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颗粒物源解析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147298 上传时间:2023-01-19 格式:PPT 页数:143 大小:41.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气颗粒物源解析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3页
大气颗粒物源解析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3页
大气颗粒物源解析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3页
大气颗粒物源解析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43页
大气颗粒物源解析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气颗粒物源解析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气颗粒物源解析课件.ppt(1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气颗粒物源解析技术及其应用,资源与环境学院,主要内容,大气颗粒物源解析定义和意义,大气颗粒物源解析发展方向,大气源解析的不确定性,主要大气颗粒物源解析方法,大气颗粒物源解析分类,定性的识别大气中颗粒物的来源;定量的计算各个污染源对环境污染的贡献值。,大气颗粒物的源解析,大气颗粒物的源解析(Source apportionment):指通过化学、物理和数学等方法定性或定量识别环境受体中大气颗粒物污染的来源。,源识别,源解析,环保部发布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技术指南_,参考资料,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原理、技术及应用,各类大气颗粒物源解析研究发表成果,有助于制定大气污染防治规划;确定污染治理重点,指导

2、环境管理和科学决策;确定排放源的种类和排放源的贡献,可以重点突出,治理污染严重的污染物及排放源;有效控制大气污染,提高空气质量。,大气颗粒物源解析的意义,大气颗粒物源解析技术不是空气污染治理技术,是宏观环境管理定量化技术 解析结果的准确性强烈依赖输入数据的质量源解析结果有一定的时效性 源解析结果有一定的区域性 源解析结果的应用要结合气象因子,大气颗粒物源解析结果的特点,为什么是大气颗粒物源解析是对化学成分解析还是颗粒物源解析什么时候需要源解析源解析与颗粒物污染防治的关系是一次颗粒物源解析还是二次颗粒物源解析解析出来的结果一定就能用吗,理解大气源解析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国内研究机构作了大量源解析

3、工作化学物种单一时间周期短点位代表性不强,颗粒物采样不规范大约52个地方环保局做过颗粒物源解析今年6月底出官方污染源解析由过去的粗粒子源解析向细粒子源解析转变由主要由无机成分为主向无机和有机并重转变,国内大气颗粒物源解析现状,污染源种类多、来源复杂污染源数量多同一类型污染源排放特征差别大控制技术差异大大气颗粒物浓度高大气处于高度复合污染条件下,国内大气颗粒物源解析特点,国外相对源解析要简单很多,因此国外的源解析技术不能照搬到国内,国内源解析的进展,颗粒物污染源:向大气环境中排放固态颗粒污染物的排放源统称颗粒物污染源。环境受体:受到大气污染物污染的环境空气统称环境受体,简称受体。大气颗粒物来源解

4、析技术方法:用于开展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的技术方法,主要包括源清单法、源模型法和受体模型法。源清单法:根据排放因子及活动水平估算污染物排放量,据此排放量识别对环境空气中颗粒物有贡献的主要排放源。,颗粒物源解析关键术语,源模型法:以不同尺度数值模式方法定量描述大气污染物从源到受体所经历的物理化学过程,定量估算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别污染源排放对环境空气中颗粒物的贡献。受体模型法:从受体出发,根据源和受体颗粒物的化学、物理特征等信息,利用数学方法定量解析各污染源类对环境空气中颗粒物的贡献。颗粒物源成分谱:污染源排放特定粒径段颗粒物的化学组成特征。,颗粒物源解析关键术语(续),共线性源:化学成分谱相似的颗粒

5、物排放源。颗粒物开放源:各种不经过燃烧或其它工艺过程、无组织、无规则排放的颗粒物源,具有源强不确定、排放随机等特点,比如扬尘。,颗粒物源解析关键术语(续),大气颗粒物的主要化学组成,无机元素:Al,As,Ba,Br,Ca,Cl,Co,Cr,Cu,Fe,Ga,In,K,Mg,Mn,Mo,Na,Ni,P,Pb,Rb,S,Sb,Se,Si,Sr,Ti,V,Zn,Zr,有机组成:定量测量的组份200多种,仅占有机物总量的5-10%,PM2.5颗粒物化学组成,水溶性无机离子 SO42-,NO3-,NH4+,Cl-等,中国PM2.5的主要构成,大气颗粒物的粒径分布,0,2,4,6,8,10,0.01,0.

