:,540ms,540,530,530,520,500,490,440,430,430,430,430,430,420,430,420,420,470 ms average,530 ms average,稳定性检测标准,区别房颤和室速防止不规则节律检测

3、为VT,FDI=320 msTDI=540 msStability=30 msVFNID=12/16VTNID=16FTI=420 ms,QRS波均增宽但形态学不相似,QRS波形态学诊断,自动取样、自动模版更新,自动取样的间隔时间可程控(1天、7天等),QRS波形态学诊断,双腔ICD:PR LogicTM,ICD的治疗参数,抗心动过缓起搏抗心动过速起搏(ATP):VT低能量转复:VT高能量除颤:VF,单线圈电极,双线圈电极,ICD的诊断和治疗分区,Shock 治疗,Tachy 区,ATP,CV,&Shock 治疗,无治疗,非治疗区,Brady区,抗心动过缓起搏,Fib 区,VT治疗的程控界面,

4、1,ICD分层治疗,VT经ATP终止,ICD分层治疗,VT经ATP未终止后,低能量转复Cardioversion,VF治疗的程控界面,VF:ICD高能量除颤放电Defibrillation,ICD分层治疗,ICD放电的不良影响,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CABG试验:ICD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低于无ICD患者,没有发生电击的ICD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无ICD患者相同AVID试验:1 电击与生活质量的下降有关对患者的心理的影响对心功能的影响对电池寿命的影响增加死亡率无论是适当的或不适当的放电均增加患者死亡率,ICD参数合理设置的目的减少ICD放电,减少ICD的不必要放电是正确放电,但放电并不是其首先治疗。可

5、以通过ATP治疗终止,或者让其自行终止减少ICD的不适当放电不正确的放电,应避免,ICD无痛性治疗结论,目前大多数的ICD治疗是电击,然而这些电击中的大多数可应用无痛的ATP治疗ATP 可成功无痛终止3/4快速VTs减少电击的潜在益处包括:提高患者 生活质量减少就诊次数提高对ICD接受延长ICD寿命,MADIT-RIT三种不同的程控策略,MADIT-RIT 研究结论,程控ICD为较高的VT/VF识别频率和较长的识别时间,可以减少75的首次不适当放电减少50的全因死亡率,因此,在ICD一级预防的患者,程控时应避免过于积极识别和积极治疗。建议程控较高的VT/VF识别频率和较长的识别时间,如何减少I

6、CD放电,减少ICD不适当放电避免将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误识别为VT/VF避免感知过度避免T波感知过度避免噪音感知:电磁和肌电干扰、导线问题引起的噪音减少ICD不必要放电避免对短阵VT/VF(可自行终止)、慢VT(无血流动力学影响)进行识别和治疗重视无痛性治疗:对VT和FVT进行ATP治疗,常见问题1:房颤误识别引起误放电,诊断参数设置设置较高的VT(一级预防)和VF频率,设置较长的VT/VF识别个数(兼顾患者血流动力学)打开稳定性功能和QRS形态等鉴别功能治疗参数设置VT区设置ATP功能加强药物治疗阵发性房颤:抗心律失常药物、减慢心室率药物持续性房颤:减慢心室率药物,ICD术后随访-1,室率不

7、规整无症状,房颤伴快速心室率 ICD正确识别,病例1扩心,短阵VT,房颤,ICD术后随访-2,ICD术后随访-2,Min:352msMax:382msHR:160bpm,150,ICD术后随访-2,Min:289msMax:321msHR:195bpm,ICD术后随访-2,ICD术后随访-2,腔内图无症状,房颤伴快速心室率160bpm 195bpm,ICD不适当识别及治疗,常见问题2:T波过感知引起误放电,植入时保证足够的R波高度植入后,一旦出现,处理较为棘手降低感知敏感度、提高识别频率、增加识别个数(但有真正VT/VF 漏识别风险,需慎重)运用厂家的特殊功能圣犹达:Decay Delay美敦

