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力电梯安装06过程记录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154782 上传时间:2023-01-20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1.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力电梯安装06过程记录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通力电梯安装06过程记录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通力电梯安装06过程记录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通力电梯安装06过程记录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通力电梯安装06过程记录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力电梯安装06过程记录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力电梯安装06过程记录课件.ppt(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过程记录,2,电梯安装过程检查记录,过程记录,项目名称:_XXXXXXXX_合同编号:_ XXXXXXXX _电梯编号:_L6_,通力电梯有限公司KONE Elevators Co.,Ltd.,3,检查说明,电梯安装过程检查在相应的工作项目完成后进行。先由安装班组检查,再由项目小组抽查复核。安装班组检查时需填写数据的,应如实填写实测数据,如实测数据与要求不符时应由项目小组确认是否接收,如接收应在备注栏内注明接收的理由和应对措施。需检查确认的项目,如符合要求,在确认栏内划“”;如不符合要求,在确认栏内划“”,并整改,直到符合要求,在整改完成栏内注明整改完成日期,项目小组复核签署。不适用的划去。电

2、梯申请调试以前,所有项目的检查结果和安装记录必须填写完毕。本检查记录每台电梯一份,在完成所有签署后,应存放在项目文件夹內,以供随时查询。,过程记录,4,安装过程检查相关记录,安装用图纸编号:_CSC5080220-01-EL-010-I-1_ 版本:_A_安装过程检查所用的计量工具:,安装过程检查,安装班长检查人:_王_项目小组复核人:_李_,过程记录,5,接收井道及机房检查,一、井道结构:圈梁;混凝土;型钢。二、导轨、地坎、门头支架固定梁(井道为混凝土结构时不适用):,三、土建测量:,过程记录,6,过程记录,7,四、工地现场:,应提供三相(30安培)施工电源。*底坑应清理,且平整、无渗漏、积

3、水现象。每个层门口应设置1.2米高的安全护栏。*每个厅门口应设10厘米高的防水混凝土围砖。每个电梯厅门口应张贴安全警示标语。脚手架应依图搭建,且坚固,承载能力应大于250Kg/m2。*井道壁內的模板、脱落的水泥石块及突出异物应清除。*机房、井道内应无与电梯无关的管道或设备。井道壁內的无用孔洞应填塞。提供仓库。*机房尘土及机房预留洞模板应清理完毕。(有机房电梯适用)提供机房主机底座工字钢梁。(有机房电梯适用)机房应设置向外开启及上锁的门。(有机房电梯适用),确认 整改完成,_ 2008.7.16 _ _ 2008.7.16 _ _ _ _ _ _ _ _ _ _,过程记录,8,备注:轿厢导轨支架

4、调节范围:80170mm,组合支架调节范围:230390mm;厅门LL800mm,厅门开启宽度8002351635mm。井道宽度1950mm能满足电梯安装要求。底坑积水、层门防水围堰已书面通知甲方,要求务必在7月20日前完成整改。,安装班长检查签署:_王_ 检查日期:_2008.7.11_检查结果:同意接收;不同意接收。书面通知客户日期:_2008.7.12_项目小组复核签署:_李_ 复核日期:_2008.7.12_,附注:,打“#”如实际尺寸与图纸不相符,须由项目小组决定是否接收。如确认接收应在备注內注明接收的理由和应对措施。井道深度、宽度在每层地坪处测量,层门高度、宽度每个层门测量,然后将

5、测量结果范围填写在表内。打“*”为重点项,如不符合,井道机房不可接收。,机房或井道顶部应按图设置吊重环。*电梯主电源箱安裝正确。,_ _,过程记录,9,开箱检查,货工地日期:(第一批)_2008.7.20_(最后一批)_开箱日期:_2008.7.22_ ESU出厂编号/梯号:_L6_,情况描述:_1、曳引钢丝绳为6根,而绳头板的绳头5个,漏发一套。_,用户检查签署(如需):_张_ 检查日期:_2008.7.24_安装班长检查签署:_王_ 检查日期:_2008.7.24_项目小组复核签署:_李_ 复核日期:_2008.7.25_,附注:1.安装班组开箱检查时,如有问题存在,项目小组人员必须在现场

