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体系概述课件.ppt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146417 上传时间:2023-01-18 格式:PPTX 页数:47 大小:422.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乡规划体系概述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城乡规划体系概述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城乡规划体系概述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城乡规划体系概述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城乡规划体系概述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乡规划体系概述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乡规划体系概述课件.pptx(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城乡规划体系概述,湖南城市学院城乡规划系 谢宏坤2014.1,目录:,城乡规划概述,城乡规划体系,城乡规划制定,1、城乡规划概述,城乡规划是各级政府统筹安排城乡发展建设空间布局,保护生态和自然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维护社会公正与公平的重要依据,具有重要公共政策的属性。城乡规划是一项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的工作,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制定好城市规划,要按照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要求,立足当前,面向未来,统筹兼顾,综合布局。要处理好局部与整体、近期与长远、需要与可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进行现代化建设与保护历史遗产等一系列关系。通过加强和改进城市规划工作,促进城

2、市健康发展,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2、城乡规划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颁布施行,标志着中国在城市规划法制建设上迈进了一大步。在此前后,还颁布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形成以规划法为核心、多层次、全方位的法规体系。,2.1.1.纵向体系:由各级人大和政府按其立法职权制定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构成。,2.1.城乡规划法规体系,四个层次 下一层次必须符合中一层次的原则和精神。,一般市、县和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2.1.2.横向体系:由由基本法(主干法)、配套法(辅助法)和相关法组成。,三个部分,基本法:城乡规划法配套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市国有土地

3、使用权出让转让规划管理办法、各种技术标准及技术规范相关法:土地管理法、环境保护法、水法、建筑法等,由不同层次的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成。,2.2.城乡规划行政体系,国家住建部省、直辖市、自治区建设厅/建委/规划局市(县)规划局,各级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对同级政府负责。上级城市规划行主管部门对下级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城乡规划是城市政府关于城市发展目标的决策,因此尽管各国由于社会经济体制、城市发展水平、城市规划的实践和经验的不同,城市规划的工作步骤、阶段划分与编制方法也就不尽相同,但基本上都按照由抽象到具体,从战略到战术的层次决策原则进行。,城乡规划法定规划最基本、必需、重要,各地都必须编制的,

4、由规划法明确了其主要内容及审批程序的规划。非法定规划其它类型规划(无统一要求,往往因应地方建设管理实际需要而编),2.3城乡规划工作体系,法定规划图示,法定规划图示,2.3.1城乡规划编制体系,城乡规划的实施组织,城乡建设项目的规划管理,法定规划图示,2.3.2城乡规划实施管理体系,城乡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3、城乡规划的制定,制定城乡规划的原则,符合城乡规划法及相关法律法规。遵循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 坚持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及科学决策的原则等,城乡规划编制体系构成,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其中城市规划和镇规划分为

5、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10,编制单位、相关部门,编制组织,基础资料收集,规划纲要,规划成果,上报审批,公告、论证会,本级人大常委会审议、附具人大意见、专家意见及采纳情况,国务院,批准,公布,3.1 城镇体系规划,3.1 城镇体系规划城镇体系:一定区域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上具有有机联系的城市群体。城镇体系规划:一定区域范围内,以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城镇职能分工为依据,确定不同人口规模等级和职能分工的城镇的分布和发展规划。,3.1.1城镇体系规划的作用,城镇体系规划需要协调体系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及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指导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发挥上下衔接的

6、功能,对实现区域层面的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有效衔接意义重大;发挥对重大建设项目及重大基础设施布局的综合指导功能;综合评价区域发展基础,发挥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统筹功能;协调区域城市间的发展,促进城市之间形成有序竞争与合作的关系。,3.1.2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任务,全国城镇体系规划指导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和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法定依据。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一部分,为城市下面各城镇总体规划的编制提供区域性依据。城镇体系规划在我国由于历史原因长期扮演着区域性规划的角色,具有区域性、宏观性、整体性的作用。,3.1.3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

7、全国城镇体系规划是统筹安排全国城镇发展和城镇空间布局的宏观性、战略性法定规划,是国家制定城镇化政策,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依据,也是编制、审批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依据,有利于加强政府对城镇发展的宏观调控。(1)明确国家城镇化的总体战略和分期目标;(2)确立国家的城镇化道路与差别化战略;(3)规划全国城镇体系的总体空间格局;(4)构架全国重大基础设施支撑系统;(5)特定与重点地区的规划。,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是各省、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区域城镇化和城市合理发展,对省域内各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1)明确全省、自