6、1,1,10,100,Particle Aerodynamic Diameter(m),Relative Concentration,Accumulation,Coarse,PM,10,PM,2.5,TSP,PM,0.1,Fugitive Dust,Pollen,Sulfate,Nitrate,Ammonium,Organic&,Elemental,Carbon,Heavy,Metals,Clays,Carbon,Ultrafine,Condensation,Droplet,西安市TSP源解析结果,太原市PM10年均解析结果,天津市PM10年均解析结果,主要内容,大气颗粒物源解析定义和意义,大

7、气颗粒物源解析发展方向,大气源解析的不确定性,主要大气颗粒物源解析方法,大气颗粒物源解析分类,大气颗粒物来源研究,Modern Methods similar to century-old approaches but with more dataDirect Evidence.Photographic,satellite or compelling visual evidence of originAerosol Composition.Chemical fingerprinting of different source types(speciation,traces)Temporal p

8、attern.Chemical Physical property analysis(satellite,ASOS,PM2.5)Spatial Pattern.ChemicalTransport Pattern.Forward,backward trajectory,residence time analysis Chemistry with Transport.Combining chemical fingerprinting and transport(CATT)Dynamic modeling.Simulation model(forward,inversion)quantifying

9、origin/transport,Historical MethodsSource attribution methods have been used for the past 2 centuriesA list of methods was given by Egen,1835.,地壳元素,微量重金属元素,黑炭,有机物,硫酸盐,硝酸盐,铵盐,源排放与空气质量的响应(源-受体关系),SO2NOxVOCs,空气质量模型,O3,传输扩散-化学反应,排放,受体模型,大气污染物源解析方法,受体模型,详细源排放清单,源模型扩散模型,资料分析,源特征环境浓度扩散特征,估算源的影响,详细源清单详细扩散特征

10、,估算环境浓度估算源贡献,估算源贡献,扩散模型,所需要的源排放清单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特别是人为无组织排放、天然源和二次细粒子源,受体模型,建立不同地区排放源化学成分谱库工作量大,技术难度高有些污染源的化学成分接近,产生共线性的问题,显微法:利用显微技术分析单个粒子的微结构来判别其来源 化学统计学方法:根据颗粒物的化学组成通过数学计算来判别源的贡献,大气颗粒物的源解析方法,具体的源解析方法有多种,包括从简单的污染玫瑰图到复杂的气象轨迹模型、多元受体模型和质量平衡受体模型等,源解析技术1:排放源清单,排放因子法:需要详细的活动水平资料(A)和排放因子(F),源清单:是基于对各污染源的详细调查,根

11、据各源的基本工况和排放因子模型,建立污染源清单和数据库。优点:得到各类源对总排放量的贡献及对空气质量的相对影响,确定重点污染源。不足:由于源清单的不完整性及排放因子的可适用性,源清单分析的结果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误差较大。,源清单定义及优缺点,大气颗粒物排放源分类,2023/1/19,28,四种污染物主干路排放分担率最高,约占50%,注:主干路包括一般主干路及干线性主干路。,机动车尾气排放分担率-按道路类型,气象,基于源排放的模型(空气质量模型),化学,浓度分布与来源,源解析技术2:源模型(空气质量模型),12月14日长三角PM2.5,源清单,污染源清单建立 电力点源工业点源VOCs排放清单机