6、进行确认,否则不予认可。2.如有问题存在,必须填写情况描述。,过程记录,10,过程记录,11,甲方确认签署:_张_ 确认日期:_2008.7.26_监理检查签署:_黄_ 检查日期:_2008.7.26_安装班长签署:_王_ 接收日期:_2008.7.26_,过程记录,12,井道样板(架/线)定位检查,过程记录,13,多台电梯:,如在同一侧有多台电梯,每台电梯的F值应一致。(基准线由业主或总包提供)如两台相对应的电梯,则两台电梯的厅门中心线应在一条轴线上。,确认 整改完成,/_/_,过程记录,14,操作人员检查签署:_王_ 检查日期:_2008.7.25_安装班长复核签署:_李_ 复核日期:_2

7、008.7.25_,附注:1.打“#”表示,由项目小组按安装图及电梯支架决定容许偏差值。如实际测量值超出容许偏差值,由项目小组划出相应数据,决定是否接收。如接收应在备注內注明接收的理由和应对措施。2.当电梯超过18层站时,采取隔层检查。,过程记录,15,导轨安装检查(一),检查细则:,支架档位已在井道壁上标识(从底坑第一个支架开始往上计数)。支架倾斜度不大于5mm且支架间已点焊。轿厢或对重导轨,其相对应的导轨中心应在同一轴线上(二导轨间的平行度)。轿厢导轨轨距(DBG)偏差不能超过0+1mm。对重导轨轨距(DBG)偏差不能超过0+2mm。导轨接头应紧贴(其局部缝隙应:轿厢导轨0.5mm;对重导

8、轨1.0mm;)、平直、没有台阶(其台阶应:轿厢导轨0.05mm;对重导轨0.15mm)。所有螺栓必须按要求紧固。,过程记录,16,操作人员检查签署:_王_ 检查日期:_2008.8.3_安装班长复核签署:_李_ 复核日期:_2008.8.6_,附注:测试点(A、B)数量应等于导轨支架数量和导轨接头数的总和。检查应从底坑第一档支架开始向上进行。支架按A1、A2、A3An标识纪录;导轨接头按B1、B2、B3Bn标识纪录,过程记录,17,过程记录,18,导轨安装检查(二),检测说明:,导轨垂直度测量是在导轨安装基准线未拆时,测量井道顶部支架,以及从井道顶部支架往下每隔5米处支架位置的导轨顶面偏差(

9、偏差=测量值 理论值)。导轨侧面则用5米线锤测量其垂直偏差。“导轨5米垂直偏差值”计算方法为:两个相邻检测位置的导轨对安装基准线的偏差的差值。(偏差值=下位置导轨的偏差 上位置导轨的偏差)。测量工具为最小刻度0.5mm的钢直尺。,操作人员检查签署:_王_ 检查日期:_2008.8.3_安装班长复核签署:_李_ 复核日期:_2008.8.6_,过程记录,19,过程记录,20,过程记录,21,隐蔽工程和特殊工作检查,机房承重梁:,检查细则:,承重梁过墙中心20mm承重梁埋设深度75mm承重梁不水平度应2/1000两承重梁高度偏差0.5mm,操作人员检查签署:_王_ 检查日期:_2008.8.2_安

10、装班长复核签署:_李_ 复核日期:_2008.8.2_项目监理检查签署:_黄_ 检查日期:_2008.8.3_,注:无机房电梯无此项检查内容,确认 实际值,A=_25_ mm B=_120_ mm _1.5/1000_ _0.5_ mm,过程记录,22,膨胀螺栓工程:确认,外拉式膨胀螺栓埋入深度与膨胀螺栓深度标识相符。内压式膨胀螺栓埋入深度与膨胀螺栓长度一致,且锥形膨胀块应敲击到位。,操作人员检查签署:_王_ 检查日期:_2008.7.31_安装班长复核签署:_李_ 复核日期:_2008.7.31_,特殊工作:,电焊(仅对井道钢结构及支架焊接安装):电焊工作内容描述:_导轨支架、厅门支架电焊,

