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讲解课件.ppt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147900 上传时间:2023-01-19 格式:PPTX 页数:47 大小:1.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讲解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讲解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讲解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讲解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讲解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讲解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讲解课件.pptx(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孔子:(前551年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山东曲阜)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自汉代以后,孔子学说成为我国二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孔子像(台湾故宫博物院藏品),孔子(前551-前479),孔庙中孔子的塑像,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孔庙中孔子讲学的杏坛,孔子讲学,孔子墓,北京孔庙图,韩国孔子庙,日本的孔庙,越南河内文越庙大拜堂,纽约华埠的孔子铜像,以仁为本以礼治国,孔子思想,检查识记,1论语是一部体散文集,是孔子的和所辑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论语包括学而为政八佾里仁等共篇,每

2、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言简意丰,精警诫人。宋儒把论语和合称为“四书”。,语录,门人,再传弟子,20,大学,中庸,孟子,2论语中主要人物孔子,名丘,字,是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他是春秋时著名的家、家,是家学派的创始人。曾长期聚德讲学,开讲学的风气,传说有弟子 人,身通六艺者 人。孔子本人也被历代统治 者尊奉为至圣先师。,仲尼,思想,教育,儒,私人,三千,七十二,俟,音 莫,音 甫,音 哂,音 相,音 铿,音 沂,音 喟,音 雩,音 冠,音,s,m,f,shn,xing,kng,y,ku,y,gun,听读标音,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

3、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因为,介词。,年纪比你们大,不要,如,连词,表假设。或,不定代词,有人。知,了解。,用,做,闲居,平时,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轻率急忙,比(b)等到,正道,指是非准则,微笑,五谷不熟曰饥,蔬菜不熟曰馑。,指军队,夹,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方圆,纵横,或者,动词,治理。,比(b)等到,使动用法,使足。,至于,等待,“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

4、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或者,穿礼服戴礼帽名作动,主持赞礼和司仪的小官,诸侯相见曰会;诸侯同见天子曰同。,“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同“稀”,铿的一声,起,放下,通“暮”,何妨,才能,此指为政的才能。,介宾短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风,动词,吹风。,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

5、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长叹的样子,罢了,用,赞同,谦让,落在后面,同“欤:,侍坐,孔子问志:平等民主。,四子言志,子路:,可使有勇且知方也(侧重强国),-鲁莽直率,好胜自负。,冉有:,可使足民(侧重富民),-敦厚谦逊,不卑不亢。,公西华:,愿学焉,愿为小相(侧重礼治),-委婉谦恭,善于辞令。,曾皙:,暮春者“浴”“风”“咏”(教化治国),-从容洒脱,豁达自得。,孔子评志:释“哂”由“与”点之因。,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1、鼓瑟希(稀)2、莫春者(暮)3、唯求则非邦也与(欤),二、词类活用1、端章甫(名词作动词 穿着礼

6、服、戴着礼帽)2、鼓瑟希(名词作动词 弹奏)3、风乎舞雩(名词作动词 吹风、乘凉)4、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形容词作名词 小事、大事)5、曾皙后(方位名词作动词 落在后面),三、文言句式1、不吾知也(宾语前置)2、则何以哉(宾语前置)3、尔何如?(宾语前置)4、何伤乎?(宾语前置)5、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状语后置)6、为国以礼(状语后置)7、则何以哉(固定句)8、尔何如(固定句)9、是故哂之(固定句),四、古今异义(古/今)1、加之以师旅(泛指军队/军队编制单位之一)2、比及三年(等到/比较、紧靠、依附等)3、且知方也(正道、正理/方向、对方、方法等)4、如五六十(或者/如果)5、如其礼

7、乐(至于/如果)6、异乎三子者之撰(才能/写作),五、一词多义(补充)(一)以:1、以吾一日长乎尔(因为,介词)2、毋吾以也(认为,动词)3、则何以哉(做、为,动词)4、加之以师旅(用、那,介词)5、以俟君子(而,连词)(二)尔:1、以吾一日长乎尔(你、你们,代词)2、子路率尔而对曰(的样子,词尾)(三)言:1、亦各言其志也(说、谈,动词)2、夫三子者之言何如(话,名词),1子路、曾晢、冉有、公西华侍坐的内在逻辑层次是怎样的?答:,文章虽然是记叙文,但逻辑层次非常清晰,即问志述志评志。而述志部分又分三层,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第一层次,让子路述志,通过子路的轻率表现为下文批评作铺垫;第二层次,让

8、冉有、公西赤述志,通过他们谦虚谨慎的表现,突出以“礼”治国;第三层次进入佳境,由曾晢用画面描述抱负,融教化治国与陶冶性情为一炉。,2本文开头,孔子是怎样鼓励弟子们讲述自己的志向的?(用原文回答)答:,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3孔子是怎样鼓励曾晢讲述自己的志向的?(用原文回答)答:,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4.孔子要大家说说自己的志向,曾晳并没有说出什么志向,只是描绘了一幅春游图,孔子还赞成他。我们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春秋战国是一个特定的时期,大动荡,大变革,风云变幻,社会动乱,战争频繁。孔子等人对这样的现实不满,期望治世太平。这幅春游图表达了曾晢的志向,也暗合了孔子的理想。