12、动车排放清单建筑工地扬尘排放清单,30,总量削减前后NO浓度模拟结果对比,源排放特征与成份谱s(F),基于源排放的模型(空气质量模型),Receptor(monitor),基于观测的模型受体模型,受体模型 C=f(F,S),污染源类型与贡献,基于源排放的模型与基于观测的模型,源解析技术3:受体模型,基本假设:污染源排放物在源和受体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对受体有明显贡献的污染源有各自排放特征;污染源成分谱是线性无关的;污染源种类小于或等于化学组分种类;测量的不确定度是随机的、符合正态分布。,大气环境浓度,源成分谱 X,源贡献,受体模型的提出,城市空气颗粒物源解析技术,大气颗粒物的来源非常复杂,既有

13、有组织源又有无组织开放源,常规的源模型(扩散模型)难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源模型不能建立全面的颗粒物污染源与大气环境质量之间的输入响应关系。有效地控制颗粒物的污染,需要清楚颗粒物的来源。,源强C0,受体浓度?,X,H,扩散模型,风速,?,OK!,受体浓度C(x),受体模型的由来,有组织排放源对受体浓度贡献可以通过扩散模型得出,煤烟尘源强Csoot,受体浓度?,Soil,Soot,土壤尘源强Csoil,扩散模型,受体浓度Csoil,受体浓度Csoot,受体浓度?,?,?,?,?,由于源强不确定,开放源对受体的贡献很难得出,OK,OK,?,煤烟尘源强,土壤尘源强,受体成分谱Creceptor,受体

14、浓度Creceptor,?,受体模型,煤烟尘源强,土壤尘源强,OK!,土壤风沙尘成分谱,煤烟尘成分谱,受体模型的主要类型:CMB PMF,受体模型的输入:环境颗粒物化学成份,元素水溶性离子OC、EC有机物,POM:烷烃,TOT,ICP-MS,GC-MS,颗粒有机物测量的国际比对,污染源成分谱,主要内容,大气颗粒物重要性,大气颗粒物源解析发展方向,主要大气颗粒物源解析方法,源解析方法分类,颗粒物源解析定义和意义,戴树桂,朱坦,白志鹃.受体模型在大气颗粒物源解析中的应用和进展.中国环境科学 1995,15(4):252-257金蕾,华蕾.大气颗粒物源解析受体模型应用研究及发展现状.中国环境监测20

15、07,23(1):38-42,主要大气颗粒物源解析方法,烟尘集合体,Newly emitted,Aged,燃煤飞灰,石膏,超细颗粒物,矿物颗粒,K(NH4)Ca(SO 4)2,生物颗粒物,超细颗粒物,海 盐,残 炭,有机物,液滴残余物,Aged soot,北京西南房山地区颗粒物源解析,从体积百分比来看,矿物颗粒所占比例最高,反映了扬尘和工业排放的重要性。从粒数浓度来讲,链状颗粒浓度最高,反映了燃烧源的影响。,为配合兰州市政府开展的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有针对性地抓住重点,降低污染源控制的社会成本,提出更有效的冬防污染源控制对策,2011年12月21日23日在兰州8个采样点共采集10样品,进行了

16、电子显微镜来源解析研究。,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电镜分析样品采样点分布图,2011-2012兰州市冬防期间电镜来源解分析,2011-2012兰州市冬防期间电镜来源解分析,扬尘颗粒物,机动车排放,燃煤颗粒物,二次无机颗粒物,多种来源颗粒物混合体,扬尘/二次无机混合体,在榆中工业区采样点发现较多纳米、超细及少量亚微米颗粒物聚合而成的葡萄状颗粒物。,2011-2012兰州市冬防期间电镜来源解分析,建国饭点发现大量含液体的颗粒物,图中中部网状物为颗粒物中固形物,周边可能为液体浸润滤膜表面形成的印痕。,榆中特征污染物形貌,西固特征污染物形貌,兰化集团公司:1050万吨炼油(兰炼);30万吨合成氨