11、机房承重梁焊接等_,检查细则:确认,操作人员应是持电焊特种操作证专业人员。姓名:_张_ 焊接部位焊缝应是连续焊缝。,操作人员检查签署:_张_ 检查日期:_2008.7.26_安装班长复核签署:_李_ 复核日期:_2008.7.26_,过程记录,23,厅门检查,检查细则:,地坎水平偏差不大于2mm。地坎完成后,地坎应高于地平装饰层25mm,防止楼层向井道内渗水。门框垂直度偏差不大于2mm。门扇与门框间隙为34mm,其最小点间隙应大于2mm。厅门门脚与地坎的间隙为46mm。门开尽时,门与门框垂直相对偏差不大于1mm。,厅门关尽时吊门板应可靠接触制停轮(如图一);在电气锁接通前,锁紧元件最小啮合长度

12、应不小于7mm,电气锁触点压缩23mm;门与门间隙防火门为23mm、直角门为24mm(如图二),且上下间隙相近相贴,门边橡胶缓冲条其间隙不大于0.5mm;门与门之间沒有台级。开关门顺畅,无特別响声;厅门应在无外力的情况下,门扇在任何位置均能自动关闭。,厅外开门装置有效。偏心轮与门导轨的间隙已调整,其间隙为0.20.4mm。,过程记录,24,操作人员检查签署:_王_ 检查日期:_2008.7.29_安装班长复核签署:_李_ 复核日期:_2008.7.31_,过程记录,25,机房安装检查,一、Mini电梯主机:,检查细则:,主机位置按安装图要求安装。导向轮轴架应按照(图二)安装。挡绳板、杆应按照(

13、图一)安装,与钢丝绳的间隙为35mm。曳引轮及导向轮垂直偏差不能大于1.5mm。曳引轮与导向轮平行线位置偏差不能大于1mm。,确认 整改完成,_ _ _ _ _,过程记录,26,二、S Mini电梯主机:,检查细则:,主机位置按安装图要求安装。主机支架已用螺栓与承重梁紧固,并在承重梁背面填有斜垫片。主机底座避震胶已按要求进行安装。主机顶部固定架和底座的导轨夹螺栓紧固、锁板角应折弯。主机底座与支架已安装定位锁销。曳引轮垂直偏差不能大于1mm。,确认 整改完成,_ _2008.8.6_ _ _ _ _,过程记录,27,三、无机房电梯主机:,检查细则:,主机底座避震胶应按安装图安装。主机顶部固定架和

14、底座的导轨夹螺栓紧固、锁板角应折弯。主机顶部固定架及底座锁销已安装。曳引轮垂直偏差不能大于1mm。,确认 整改完成,_ _ _ _,过程记录,28,四、有机房货梯主机:,检查细则:,主机位置按安装图要求安装。曳引机、导向轮与承重梁或槽钢连接均用双螺母锁紧。曳引轮及导向轮垂直偏差不大于1.5mm。曳引轮与导向轮平行线位置偏差不大于1mm。曳引轮、导向轮等旋转部件的边缘已涂有黄色警告色标。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已按安装图要求正确安装到位。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固定制动板距曳引绳表面间隙已调整至1.52.0mm。防旋转定位销已正确安装。,确认 整改完成,_ _ _ _ _ _ _ _,过程记录,29,操作人员检

15、查签署:_王_ 检查日期:_2008.8.5_安装班长复核签署:_李_ 复核日期:_2008.8.7_,过程记录,30,五、制动器:,检查细则:,动作灵活,运行时无摩擦。两侧闸瓦应紧密、均匀,并可靠制停。制动器闸瓦打开,其四角处间隙平均值应不大于0.1mm。(适用碟型马达)两侧闸瓦开启同步,其四角处间隙平均值应不大于0.7mm。(有机房货梯)制动器中间螺母垫片与底边的间隙最小为0.5mm。(适用碟型马达)调整螺栓锁定片已安装拧紧。手动松闸装置安装正确,功能可靠有效。,操作人员检查签署:_王_ 检查日期:_2008.8.5_安装班长复核签署:_李_ 复核日期:_2008.8.7_,确认 整改完成

16、,_ _/_ _ _ _,过程记录,31,六、控制柜,检查细则:,控制屏安装应平稳、牢固,下部四周应封闭,其垂直偏差应不大于1.5。控制屏正面和维修侧距门、窗、墙及机械设备不小于600mm。无机房电梯控制柜应按布置要求安装,其垂直偏差应不大于2/1000。控制屏与轿厢壁的间距X=25200mm。维修盘应安装垂直平整,其偏差应小于1/1000,门扇开关门灵活,表面无划痕,锁钩啮合牢固。消防梯机房应单独封闭隔离。同一机房多台电梯,其控制柜应编制相应的电梯编号,并与其主电源开关箱、曳引机等编号相同。线管、线槽敷设应平直、整齐、牢固。机房沿地应敷设金属线管、线槽。线管、线槽口应进入控制屏内20mm,接

