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依据.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054993 上传时间:2023-09-18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3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依据.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依据.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依据.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依据.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依据.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依据.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依据.ppt(7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依据,一.概述,1、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依据 环境影响评价作为一项法律制度和技术方法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法。具体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和编制、审查、审批环评技术文件时应遵循以下相关依据之规定: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环境政策与产业政策、环境标准和规范、拟议中的建设项目(规划)的技术文件。,2、注意 必须引用环保法律法规、环境政策与产业政策、环境标准和规范、拟议中的规划和建设项目的技术文件的有效版本或最新版本。在引用环保法律法规、环境政策与产业政策、环境标准和规范时应简要说明其对拟议中的规划和建设项目的适应性。,1、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了由法律、国务院行政法规、政府

2、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性规章、环境保护标准、环境保护国际公约等组成的比较完整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二.环境保护法规,法律 法律包括宪法中的环境保护条款、环境保护综合法、环境保护单行法、环境保护相关法。宪法 宪法是环境保护立法的依据和指导原则,其中的环境保护条款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宪法第九条第二款规定“国家保障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珍稀的动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利用任何手段侵占或破坏自然资源。”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环境保护综合法 环境保护综合法是指环境保护法 环境保护法规定了环境保护的任务、对象、基本原

3、则、监督管理体制、法律责任以及国内法与国际法的关系等。环境保护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建设污染环境的项目,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必须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作出评价,规定防治措施,经项目主管部门预审并依照规定的程序包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环境保护单行法 环境保护单行法是指针对某个环境要素或某个领域而专门制定和颁布的法律,如:环境影响评价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野生动物保护法、防沙治沙法等。,环境保护相关法 环境保护相关法是指国家制定和颁

4、布的一些自然资源保护和其他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环境保护相关法主要有:土地管理法、水法、森林法、草原法、渔业法、矿产资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城市规划法、节约能源法、文物保护法。这些法律中均有与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的规定,必须在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法律,环境保护综合法,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噪声污染防治法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野生动物保护法防沙治沙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森林法草原法渔业法矿产资源法水法清洁生产法,环境保护单行法,环境保护相关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图,法规 环境保护法规是指由国务院(中央人民政府)制定并公布,或经国务院

5、批准由有关主管部门公布的环境保护规范性文件,主要包括两大类:根据法律授权制定的环境保护法的实施细则或条例,如: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等;专门针对环境保护的某个领域而制定的条例、规定和办法,如: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核电厂核事故应急管理条例。,政府部门规章 政府部门规章是指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单独制定和发布或与国务院有关部门联合制定和发布的环境保护规范性文件。如:专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审查办法(环保总局)、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环保总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环保总局)、环境影响评价工总参与暂行办法(环保总局)、关于规范环境影

6、响咨询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计划委员会、环保总局)、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管理办法(水利部、计划委员会、环保总局)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建设部)。,环境保护规章是以环境保护法律和行政法规为依据而制定和发布的,或者是专门针对某些尚未有相应法律、法规的领域作出的规定。,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性规章 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性规章是享有立法权的地方权力机关和地方人民政府根据法律和环境保护行政法规制定和发布的环境保护规范性文件,如云南省环境保护条例、山东省环境保护条例、四川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滇池保护条例等。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性规章不能和法律法规相抵触。另外它们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和特定环境

7、问题制定和发布的,并在本地区内实施,因而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环境标准的概念 环境标准是为了防止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群健康,对环境保护工作中需要统一的各项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所做的规定。环境标准按内容和性质可分为: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方法标准;标准样品标准;基础标准。,环境保护国际公约 环境保护国际公约是指我国缔结和参加的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国际公约、条约、协定和议定书等。如:人类环境宣言、21世纪议程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宣言、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世界气象组织公约、防止倾倒废物和其它物质污染海洋的公约等等。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环

8、境保护活动,并缔结和参加环境保护有关的国际公约、条约和议定书。这些国际公约在在推进国内环保事业和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起到重要的积极作用。,2.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之间的关系,环境保护综合法,环境保护相关法,环境保护单行法,环境保护部门规章,环境保护地方法规,环境保护地方规章,环境保护 国际公约,环境保护 国家标准,环境保护 地方标准,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框架图,宪 法,环境保护行政法规,三.环境、产业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境政策 1.概述 环境政策是指由国务院依法制定并公布,或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依法制定,经国务院批准发布的环境保护规范性文件(包括各种决定、办法、名

9、录、目录、批复等)。它是推动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协调发展的重要指针也是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依据之一。,目前在环境影响评价领域重点贯彻执行的几项环境政策有: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务院,国发【2005】39号)、关于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控制区有关问题的批复(国务院,国函【1998】5号)、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务院,国发【2000】38号)、资源综合利用目录(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税务总局,发改环资【2004】73号)等。这些政策市宪法、环境保护综合法、环境保护单行法和环境保护相关法的具体体现,对化境影响评价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和指导意义。,2.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

