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微生物药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156547 上传时间:2023-01-20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3.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微生物药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抗微生物药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抗微生物药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抗微生物药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抗微生物药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抗微生物药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微生物药课件.ppt(8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1/20,兽医药理学-抗微生物药,1,第三节 化学合成抗菌药synthetic antimicrobial agents,喹诺酮类磺胺类及其增效剂酰胺醇类喹噁啉类其他硝基呋喃类硝基咪唑类,2023/1/20,兽医药理学-抗微生物药,2,一、喹诺酮类quinolones,2023/1/20,兽医药理学-抗微生物药,3,基本结构,2023/1/20,兽医药理学-抗微生物药,4,构效关系,必须结构:羧基、羰基,F:抗菌作用增强,哌嗪环:绿脓杆菌,F或Cl:内服生物利用度;抗G和厌氧菌活性,苯环或环状基团:抗菌活性,2023/1/20,兽医药理学-抗微生物药,5,第三代喹诺酮类,2023/1

2、/20,兽医药理学-抗微生物药,6,第三代喹诺酮类共同特点,2023/1/20,兽医药理学-抗微生物药,7,作用机制,2023/1/20,兽医药理学-抗微生物药,8,核酸合成抑制剂,2023/1/20,兽医药理学-抗微生物药,9,与DNA回旋酶的A亚基结合(G),抑制与DNA回旋酶,2023/1/20,兽医药理学-抗微生物药,10,耐药机制,2023/1/20,兽医药理学-抗微生物药,11,药理作用,2023/1/20,兽医药理学-抗微生物药,12,体内过程,2023/1/20,兽医药理学-抗微生物药,13,适应症,2023/1/20,兽医药理学-抗微生物药,14,药物相互作用,2023/1/

3、20,兽医药理学-抗微生物药,15,不良反应,(1)损害负重关节软骨组织;(2)尿中结晶;(3)胃肠道反应(食欲下降、腹泻);(4)中枢神经反应(兴奋、昏迷);(5)大剂量或长期应用使肝细胞损害。,2023/1/20,兽医药理学-抗微生物药,16,优点,(1)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2)适应症广;(3)与大多数药物间无交叉耐药;(4)内服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长;(5)对许多细菌存在抗菌后效应(PAE)。,2023/1/20,兽医药理学-抗微生物药,17,缺点,(1)胃肠道反应(食欲下降、腹泻);(2)中枢神经反应(兴奋、昏迷);(3)损害负重关节软骨组织,剂量依赖性;(4过敏反应)尿中结晶;(

4、5)药物间的相互作用;(6)应用时疗程要足够,忌过早停药;(7)不宜长期使用,2023/1/20,兽医药理学-抗微生物药,18,主要药物,2023/1/20,兽医药理学-抗微生物药,19,恩诺沙星(enrofloxacin)又名乙基环丙沙星、恩氟沙星,动物专用药。药动学:内服和肌注吸收迅速而较完全,生物利用度高。在动物体内分布广泛,除中枢外几乎所有组织的药物浓度都高于血浆,有利于治疗全身感染和深部组织感染。主要代谢物是环丙沙星。作用:广谱杀菌药,对支原体有特效,对耐泰乐菌素、泰妙灵的支原体也有效。应用:各种动物,多种感染性疾病。,2023/1/20,兽医药理学-抗微生物药,20,诺氟沙星(no

5、rfloxacin,氟哌酸)药动学:内服及肌注吸收迅速,但吸收不完全,生物利用度较低。在动物体内分布广泛,半衰期较长,有效血药浓度维持时间较长。作用:广谱杀菌药,对革兰氏阴性菌作用较强。应用:主要用于敏感菌引起的消化道、呼吸道等感染的治疗。,2023/1/20,兽医药理学-抗微生物药,21,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环丙氟哌酸)药动学:内服及肌注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不同动物差异较大,在动物体内分布广泛。作用:广谱杀菌药,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抗菌活性是该类药中最强的一种,对革兰氏阳性菌、支原体、厌氧菌、绿脓杆菌的作用也较强。应用:用于全身各系统感染。,2023/1/20,兽医药理学-抗微