17、口应光滑、无毛刺,并设有护口保护。,确认 整改完成,_ _/_/_/_ _ _2008.8.8_ _,过程记录,32,零线与地线应始终分开,接地线为黄绿双色绝缘电线。电梯动力与控制信号线路应分离敷设。对于屏蔽动力电源线允许与控制线路一起敷设,但两者须相距100mm以上。电气元件标识和导线端子编号或接插件编号应清晰。,操作人员检查签署:_王_ 检查日期:_2008.8.7_安装班长复核签署:_李_ 复核日期:_2008.8.10_,_ _ _,过程记录,33,七、限速器,检查细则:,铭牌、封记完好,且在有效期内。电气开关上、下行均可靠、有效。限速器垂直度偏差不大于0.5mm。限速器制动方向对应轿

18、厢制动臂位置,其垂直偏差:前后小于2mm,左右小于1mm。张紧装置底面距底坑地面高度应保证在220250mm,张紧轮垂直度偏差不大于0.5mm。在电梯全程范围内,限速器钢丝绳至导轨侧面与顶面二个方向的偏差均不大于10mm。钢丝绳折叠绳头需保留250mm的余量,并用四个U形夹固定钢丝。,操作人员检查签署:_王_ 检查日期:_2008.8.6_安装班长复核签署:_李_ 复核日期:_2008.8.9_,确认 整改完成,_ _ _ 2008.8.7_ _ 2008.8.7_,过程记录,34,轿厢检查,一、轿架,检查细则:,轿厢底梁纵、横向水平度偏差应小于1/1000mm。底梁两侧与导轨两侧工作面距离相

19、等,两顶端与导轨顶工作面距离相等。轿底背面C型槽中心应对应避震梁承载限位螺栓中心位置。轿厢空载时,承载限位螺栓应有14mm间隙。两减震梁与立梁之间的距离应相等,对角线测量,最大偏差应小于+/-1mm。减震梁螺杆轴套、隔音胶垫齐全,防跳限位螺杆已拧紧。,操作人员检查签署:_王_ 检查日期:_2008.8.11_安装班长复核签署:_李_ 复核日期:_2008.8.13_,确认 整改完成,_ _ 2008.8.11 _ _,过程记录,35,二、安全钳,检查细则:,安全钳固定楔块与导轨侧工作面的距离应为23mm,楔块侧面应超越导轨顶面X=2mm。提升安全钳制动臂,楔块应同时啮合导轨表面。安全钳开关应同

20、时被切断。,确认 整改完成,_ _,过程记录,36,调整方法:,旋松锁紧螺母,调节螺杆,使安全钳固定楔块距导轨间隙约23mm。旋紧螺杆,使弹簧压紧,再退出螺杆45mm,检查安全钳横向移动状况,必须灵活可靠,安全钳固定楔块接触导轨时,弹簧仍有约2mm的压缩空间,拧紧锁紧螺母。严禁拆启铅封和调节螺杆。,再安全钳与轿架间钩入安全钳复位弹簧。旋松锁紧螺母,调节螺杆,使安全钳固定楔块距导轨间隙约23mm。拧紧锁紧螺母。,过程记录,37,三、轿厢,检查细则:,轿底两侧边沿与轿厢立柱的间隙应相等。地坎滑槽应略高于轿底平面约0.51.0mm。轿底横向、纵向的水平度偏差应不大于1/1000mm。厢地坎与厅门地坎

21、的间隙应保证在 mm范围。TranSysTM电梯应在轿厢地坎架两侧用电钻各钻一个4mm的孔,钉入定位销。轿厢正面及侧面垂直偏差应小于1/1000mm,厢体对角偏差应小于2mm。轿门框正面及侧面垂直偏差应小于1/1000mm。门框对角偏差应小于2mm。已用自攻螺栓将轿顶与轿厢侧壁、后壁的折边处固定。轿厢固定压板的缓冲橡胶垫距立柱间隙约0.5mm,厢体能上下自由活动。,确认 整改完成,_ _ _ _/_ _ _ 2008.8.12 _,过程记录,38,操作人员检查签署:_王_ 检查日期:_2008.8.11_安装班长复核签署:_李_ 复核日期:_2008.8.13_,过程记录,39,四、导靴,固定