10、决定 国务院2005年发布了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深刻分析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式和任务,对未来5-15年环境保护事业的宏伟蓝图进行了规划和部署,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决定进一步明确了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原则,提出了要充分认识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把境保摆在更重要的战略位置,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与环保相协调,用科学发展统领环保工作,建立和完善环保的长效机制;,2.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 该决定确定了需要切实解决的突出的环境问题:以饮用水安全和重点流域治理为重点加强水污染防治;以降低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重点,推进

11、大气污染防治;以防治土壤污染为重点,加强农村环境保护;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重点,强化生态保护;以核设施和放射源监管为重点,确保核与辐射环境安全;以强化污染防治为重点,加强城市环境保护;以实施国家环境保护工程为重点,推动解决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2.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 该决定要求各地区根据资源禀赋、环境容量、生态状况、人口数量以及国家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将区域经济规划和环境保护目标有机结合起来。该决定首次提出了“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原则。决定要求各地区认真做好生态功能区划工作,确定不同地区的主导功能,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格

12、局;依照国家规定对各类开发建设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对环境有重大影响决策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论证。,3.关于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控制区 国家对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历来十分重视。下表汇总了部分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的相关政策。,划分两控区的基本条件 划分酸雨控制区的基本条件.现状监测降水pH值小于或等于4.5;.酸沉降超过临界负荷;.二氧化硫排放量较大的区域。划分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去的基本条件.近年来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限值(0.06mg/m3);.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日平均浓度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三级标准限值(0.25mg/m3);.二氧化硫排放量较大;.以城市为基本

13、单元控制。,目前,全国已经划定的酸雨控制区包括全国175各地级以上城市和地区,总面积10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1.35%。,两控区的污染控制要求 两控区实行分阶段控制:2000年二氧化硫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主要城市达标;2010年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在2000年水平以内,城市达标,酸雨面积比2000年明显减少。禁止新建含硫大于3%的煤井,已建成的逐步实现限产或关停。加快发展动力煤洗选加工,降低城市燃煤含硫。禁止在大中城市及 近郊区新建热电厂。根据环境状况制定不同区域的脱硫目标。加大烟尘、粉尘治理力度。结合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及升级换代,大力推行清洁生产。,4.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 全国生态

14、环境保护目标 总目标:通过生态环境保护,遏制生态环境破坏,减轻自然灾害的危害,促进自然资源的合理、科学利用,实现自然资源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维护货架生态环境安全,确保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近期目标:2010年基本遏制生态环境破坏趋势,建设一批生态功能保护区,使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系统得到保护与恢复;建设一批自然保护区,加强生态农业建设。远期目标:到2030年全面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全国50%的县市实现秀美山川、自然生态系统良性循环,30%的城市达到生态城市和园林城市标准。到2050年力争全国生态环境得到全面改善实现城乡环境清洁和自然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全国大部地区实现秀

15、美山川的宏伟目标。,生态功能保护区的类型和级别 生态功能保护区主要有:江河源头区、重要水源涵养区、重点水土保持区、江河洪水调蓄区、防风固沙区、重要渔业水域保护区。保护区的级别主要有: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省级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的主要措施 停止一切导致生态功能继续退化的开发活动和其他人为破坏活动;停止一切产生严重环境污染的工程建设项目;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必要时应采取移民措施;改变粗放生产经营方式,走生态经济型发展道路,对已破坏重要生态系统要认真组织重建与恢复。,5.资源和能源的综合利用 我国资源和能源综合利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资源和能源开发过程中,对各种废弃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在生产

16、过程中对,对各种废弃、废旧物资进行回收加工利用;在使用中和使用后对各类废弃、废旧物资的回收再利用;2004年国家发布了资源综合利用目录,共计有四大类:在矿产资源开采加工过程中综合利用共生、伴生资源生产的产品;综合利用三废生产的产品;综合利用农林水产废弃物生产的产品;综合利用其它废弃资源生产的产品。,.产业政策 1.概述 产业政策是指为保证我国国民经济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原则,在适应国内市场需求和有利于开拓国际市场的条件下,改善投资结构,促进产业的技术进步,有利于节约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结构的合理化,从而使各产业部门得以协调、有序、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实现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而制定和发

17、布的政策。,注意:各项产业政策都是为了适应某一特定时期内的某些要求而制定和发布的,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产业结构的变化环境标准的提高,国家将会根据实际情况对有关产业政策进行及时的调整、增补、修订和废止。,2.主要内容 产业政策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一是关于制止某些行业盲目投资的政策;二是鼓励某些产业发展的政策;三是对某些行业实施准入条件的政策;四是对饮食娱乐服务业的环境管理政策;五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六是对企业投资建设建设项目实行核准制政策。关于制止某些行业盲目投资的政策 主要是针对某些地区和企业不顾市场、资源、环境等外部条件的制约,盲目新建、扩建钢铁、电解铝、水泥等项目

18、的低水平重复建设。,2003年以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环保总局等部门相继联合发布了关于制止钢铁、电解铝、水泥行业盲目投资若干意见的通知、关于制止电解铝行业违规建设、盲目投资的若干意见、关于防止水泥行业盲目投资、加快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这些产业政策的核心内容是:加强产业政策和规划导向、鼓励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发展高附加值产品及优化生产能力,严格市场准入条件,限制发展和限期淘汰生产能力已经过剩、质量低劣、能耗过高、污染严重的长线产品,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实现清洁生产,强化监督管理。,关于鼓励某些产业发展的政策 为提高某些产业整体技术水平,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改善产业布局,发展循环经济,降