6、生物药,22,二、磺胺类及其增效剂,历史:1907年Gelmo发明化学合成药物磺胺百浪多息,1935年Domagk首次报道其治疗效果(使溶血性链球菌所致产褥热的病死率显著下降),开创了应用抗感染药物的新纪元。(比抗生素早,1929年发现青霉素,1945年临床应用,1944年发现链霉素。)先后合成磺胺类药约8500种,临床常用的不过20多种。,2023/1/20,兽医药理学-抗微生物药,23,磺胺类(sulfonamides)特点:抗菌谱广,性质稳定,使用方便,价格低廉,不消耗粮食,国内能大量生产。与抗菌增效剂合用后抗菌谱扩大、抗菌活性增强,从抑菌作用变为杀菌作用。抗菌增效剂(sulfonami

7、de combinations):能增强磺胺药和多种抗生素的效力。,2023/1/20,兽医药理学-抗微生物药,24,(一)磺胺类药物,理化性质:用其钠盐,呈碱性。基本结构:对氨基苯磺酰胺(简称氨苯磺胺、磺胺)。,2023/1/20,兽医药理学-抗微生物药,25,构效关系,基本结构:对氨基苯磺酰胺,R1被杂环取代:内服易吸收,用于全身感染。SD,SMZ,R2被酰胺化:失去抗菌活性,对位氨基H原子被其它基团取代:内服难吸收,用于肠道感染,2023/1/20,兽医药理学-抗微生物药,26,分类,2023/1/20,兽医药理学-抗微生物药,27,药理作用,2023/1/20,兽医药理学-抗微生物药,

8、28,抗菌特点,2023/1/20,兽医药理学-抗微生物药,29,吸收:钠盐注射给药吸收迅速,内服易吸收的磺胺生物利用度有差异。分布:分布广泛,大部分与血浆蛋白结合(SD结合率较低,为脑部感染首选药),排泄较慢,药效维持时间较长。代谢:主要在肝脏代谢,代谢方式有乙酰化、羟基化、葡萄糖苷酸结合、杂环断裂、氧化作用等。排泄:内服难吸收主要经粪排出,易吸收的主要经肾脏排出(原形、乙酰化物、葡萄糖苷酸结合物)。,药动学,2023/1/20,兽医药理学-抗微生物药,30,乙酰化后失去抗菌活性,溶解度下降,增加了对肾脏的毒副作用。尿中酸度较高时易引起磺胺及乙酰磺胺的沉淀,导致结晶尿的产生,损害肾功能。同时

9、内服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可提高其溶解度,促进从尿中排出。,2023/1/20,兽医药理学-抗微生物药,31,作用机制,2023/1/20,兽医药理学-抗微生物药,32,作用机制,二氢喋啶谷氨酸PABA,2023/1/20,兽医药理学-抗微生物药,33,2023/1/20,兽医药理学-抗微生物药,34,耐药机制,2023/1/20,兽医药理学-抗微生物药,35,药动学,2023/1/20,兽医药理学-抗微生物药,36,全身感染:选用肠道易吸收药。一般与TMP合用,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常用药物有SD、SM2、SMZ、SMD、SMM等。肠道感染:选用肠道难吸收的磺胺类,一般与DVD合用,常用药物有S

10、G、PST、SST等。泌尿道感染:选用作用强、排泄快、乙酰化率低、尿中药物浓度高的药物,如SMM、SMD、SM2等,与TMP合用。,临床应用,2023/1/20,兽医药理学-抗微生物药,37,局部软组织和创伤感染:选外用磺胺药,SN、SD-Ag。原虫感染:SQ、磺胺氯吡嗪、SM2、SMM、SDM等,用于球虫病、鸡卡氏白细胞虫病、猪弓形体病等。其他:SD为流脑首选药(易通过血脑屏障)、SMZCO(复方新诺明)用于呼吸道感染、乳腺炎用SM2。,临床应用,2023/1/20,兽医药理学-抗微生物药,38,急性中毒:静注速度过快或剂量过大,表现为神经症状。慢性中毒:剂量较大或连续用药1周以上,主要症状