22、导靴,检查细则:,导靴必须与上梁保持在同一轴线上。轿厢上梁两顶端与导轨顶工作面的距离应相等。导靴距导轨顶端工作面应保持1mm的距离。,确认 整改完成,_ _ _,过程记录,40,弹性滑动导靴,检查细则:,导靴中心应平行于两导轨的中心线,靴衬应垂直,偏差应小于0.5mm。靴衬座与轴套顶端间隙保持在约6mm左右,靴衬底部始终紧贴在导轨顶面。两靴衬的调整间隙应相等。靴衬限位螺栓与轴套内橡胶块有1.5mm的间隙,并已将锁紧螺母锁紧。导靴上的运输定位销拔除。,确认 整改完成,_ _ _ _ _,过程记录,41,滚轮导靴,检查细则:,对有机房电梯,请在(图二)上,填上平衡块分布数量,平衡块安装正确、牢固。

23、导轮座底铁板距离导轨侧面为5mm 1mm;顶面为5mm mm。(图三)导轮应可以用手转动,且每个轮的压力是相近。导轮安装垂直,沒有傾斜,轮底在一个水平面上。(图四)螺母与杠杆的距离应为A=3mm mm。(图五)导轮表面沒有破损、变形。,操作人员检查签署:_王_ 检查日期:_2008.8.23_安装班长复核签署:_李_ 复核日期:_2008.8.24_,确认 整改完成,_ _ _ _ _ _,过程记录,42,轿顶防护栏,检查细则:,护栏立杆安装稳固,垂直。护栏高度符合GB7588-2000国标要求,并在护栏高度一半处设有中间栏杆。护栏底部设有0.10m高的护脚板。护栏扶手外缘和井道中的任何部件之

24、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10m。护栏应装设在距轿顶边缘不大于0.15m之内。护栏已刷成黄色,且在护栏的适当位置悬挂警示标志。,操作人员检查签署:_王_ 检查日期:_2008.8.13_安装班长复核签署:_李_ 复核日期:_2008.8.14_,确认 整改完成,_ _ _ _ _ _,过程记录,43,轿门,检查细则:,轿厢地坎水平偏差应不大于1mm。门机支架垂直度偏差应小于0.5mm。门机安装垂直,高度与工艺要求相符。门机滑轨水平度偏差应小于0.5/1000mm。门扇应平整,安装高低一致。门扇与门框间隙为34mm,其最小点间隙应大于2mm。轿门扇与吊门板间的加强板已正确安装。轿门关闭时吊门板应可

25、靠接触制停轮。轿门开尽时,轿门与轿厢门框应在一个面上,且垂直相对偏差不大于1mm。反轨偏心轮与门导轨的间隙已调整,其间隙为0.20.4mm。开门刀与层门地坎的距离为710mm。,确认 整改完成,_ _ _ _ _ 2008.8.15_ 2008.8.15_ _ _ _ _,过程记录,44,光幕安装应平直,垂直度偏差小于1/1000mm,高低误差应小于2mm。固定光幕应确保不被任何电梯部件碰撞(如轿门扇,厅门)。光幕电缆绑扎牢固。电缆不易被其它电梯部件钩挂损坏。,操作人员检查签署:_王_ 检查日期:_2008.8.14_安装班长复核签署:_李_ 复核日期:_2008.8.16_,_ _ _,过程

26、记录,45,轿厢电气,检查细则:,称重传感器平面与反射板安装平整,间距调整在34mm范围。传感器侧面到其它任何金属表面的水平间距应大于40mm。极限开关撞弓安装平整,其工作面的垂直度偏差应小于1mm,侧面的偏差小于2mm。极限开关在接触撞弓开关动作开始,到轿厢完全压缩缓冲器时的全过程,开关应始终处于断开状态,不得出现开关复位的状况。隔磁片正面和侧面的垂直度差应小于0.5mm。光电开关安装应平整、垂直。隔磁片在光电开关U型槽内的中心位置左右偏差应小于2mm,隔磁片在光电开关U型槽内的啮合深度为35mm。磁开关与磁条间的间隙应在5-10mm范围内。磁条粘贴应平整垂直,中心对应磁开关,其左右偏差应小

