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156603 上传时间:2023-01-20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2.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课件.ppt(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内容提要,一、政策法规,三、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二、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四、抗菌药物相关监测指标,一、政策法规,2004年8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2009年3月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2011年4月2011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卫办医政发201156号2012年3月2012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卫办医政发201232号2012年8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第48号令2013年5月2013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卫办医

2、政发201337号,2015年8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医发201543号2016年8月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2020年)国卫办医函201643号2017年1月为落实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2020年)(国卫办医函201643号)有关工作要求,成立国家卫生计生委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评价专家委员会 国卫办医函201715号2017年3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遏制细菌耐药的通知 国卫办医发201710号2017年10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2017年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宣传周”活动的通知 国卫办医函201

3、71045号2018年5月关于持续做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 国卫办医发20189号,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版,7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的通知(国卫办医发201543号),对2004年印发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进行全面修订。新旧版本比较:主要结构、精神不变更加重视循证证据,文字的表达更为严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的更新点,1、诊断为细菌感染者方有指征使用抗菌药物诊断为细菌、真菌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由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及部分原虫等病

4、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亦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缺乏细菌及上述病原微生物感染的临床或实验室证据,诊断不能成立者,以及病毒性感染者,均无应用抗菌药物指征,二、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明确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明确感染or非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体温、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血象、CRP、ESR、PCT等-微生物检查:病原学培养等-超声及影像学表现明确感染灶-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皮肤软组织.,2、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应根据病原菌种类及病原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选择抗菌药物应在开始抗菌药物治疗前,及时留取相应合格标本(尤其血液等无菌部分标本)送病原学检测,以尽

5、早明确病原菌和药敏结果,并根据此调整抗菌药物治疗方案,3、抗菌药物的经验治疗在未获知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前,或无法获取培养标本时,可根据患者的感染部位、基础疾病、发病情况、发病场所、既往抗菌药物用药史及其治疗反应等推测可能的病原体,幵结合当地细菌耐药性监测数据,先给予抗菌药物经验治疗。待获知病原学检测及药敏结果后,结合先前的治疗反应调整用药方案 对培养结果阴性的患者,应根据经验治疗的效果和患者情况采取进一步诊疗措施,经验治疗不是无目标的用药,经验治疗中“隐含”着病原治疗,是针对某部位感染的常见病原菌治疗经验治疗 个人经验 广覆盖治疗(大万能)使用广谱抗菌药物经验治疗:覆盖最可能的病原菌,而非覆盖

6、所有病原治疗3-5天后随访,疗效评估,看是否需要根据治疗反应,病原菌检测结果调整治疗方案。正确流程:先取标本,再给予抗菌药物治疗,后根据药敏调整用药,4、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各种抗菌药物的药效学和人体药动学特点不同,因此各有不同的临床适应症。应根据各种抗菌药物的药学特点,按临床适应症正确选用抗菌药物。,5、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抗菌治疗方案根据病原菌、感染部位、感染严重程度和患者的生理、病理情况及抗菌药物药效学和药动学证据制订抗菌治疗方案 品种 剂量 给药次数 给药途径 疗程 联合用药,抗菌药物的合理选择,药物,感染部位浓度,对细菌MIC,结果,微生物

7、学抗菌机制抗菌谱耐药性,药代动力学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给药方案,药效学时间/浓度依赖型杀菌剂/抑菌剂组织渗透抗菌时效,临床效果细菌清除患者依从性耐受性时效价格,抗菌药物的PK/PD分类,给药途径,对于轻、中度感染的大多数患者,应予口服治疗。仅在下列情况下可先予以注射给药:不能口服或不能耐受口服病情影响口服吸收抗菌谱合适但无口服剂型需迅速达到高药物浓度感染严重、病情进展迅速,需紧急治疗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差,尽量避免局部用药,限于少数情况可以使用:-全身给药后在感染部位难以达到有效组织浓度时加用局部给药作为辅助治疗-眼部及耳部感染的局部用药等-某些皮肤表层及口腔、阴道等粘膜表面的感染可采用抗菌药

8、物局部应用或外用,但应避免将主要供全身应用的品种作局部用药。-局部用药宜采用刺激小、不易吸收、不易导致耐药性和过敏反应的抗菌药物-青霉素、头孢菌素类等较易产生过敏反应的药物不可局部应用-氨基糖苷类等耳毒性药不可局部滴耳,疗程,根据感染发生地点、感染部位、严重程度、病原菌、宿主状态一般疗程: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72-96小时 有局部病灶者需用药至感染灶控制或完全消散脓胸:6-10周或更长感染性心内膜炎:4-6周,人工瓣膜感染、真菌性心内膜炎6-8周急性骨髓炎4-6周,急性关节炎2-4周隐球菌脑膜炎:数月-1年以上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肺炎:2-3周,联合用药,指针:病原学尚不明确的严重感染 单一