11、为:(1)结晶尿、血尿、蛋白尿;(2)消化障碍和多发性肠炎;(3)造血机能破坏,贫血、凝血延长、毛细血管渗血;(4)幼畜、幼禽免疫系统抑制;(5)家禽增重减慢、产蛋下降、畸形蛋增多。,不良反应,2023/1/20,兽医药理学-抗微生物药,39,根据磺胺类药作用机理,在用药时应注意:PABA对二氢叶酸合成酶的亲和力较磺胺类大,要有足够的剂量和疗程,负荷量、治疗量、维持量。在脓液和坏死组织中含大量PABA,减弱磺胺类的局部作用,清创排脓。不与普鲁卡因合用,普鲁卡因在体内水解生成PABA,减弱磺胺类疗效。能利用外源性叶酸的细菌对磺胺类不敏感。,注意事项,2023/1/20,兽医药理学-抗微生物药,4

12、0,足够的剂量和疗程:首次量加倍。充分饮水,以增加尿量,促进排出。选用疗效高、作用强、溶解度大、乙酰化率低的磺胺药。与碳酸氢钠同服以碱化尿液,促进排出。蛋鸡产蛋期禁用磺胺药。,注意事项,2023/1/20,兽医药理学-抗微生物药,41,(二)抗菌增效剂,结构:二氨基嘧啶类(Diaminopyrimidine)主要药物:TMP、DVD、OMP(奥美普林,二甲氧甲基苄啶)、ADP(阿地普林)、BQP(巴喹普林,在牛的消除半衰期是10 小时)。,2023/1/20,兽医药理学-抗微生物药,42,TMP(trimethoprim,甲氧苄啶),药动学:内服吸收迅速而完全,分布广泛,主要从尿中排出。药理作

13、用:广谱,与磺胺类相似而效力较强,单用易产生耐药性。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阻碍四氢叶酸的合成,和磺胺类合用可使细菌的叶酸代谢受到双重阻断,因此抗菌作用大大增强,甚至达到杀菌效果。另外抗菌增效剂还可增强四环素、庆大霉素等抗生素的抗菌作用。,2023/1/20,兽医药理学-抗微生物药,43,TMP(trimethoprim,甲氧苄啶),应用:1:5与磺胺药制成复方制剂使用。(复方新诺明:SMZ/TMP=5/1)不良反应:孕畜和初生仔畜易引起叶酸摄取障碍。,2023/1/20,兽医药理学-抗微生物药,44,二甲氧苄啶(diaveridine,DVD),药动学:内服吸收少,主要从粪便中排出。适宜于作肠道

14、抗菌增效剂。作用与应用:较TMP弱,常以1:5比例与SQ等合用。其复方制剂用于防治球虫病及畜禽肠道感染。,2023/1/20,兽医药理学-抗微生物药,45,三、氯霉素类药物chloramphenicol and congeners,2023/1/20,兽医药理学-抗微生物药,46,化学结构,2023/1/20,兽医药理学-抗微生物药,47,抗菌特点,2023/1/20,兽医药理学-抗微生物药,48,作用机制,结合位点与大环内酯类、可磷霉素的作用位点非常接近,能互相竞争作用靶点,产生颉抗作用,2023/1/20,兽医药理学-抗微生物药,49,耐药性,2023/1/20,兽医药理学-抗微生物药,5

15、0,体内过程,肌注吸收慢,口服吸收良好。分布于全身,在脑脊液中浓度高,经肝代谢,经肾排泄,在泌尿系统也能达到有效抗菌浓度。,2023/1/20,兽医药理学-抗微生物药,51,不良反应,骨骼抑制,多在用药57天后发生,使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明显贫血,甚至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神经系统反应,可致视神经炎、视力障碍,甚至精神症状等。其它,胃肠反应、二重感染、药酶抑制作用等。,2023/1/20,兽医药理学-抗微生物药,52,常用药物,氯霉素(chloramphenicol):忌与碱性药物配伍。是伤寒、副伤寒病的首选药。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nonregenerative anemia。有免疫抑制作用(

