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超声》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140096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1.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乳腺超声》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乳腺超声》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乳腺超声》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乳腺超声》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乳腺超声》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乳腺超声》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乳腺超声》课件.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乳 腺 超 声,乳腺超声解剖,位置:胸前第2-6肋骨之间,胸大肌的浅面分层:由浅至深依次分为皮肤.皮下脂肪.腺体层.腺体后脂肪.胸大肌及肋骨,乳腺结构,乳头位于乳腺的中心,周围由乳晕包绕 每侧含15-20个乳腺叶,每个乳腺叶再分为若干小叶,小叶由许多腺泡组成每个乳腺叶都有一条输乳管,向乳头方向放射状行走,开口于乳头表面腺叶之间由脂肪和结缔组织分隔,体位和探头频率,查前准备:暴露乳房,双手置于脑后使乳腺舒展和表面更平整体位:仰卧位(乳腺内侧),半侧卧位(乳腺外侧)常用中心频率7.5 MHz宽频带线阵探头 10 MHz以上用于浅层结构,5 MHz用于乳房很大或深层结构,正常乳房超声解剖分为四个区域

2、,皮肤.乳头和乳晕下组织 皮下区域包括脂肪和淋巴管 腺体层回声因人而异,随年龄而变化,取决于脂肪.纤维组织.腺体和导管的数量.脂肪:低回声.纤维组织:中强回声,腺叶:中强的光点或光斑.腺体后区域,探测注意事项,注意不同生理状态下声像图的变化,并与对侧相应部位比较 不能有任何遗漏,尤其注意乳房边缘部的肿物,最好一并检查腋窝部 探头缓慢滑行,不应使乳房随探头的滑行而移动.慎防遗漏小病灶,活动度大的病灶和与周围组织对比性差的病灶.探头适当轻度加压,但进行多普勒检查时,避免探头压迫乳房.结合触诊:较大的病灶临床能触及,但不能完全依赖触诊,了解,乳腺囊性增生的病理与临床,典型表现为月经来潮前几日双侧乳房

3、胀痛,月经来时症状即减轻,绝经后可自行缓解可触及多个结节,边界不清,其大小和质地亦随月经周期变化一般认为本病的发生与卵巢内分泌失调有关,乳房囊性增生的声像图表现,双侧乳房增大,但边界光滑、完整内部结构紊乱,回声分布不均,呈粗大的光点或光斑如有囊性扩张,乳房内可见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区,其后壁回声增强可见多发实性结节(增生结节),其声像图可随月经周期而改变CDFI示无特异性,偶见血流信号增加,呈散在分布,无规律性,典型乳腺囊肿的声像图特征,导管阻塞所致囊状扩张常见多发或双侧多发形态为圆形或椭圆形 边界清晰、规整。壁薄,呈环形中强回声(实为导管壁)内部为无回声区,无血流信号囊壁后方腺体层回声增强,囊壁

4、两侧方衰减声影(侧方声影)可缩性,非典型乳腺囊肿的声像图表现,可见于乳汁潴溜性囊肿(多由急性乳腺炎引起),陈旧性囊肿及囊肿合并感染等。内部为低回声或囊实性囊壁:增厚,分叶状,纤维化而回声明显增强甚至显示钙化囊壁后方腺体层回声增强不明显甚至衰减内部可探及血流信号(合并感染所致),乳腺炎,急性乳腺炎多发生于哺乳期,尤以初产妇多见.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受累区腺体层增厚,回声减低导管呈不同程度的扩张,其内隐约可见实性回声,为乳汁潴留的沉积物形成脓肿时表现为腺体层内的无回声区,壁厚,内壁凹凸不平,囊内有沉积物回声,脓肿壁上可探及低速低阻力血流,导管内乳头状瘤的病理与临床,起源于大导管上皮的良性肿瘤,可

5、以恶变,其发生与机体内分泌功能有关挤压肿块常见乳头有浆液或血性分泌物溢出导管内壁有乳头状新生物突入腔内,乳头大小.形态不一镜下组织形态为导管上皮和间质增生,形成乳头状结构,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声像图表现,多位于乳腺中心部表现为扩张的导管内乳头状突起,有蒂肿物为圆形或椭圆形,均匀的中强或低回声,边界清晰,规则或分叶状导管内壁连续性好,无中断或被侵蚀的征象血供较为丰富,从基底部进出,常引出动脉血流频谱,乳腺纤维腺瘤病理与临床,常见于中青年妇女,单发多见,外上50%由上皮和纤维组织两种成分增生所致大体病理多有完整.薄层纤维包膜,表面光滑或呈结节性分叶状腺管成分多者,质软;纤维成分多者,质硬.病程较长者,