9、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 需长疗程治疗,防止耐药菌产生 减少毒性较大的抗菌药物的剂量注意事项:具有协同或相加作用的药物联合 应将毒性大的抗菌药物剂量减少 通常两种联合,3种或3种以上联合仅限于个别 注意联合用药后药物不良反应,在以下情况原则上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普通感冒、麻疹、水痘等病毒性疾病;昏迷、休克、中毒、心力衰竭、肿瘤、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患者;留置导尿管、留置深静脉导管以及建立人工气道(包括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口),三、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非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预防用药目的-预防手术部位感染(SSI)包括浅表切口感染、深部切口感染和手术所涉及的器官/腔隙感

10、染不包括与手术无直接关系的、术后可能发生的其他部位感旧版(2004版)包括了术后可能出现的全身性感染,而新版(2015版)则并不将其囊括其中。可以说术后可能出现的全身性感染并不是预防用药能够避免的,从某种程度上,这可理解为对医生的保护。,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强调要点: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并不能代替严格的消毒、灭菌技术和精细的无菌操作,也不能代替术中保温和血糖控制等其他预防措施。切口感染的预防措施:改善供氧维持正常体温液体治疗严格手术操作流程及无菌技术操作规范注意手术技巧抗菌药物预防抗菌药物不是万能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预防用药适应症:清洁手术(类切口):手术脏器为人体无菌

11、部位,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也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手术部位无污染,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30%)但在下列情况时可考虑预防用药:手术范围大、手术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头颅手术、心脏手术等;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博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等;有感染高危因素如高龄、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尤其是接受器官移植者)、营养不良等患者。,国家卫计委明确规定:腹股沟疝修补术(包括补片修补术)、甲状腺疾病手术、乳腺疾病手术、关节镜检查手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颅骨肿物切除手术和经血管途径介入诊断手术患者原则上不

12、预防使用抗菌药物。预防用药维持时间: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手术时间较短(2 小时)的清洁手术术前给药一次即可。如手术时间超过3 小时或超过所用药物半衰期的2 倍以上,或成人出血量超过1500ml,术中应追加一次。清洁手术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 小时,心脏手术可视情况延长至48 小时。清洁-污染手术和污染手术的预防用药时间亦为24 小时,污染手术必要时延长至48 小时。过度延长用药时间并不能进一步提高预防效果,且预防用药时间超过48 小时,耐药菌感染机会增加。,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给药方法:静脉输注应在皮肤、黏膜切开前0.51 小时内

13、或麻醉开始时给药,在输注完毕后开始手术,保证手术部位暴露时局部组织中抗菌药物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沾染细菌的药物浓度。万古霉素或氟喹诺酮类等由于需输注较长时间,应在手术前12 小时开始给药。品种选择:头孢菌素过敏者,针对革兰阳性菌可用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克林霉素;针对革兰阴性杆菌可用氨曲南、磷霉素或氨基糖苷类。,主要调整:取消头孢曲松,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神外,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主要调整:细化手术类型,取消头孢曲松,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骨科,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主要调整:添加头霉素类,取消头孢哌酮舒巴坦,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普外,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14、主要调整:细化各类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泌外,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主要调整:细化各类手术,妇科手术增加头霉素类,取消三代头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妇产科,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主要调整:胸外手术取消头孢曲松,心外、胸外,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耳鼻喉科、口腔科,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无特别改变,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特殊诊疗操作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特殊诊疗操作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特殊诊疗操作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15、注:1.操作前半小时静脉给药。2.手术部位感染预防用药有循证医学证据的第一代头孢菌素主要为头孢唑啉,第二代头孢菌素主要为头孢呋辛。3.我国大肠埃希菌对氟喹诺酮类耐药率高,预防应用应严加限制。,四、抗菌药物相关监测指标,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40%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每百人天40DDDs以下,住院患者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1小时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小时限制级抗菌药物标本送检率50%,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标本送检率80%

16、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应不低于30%,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行分级管理,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行分级管理。根据安全性、疗效、细菌耐药性、价格等因素,将抗菌药物分为三级,即:非限制使用级(一级)、限制使用级(二级)与特殊使用级(三级),具体划分标准如下:非限制使用(一级):经临床长期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限制使用(二级):与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相比较,这类药物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大,或者价格相对较高的抗菌药物。特殊使用(三级):不良反应明显,不宜随意使用或临床需要加倍保护以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而导致严重后果的抗

17、菌药物;其疗效或安全性任何一方面的临床资料尚较少;药品价格昂贵。,具有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经培训并考核合格后,可授予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经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授予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经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授予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预防感染、治疗轻度或者局部感染应当首选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严重感染、免疫功能低下合并感染或者病原菌只对限制使用类抗菌药物敏感时,可以选用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严格控制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紧急情况下,医师可以越级使用抗菌药物,处方量应当限于1天用量 越级使

18、用抗菌药物应当详细记录用药指证,并应当于24小时内补充完成越级使用抗菌药物的必要手续。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会诊人员由具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经验的感染性疾病科、呼吸内科、重症医学科、微生物检验科等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抗菌药物专业临床药师担任。患者因病情需要选用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时,由经治医师填写医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审批表一式两份,经科主任签字,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指定的专家会诊,结合药敏试验结果,医务科药事办审批后,由具有相应抗菌药物处方权限的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开具处方或医嘱,并在病程记录中分析、记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目录,感谢您的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