17、;50万吨尿素;68万吨乙烯;17-18万吨橡胶.,酒泉钢铁集团榆中钢铁公司:一期100万吨生产能力(现在),二期250万吨生产能力,远期600万吨.,扩大产能?污染控制?搬迁?,均在城区有所发现,表明其对城市有所影响.,2011-2012兰州市冬防期间电镜来源解分析,扬尘污染在全市范围均有较多发现,应为兰州市冬季大气污染防控重点之一。城区燃煤颗粒物排放较多,特别是在城关区应作为控制重点。榆中工业区附近大量存在葡萄状颗粒物,在市区也有发现,会对市区产生影响。应加强榆中工业区特别是榆钢的工业污染防治力度。机动车污染在东港物流区较为严重,在职工医院、榆中工业区等也有发现。但与国内基它城市相比,总体

18、上污染并不严重。但考虑到兰州市机动车快速增长的趋势,应从中长期角度积极推动机动车污染防治。西固区建国饭店采样点有大量表面液态颗粒物出现,污染较重,初步断定为当地特有的工业排放物,与周边石化产业关系密切。该污染物在其它采样点也有所发现,可能对市区有一定影响。建议加强西固区工业大气污染防治力度。皋兰山采样点及皋兰县采样点颗粒物污染较轻,皋兰县污染物主要来自周边铁合金及电石生产企业,因此可以认为兰州周边对兰州市区污染贡献较少。兰州城市空气污染主要来自自身排放。,主要大气颗粒物源解析方法,城市空气颗粒物源解析技术,在多种受体模型中,化学质量平衡(Chemical Mass Balance,CMB)受体

19、模型物理意义明确,可以定量地给出各类排放源的分担率,成为了实际研究工作中研究最多,应用最广的受体模型。,甲 乙 甲50%,乙50%不能用甲乙来拟合,Ci 受体大气颗粒物中元素i的浓度测量值,g/m3;Fij 第j类源的颗粒物中元素i的含量测量值,g/g Sj 第j类源贡献的浓度计算值,g/m3;J 源类的数目,j=1,2J;I 元素的数目,i=1,2I。,化学质量平衡模型(CMB)基本原理,化学质量平衡模型(CMB)基本原理,CMB受体模型的建立基于以下假设,其基础是质量守恒:可以识别出对环境受体中的大气颗粒物有明显贡献的所有污染源类,各源类所排放的颗粒物的化学组成有明显的差别;各源类所排放的

20、颗粒物的化学组成相对稳定,化学组分之间无相互影响;各源类所排放的颗粒物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在传输过程中的变化可以被忽略;,大气颗粒物(TSP和PM10)来源解析研究,排放源类识别,受体采样的时空选择,离子组分,无机元素,碳组分,有机组分,粒度分布,建立源成分谱,建立受体成分谱,化学质量平衡受体模型(CMB),各类排放源贡献值,各类排放源分担率,颗粒物污染防治对策,建立颗粒物排放源化学特征谱库的技术路线,等速稀释通道、隧道实验、路边采样,轻型车,重型车,摩托车,电厂锅炉,工业锅炉,生活锅炉,民用炉灶,道路尘,建筑尘,裸露地面,餐馆,各种菜系,生物质燃烧,等速稀释通道、直接烟道气采样,再悬浮箱,模拟

21、箱、源采样,模拟箱、源采样,元素、离子、OC/EC有机示踪物单粒子形态和组份,排放源化学成分谱库,参照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点位的设置位置,同时考虑城市不同功能区的特点,进行受体采样点的设置。根据气象条件、工业源排放及人类活动的季节特点,选择受体采样时段。,制定受体采样方案的总体原则,采样周期和时段的确定:,近年来颗粒物浓度水平季节变化情况;源强变化情况;气象条件的变化规律,采样时间的确定:,根据采样滤膜的负荷和成分分析方法对样品量的要求确定采样时间,一般20小时左右。,PM10搭载石英膜,PM10搭载有机膜,PM2.5搭载石英膜,PM2.5搭载有机膜,Source profiles from so