27、于1mm。轿内操纵箱信号清晰明亮,表面无划痕并轿壁平齐。,确认 整改完成,_ _ _ _ _ _ _ _ _ _,过程记录,46,残疾人操纵箱安装平整,水平度偏差不大于1mm,高度850mm。所有轿顶电缆均应敷设在轿顶与天花之间的隔层中,不同电压等级电缆应分开敷设。,操作人员检查签署:_王_ 检查日期:_2008.8.19_安装班长复核签署:_李_ 复核日期:_2008.8.20_,/_ _,过程记录,47,绳、链、缆安装检查,一、曳引绳,检查细则:,放绳工作应在清洁宽敞的场地进行,钢丝绳不应有死弯、松股等现象。钢丝绳表面不应有油污、渣土等状况。钢丝绳的安装必须采用盘旋方式放置,严禁采用抽拉方

28、式。钢丝绳须按序编排整齐,相互间严禁交叉。绳夹应排列整齐,相邻绳夹应相互间叉开。已拧紧锁紧螺母,并装上开口销。钢丝绳张力均匀,其误差应大于平均值的5%。钢丝绳防跳装置距钢丝绳表面35mm。,操作人员检查签署:_王_ 检查日期:_2008.8.15_安装班长复核签署:_李_ 复核日期:_2008.8.16_,确认 整改完成,_ _ _ _ _ _ _ _,过程记录,48,二、补偿链,检查细则:,轿厢补偿链悬挂架应固定在轿厢底梁上沿。补偿链悬挂点应避开缓冲器约200mm间距。补偿链底部环圈内侧直径最小为600mm或根据布置图要求安装。补偿链距底坑地面应不小于100mm。电梯全程上下全程运行中,补偿

29、链运转过程中不应有扭曲及来回摆动。补偿链两端应有钢丝绳两次保护措施。导向轮应能灵活转动。导向轮尽可能往上安装,但必须保证在轿厢或对重完全压实缓冲器时,轿厢或对重的部件及补偿链悬挂装置不得有撞击导向轮现象。(一般垂直间距应保证在100150mm之间),确认 整改完成,_ _ _ _ _ _ _,过程记录,49,过程记录,50,三、补偿绳,检查细则:,补偿绳导向轮应根据电梯安装布置图对框架准确定位。导向轮垂直度偏差应小于1/1000mm。膨胀螺栓拧至红色帽口(如有)脱落,此时该膨胀螺栓方为拧紧到位。放绳工作应在清洁宽敞的场地进行,钢丝绳不应有死弯、松股等现象。钢丝绳表面不应有油污、渣土等状况。钢丝

30、绳的安装必须采用盘旋方式放置,严禁采用抽拉方式。放绳时应按序编排整齐,防止相互间交叉。绳夹应排列整齐,相邻绳夹应相互间叉开。钢丝绳张力均匀,其误差应大于平均值的5%。已拧紧锁紧螺母,并装上开口销。钢丝绳防跳装置距钢丝绳表面35mm。导向轮防跳、防坠装置安全有效。,确认 整改完成,_ _ _ _ _ _ _ _ _ _ _ _,过程记录,51,操作人员检查签署:_王_ 检查日期:_2008.8.16_安装班长复核签署:_李_ 复核日期:_2008.8.18_,过程记录,52,四、随行电缆,检查细则:,电缆架应安装在混凝土墙或足够强度的钢梁上。根据电梯安装布置图确定电缆架的固定位置。随行电缆不应与

31、井道中任何装置交叉碰擦。随行电缆两端固定可靠,不应有打结、波浪扭曲划痕破口现象。带有钢丝承载的电缆,必须使钢丝承载电缆重力,再锁紧电缆夹斜枕。当轿厢完全压实在缓冲器上时。随行电缆不得与坑底面、轿厢底边框接触,随行电缆环底距底坑底面至少100150mm。随行电缆底部环圈内侧直径最小为400mm。环底两电缆间距最小距离为50100mm。扁电缆印有文字的一面应朝向井道壁。高层电梯,则在运行高度H/2+顶层高度SH位置安装第二个悬挂装置。,确认 整改完成,_ _ _ _ _ _ _ _ 2008.8.17 _ _,过程记录,53,安装班组检查签署:_王_ 检查日期:_2008.8.16_项目小组复核签

