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155011 上传时间:2023-01-20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3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课件.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奥地利心理学家,个体心理学的创立者,早年是弗洛伊德的亲密合作者,后两人决裂。,阿德勒生平早年经历与其理论的联系,1、他在身体上的缺陷,使他日后观点中非常重视器官缺陷的研究;2、在与哥哥的对比中,哥哥身体健康又受父亲宠爱,因此他深感自卑。在以后的生活中,超越自卑以及与哥哥、同伴的竞争成了他生活中的重要内容。这也使得他在日后提出自我与超越的主题,并把追求卓越与成就作为人类活动的基本需要。可以说,自卑与超越的理论是他自己个性发展的真实写照。他本人正是通过自卑感补偿而获得巨大进步的人。,阿德勒生平早年经历与其理论的联

2、系,3、当他5岁从死神中逃脱后,他决定日后成为一名医生。这一生活目标的确立对他具有重要影响。他说:“我确定了一个生活目标,借此理想而结束了对死亡的恐惧”。由此他明了生活目的的重要性。4、从他童年的合群上,也不难明白他日后提出社会兴趣之概念的合理性。另外,他对排行学的兴趣与观点也与他的成长背景有着密切关系。,阿德勒的主要著作,阿德勒的主要著作有:神经症的性格(1912);器官缺陷及其心理补偿的研究(1917);理解人类本性(1918);个体心理学的实践与理论(1919);生活的科学(1927);生活对你应有的意义(1932);神经症问题(1932)等。,个体心理学与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相对立,1、

3、阿德勒认为,人与社会可以和谐相处;弗洛伊德认为,人与社会总是处于对立状态;2、阿德德认为,人生的意义和未来的人生目标和理想对人具有巨大的作用;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发展取决早期的经历,特别是本能生活;3、阿德勒认为,心理是帮助个体达成未来目标的有机整体;弗洛伊德认为,心理是由相互冲突的不同结构构成的。4、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都追求内心和谐,都有与人合作的天性(社会兴趣);弗洛伊德认为,人与社会相冲突。,人格的动力自卑感,1、器官的自卑与补偿(1907年)身体是整体发挥作用的有机体,某些器官如果存在缺陷,个体就竭力发展有缺陷的器官,甚至能够把生理缺陷变成优势功能,从而获得过度补偿(如古代希

4、腊的戴蒙斯赛因斯(Demosthenes)原先患有口吃,经过数年苦练竟成为著名演说家),或发展能补偿这种缺陷的其他功能来实现补偿。2、主观自卑感(1910年)理论重点从生理自卑感转向“主观自卑感”,补偿或过度补偿指向真实的或想象的自卑。任何人都有自卑感,成为人就意味着自卑。攻击和力量是克服自卑的手段,追求力量意味着追求更多的男性品质,此为“男性反抗”。,人格的动力自卑感,3、自卑感是人生的主要动力,促使个体不断奋斗,取得成就。美国罗斯福总统,患有小儿麻痹症,其奋斗事迹,更是家哈喻户晓之事。有时候,一方面的缺陷也会使人在另一方面求取补偿,例如尼采身体羸弱,可是他却弃剑就笔,写下了不朽的权力哲学。

5、诸如此类的例子,在历史上或文学上真是多得不胜枚举。4、但如果被自卑感压倒,就形成神经症,形成“自卑情结”。,人格动力:追求优越生活的基本事实,为了克服自卑感,个体就会追求优越或完善、完美,这是“生活的基本事实”。追求优越是人的主导动机。后来,他把追求个体优越改为追求一种优越而完美的社会。追求完美的倾向是先天遗传的,天生的。如果一个人只追求自己的优越而忽视他人和社会的需要,就会形成病态的“自尊情结”。,人格特征:生活风格(life style),生活风格(life style):个人试图追求优越的手段和方式。每个人追求优越的手段和方式各不相同,从而形成不同的人格风貌。生活风格的作用:决定个体注重

6、生活的哪些方面和怎样重视;赋予个体以同一性,它决定了个体如何解决问题;决定个体观察到什么和忽视什么;决定个体的未来目标和如何实现目标。,人格特征:生活风格(life style),生活风格的种类:健康的生活风格:使个体趋于完美,与他人和睦相处,有利于社会目标的实现。错误的生活风格:建立在自私自利基础上,与社会目标相冲突。,人格特征:生活风格(life style),生活风格形成的时间:个体的生活风格在四至五岁期间就完全定型了。生活风格形成的条件:儿童形成怎样的生活风格取决于其个人的条件。如果由于某种特殊的原因而产生自卑感,那么其生活风格就旨在补偿或过度补偿这种自卑感。如果儿童把心目中有影响的、