6、可以出现钙化.,乳腺纤维腺瘤的声像图表现,形态:多数椭圆形或圆形,前后径2cm)血供可丰富,多数RI小于0.7.病灶后方腺体回声多数正常,少数增强,乳腺癌病理与分类,多来自导管及小叶上皮细胞,据其发展阶段分为原位癌和浸润性癌,共分为4类:非浸润性原位癌(包括小叶原位癌.导管内癌,常小于5mm)普通型浸润性癌(常称为浸润性导管癌),最常见特殊型浸润性癌:根据组织发生差异,不同基质及特殊形态分为髓样癌,粘液癌(胶样癌),硬癌非癌性的恶性肿瘤:肉瘤,恶性黑色素瘤,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乳腺癌临床表现,好发于4060岁,以外上象限最多.发生于20岁以下罕见.多数病例表现为无痛性肿块,质硬,边界不清;少数病

7、灶侵及 Coopers 韧带时,可有乳头凹陷.橘皮样皮肤.,乳癌的共同声像图表现,边界:不整、凹突不平,呈锯齿状或蟹足样,界限常不清内部回声:多呈低回声、不均,少数呈等或强回声.部分病例可见微小钙化点.后方回声:衰减浸润:向周围组织或皮肤浸润(纵横比1)内部及周边血供丰富,有新生血管,动脉阻力指数0.7可合并同侧腋窝或锁骨上窝淋巴结转移性癌,特殊型浸润性导管癌的声图像特点,声像图表现依病理组织学特性而定.以细胞成份为主者透声性好;以纤维组织为主者透声性差.乳头状导管癌中心导管内见乳头状肿物,常充满管腔内部中低回声后方衰减,硬癌(浸润性导管癌的一种):纤维组织多而细胞成份少,表现为肿块小但质硬,

8、内部低回声,边界不整,后方回声衰减.髓样癌:则相反,表现为病灶一般较大且质软,内部等回声或部分无回声,界限清楚,后方回声无衰减.炎性乳癌:为皮肤及皮下组织淋巴管癌栓性病变,多为青年妇女产后发病,似慢性炎症.恶性程度高,预后很差.声像图表现为皮肤及皮下组织增厚,回声增强,腺体结构紊乱.,乳腺增生结节与乳腺癌的超声鉴别,二者病灶均常表现为边界不清的低回声区增生结节常为多发,条索状,前后径横径,边界不规则,后方衰减,内部微小钙化,血供较为丰富乳癌与增生结节的鉴别难于与腺瘤的鉴别,纤维瘤 乳腺癌形状 规则 不规则边缘 整齐、清晰 不整齐、模糊、粗糙包膜 有 无内部回声 均质低回声 不均质低回声 微小钙

9、化 无 有后部回声 正常或增强 衰减或无改变纵横比 小于1 大于1皮肤浸润 无 有,乳腺良恶性肿瘤的二维超声鉴别要点,Ca,乳腺良恶性肿瘤的彩超鉴别要点,恶性肿瘤多为血供丰富,分布紊乱,显示穿支血管(从周边进入内部),RI0.7。但小乳癌.合并坏死或硬化明显的恶性肿瘤内部无或少许血流.良性肿瘤常表现为周边血流,无穿支血管,内部少量分布规则的血流,RI0.7.对良恶性肿物的鉴别内部血流较周边的更有意义需注意炎性包块血供可较为丰富,Ca,纤维腺瘤,微小钙化的判断及其临床意义,恶性钙化:典型恶性钙化常表现为微小钙化(针尖样钙化),后方无声影,呈簇状分布.但超声发现微小钙化无论从大小还是从数量上都明显不及钼靶X线摄像.良性钙化:粗大的斑块状或角状钙化伴后方声影,ca,小器官超声诊断概述,对于小器官(甲状腺 甲旁 乳腺及腮腺)的超声诊断,灰阶超声仍然是最为重要的诊断信息来源,CDFI可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信息.恶性肿瘤:大多不均质低回声,边界不清,不规整,后方回声衰减.部分病例可见微小钙化(针尖样钙化).良性肿瘤:大多边界清晰,规整,有包膜边界表现是鉴别良、恶性肿瘤的最为重要的超声征象炎性病灶可类似于恶性肿瘤的超声表现,是否有占位效应和正常血管穿行弥漫性肿大和炎性疾病,需重视结合临床和实验室检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