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157112 上传时间:2023-01-20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4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散文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散文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散文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散文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散文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散文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散文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课件.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散文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汤振纲,1,ppt课件,一、散文及散文的特点二、散文教学的内容三、散文教学的方法,2,ppt课件,一、散文及散文的特点,广义的散文:诗歌以外的一切文学作品,也包括一般科学著作、论文、应用文章等。狭义的散文指文学意义上的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剧本等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包括抒情散文、叙事散文、杂文、游记等。文学散文是一种题材广泛、结构灵活,注重抒写真实感受、人生境遇的文学体裁。散文是一种兼类文体,它可以“铿锵得像诗,雄壮得像军歌,生动曲折得像小说,活泼尖锐得像戏剧的对话”。它的基本特征主要是:题材广泛,结构灵活,抒写真实。,3,ppt课件,1、题材广

2、泛,散文可以写人、叙事、写景、咏物、怀友,访旧等等。小可以细描风土人情、花鸟虫鱼;大可以纵览国际风云、历史大事。古往今来,无所不包。小说,往往有比较完整的生活事件和人物形象,戏剧则含有比较集中的矛盾冲突,而散文则可能是生活的一个片段和侧影,是作者刹那的感受或体验 先秦散文以记事、议论为主,汉魏六朝散文表现领域扩大,抒情写景、名士风流、轶闻琐事唐宋散文则光彩夺目,题材广阔、无所不包。“五四”散文上承古代散文传统,同时吸收国外随笔的特点,有所发展。总之,题材越广泛,散文越繁荣。,4,ppt课件,2、结构灵活,散文之“散”,就在它的结构之“散”,灵活、随意。李广田有个比喻:“诗必须圆,小说必须严,而

3、散文则比较散。若用比喻来说,那就是:诗必须像一颗珍珠那么圆满,那么完整。小说就像一座建筑,无论大小,它必须结构严密,配合紧凑至于散文,我以为它很像一条河流,它顺了壑谷,避了丘陵,凡可以流处它都流到,而流来流去却还是归入大海,就像一个人随意散步一样,散步完了,于是回到家里去。这就是散文和诗与小说在体制上的不同之点,也就足以见出散文之为“散”的特色来了。”,5,ppt课件,3、抒写真实,散文是生活真实的描摹。无论记人叙事,状物摹景,“有感而发”“有为而作”,作家真实表达自己的心灵感受,是散文的一大特点。吴伯萧说:“说真话,叙事实,写实物、实情,这仿佛是散文的传统。古代散文是这样,现代散文也是这样。

4、”这就道出了散文的写实性特征。鲁迅的朝花夕拾全是忆旧的散文。百草园、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长妈妈作者所见所闻所感,字字真真切切。当然,散文并不是单纯记录生活,更重要的是必须写出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感受,散文的写实并非对生活机械地摹写,它也选材剪裁,提炼取舍,比喻拟人,象征反讽或直或曲、或隐或显,它终要依凭作者真实的心灵感受和情感体验去打动读者。,6,ppt课件,二、散文教学的内容,1以“我”为中心,品“实”鉴“虚”,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2“小、大”之辨,“情、文”互征,体会文本蕴蓄的审美世界,7,ppt课件,1以“我”为中心,品“实”鉴“虚”,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散文是一种最适于抒写作者主观情感、

5、心灵的文学形式,它是一种“自我”的文学,讲求“个性”的文学。巴金在总结他自己写散文的“经验”时说道:“我自己有一种看法,那就是我的任何一篇散文里都有我自己”,8,ppt课件,因此,散文教学,首先要引导学生品味文章是否真的写出了鲜明的自我和个性,要通过作者撷取的生活事件或自然片段,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律动和心理涟漪,引导学生走进文章中那个活生生的“自我”。例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朱自清背影荷塘月色等,都是以“我”为主充满个性的散文名篇。,9,ppt课件,散文是一种“实”“虚”结合、因“实”出“虚”的艺术。所谓“实”,指的是现实生活中人、事、物、景等真实的客观外物。写作“主体”(我)生活

6、在社会现实里,处身于这些人、事、物、景的实生活环绕之中,他自然会有所观照、感应,并产生出一系列的“生理心理”反映。,10,ppt课件,因此,它实在是营造作品精神家园不可或缺的“基石”,是构筑整个情感大厦必不可少的“铺垫”。散文需要写“实”,但写“实”并非终极目的。散文的真正用意或精神是在铺垫好这些“基石”后,构建出一个精神或心灵的大厦!而这即是写“虚”。,11,ppt课件,散文教学时要看到散文是一种实、虚结合的艺术:虚,不离实(外物)的铺垫,实,有待虚(精神)的上升,有实无虚,缺乏精神的含金量,而有虚无实,缺少心灵寄植的根基。虚实结合之处,往往真是触发作家的“激活点”,是思想、精神的“闪光点”

