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163569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63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9章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第19章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第19章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第19章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第19章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9章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9章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课件.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篇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第十九章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第一节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概述,必要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于2002年10月28日通过,自2003年9月1日起施行。在该法中专门设立一章,将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确立为中国的一种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目前中国正在酝酿开展新一轮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必须要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概念,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是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一种,其含义是指在对规划区域生态环境现状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对土地利用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识别、分析、预测和评价,并

2、在此基础上提出预防和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一种方法和制度,其优势在于可以在规划方案的形成阶段就参与其中,及早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角度出发,分析规划方案可能引发的积极和消极影响,从而进一步改善规划方案。,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存在的问题,1.土地利用变化对环境效应的研究需要加强 土地利用变化对环境效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微观和小流域尺度上,考虑较多的是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对气候、土壤、水量和水质等不同尺度生态系统的影响。但这些成果较难实现定量研究。,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存在的问题,2.现行的土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待完善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及其经济学分

3、析研究的内容、范围、程度和体系有待廓清。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机理、环境影响主体、环境影响源、环境影响受体、规划内容及其控制系统与环境之间的作用机制等基础性问题需要做深入的研究和阐释,否则,土地利用规划与其他规划、其他战略的环境影响评价就会没有区别,因而也就失去独特的内涵和评价的意义。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的评价主要应评价环境要素构成,对评价的重点需要科学分析。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的评价理论和评价方法体系,如土地规划环境影响识别理论方法、土地规划环境影响预测理论方法、土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分析综合理论方法、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构成、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容体系构成等需要系统研究。各种尺度的

4、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内容、评价要求、评价原则、评价方法、评价程度都有待解决。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方法、工作程序、技术要求、标准规范、管理体系等也都需尽快探准的研究与制定工作。目前国内外土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成果大多是对其中个别问题的理论探讨,结合土地利用规划实际内容的理论研究不多,实践研究的案例更属凤毛麟角。可以说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理论尚未成形、方法尚很粗糙。针对我国独特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内涵的环境影响评价理论方法体系尚处于探索阶段,研究成果非常少。,土地利用环境影响评价级别,我国的土地利用规划目前实行的是五级体系(国家、省、市地、县

5、和乡镇),各级规划有比较大的差别。2003年8月,国家环保总局颁布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导则,所描述的有关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容、方法、程序以及指标体系等未能体现规划的体系。因此,建议应加强相关研究,建立与土地利用规划空间体系相对应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空间体系。,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1、规划分析 2、环境现状与分析 3、环境影响识别与确定环境目标和评价指标(包括各个规划方案)4、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包括各个规划方案),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5、针对各个规划方案(包括替代方案),拟定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确定环境可行的推荐规划方案。6、开展公众参与7、拟定监测、跟踪评价计划8

6、、编写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告书、篇章或说明),第三篇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第十九章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第二节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导则的背景和依据,背景依据,http:/,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战略环境影响评价(SEA)是环境影响评价(EIA)在政策(Policy)规划(Plan)计划(Program)层次上的应用(Therivel,1992)。规划环评是战略环评的一部分。决策的层次示意图(下页)。,决策的层次示意图,前 言,1、目的: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指导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实施(解决规划环评如何做的问题)。2、本导则的内容是引导和启发性的,将随着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7、的深入而不断发展。,本导则的适用范围,本导则适用于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组织编制的“一地三域”和“十种专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一地三域”规划指: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十种专项规划”指: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术 语,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规划编制阶段,对规划实施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并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过程。,术 语,规划方案 符合规划目标的,供比较和选择的方案的集合,包括推荐方案、备选方案。替代方案 通过多方案比较

8、后确认的符合规划目标和环境目标的规划方案。还有:环境可行的推荐方案,减缓措施,跟踪评价 等概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进行规划环评的目的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决策的早期阶段,充分考虑所拟议的规划可能涉及的环境问题,预防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不良环境影响,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科学、客观、公正原则早期介入原则整体性原则(与该规划相关的政策、规划、计划以及相应的项目一起考虑)公众参与原则一致性原则 可操作性原则,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规 划 环 评 程 序,规划SEA的涉及的部门及其关系,综合部门计划、建设、经济,行业主管部门

9、农业、交通、旅游、能源、土地、水务等,环保局,重大决策的环境影响评价(战略环境评价),综合、协调、平衡,内部评价模式 作用线 反馈线,外部评价模式,规划的筛选过程,注:FONSI未发现重大影响FOSI发现有重大影响详评需要编制战略环境影响报告书(Strategic Environmental Impact Statement,SEIS)简评需要编制战略环境影响简报(Strategic Environmental Impact Report,SEIR)不评需要说明不进行SEA的理由,NO,YES,FONSI FOSI,规划的筛选,明显不需要SEA的规划,不明朗,需作进一步研究者,明显需要SEA的