9、曾晢的用世精神不比前三者差,且表达得比较含蓄,“言之有文,行而远矣”,教化礼乐寓于其中,所以,深得孔子称道。,5.公西华“言志”之后,孔子说“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是什么意思?,对于公西华的思想,孔子认为是一个大政治家的见地,只是话说得非常谦虚罢了。主持“宗庙会同”,操办各国国君参加的联合会议,事关重大;公西华还说是小意思,学习学习。讲得谦虚,志向并不小。所以孔子反问,如果这是一件小事,天下还有什么大事呢?孔子不是否定公西华志向,而是肯定公西华具有以礼从政的素养与才干。,6孔子为什么笑子路?是不是否定他的志向?答:,子路说的是国家大事,是一种大英雄、大政治家的事业;但要有文化基础,要有学问修

10、养,不应该那么简单;可他大言不惭,一点都不谦让,自认为很行,孔子才笑他。至于他说的那个治理国家的理想并没有错,孔子并不否定;只是笑他太自满、太轻率。,7孔子对冉求的讲话持什么态度?答:,冉求的那套话,讲得也蛮好,实际上就是政治家的作为。“方圆六七十和五六十有什么不同呢?”不论地方大小,治理之道都一样。孔子这样说冉求,没有一点否定的意思;只是说冉求的思想,用来治大国与治小国都是一样的。,8孔子“吾与点也”的深刻含义是什么?答:,尽管子路、冉求、公西华的志向彼此不全相同,但总离不开自我英雄主义,即“我可以如何,我要如何”,而且都偏于直接从政治着手。但曾皙就不同了,同样希求大同之世,但成功不必在我,

11、而着重在于文教德化方面;政治目的,不过在于求得富强康乐。一幅安详、自得的生活素描图含蓄地道出了孔子的心事,所以孔子感叹:“吾与点也!”,本文记述了孔子和他的四位弟子的一次闲谈,四个弟子各自阐述自己的志向,孔子加以点评,具体生动的表现了他们的思想、志向和不同性格,突出地显示了儒家礼乐治国的共同思想。,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千乘(chng)之国因之以饥馑(jn)B以俟(s)君子风乎舞雩(y)C端章甫(f)愿为小相(xing)焉D夫子喟(ku)然而叹曰夫子何哂(shn)由也,练习,A,shng,2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摄(夹)乎大国之间比(比较)及三年B异乎三子者之撰(才能)何

12、伤(妨害)乎C吾与(赞成)点也宗庙会(诸候相见)同D其言不让(谦让)孰(谁)能为之大,A,比(b):到;比及:等到,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B莫春者,春服既成C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D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D,智,暮,稀,4下列划线的字词不是名词活用的一项是()A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B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C三子者出,曾皙后D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端:用整幅布做的礼服,用作动词:穿着礼服;章甫:布制礼帽,用作动词:戴着礼帽。,吹风,乘凉,走在后面,D,5下列四组句子,全是反问句的一组是()A如或知尔,则何如哉?/求,尔何如

13、?B赤,尔何如?/点,尔何如?C何伤乎?/夫子何哂也?D宗庙会同,非诸候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祭礼宗庙,诸侯会盟,朝见天子,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华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相,那么谁又能做大事呢?”无疑而问,反问语气明显,二者都是反问句。,D,6下列各句中的“如”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如(假如)或知尔,则何如哉B如(至于)其礼乐,以俟君子C宗庙之事,如(至于)会同D方六七十,如(或者)五六十,或者,C,7在括号内解释下列句中的“方”或“与”。A夫子喟然而叹曰:吾与()点也B方()六七十,如五六十C唯求则非也邦与()D可使有勇,且知方()也,与,赞同,方,纵横,呢,反

14、问语气词,是非准则,8下列语句的翻译完全正确的一句是()A.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译: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着孔子站着。B以吾一日长乎尔,吾以也。译: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但)你们不要认为这样就不敢讲了。C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译:治理国家要用礼仪,(可是)他得理不让人,因此笑他。D安见方六七十如一六十而非邦也与?译:怎见得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就是国家大事呢?,一起闲坐。,“得理不让人”改为“讲话不谦虚”,怎见得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呀?,B,9、辨析红色字的不同意思。,1、如或知尔,则何以哉,2、如其礼乐,以俟君子,3、宗庙之事,如会同,如,1、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2、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3、遂与外人间隔,4、唯求则非邦也与,与,1、以吾一日长乎尔,2、求,尔何如,3、子路率尔而对曰,4、铿尔,舍瑟而作,尔,1、可使有勇,且知方也,2、今齐地方千里,3、余心方动,欲还,方,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 的一项是(),A、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或此或彼,二者必居其一B、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 乘犊车,从吏卒C、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今齐地方千里D、比及三年,可使知勇 天涯若比邻,C,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