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统计方法基础知识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145375 上传时间:2023-01-18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2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质统计方法基础知识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品质统计方法基础知识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品质统计方法基础知识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品质统计方法基础知识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品质统计方法基础知识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品质统计方法基础知识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质统计方法基础知识课件.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统计方法基础知识,第一节 统计方法及其用途第二节 产品质量波动第三节 统计数据及其分类第四节 总体与样本第五节 随即抽样方法第六节 统计特征数第七节 两类错误和风险,返回目录,第一节 统计方法及其用途,一、什么是统计方法二、统计方法的性质三、统计方法的用途,一、什么是统计方法,统计方法:是指有关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统计数据,并对其所反映的问题作出一定结论的方法。,描述性统计方法:是对统计数据进行整理和描述的方法;常用曲线、表格、图形等反映统计数据和描述观测结果,以使数据更加容易理解,例如,可将统计数据整理成折线图、曲线图和频数直方图等。,推断性统计方法:是在对统计数据描述的基础上,进

2、一步对其所反映的问题进行分析、解释和作出推断性结论的方法;,二、统计方法的性质,1.描述性利用统计方法对统计数据进行整理和描述,以便展示统计数据的的规律;统计数据可用数量值加以度量,如平均数、中位数、级差和标准差等,亦可用统计图表予以显示,如条形图、折线图、圆形图、频数直方图、频数曲线等。,2.推断性统计方法都要通过详细研究样本来达到了解、推测总体状况的目的,因此它具有由局部推断整体的性质。,3.风险性统计方法既然要推断用部分整体,那么这种由推断而得出的结论就不会是百分之百正确,即可能有错误。犯错误就要担风险。,三、统计方法的用途,1.提供表示事物特征的数据;(平均值、中位数、标准偏差、方差、

3、极差)2.比较两事物的差异;(假设检验、显著性检验、方差分析、水平对比法)3.分析影响事物变化的因素;(因果图、调查表、散布图、分层法、树图、方差分析)4.分析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散布图、试验设计法)5.研究取样和试验方法,确定合理的试验方案;(抽样方法、抽样检验、试验设计、可靠性试验)6.发现质量问题,分析和掌握质量数据的分布状况和动态变化;(频数直方图、控制图、排列图)7.描述质量形成过程。(流程图、控制图),第二节 产品质量波动,一、正常波动二、异常波动,一、正常波动,正常波动是由随机原因引起的产品质量波动;仅有正常波动的生产过程称为处于统计控制状态,简称为控制状态或稳定状态。,二、异

4、常波动,异常波动是由系统原因引起的产品质量波动;有异常波动的生产过程称为处于非统计控制状态,简称为失控状态或不稳定状态。,引起产品波动的原因主要来自六个方面(5 M1E):人(Man):操作者的质量意识、技术水平、文化素养、熟练程度、身体素质等;机器(Machine):机器设备、工夹具的精度、维护保养状况等;材料(Material):材料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能和外观质量等;方法(Method):加工工艺、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的正确程度等;测量(Measure):测量设备、试验手段和测试方法等;环境(Environment):工作场地的温度、湿度、含尘度、照明、噪声、震动等;,第三节 统计数据及其

5、分类,一、计量数据二、计数数据,一、计量数据,凡是可以连续取值的,或者说可以用测量工具具体测量出小数点以下数值的这类数据。如:长度、容积、质量、化学成分、温度、产量、职工工资总额等。,计量数据一般服从正态分布。,二、计数数据,凡是不能连续取值的,或者说即使使用测量工具也得不到小数点以下数值,而只能得到0或1,2,3等自然数的这类数据。,计数数据还可细分为记件数据和记点数据。记件数据是指按件计数的数据,如不合格品数、彩色电视机台数、质量检测项目数等;记点数据是指按缺项点(项)计数的数据,如疵点数、砂眼数、气泡数、单位(产品)缺陷数等。,记件数据一般服从二项式分布,记点数据一般服从泊松分布。,当数

6、据以百分率表示时,要判断它是计量数据还是计数数据,应取决于给出数据的计算公式的分子。,第四节 总体与样本,总体(母体):是指在某一次统计分析中研究对象的全体。,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个单元(产品)叫做个体。,有限总体:被研究对象是有限的,如一批产品的总数;,无限总体:被研究对象是无限的,如某个企业、某个生产过程从前、现在、将来生产的全部产品。,总体含量(总体大小):总体中所含的个体数,常用N表示。,第四节 总体与样本,样本(子样):是指从总体中随机抽取出来并且要对它进行详细研究分析的一部分个体(产品);样本是由1个或若干个样品组成的。,样本容量(样本大小):样本中所含的样品数目,常用n表示。,抽样