16、supression of immune response),禁用于疫苗免疫期间。食品安全考虑,不少国家(包括我国)已名令在食品动物中禁用,2023/1/20,兽医药理学-抗微生物药,53,广谱,与氯霉素存在交叉耐药性,主要用于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及巴氏杆菌引起的呼吸道、泌尿道和肠道感染。不产生再生障碍性贫血,但抑制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生成。欧盟、美国禁用于食品动物。,甲砜霉素,2023/1/20,兽医药理学-抗微生物药,54,氟苯尼考(florfenicol,动物专用),2023/1/20,兽医药理学-抗微生物药,55,氟苯尼考(florfenicol,动物专用),2023/1/20,兽医

17、药理学-抗微生物药,56,氟苯尼考(florfenicol,动物专用),2023/1/20,兽医药理学-抗微生物药,57,四、喹噁啉类quinolines,卡巴多司:生长促进剂,致突变,禁用。乙酰甲喹(maquindox,痢菌净)药动学:肌注、内服易吸收;消除快;多以原形从尿中排出,尿中浓度高。药理作用:广谱抗菌,抗革兰氏阴性菌的作用强于阳性菌,对猪痢疾密螺旋体作用尤其突出;抑制DNA合成。,2023/1/20,兽医药理学-抗微生物药,58,应用:猪密螺旋体性痢疾的首选药,对仔猪黄痢、白痢,鸡白痢、大肠杆菌病,犊牛副伤寒有较好疗效。不作促生长剂。不良反应:毒性小,剂量过大或长时间应用可致中毒或

18、死亡,家禽敏感。,2023/1/20,兽医药理学-抗微生物药,59,喹乙醇(olaquindox,奥喹多司)药动学:内服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高。药理作用:抗菌促生长作用,促进蛋白同化、提高饲料转化率、加快增重;广谱抗菌作用,对四环素、氯霉素、氨苄西林等耐药菌株有效。应用:育成猪(35 kg)促生长,宰前35天停药,禁用于禽。不良反应:禽敏感,易中毒。,2023/1/20,兽医药理学-抗微生物药,60,五、其他,(一)硝基呋喃类(nitrofurans):主要药物有呋喃唑酮(furazolidon)、呋喃妥因(nitrofurantoin)、呋喃西林(furacillin);有致癌和致突变作用,

19、已禁用于食品动物。呋喃坦啶,又名呋喃妥因。口服吸收迅速,尿内药物浓度高,适用于泌尿道感染。主要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皮疹、药热及周围神经炎等。,2023/1/20,兽医药理学-抗微生物药,61,呋喃唑酮又名痢特灵,口服吸收很少,在肠道内浓度高,主要用于肠炎、菌痢。呋喃西林硝基呋喃类中毒性最大,主要作外用消毒剂,用于各种局部炎症和化脓性感染。对创口及黏膜无刺激性。,2023/1/20,兽医药理学-抗微生物药,62,(二)硝基咪唑类(nitroimidazoles):具抗原虫和抗菌活性,禁用于促生长。甲硝唑(metronidazole,灭滴灵、甲硝咪唑):原虫感染(鞭毛虫病、毛滴虫病、组织滴虫病)

20、,厌氧菌感染。对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无效。用于外科手术后厌氧菌感染,肠道和全身厌氧菌感染,为脑部厌氧菌感染首选药。治疗原虫病。,2023/1/20,兽医药理学-抗微生物药,63,不良反应:剂量过大出现神经症状,对啮齿动物有致癌作用,对细胞有致突变作用,禁用于孕畜。地美硝唑(dimetridazole,二甲硝唑、二甲硝咪唑):用于组织滴虫病、猪密螺旋体性痢疾、肠道和全身厌氧菌感染。鸡敏感,产蛋鸡禁用。,2023/1/20,兽医药理学-抗微生物药,64,抗真菌药与抗病毒药,真菌感染真菌感染可分为浅部感染和深部感染。浅部真菌感染由各种癣菌引起,主要侵犯皮肤、毛发、指(趾)、甲等,发病率高。深部真菌感染