7、有力的人作为榜样时,其生活风格就会得到发展。,人格动力虚构目的论,虚构目的:即主观信念或目标,它使个体的生活更有意义,更有目的性。如一个信佛的人,或相信上帝存在的人,其行为方式与无神论者不同。人生的理想和信念对个体行为有巨大的影响。虚构目的论是人格的统一原则,即个体所做的每件事都与虚构的目标相联系。要理解人类的行为,未来比过去更重要(区别于弗洛伊德的早期决定论)阿德勒后来将“虚构目的论”称为“自我理想指南”。,人格动力自卑感与虚构目的论,阿德勒强调未来的人生理想和目标的作用,但不否认过去经验对人的影响。个体是由自卑感和不完善感推动的,以其独特的生活风格为手段以实现某种未来目标的、追求完美发展的

8、人。生活风格自卑感个体未来目标,人格动力自卑感与虚构目的论,决定论 自由意志论FreudJung Adler健康人与神经症患者对虚构目的或理想的态度:健康人根据环境来改变其虚构目的或理想,仅将其作为对付生活的手段;而神经症患者则将虚构的目的或理想本身当作目的,而不是作为手段,因此往往不肯放弃无法实现的人生目标和理想。,社会兴趣(social interest),社会兴趣:追求全人类生活和谐、友好相处,渴望建立美好社会的天生需求。此时,阿德勒认为,个体的首要动机是渴望建立完美社会,而不是个体自身的完美化。社会兴趣是一种遗传得来的潜能;要完成人生的三大任务也要求个体必须具有社会兴趣(1)职业任务;

9、(2)社会任务;(3)爱情和婚姻任务,社会兴趣,影响社会兴趣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母子之间早期的交互作用。母子关系是社会关系的雏形,如果母亲与孩子的关系是积极的、合作的,儿童就倾向于形成社会兴趣;如果母亲将孩子束缚在自己身边,孩子就倾向于将他人排斥在自己的生活之外,就会形成低级的社会兴趣。,错误的生活风格,社会利益型 健康的生活风格生活风格 统治支配型 索取依赖型 错误的生活风格 回避型,错误的生活风格,统治支配型:倾向于统治支配别人;索取依赖型:希望从别人那里索取一切;回避型:通过回避问题在人生中取胜,以碌碌无为的方式避免失败。社会利益型:正视问题,试图以有利于社会的方式解决问题,只有此类个体才

10、有可能获得有意义的人生。,错误生活风格的成因,错误生活风格形成于童年时期。错误生活风格形成的条件:(1)生理自卑:它能激起积极的补偿或过度补偿,但也有可能引起不健康的自卑情结。(2)溺爱或姑息:导致儿童自我中心,自私自利。(3)忽视:使儿童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使其产生愤怒,怀疑每一个人。,创造性自我,人不只是消极地接受遗传或环境的影响,而是自由于运用遗传或环境的影响,根据自己认为适当的方式组合这些影响。某些有生理自卑的人通过补偿或过度补偿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而有些人则形成自卑情结,成为神经症患者,一事无成。差别在于选择。遗传和环境只提供了创造性自我塑造人格的原材料。遗传和环境只提供了”个人按照自

11、己创造的方式用于建造生活态度的砖块而已,正是他应用砖块的方式或者换言之,正是他对待生活的态度决定了他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创造性自我”的观念,超越了弗洛伊德和行为主义的决定论,具有人本主义色彩。,研究方法,出生顺序最初记忆梦的分析,精神治疗的目的,个体心理学认为,精神治疗的实质在于使病人意识到自己缺乏合作的能力,并且认识到合作能力的缺乏是由于童年早期的顺应不良。精神治疗的目的:使个体形成具有社会兴趣的生活风格。,阿德勒和弗洛伊德之间的分歧,阿德勒 弗洛伊德1、强调意识心理 强调潜意识心理2、未来目标是形成 未来目标无足轻重 动机的重要渊源3、社会动机很重要 生物动机最重要4、对人的存在乐观 对人的存在悲观5、梦是用于解决问 梦是用于探究潜意识的的手段 工具6、人类至少能部分 人格完全由遗传与环境 自由决定自己的人格 因素决定的7、轻视性的作用 高度重视性的作用8、治疗的目的是促进 治疗的目的是发现被压抑的早期记忆 形成具有社会兴趣的 生活风格,感谢各位的垂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