7、:是指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样品组成样本的活动过程。,随机抽样:是指要使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产品)都有同等机会被抽取出来组成样本的活动过程。,第四节 总体与样本,数据、样本和总体的关系,无限总体,有限总体,工序,一批产品,一批半成品,样本,样本,数据,数据,判断,判断,第五节 随即抽样方法,一、简单随机抽样法二、系统抽样法三、分层抽样法四、整群抽样法,一、简单随机抽样法,又叫随机抽样法,是指总体中的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是相同的。,优点:抽样误差小,缺点:抽样手续比较繁杂。,二、系统抽样法,又叫等距抽样法或机械抽样法。,优点:操作简便,实施不易出差错。,缺点:容易出较大偏差。,适用场合:总体发生周期性

8、变化的场合,不宜使用这种方法。,三、分层抽样法,也叫类型抽样法。它是从一个可以分成不同于总体的总体(或称为层)中,按规定的比例从不同层中随机抽取样品(个体)的方法。,优点:样本的代表性比较好,抽样误差比较小。,缺点:抽样手续较简单随机抽样还要繁杂。,适用场合:常用于产品质量验收。,四、整群抽样法,又叫集团抽样法。是将总体分成许多群,每个群由个体按一定方式结合而成,然后随机抽取若干群,并由这些群中的所有个体组成样本。,优点:抽样实施方便。,缺点:代表性差,抽样误差大。,适用场合:常用在工序控制中。,案例,某种成品零件分装在20个零件箱装,每箱各装50个,总共是1000个。如果想从中取100个零件

9、作为样本进行测试研究。,简单随机抽样:将20箱零件倒在一起,混合均匀,并将零件从1 1000编号,然后用查随机数表或抽签的办法从中抽出编号毫无规律的100个零件组成样本。,系统抽样:将20箱零件倒在一起,混合均匀,并将零件从1 1000编号,然后用查随机数表或抽签的办法先决定起始编号,按相同的尾数抽取100个零件组成样本。,分层抽样:20箱零件,每箱都随机抽取5个零件,共100个组成样本。,整群抽样:先从20箱零件随机抽出2箱,该2箱零件组成样本。,第六节 统计特征数,一、样本平均值二、样本中位数三、样本方差四、样本标准偏差五、样本极差,表示数据的集中位置,表示数据的离散程度,一、样本平均值,

10、如果从总体中抽取一个样本,得到一批数据X 1,X 2,X 3.X n,则样本的平均值:,:样本的算术平均值;,n:样本大小。,二、样本中位数,把收集到的统计数据X 1,X 2,X 3.X n,按大小顺序重新排列,排在正中间的那个数就叫作中位数,用符号 来表示。,当 n 为奇数时,正中间的数只有一个;,当 n 为偶数时,正中间的数有两个,此时,中位数为正中两个数的算术平均值。,三、样本方差,样本方差是衡量统计数据分散程度的一种特征数,其计算公式:,S 2:样本方差;,:某一数据与样本平均值之间的偏差。,四、样本标准偏差,国际标准化组织规定,把样本方差的正平方根作为样本标准偏差,用符号 S 来表示

11、。其计算公式:,五、样本极差,极差是一组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常用符号 R 表示,其计算公式:,R=X max-X min,第七节 两类错误和风险,第一类错误(弃真错误):把质量好的一批成品当作质量坏的一批成品去看待、处理的错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值,也叫第一类错误的风险率。,第二类错误(取伪错误):把质量坏的一批成品当作质量好的一批成品去看待、处理的错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值,也叫第二类错误的风险率。,返回目录,(第14讲)考场作文开拓文路能力分解层次(网友来稿)江苏省镇江中学 陈乃香说明:本系列稿共24讲,20XX年1月6日开始在资源上连载【要义解说】文章主旨确立以后,就应该恰当地

12、分解层次,使几个层次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一篇完整的文章。如何分解层次主要取决于表现主旨的需要。【策略解读】一般说来,记人叙事的文章常按时间顺序分解层次,写景状物的文章常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分解层次;说明文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可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分解层次;议论文主要根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顺序来分解层次。当然,分解层次不是一层不变的固定模式,而应该富于变化。文章的层次,也常常有些外在的形式:1小标题式。即围绕话题把一篇文章划分为几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再给它们加上一个简洁、恰当的小标题。如世界改变了模样四个小标题:寿命变“长”了、世界变“小”了、劳动变“轻”了、文明变“绿”了

13、。2序号式。序号式作文与小标题作文有相同的特点。序号可以是“一、二、三”,可以是“A、B、C”,也可以是“甲、乙、丙”从全文看,序号式干净、明快;但从题目上看,却看不出文章内容,只是标明了层次与部分。有时序号式作文,也适用于叙述性文章,为故事情节的展开,提供了明晰的层次。3总分式。如高考佳作人生也是一张答卷。开头:“人生就是一张答卷。它上面有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和问答题,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答卷。一般的答卷用手来书写,人生的答卷却要用行动来书写。”主体部分每段首句分别为:选择题是对人生进行正确的取舍,填空题是充实自己的人生,判断题是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问答题是考验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份“试卷