22、urce testing,Many contributors not inventoried,Real-World Cooking,Simulated Cooking,机动车测试,Location of inlets(right side and background shown).,Generator and pumps are mounted on a platform on the back of the van.,汽车尾气采样器现场采样实物照片,Source-Dominated Sampling(Vehicle Exhaust),Roadside sampling,Diesel exh

23、aust sampling,Dilution Sampling of Emissions from Meat Cooking,Laboratory Dust Resuspension,源与受体样品的成分分析方法,颗粒物排放源类化学组成特点,土壤风沙尘化学成分变化不是十分明显。煤烟尘化学组成变化明显(煤质不同、燃烧方式不同 除尘方式不同等)。建筑尘化学组成变化明显(不同标号的水泥、各类建 筑材料等)。钢铁尘化学组成变化明显(炼钢、炼铁、机械加工等)。扬尘作为重要的开放源类和混合尘源类,其化学组成 在空间和时间上存在着变化。,建立源成分谱的原则:(1)具有代表性;(2)保持各自的“个性”,各颗粒物

24、排放源类的特征元素,特征元素的特点:某源类的特征元素,一般其在该源类中的含量比在其它源类中的含量要高几倍到几十倍;特征元素的化学性质最稳定,在迁移扩散过程中不易发生化学变化;各源类的特征元素均参加CMB计算;特征元素的标准偏差较小。,PM Source Profiles,Source Measurements Define Useful Markerselements,ions,carbon(Zielinska et al.,1998),Organic Source Profiles Better Distinguish among Sources(lactones,hopanes,guaia

25、cols,syringols,steranes,and sterols)Zielinska et al.(1998),判断共线性源类的方法,在CMB模型的算法中,利用T统计法和奇异值分解法将有共线性问题的源类归入到不定性/相似性组中,据此可以找出属于共线性的源类。判断原则是:在不定性/相似性组中,组浓度之和的标准偏差很大,甚至大于组浓度之和;组浓度之和的标准偏差越大,该组内的源类之间的 共线性问题就越严重;如果共线性源类没有严重到使拟合优度的各项指标 变坏,那么共线性问题就可以忽略。,污染源成分谱,扬尘的特点,扬尘是一种混合源类,既可以视为环境空气中颗粒物的排放源类,又可以视为各单一尘源类所排

26、放的颗粒物的接受体 扬尘对环境空气中颗粒物的贡献客观存在 采用CMB受体模型可以计算各单一尘源类对扬尘的分担率,也可以计算扬尘对环境空气中颗粒物的分担率,二重源解析技术,扬尘是混合源,它包含各类源的成分,扬 尘,煤烟尘,风沙尘,建筑水泥尘,其 它,甲,乙,丙,丙,乙,甲,城郊周边,外来风沙,道路运输尘,各种料堆,同一源类的颗粒物可以通过多种排放途径进入到环境空气中(以电厂煤烟尘为例),电 厂煤烟尘,大 气环境,点 源,吹灰场,颗粒物进入环境空气中的途径,颗粒物排放源及排放特点 颗粒物来源复杂,不能简单归属于一个行业(以煤烟尘为例),建材,化工,冶炼,钢铁,烟尘,工业锅炉,民用燃煤,电 厂,二重

27、源解析的步骤,不考虑混合尘源类扬尘,仅用各单一尘源类进行解析(一次源解析)得到一次解析结果Ai;以环境受体中颗粒物来源的实际情况划分颗粒物排放源类,把地区扬尘也纳入CMB模型进行解析,得到结果Bi;把扬尘作为受体,用各单一尘源类对其进行解析,得到各单一尘源类在扬尘中的分担率Ci;用扬尘作为受体时的解析结果Ci和扬尘对环境受体的分担率B对一次解析结果Ai进行修正,得到各单一尘源类除去进入扬尘的部分后直接对受体的贡献率Ei;对Bi 和Ei进行对照分析,并检验和印证源解析结果,综合得到二重源解析结果。,二重源解析技术原理示意图(以煤烟尘为例),A 代表煤烟尘对受体总的分担率;B 代表扬尘对受体的分担