8、治区城乡统筹发展的总体要求;(2)明确资源利用与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要求和措施;(3)明确省域城乡和规模控制要求;(4)明确与城乡空间布局相协调的区域综合交通体系;(5)明确城乡基础设施支撑体系;(6)明确空间开发管制要求;(7)明确对下层次城乡规划的编制要求;(8)明确城乡规划实施的政策措施。,3.1.4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1)明确全省城市发展规模;(2)省域城镇体系空间布局;(3)省域相协调的区域综合交通体系;(4)省域基础设施支撑体系;(5)旅游协作带的布局等,16,城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专家和部门审查,国务院/省政府,公示程序,公众意见,规划纲要/草

9、案,规划成果,专家意见,市人大常委会审查,人大意见,公众意见采纳情况,人大意见采纳情况,专家意见采纳情况,批复,镇总体规划的编制程序与此相似,公布规划,3.2城市总体规划,总体规划阶段主要是研究确定城市发展目标、原则、战略部署等重大问题,是制定后一阶段详细规划的依据。后一阶段的规划对有关问题的深入研究和制定方案,也可以反馈到对前一阶段工作的调整及补充。,3.2城市总体规划,3.2.1城市总体规划的作用 城市总体规划涉及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在指导城市有序发展、提高建设和管理水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先导和统筹作用;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导与调控城市发展建设的重要手段,具有公共政策属

10、性。,3.2.2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1)根据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人口、资源情况及环境承载力,合理确定城市性质、规模;(2)综合确定土地、水、能源等各类资源的使用标准和控制指标,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划定建设区和适宜建设区,统筹安排城乡各类建设用地;(3)合理配置城乡各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城市功能;(4)贯彻公交优先原则,提升城市综合交通服务水平;(5)健全城市综合防灾体系,保证城市安全;(6)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景观风貌,突出城市特色;(7)保护历史文化资源,延续城市历史文脉;(8)合理确定分阶段发展方向、目标、重点和时序,促进城市健康有序发展。,3.2.3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正式编

11、制总体规划前,可以由城市人民政府组织制定城市规划纲要,对总体规划需要确定的主要目标、方向和内容提出原则性的意见,作为总体规划的依据。总体规划纲要主要内容(1)提出城市规划区范围;(2)分析城市只能、提出城市性质和发展目标;(3)提出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范围;(4)预测城市人口规模;(5)研究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提出建设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范围;(6)提出交通发展战略及主要对外交通设施布局原则;(7)提出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目标;(8)提出建立综合防灾体系的原则和建设方针。总体规划纲要成果 文本、说明、相应的图纸和研究报告,3.2.4城市总体规划主要内容:(1)对市和县辖行政区范围

12、内的城镇体系、交通系统、基础设施、生态环境、风景旅游资源开发进行合理布置和综合安排;(2)确定规划期内城市人口及用地规模,划定城市规划区范围;(3)确定城市用地发展方向和布局结构,确定市、区中心区的位置;(4)确定城市对外交通系统的结构和布局,编制城市交通运输和道路系统规划,确定城市道路等级和干道系统、主要广场、停车场及主要交叉路口形式;(5)确定城市供水、排水、排洪、供电、通信、燃气、供热、消防、环保、环卫等设施的发展目标和总体布局,并进行综合协调;(6)综合协调人防、抗震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规划。(7)旧城区的改造规划。(8)综合布置郊区居民点,蔬菜、副食品生产基地,郊区绿化和风景区,以及大

13、中城市有关卫星城镇的发展规划。(9)近期建设规划范围和主要工程项目的确定,安排近期建设用地和建设步骤。,3.2.5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1)城市规划区范围;(2)市域内应当控制开发的区域;(3)城市建设用地;(4)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5)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6)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目标,污染控制与治理措施;(7)城市防灾工程,3.2.6城市总体规划主要专项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概念:城市中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各类绿化及其用地,相互联系并具有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整体。任务:通过规划手段,对城市绿地及其物种在类型、规模、空间、时间等方面所进行的系统化配置及相关安排。

14、城市绿地系统的表现形式: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 单独编制的专业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主要内容:(1)确定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2)研究确定城市绿地的发展目标和主要指标;(3)确定城市绿地系统的用地布局;(4)确定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的位置、范围、性质及主要功能;(5)划定需要保留、保护和建设的城郊绿地;(6)确定分期建设步骤和近期建设实施项目,提出实施管理建议;,城市综合交通规划(1)城市综合交通 概念:城市综合交通包括了存在于城市中及域城市有关的各种交通形式。城市交通可分为城市对外交通和城市交通两大部分。(2)城市交通系统 概念:城市交通系统由城市运输系统、城市道路系统和城