7、,也是散文作品的魅力所在。,12,ppt课件,2“小、大”之辨,“情、文”互征,体会文本蕴蓄的审美世界,散文写作,题材广泛,所谓宇宙之大、苍蝇之微,皆可入文,即指此意;但从写作实际来看,多数篇什却具有“即小见大”的特点。时不分古今,地不分中外(季羡林语)。作为“散文”写作成功的一条“规律”,它大都是“即小见大”的。,13,ppt课件,郁达夫说:“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现代散文的特征之一。”他于此借引了两句西方谚语。很明显:在这里,“一粒沙”“半瓣花”,都确实小得不能再小了;但写了这“小”,却能从中“见世界”“说人情”,看出“大”来,这就是“以小见大”的艺术辩证法。,14,ppt课

8、件,一篇好的散文,总能写出一种独有的“情致”来。所谓情致,也就是情趣(性情、志趣)和风味。它和所写的内容自然有关;但它并非内容本身,而是透过全部内容所表现、散发出的那种气韵、味道或笔致。这当然和作家的气质、性情即风格有关。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散文就是一种“情趣”的艺术。,15,ppt课件,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说:“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这种“物感心动”的审美理论,说明人的情感受外物影响,是对外物的感受而产生的,文章的情感不能脱离外物而孤立地表现。情趣离不开物趣。,16,ppt课件,例如背影之写父子亲情:事少,语淡,从儿子的“视角”三写父亲“背影”在

9、自己内心所激起的幽深微澜,味之使人潸然泪下,自有一番动人心弦的情致。例如阿长与山海经,开篇即出以谐谑的文笔,继之则庄谐杂陈,而最后竟变为谦恭而肃敬,这种诙谐而多变的笔墨,反映了作者对阿长自浅而深的认识过程,别有一种回甘余韵的情致。,17,ppt课件,“文”即“文采”,是汉语散文写作或鉴赏中一个重要概念。俗语赞曰“情文并茂”,实际上告诉我们,在散文教学中,“文”与“情”,思想内容和话语形式,是同等重要的。“披文入情”,散文教学就要引导学生鉴赏文章在遣词造语上的特别之处,体会在文字表达的整齐之美、参差之美或回环之美;品味文字传意达情之余所包孕的形象美、色彩美和声音美等。“情”“文”互征,这样才能使

10、文意“虽幽必显”。,18,ppt课件,三、散文教学的方法,散文教学当以学生自主阅读为指导思想,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与感受,鼓励学生的独立见解。师生以文本为交流和对话的媒介,主动探索,共同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是文本意义的发现者和教学意义的生成者。基于这样的认识,散文教学有如下一些常用方法:,19,ppt课件,1、诵读法(美读法),散文不仅美在情思,还美在语言。美文需要美读,正确的朗读是视觉、听觉与情感、思维的全方位投入。它容易使学生从优美的韵味和流动的气脉中产生妙不可言的感觉。一篇文章读好了,教学和鉴赏的目的也就基本达到了。,20,ppt课件,如果文章的基调是明快的、乐观的,要读出明

11、快、跳荡的节奏来。对文中倾注了作者情感的句子,朗读时要加重语气,要读出语言的神韵,读出作者的陶醉感。对于语言优美,感情含蓄的,语调应轻柔、舒缓;对于慷慨悲壮的,要读出深沉肃穆,沉痛的语调。通过朗读可以体现文章的语言美、绘画美、情趣美。朗读可使教学进入特定的情景中,与作者、文本一同黯然泪下,一同神采飞扬。,21,ppt课件,2、比较法(结构法),可把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如春荷塘月色中思想感情的比较;不同作家的不同作品,如济南的冬天与春中的写作技法进行比较,不同作家相同题材的作品,如把生命 生命(杏林子)与生命 生命(克伦 沃森)就思想内容进行比较,从而深入理解和把握文章的美点。,22,ppt课件

12、,3、讨论法(思辨法),散文的阅读和鉴赏应由学生自己完成,教师不可越俎代疱。学生通过讨论,可以加深理解,澄清认识。激发起学习探究的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和合作的精神。,23,ppt课件,例如教学济南的冬天时,第一步先让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语速(缓)、语调(柔和)、语气(亲切),体会表达的感情(喜欢热爱)。然后自选最喜欢、最感兴趣的语段、语句阅读、背诵。第二步比较阅读老舍的济南的秋天,小组合作讨论其异同。第三步:济南知多少?收集信息,展开交流。第四步:假如你是一位导游,冬季带领游客来到济南,追随老舍的足迹,请你设计一下导游词。第五步:领悟作者的写景方法描写校园四季和家乡四季。,24,ppt课件,例1:春意挂上了树梢,春意挂上了树梢 萧红 昼 景 夜 人 明媚而残酷的世象(忧伤)一、比衬 二、白描(摄影追魂之笔),25,ppt课件,例2:假如我有九条命,假如我有九条命 余光中第一条命 规约 第五条命 读书第二条命 孝亲 第六条命 人师第三条命 职份 第七条命 立言第四条命 交游 第八条命 浅游 第九条命 从容 话语幽默 文言雅致 事理通透,26,ppt课件,例3.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粱实秋印象最深 收益最多画漫画 勾轮廓 新旧兼收 朴拙有力怅惘 敬慕,27,ppt课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