28、率;C 代表煤烟尘在扬尘中的分担率;D 代表煤烟尘以扬尘的形式进入到受体中的分担率;E 代表煤烟尘除去进入扬尘的部分后对受体的分担率。,D=BCE=AD,以扬尘形式进入,到受体的煤烟尘D,直接进入到,受体的煤烟尘E,E,D,扬尘对,受体的,贡献B,大气环境中的,煤烟尘A,C,一次解析结果,PM10结果(城区全年平均),PM10结果(城区全年平均),二重解析结果,柴油车和生物质源样品碳质组分热解成分谱,北京大气颗粒物源解析实例,将PM2.5的来分为六类:土壤尘、建筑尘、民用燃煤、工业燃煤、汽车排放和工业排放 汽车排放和工业排放的源组成取自EPA数据库SPEC3.0 燃煤和土壤尘取自陈宗良等人(1

29、995)的测定结果,主要大气颗粒物源解析方法,因子分析方法,步骤:P种化学成分、N个样品形成N P样品矩阵:1、计算样品相关系数矩阵R 2、用Jacobin法求相关阵R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3、求主因子(主要污染源)的个数M 4、求主因子的因子载荷矩阵A 5、对因子载荷矩阵A*施行方差最大的正交旋转 6、计算各主因子得分(主要污染源成因率),SPSS,因子分析法是从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出发求解公因子及因子载荷,其基本原理是基于承认与污染源有关的变量间存在着某种相关性,在不损失主要信息的前提下,将一些具有复杂关系的变量或样品归结为数量较少的几个综合因子,因子负载系数的大小反映了因子与变量间的相关程度

30、。,水溶性无机物来源的因子分析结果,二次污染,土壤,工业/机动车,海盐,水溶性有机物来源的因子分析结果,植物排放/生物质燃烧,二次污染物,水溶性无机物相关系数矩阵,余学春,2004,水溶性有机物相关系数矩阵,余学春,2004,因子分析定性结果(案例分析),主因子负载系数矩阵可提供主要污染源类型的信息主因子负载系数是原变量与主因子之间的相关系数,此数值反映了主因子与原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主要污染源对颗粒物的相对贡献率(%),PMF 模 拟,通过诠释一系列时间序列环境数据而确定作用于该环境的污染源种类、源的组成和源对各个样品的贡献不需要事先知道作用于受体的源的情况(包括源的成份谱),因而可用于分辨未

31、纳入排放清单中的排放源,PMF原理,i个样品j个物种,物种浓度,p个因子(源),因子(源)贡献,物种在因子(源)中的比例,残差,X=GF 或,PMF和因子分析的区别,PMF计算步骤,Profile of contribution of factors at Miyun sampling site,Time series of contribution of factors at Miyun sampling site,不同源对大气污染物的贡献率,PMF and UNMIX profiles from Vermont IMPROVE data(Poirot et al.,2001),Source

32、 factors derived from ambient data by UNMIX and PMFThese must be associated with measured source profiles(Chen et al.,2006),Secondary Sulfate,Secondary Nitrate,钢铁冶炼,ILLINOIS,MISSOURI,Zinc Smelting,ILLINOIS,MISSOURI,Lead Smelting,ILLINOIS,MISSOURI,Lead Smelting,ILLINOIS,MISSOURI,Copper Production,Die