10、规划,环境初评(IEE),SEA工作实施,停止/不评,环境影响显著与否,SEA实施方案论证,编制评价工作大纲,环境筛选、范围界定、因子识别、工作重点、指标体系、评价标准、课题分工、实施计划,类比调研,现状调研,规划分析,相关规划分析,编制评价报告书,课题分解,专题研究,编写专题报告,编写评价报告书,内部审查,审查(评标)与批准,审查与批准,YES,NO,YES,NO,环境管理计划实施及跟踪评价,技术工作程序,SEA融入规划的整个生命周期,第三篇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第十九章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第三节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理论与方法,一、理论基础,1、系统学理论2、环境经济学理论3、可持续

11、发展理论,二、方法体系,1、定性与定量分析法2、传统方法与新发展的方法3、通用SEA法与专用SEA方法,三、具体过程,规划分析,规划的描述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在充分理解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应阐明并简要分析规划的编制背景、规划的目标、规划对象、规划内容、实施方案,及其与相关法律、法规和其它规划的关系。规划目标的协调性分析 确保规划目标与其他相关规划目标不发生冲突,或寻求解决冲突的途径。如当区域规划目标与区域环境保护目标发生冲突时,就存在一个如何调整目标的问题。也是规划环评纳入制定规划目标过程的反映。,规划方案的初步筛选,简要分析所有的规划方案对实现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由环保专家进行规划方案的初步筛

12、选,可以将明显违反环保原则和/或不符合环境目标的规划方案删去,以减少不必要的工作量)。初步筛选的方法主要有:专家咨询、类比分析、矩阵法、核查表法等。,确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主要根据规划对环境要素的影响方式、程度,及规划的行业特点确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内容。每个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内容随规划的类型、特性、层次、地点及实施主体而异;根据环境影响识别的结果确定环境影响评价的具体内容。,确定评价范围,确定评价范围时不仅要考虑地域因素,还要考虑法律、行政权限、减缓或补偿要求,公众和相关团体意见等限制因素。在确定地域范围时通常考虑以下两个因素:一是地域的现有地理属性(流域、盆地、山脉等),自然

13、资源特征(如森林、草原、渔场等),或人为的边界(如公路、铁路或运河);二是已有的管理边界,如行政区等。,现状调查和分析,现状调查内容应包括环境、社会和经济三个方面。现状分析主要内容:a社会经济背景分析及相关的社会、经济与环境问题分析,确定当前主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原因;b生态敏感区(点)分析,如特殊生境及特有物种、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退化区、特有人文和自然景观、以及其他自然生态敏感点等,现状调查和分析,c.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分析,确定受到规划影响后明显加重,并且可能达到、接近或超过地域环境承载力的环境因子。现状调查和分析的常用方法有资料收集与分析,现场调查与监测等(与项目环评类似)。,环境影响

14、识别与确定评价指标,识别经初步筛选,环境可行的规划方案实施后可能导致的主要环境影响及其性质,编制规划的环境影响识别表,并结合环境目标,借鉴国内外的研究成果,通过理论分析、专家咨询、公众参与初步确立评价指标,并在评价工作中补充、调整、完善。,评 价 指 标 体 系 的 确 定,拟定或确认环境目标,针对规划可能涉及的环境主题、敏感环境要素以及主要制约因素,按照有关的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和标准拟定或确认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环境目标,包括规划涉及的区域和/或行业的环境保护目标,以及规划设定的环境目标。,环境问题的描述,规划涉及的环境问题可按当地环境(包括自然景观、文化遗产、人群健康、社会/经济、噪声、交通

15、)、自然资源(包括水、空气、土壤、动植物、矿产、能源、固体废物)、全球环境(包括气候、生物多样性)三大类分别表述。,环境影响识别的内容与方法,环境影响识别的内容包括对规划方案的影响因子识别、影响范围识别、时间跨度识别、影响性质识别。环境影响识别的方法一般有核查表法、矩阵法、网络法、GIS支持下的叠加图法、系统流图法、层次分析法、情景分析法等。,关于评价标准,首先采用已有的国家、地方、行业或国际标准。如缺少相应的法定标准时,可参考国内外同类评价通常采用的标准,采用时应经过专家论证。,规划的环境影响预测,应对所有规划方案的主要环境影响进行预测。预测内容:a环境影响预测,包括其直接的、间接的环境影响

16、,特别是规划的累积影响;b规划方案影响下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预测。预测方法:一般有类比分析法、系统动力学、投入产出分析、环境数学模型、情景分析法等。,规划的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分析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a规划对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b.规划对环境质量的影响;c.规划的合理性分析,包括社会、经济、环境变化趋势与生态承载力的相容性分析。评价方法一般有:加权比较法、费用效益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对比评价法、环境承载力分析等。,规划的累积影响分析,累积影响分析累积影响分析应当从时间、空间两个方面进行。常用的方法有专家咨询法、核查表法、(类比法,如生态影响)、矩阵法、网络法、系统流图法、环境数学模型法、承载力分析、叠图法/GIS、情景分析法等。,作业,1、仔细阅读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建立与案例2、国外土地利用环境影响评价对我国有何借鉴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