15、市交通管理系统。城市道路系统和交通系统都是为城市运输系统完成交通行为服务的,道路系统是为运输系统提供活动场所的,而交通管理系统则是整个城市交通系统正常、高效运转的保证。,城市综合交通主要内容:(1)城市道路系统规划方案。(2)城市交通规划方案。(3)道路系统规划文字说明。,城市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主要内容:(1)城市给水工程系统;(2)城市排水工程系统;(3)城市供电工程系统;(4)城市通信工程系统;(5)城市供热系统;(6)城市燃气工程系统;(7)城市环境卫生工程系统;(8)城市防灾工程系统。,城市竖向规划 作用:利用地形达到工程合理、造价经济、景观美好的重要途径。主要内容:(1)综合解决城市

16、规划用地的各项标高问题;(2)使城市道路的纵坡坡度既能配合地形又能满足交通上的要求;(3)合理组织城市用地的排水;(4)经济合理地组织好城市用地的土石方工程,考虑填方和挖方的平衡;(5)考虑配合地形,注意城市环境的立体空间美观要求。,城市地下空间规划 地下空间资源:(1)依附于土地而存在的资源酝藏量;(2)依据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合理开发利用的资源总量;(3)一定社会发展时期内有效开发利用的地下空间总量。主要内容:(1)城市地下空间的总体规划;(2)城市地下空间的控制性详细规划;(3)城市地下空间修建性详细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分三个层次:(1)历史文化名城;(2)历史文

17、化保护区;(3)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作用:(1)通过城市规划在空间上落实;(2)保护古城和历史环境,通过道路布局和控制建筑高度,突出名城特点;(3)把文物古迹、园林名胜、遗迹遗址以及展示名城的各类标志物在空间上组织起来,形成网络体系,使人们感知和理解名城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主要内容:(1)保护区及外围建设控制地带的范围、界线;(2)保护的原则和目标;(3)环境风貌的保护整治方式;(4)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建设;(5)用地功能和建筑物使用的调整;(6)分期实施计划、近期实施项目的设计和概算。,3.2.7城市近期建设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在一定年限内各个组成部分和各项建设

18、的全面安排,城市近期建设规划是最近期内的或是当年的各项建设总的规划布置。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作用:(1)是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的分阶段实施安排和行动计划;(2)是落实城市、镇总体规划的重要步骤;(3)是近期土地出让和开发建设的重要依据。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强制性内容:(1)确定城市近期建设重点和发展规模;(2)依据城市近期发展重点和发展规模,确定城市近期发展区域;(3)根据城市近期建设重点,提出对历史文化名城、文化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应的保护措施。,3.3城市详细规划 城市详细规划主要是对城市中某一地区、街区等局部范围中的未来发展建设,从土地使用、房屋建筑、道路交通、绿化与开敞

19、空间以及基础设施等方面做出同意安排。,3.3.1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以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以规划的综合性研究为基础,以数据控制和图纸控制为手段,以规划设计与管理相结合的法规为形式,对城市建设和设施建设实施控制性的管理,把规划研究、规划设计与规划管理结合在一起的规划方法。,33,规划主管部门,城市(县城)总体规划,组织编制控规,公示,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同级人大常委会备案,上一级政府备案,公众意见及采纳情况,公布规划,镇的控规编制由镇政府组织,上一级政府审批,3.3.1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作用:(1)是规划与管理、规划与实施之间衔接的重要环节;(2)是

20、宏观与微观、整体与局部有机衔接的关键层次;(3)是城市设计控制与管理的重要手段;(4)是协调各利益主题的公共政策平台。控制性详细规划基本内容:(1)土地使用性质及其兼容性等用地功能控制要求;(2)容积率、建筑高度、建筑密度、绿地率等用地指标;(3)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公共安全设施的用地规模、范围及具体控制要求,地下管线控制要求;(4)城市“四线”的控制要求。,控制性详细规划强制性内容:(1)各地块的主要用途;(2)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3)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规定;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成果: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成果包括规划文本、图件和附件。图件由图纸和图则两部分组成;附件包括规划说明、