33、sel/Railroad,2.1%,Zinc Smelting,1.3%,Lead Smelting,1.3%,Copper Production0.5%,SecondarySulfate32.6%,Carbon-richSulfate19.6%,GasolineExhaust16.4%,SecondaryNitrate15.3%,SteelProcessing6.8%,Soil4.2%,北京大气颗粒物元素源解析结果,EPA PMF因子分析,本研究对因子来源的判别主要依据为:1、本研究较高的SO2浓度主要来自于工业燃煤生产;2、较新的污染物排放中NOx中NO的比例较高,而较老的污染物排放中NO

34、x中NO2的比例较高,较高的NO2来自二次转化;3、机动车排放物中CO主要来自机动车排放。,主要大气颗粒物源解析方法,Local,Sahara and Gobi Dust over N.America,The dust over N.America originates from local sources as well as from the Sahara and Gobi DesertsEach dust source region has distinct chemical signature in the crustal elements.,How to calculate back

35、-trajectories with NOAAs HYSPLIT program,Go to the HYSPLIT home page,http:/ready.arl.noaa.gov/HYSPLIT_traj.php Click on the data set”FNL.”Select the hemisphere and half-month for which you will begin the back-trajectories.For example,fnl.nh.apr02.002 means Northern Hemisphere,April 02,second half.Cl

36、ick“Next.”Enter the latitude and longitude of the location where you will start the back-trajectories.For example,Beijing is 40N,116E.,大气颗粒物72小时后向轨迹图,Origin of Fine Dust Events over the US,Satellite images Backtrajectories Chemical tracers,Gobi dust in springSahara in summer,US-scale fine dust event

37、s are mainly from intercontinental transport,Fine Dust Events,1992-2003,ug/m3,Source:R.Husar,Example high fine dust days,Asian DustApril 16,2001,Sahara DustJuly 5,2001,Southwestern DustOct.16,2001,主要大气颗粒物源解析方法,富集因子法,富集因子(EF)(双重归一化处理)用于鉴别土壤源之外其它源对某种组分浓度水平的贡献程度 EFi接近1,则土壤尘是i元素的主导源 EFi 10,则非土壤源对i元素具有显著

38、的贡献,大气细颗粒物中污染元素的富集因子,大亚湾铜污染比较重三水铜、铅、砷污染比较重,富集因子季节变化,富集元素:S、Cl、K、Cu、Zn、Mn、Ni、Se、Br、Pb以及CaSe、S高度富集 燃煤污染特点 大多数人为污染元素的EF在冬季较高,春季最低,相差悬殊反映了主导排放源的季节性变化Cu、Zn、Se和Pb:在PM2.5中的EF 在TSP中的EF 1个数量级 K:夏秋季EF较高与周边地区生物质燃烧活动一致 Ca有所富集,且夏秋季的EF高于冬春季(高38%)建筑活动对PM2.5有一定的贡献,元素富集因子的季节变化,富集因子法特殊污染周,采暖污染周 vs.沙尘周:污染元素EF相差1个数量级 采

39、暖污染周:EF远高于总周均值人为污染源的贡献显著增加 沙尘周 污染元素EF远低于总均值;显著低于其前后一周人为源贡献减少,土壤源贡献增加 非土壤K/总K(平均75)降低约一半,K不富集,特殊污染周元素的富集因子比较,主要内容,大气颗粒物重要性,大气颗粒物源解析发展方向,主要大气颗粒物源解析方法,源解析方法分类,颗粒物源解析定义和意义,PMF解析结果对物种选择方案的敏感度新的元素/物种/环境参数的加入,未来工作,多种技术方法进行相互验证进行不同方法的综合集成建立污染源清单的动态化,例如:增加遥感信息,未来工作,气溶胶,利用气象数据追溯颗粒物的来源,2010年北京秋季持续近一周的重灰霾,10.4,10.6,10.7,10.9,(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观测数据),单体有机物的研究多数限于正构烷烃、多环芳烃和部分有机酸,高分子有机物如腐殖酸,具有吸光性影响能见度影响气候变化,Source:Rogge et al,1993;Andreae et al.,2006,单体有机物的扩展识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