21、常由白色念珠菌和新型隐球菌引起,主要侵犯内脏器官和深部组织,发病率低,但危害大。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应用日益增多,控制深部真菌感染更具重要意义。,2023/1/20,兽医药理学-抗微生物药,65,抗真菌药(antifungal drug)抗浅部真菌感染药:灰黄霉素、制霉菌素、局部应用的咪康唑和克霉唑。抗深部真菌感染药:即全身性抗真菌药,两性霉素B、酮康唑、氯康唑、氟胞嘧啶。,2023/1/20,兽医药理学-抗微生物药,66,一、全身性抗真菌药,两性霉素B(amphotericin B,庐山霉素):多烯类(polyenes)全身抗真菌药。药动学:内服、肌注不易吸收,缓慢静脉滴注给药治

22、疗全身性真菌感染,有效浓度可维持24小时以上。体内消除缓慢,停药2周后仍可从尿中检出,血浆半衰期长约24小时。大部分经肾脏缓慢排出。,2023/1/20,兽医药理学-抗微生物药,67,药理作用:广谱抗真菌药,为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的首选药;能选择性地与真菌细胞膜的麦角固醇相结合,增加膜的通透性而致细胞内物质外漏,最终导致真菌死亡。细菌的细胞膜不含固醇类物质,故只对真菌感染有效,对细菌无效。但哺乳动物的肾上腺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红细胞的胞浆膜含固醇,故可产生毒性作用。,2023/1/20,兽医药理学-抗微生物药,68,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治疗全身性深部真菌感染,如真菌性脑膜炎、肺炎、心内膜炎及尿路感

23、染。也用于局部真菌感染,如甲、爪感染。内服不吸收,用于治疗消化道真菌感染。不良反应:内服毒性小,静注毒性大,静滴后可发生寒战、高热、恶心、呕吐等。静滴过快可致心室颤动和心脏骤停。主要为肝肾损害、低血钾等。不可与氨基糖苷类、磺胺类、洋地黄类、箭毒、噻嗪类利尿药合用(增强肾毒性)。,2023/1/20,兽医药理学-抗微生物药,69,酮康唑(ketoconazole):新型口服广谱抗真菌药。药动学:内服易吸收,血浆蛋白结合率高,不易透过血脑屏障,主要经胆汁排泄。药理作用:广谱抗真菌药,对全身及浅表真菌均有强大抗菌力,对曲霉菌、孢子丝菌作用弱,对白色念珠菌无效;对部分革兰氏阳性球菌有活性。应用:敏感菌

24、深部感染、皮肤真菌病等。,2023/1/20,兽医药理学-抗微生物药,70,二、浅表应用的抗真菌药,灰黄霉素(griseofulvin)药动学:内服易吸收,广泛分布于全身各组织,以皮肤、毛发、脂肪含量较高,能渗入并贮存在皮肤角质层和新生毛发、指(趾)甲角质部分。肝内代谢灭活后经肾脏排出。,2023/1/20,兽医药理学-抗微生物药,71,作用与应用:内服抑制真菌药,对各种皮肤真菌有强大抑制作用,对其他真菌无效;本品无直接杀菌作用。主要用于各种皮肤真菌感染,如牛、马、犬、禽的毛癣。(人的头癣、体癣、股癣、甲癣等。)不良反应:致畸(teratogenic)、致癌,禁用于怀孕动物。,2023/1/2

25、0,兽医药理学-抗微生物药,72,制霉菌素(nystatin)作用同两性霉素B,毒性更大,不用于全身感染。不作注射用药,内服不吸收,内服给药治疗胃肠道真菌感染,局部应用于皮肤、黏膜真菌感染。较大剂量口服可致恶心、呕吐、腹泻。,2023/1/20,兽医药理学-抗微生物药,73,克霉唑(clotrimazole)属咪唑类广谱抗真菌药,不易产生耐药性。对浅表真菌作用与灰黄霉素相似,对深部真菌作用较两性霉素B差。不良反应较多,局部用于治疗皮肤黏膜的体表真菌病。,2023/1/20,兽医药理学-抗微生物药,74,病毒寄生于宿主细胞内,依赖宿主细胞代谢系统进行增殖复制。在病毒基因提供的遗传信息调控下合成病