14、”设计得合理而且实在,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不同的,这就意味着这份人生试卷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分解层次,应追求作文美学的三个价值取向:一要匀称美。什么材料在前,什么材料在后,要合理安排;什么材料详写,什么材料略写,要通盘考虑。自然段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恰当划分自然段,自然就成为分解层次的基本要求。该分段处就分段,不要老是开头、正文、结尾“三段式”,这种老套的层次显得呆板。二要波澜美。文章内容应该有张有弛,有起有伏,如波如澜。只有这样才能使文章起伏错落,一波三折,吸引读者。三要圆合美。文章的开头与结尾要遥相照应,把开头描写的事物或提出的问题,在结尾处用各种方式加以深化或回答,给人首尾圆合的感觉。

15、【例文解剖】话题:忙忙,不亦乐乎 忙,是人生中一个个步骤,每个人所忙的事务不同,但是不能是碌碌无为地白忙,要忙就忙得精彩,忙得不亦乐乎。忙是问号。忙看似简单,但其中却大有学问。忙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怎么才能忙出精彩,忙得不亦乐乎,却并不简单。人生如同一张地图,我们一直在自己的地图上行走,时不时我们眼前就出现一个十字路口,我们该向哪儿,面对那纵轴横轴相交的十字路口,我们该怎样选择?不急,静下心来分析一下,选择适合自己的坐标轴才是最重要的。忙就是如此,选择自己该忙的才能忙得有意义。忙是问号,这个问号一直提醒我们要忙得有意义,忙得不亦乐乎。忙是省略号。四季在有规律地进行着冷暖交替,大自然就

16、一直按照这样的规律不停地忙,人们亦如此。为自己找一个目标,为目标而不停地忙,让这种忙一直忙下去。当目标已达成,那么再找一个目标,继续这样忙,就像省略号一样,毫无休止地忙下去,翻开历史的长卷,我们看到牛顿在忙着他的实验;爱迪生在忙着思考;徐霞客在忙着记载游玩;李时珍在忙着编写本草纲目。再看那位以笔为刀枪的充满着朝气与力量的文学泰斗鲁迅,他正忙着用他独有的刀和枪在不停地奋斗。忙是省略号,确定了一个目标那么就一直忙下去吧!这样的忙一定会忙出生命灵动的色彩。忙是惊叹号。世界上的人都在忙着自己的事,大自然亦如此,小蜜蜂在忙,以蜂蜜为回报。那么人呢?居里夫人的忙,以放射性元素的发现而得到了圆满的休止符;爱

17、因斯坦在忙,以相对论的问世而画上了惊叹号;李白的忙,以那豪放的诗歌而有了很大的成功;张衡的忙,因为那地动仪的问世而让世人仰慕。每个人都应该有效率的忙,而不是整天碌碌无为地白忙。人生是有限的、短暂的,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在有限的生命里忙出属于他的惊叹号;都应在有限的生命里忙出他的人生精彩篇章。忙是万物、世界、人生中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作为这世上最高级动物的我们,我们在忙什么呢?我们要忙得有意义,有价值,我们要忙出属于我们的精彩。我们的忙不能永远是问号,而应是省略号和感叹号。忙就要忙得精彩,忙得不亦乐乎。解剖:本文将生活中的一句口头禅“忙得不亦乐乎”机智翻新,拟作标题,亮出一道美丽的风景。并据此展开

18、述说,让人神清气爽。文章开篇扣题,亮出观点:忙,是人生中一个个步骤,不能碌碌无为地白忙,要忙就忙得精彩,忙得不亦乐乎。然后,作者分别用问号、省略号、惊叹号巧妙设喻,抓住这三种标点符号的特征,摆实事,讲道理,入情入理,入理入心。深刻地阐明人生忙,忙要像问号一样,经常问问自己,不能盲目,不能瞎忙,要忙得有意义;人生如四季一样是有规律的,要选准目标,像省略号一样,毫无休止地忙下去,忙出生命灵动的色彩;而人生有限,每个人都应有限的生命里忙出属于他的惊叹号,忙出人生精彩的篇章。结尾,作者用一个段落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照应题目,有力收束。【精题解析】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在一处地势十分险恶的峡谷,

19、谷底奔腾着咆哮的急流,峡谷间有一座索桥,几根光秃秃、晃悠悠的铁索横在峡谷间,它是通过这个地方的唯一路径,这里经常有人因为失足而跌入深谷。有一天,有三个人来到了这里。一个聋子,一个瞎子,还有一个健康的人。聋子看看这座桥,很害怕,但是他听不到急流的声音,他用眼睛看着脚下步伐,很顺利地过去了。瞎子不知峡谷的险恶,他心平气和,十分稳妥地通过了。第三个人是健康人,一直犹豫不敢走这索桥,可是又没有其他路可走。于是,他十分紧张地硬着头皮走上索桥,到了桥中央,他看到脚下万丈深渊,云雾升腾,听到谷底急流咆哮,早已两腿颤颤,面如土色,一不小心跌下桥去。请就“不要把困难看得太明白”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注意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解析:有时候,把困难看得太明白,分析得太透彻,反而会被困难吓倒以至于阻拦我们前进的脚步。倒是那些未把困难完全看清楚而勇往直前的人,更容易达到终点。作者邮箱:13952865227,谢谢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