21、基础资料和研究报告。,36,修 建 性 详 细 规 划,编制组织,规划成果,审定,公布,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重要地段修建性详细规划其他根据需要由建设单位组织编制,附具专家意见、公众意见采纳情况,规划方案,公示、审查,3.3.2城市修建性详细规划:,3.3.2城市修建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是依据已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的规划条件对所在地块的建设提出具体的安排和设计,用以指导建筑设计和各项工程施工设计。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内容:(1)建设条件分析及综合技术经济论证;(2)作出建筑、道路和绿地等的空间布局和景观规划设计,布置总平面图;(3)道路交通规

22、划设计;(4)绿地系统规划设计;(5)工程管线规划设计;(6)竖向规划设计;(7)估算工程量、拆迁量和总造价,分析投资效益。,3.4镇、乡和村庄规划 城乡规划法把镇规划与乡规划作为法定规划,含在同一规划体系内,纳入同一法律管理范畴,同时将镇规划单列出,符合我国城镇化建设需求,有助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3.4.1 镇规划 镇规划的作用:镇规划是对镇行政区内的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是管制空间资源开发,保护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创造良好生活生产环境的重要手段,是指导与调控镇发展建设的重要公共政策之一,是一定时期内镇的发展、建设和管理必须遵守的基本依据。,镇规划主要任务:(1)镇

23、总体规划:综合研究和确定城镇的性质、规模和空间发展形态,统筹安排城镇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镇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城镇合理发展。(2)镇(乡)域规划:落实市(县)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及城镇体系规划提出的要求,指导镇区、村庄规划编制。(3)镇区控规:控制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4)镇区修规:对镇区近期需要进行建设的重要地段做出具体的安排和规划设计。镇规划期限:镇总体规划期限为20年;近期建设规划为510年。,40,乡、村 规 划,编制组织,规划方案/成果,上报审批,批准,乡、镇人民政府,公告、论证会,村庄规划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同意,上一级市、县人民

24、政府,公布,基础资料收集,编制单位、相关部门,3.4.2乡和村庄规划:,3.4.2乡和村庄规划:乡和村庄规划作用:做好农村地区各项建设工作的先导和基础,是各项建设管理工作的基本依据,对改变农村落后的面貌,加强农村地区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公益事业等各项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构建社会注意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乡和村庄规划的任务:(1)乡和村庄总体规划:是乡级行政区域内村庄和集镇布点规划及相应各项建设的整体部署。(2)乡和村庄建设规划:具体安排村庄和集镇的各项建设。,3.5其他主要类型规划,3.5.1风景名胜区规划 风景名胜区是指具有观赏、文化或者科学价值,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比较

25、集中,环境优美,可供人们游览或者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区域。风景名胜区规划的任务:(1)风景名胜区规划是为了实现风景名胜区的发展目标而制定的一定时期内的系统性的优化行动计划的决策过程;提出正确处理保护与使用、远期与近期、整体与局部、技术与艺术等关系的方法达到风景区与外界有关的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的目的。(2)风景名胜区规划是切实地保护、合理地开发建设和科学地管理风景名胜区的综合部署,是风景名胜区保护、建设和管理工作的依据。,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基本内容(1)风景资源评价;(2)生态资源保护措施、重大建设项目布局、开发利用强度;(3)风景名胜区的功能结构和空间布局;(4)禁止开发和限制开发的范围;(5)

26、风景名胜区的游客容量;(6)相关专项规划(保护培育规划、风景游赏规划、典型景观规划、游览设施规划、基础工程规划、居民社会调控规划、经济发展引导规划、土地利用协调规划、近期保护与发展规划)。,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 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不必对整个风景名胜区规划范围全覆盖,但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确定的核心景区、重要景区和功能区、重点开发建设地区以及其他需要进行严格保护或需要编制控制性、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区域必须依照国家规定与要求编制。风景名胜区规划的修改(1)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确需修改的,凡涉及范围、性质、保护目标、生态资源保护措施、重大建设项目布局、开发利用强度以及功能结构、空间布局、游客容量等重要内容,

27、应当将修改后的报原审批机关批准后方可实施。(2)详细规划确需修改的,也应按照程序报原审批机关审批。,3.5.2城市设计 概念:城市设计不同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它可以广义地理解为对物质要素,诸如地形、水体、房屋、道路、广场及绿地等进行综合设计。城市设计在规划体系中的位置:(1)我国城市规划体系中,城市设计依附于城市规划体制,主要是作为技术方法而存在。(2)城市规划界认为,城市规划编制各个阶段都运用城市设计手法,综合考虑相关城市要素,对城市环境作出统一规划提高城市发展水平。,城市设计的作用:城市设计是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及其他工程设计之间的中间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从城市空间总体构图引导项目设计。从立法层面,城市设计只有建议性和指导性作用。,谢谢各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