26、毒核酸和蛋白质,然后在胞浆内装配为成熟的感染性病毒体,以各种方式自细胞释放出而感染新的细胞。侵入脱壳增殖释放,三、抗病毒药,2023/1/20,兽医药理学-抗微生物药,75,抗病毒的方式:阻止病毒穿入细胞,抑制病毒脱壳,如金刚烷胺。干扰DNA合成而抑制病毒生长,如阿昔洛维、碘苷。抗RNA病毒和DNA病毒,如三氮唑核苷(病毒唑),2023/1/20,兽医药理学-抗微生物药,76,病毒病主要靠疫苗预防,尚未有对病毒作用可靠、疗效确实的药物。有些试用于兽医临床的抗病毒药物由于应用不多,缺乏系统、正规的研究资料,尚难于做出全面的评价。,2023/1/20,兽医药理学-抗微生物药,77,抗病毒药(Ant

27、iviral drug)化学合成药生物合成(干扰素、免疫球蛋白)中草药(黄芪多糖注射液)试用药物有:金刚烷胺amantadine、吗啉胍moroxydine(病毒灵,广谱,试用于传支、传喉、鸡痘)、利巴韦林ribavirin(病毒唑,禽流感、传支、传喉、猪传染性胃肠炎等)。,2023/1/20,兽医药理学-抗微生物药,78,金刚烷胺窄谱,能特异地抑制亚洲甲型流感病毒穿入宿主细胞,抑制病毒脱壳,使增殖抑制。用于禽流感、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利巴韦林又名三氮唑核苷、病毒唑,为广谱抗病毒药,既抗RNA病毒,又抗DNA病毒。对甲、乙型流感病毒、腺病毒肺炎、甲型肝炎、疱疹、麻疹等均有防治作用。,2023

28、/1/20,兽医药理学-抗微生物药,79,吗啉胍又名吗啉双胍、病毒灵,广谱抗病毒药,对流感病毒增殖周期各个阶段有抑制作用。主要用于流感、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鸡痘等的防治。碘苷又名疱疹净,抑制DNA合成酶,对RNA病毒无效。全身应用毒性大,仅限于局部用药,治疗急性疱疹性角膜炎及其它疱疹性眼病。,2023/1/20,兽医药理学-抗微生物药,80,第四节 抗微生物药的合理应用,不合理应用结果:治疗失败、不良反应增多、药品浪费、耐药性产生、兽药残留等。合理应用(rational use)严格掌握适应症。根据药动学特征,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避免耐药性的产生。防止药物的不良反应。抗菌药物的

29、联合应用。,2023/1/20,兽医药理学-抗微生物药,81,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目的:扩大抗菌谱、减少用量、增强疗效、降低或避免毒副作用、减少或延缓耐药性的产生。联合用药的指征:一种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或混合感染。病因未明危及生命的严重感染。易出现耐药性的细菌感染。需长期治疗的慢性疾病。必须根据抗菌药的作用特性和机理进行选择,避免盲目组合。,2023/1/20,兽医药理学-抗微生物药,82,分类类(速效杀菌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类(慢效杀菌剂):氨基糖苷类、多黏菌素类。类(速效抑菌剂):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类(慢效抑菌剂):磺胺类。药效学相互作用类与类合用协同作用。类与类合用出现拮抗作用。类与类合用无明显影响。其他类合用多出现相加或无关作用,2023/1/20,兽医药理学-抗微生物药,83,作用机理相同的药物合用疗效并不增强,但可能相互增加毒性或出现拮抗作用,如氨基糖苷类之间或氯霉素、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之间。注意药物间配伍禁忌。注意药物之间理化性质、药物动力学间的相互作用。,2023/1/20,兽医药理学-抗微生物药,84,Have a Res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