8、力:感知极性转换、T波识别技术波科:特殊的滤波算法,将T波过滤,可程控的右室感知向量,RVtip to Rvring:默认为真双极,RVtip to Rvcoil:可程控为集成双极,T-波识别技术,在保证VT/VF检测敏感性前提下,识别T-波过感知且抑制治疗的发放T-波过感知新方法:频率分析 vs 手动感知调整全自动不会因为T-波过感知触发电击不影响VF检测的敏感性,SmartShock,感知EGM的不同,增加R波与T波振幅之比,识别R-T模式,EF 24,CLBBB,QRS 200ms,病例2,植入美敦力Protecta D364TRM CRT-D,术后程控发现T波过感知由于T波过感知,心室

9、率超过上限跟踪频率,失去双室同步起搏,T波过感知处理方法调整导线位置调整感知灵敏度调整Sensing Decay Delay调整感知极性:RVTip to Ring-RV Tip to Coil,T波过感知处理方法,调整右室感知通道后,RV Tip-RV Coil:无T波过感知发生,患者术后心电图,QRS 140ms,减少ICD不必要的放电提高识别频率避免对慢VT进行识别干预提高识别个数或延长识别时间避免对短阵、可自行终止的VT/VF进行干预对VT和FVT进行ATP治疗减少放电,常见问题3:真正的VT导致频繁放电,病 例 1,男性患者,60岁1995年-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2013-08-“间歇

10、心悸、头晕、黑朦3年,加重2天”就诊于我院 ECG:短阵室性心动过速 Holter:频发室早 短阵室速 房颤伴长间歇 超声:LA76mm,LV65mm,EF31%,病例3,诊治经过,检查:ECG及Holter均提示短阵室速 超声提示左室增大 LVEF降低,ICD植入类适应症,器械:2013-09-02植入单腔ICD(BIOTRONIK Lummax 300VR-T)药物:利尿剂-呋塞米 氯化钾 ACEI-福辛普利 抗心律失常药-胺碘酮 抗凝药-华法林 降糖药-二甲双胍,病例3,ICD识别参数,识别频率: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美托洛尔等)会降低室速频率 VT区比未用药时的室速频率约低20bpm

11、,180,病例3ICD识别参数,20,识别个数:无明显血流动力学障碍、可自行终止的短阵室速,可不予干预 设置个数长于短阵室速的心搏数,病例3ICD识别参数,常见问题4:导线问题引起噪音感知导致误放电,及时识别、自动识别并报警更换导线,电极导线噪音识别报警识别由于噪音信号导致的过感知并抑制治疗发放 不影响 VT/VF 检测敏感性发现临床潜在的导线噪音远程监测将有助于及时识别,小结合理程控参数,减少ICD放电,减少ICD不适当放电主要依赖于厂家研制的特殊功能避免将室上速误识别为VT/VF(打开增强识别指标)避免感知过度避免T波感知过度(有待于特殊功能的开发应用)避免噪音感知:电磁和肌电干扰、导线问

12、题引起的噪音(及时发现和处理,导线自动识别并处理)减少ICD不必要放电主要依赖于医生的程控设置避免对无血流动力学影响的慢VT进行识别和处理(程控较高频率)避免对短阵VT/VF进行识别和治疗(程控较长识别时间)重视无痛性治疗:对VT和FVT进行ATP治疗,小结ICD参数设置和程控策略,根据患者的基础心脏疾病、心功能状况以及室性心律失常发作时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等,进行个体化的ICD程控最小化右心室起搏比例程控较高的VT识别频率,避免对频率较慢和/或不使患者产生血流动力学改变的VT进行诊断和治疗程控较长的VT/VF识别时间,避免对非持续性VT/VF进行诊断和治疗打开SVT鉴别功能,避免将SVT误诊断为VT/VF推荐无痛性治疗,对识别为VT的事件应首先使用不同策略的ATP治疗方案,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