32、署:_李_ 复核日期:_2008.8.19_,过程记录,54,底坑部件,一、对重,检查细则:,为便于更换对重架导靴,对重架下导靴固定底板的下端必须露出对重框架外。为防止对重铁在框架内产生摇摆,运行时发出噪音,对重块放置必须前后左右交叉放置。对重块靠轿厢侧表面涂刷黄色油漆。应及时安装对重块防跳压板。防护栏底部距底坑地面不大于300mm,顶部距底坑地面不小于2500mm。防护栏应安装垂直,其垂直度偏差应小于2/1000mm。防护栏与轿厢底边、对重架的距离不小于20mm。防护栏表面涂刷黄色油漆。,确认 整改完成,_ _ _ _ _ _ _ _,过程记录,55,备注:,因碟型马达无手动盘车装置,在慢车

33、调试前,对重框架内需预置约额定对重块的70%重量,使对重架略重于空轿厢。如需将轿厢往下移动,则可在轿厢内放置部分重物,使轿厢重量大于对重重量即可。反之,如对重框架内放置铁块的重量小于轿厢重量,则轿厢无法向上移动。放置重量计算:将工厂发运的对重铁总量减去电梯额定载重量的50对重块,其余的全部放入对重框内。,操作人员检查签署:_王_ 检查日期:_2008.8.18_安装班长复核签署:_李_ 复核日期:_2008.8.19_,过程记录,56,二、缓冲器,检查细则:,根据图纸要求轿厢安装缓冲器的高度。液压缓冲器应无锈蚀,油路畅通。缓冲器活塞柱的不垂直度,应不大于柱塞高度的0.5%。(仅适用液压缓冲器)

34、缓冲器底座必须按要求安装在型钢或混凝土基础上,接触面必须平整、严实。根据缓冲器油位指示标志,加入适当的液压油。(仅适用液压缓冲器)缓冲器中心应对准轿厢或对重的缓冲撞击板中心,偏移不得超过20mm。轿厢或对重作用于两个缓冲器时,则两缓冲器的顶面应在同一水平高度偏差不大于2mm。缓冲器压缩、复位应灵活,压缩时电气开关应可靠动作。(仅适用液压缓冲器)缓冲器回复到原状,所需时间应不大于120s。(仅适用液压缓冲器),操作人员检查签署:_王_ 检查日期:_2008.8.11_安装班长复核签署:_李_ 复核日期:_2008.8.12_,确认 整改完成,_ _ _ _ _ _/_ _ _,过程记录,57,三

35、、其它,检查细则:,根据图纸要求已正确安装底坑急停开关。井道照明开关安全有效、功能符合。井道爬梯安装牢固,与电梯运动部件的水平距离不小于25mm。底坑地面已敷设金属线管(如需),严禁选用PVC管。,操作人员检查签署:_王_ 检查日期:_2008.8.11_安装班长复核签署:_李_ 复核日期:_2008.8.12_,确认 整改完成,_ _ _ _,过程记录,58,按钮、层显,一、厅外呼梯按钮,检查细则:,根据电梯安装布置图要求安装。按钮信号清晰明亮,表面无划痕。按扭安装应平整垂直,其垂直度偏差应小于0.5mm。并联电梯的按钮中心应与两侧厅门中心距离相等。同一楼层的多台电梯(非并联)应安装在同一水平高度。按钮垂直中心距厅门中心应相等。,操作人员检查签署:_王_ 检查日期:_2008.8.26_安装班长复核签署:_李_ 复核日期:_2008.8.28_,确认 整改完成,_ _ _ _/_,过程记录,59,二、厅外层楼显示,检查细则:,根据电梯安装布置图要求安装。层显信号清晰明亮,表面无划痕。层显应安装平整水平,其水平度偏差应小于1mm。层显中心应对厅门中心。同一楼层的多台电梯层显应安装在同一水平高度。,操作人员检查签署:_王_ 检查日期:_2008.8.26_安装班长复核签署:_李_ 复核日期:_2008.8.28_,确认 整改完成,_ _ _ _/_,过程记录,6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