19、低物耗和能耗,重视环境保护,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实现产业升级,国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的具体问题,制定和发布的关于鼓励某些产业发展的政策,用以指导这些产业的健康发展。例如钢铁产业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是实现工业化的支撑产业,是技术、资金、资源、能源密集型产业,钢铁产业的发展需要综合平衡各种外部条件。国家发改委发布的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就明确指出:今后钢铁产业的发展重点是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关于对某些行业实施准入条件的政策 为了进一步规范和明确产业发展的具体事项,国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对某些行业实行了准入制,并相继制定和发布了这些行业的准入条件。行业准入条件一般包括生产企业布局、工艺与装备

20、、能源消耗、资源消耗与综合利用、产品质量、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等内容。我国目前已经制定和发布的行业准入条件有:电石、铁合金、焦化、铜冶炼、电解金属锰、钨、锡锑、玻璃纤维、铅锌行业准入条件。,关于对饮食娱乐服务业的环境管理政策 饮食娱乐服务业是一个与普通公众联系和接触比较广泛的行业,主要由分布在商业区的生活的浴池、酒楼饭店、美容美发、各种修理店、饮食烧烤摊等构成,属于第三产业,其污染物的排放常常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为了加强饮食、娱乐、服务业的环境监督管理,保护和改善其周边的生活和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早咋爱1995年2月21日联合制定和发布了关于加强

21、饮食娱乐服务企业环境管理的通知。主要包括对饮食、娱乐、服务业的选址、收集油烟、异味的装置、燃料、噪声污水排放、固体废弃物处理等方面的规定。,关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 1999-2002年国家经贸委先后公布了三批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目录。2005年12月2日国务院颁布了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共分为三类,鼓励类主要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采取政策促使予以鼓励和支持的关键技术、装备及产品;限制类主要是指工艺技术落后,不符合行业准入条件和有关规定,不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督促改造和禁止新

22、建的生产能力、工艺技术、装备及产品;淘汰类是指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需要淘汰的落后工艺技术、装备及产品。,关于对企业投资建设项目实行核准制的政策 长期以来,我国对企业投资的管理不分投资主体、资金来源、项目性质,一律按投资规模大小由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审批,即实行的是审批制。2004 年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实施后,对于企业不使用政府投资的项目一律改为核准制和备案制。其中对重大项目和淘汰类项目实行核准制,其他项目实行备案制,项目的市场前景、经济效益、资金来源和产品技术等方案由企业自主决定、自担风险,并依法办理环保、土地使用、资源利用、安

23、全生产、城市规划等行政许可手续。根据企业投资项目实行核准制暂行办法企业投资实行核准制的项目,应按国家规定编制项目申请报告,报送项目核准机关进行核准。,.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1.概述 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是指政府有关部门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法律和行政法规,结合一定阶段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发展趋势以及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针对污染严重的行业或具有共性的污染问题而制定和发布的指导性技术原则和技术路线。与环境政策和产业政策不同,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本身并不具有强制性,但对污染防治能起到技术指导作用,并引导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我国目前已经制定和发布的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主要有:燃煤二氧化硫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机动车排放

24、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湖库富营养化防治技术政策;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当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应包括“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而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正好能够为这些对策措施的提出、分析和论证提供重要的依据。,2.燃煤二氧化硫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根据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国务院关于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有关问题的批复,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经贸委、科技部200年发布了燃煤二氧化硫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该

25、技术政策主要针对燃煤电厂锅炉、工业锅炉和窑炉以及对局部环境有显著影响的其他燃煤设施。其总原则是:推行节约并合理使用能源、提高煤炭质量、高效低污染燃烧以及末端治理相结合的防治措施根据技术的经济可行性,严格二氧化硫排放污染控制要求,减少二氧化硫排放。,3.机动车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机动车排放污染物主要有: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柴油车还排放有致癌作用的微小颗粒、汽车空调排放氟利昂。为保护环境空气质量,防治机动车排放污染,根据大气污染防治法和相关行政法规,国家环保总局、国家机械工业局、科技部1999年联合发布了机动车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该政策的具体要求为:轿车2000年达到欧一标准;轻型汽车(小于

26、3.5t)2000以后达到欧一标准;所有轻型汽车(含轿车)2004年到达欧二标准,2010年与国际水平接轨;重型汽车(大于3.5t)2001年达到欧一标准,2005年达到欧二标准2010年与国际水平接轨。,4.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物防治技术政策 根据水污染防治法、城市规划法、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建设部、科技部、环保总局2000年发发布了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应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水环境规划、水资源综合利用固化以及城市排水专业规划的要求,做到规划先行,合理确定污水处理设施的布局和设计规模,并优先安排城市污水收集系统的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应根据地区差异实行分类

27、指导。目标:2010年全国城市和建制镇污水处理率不低于50%,市级以上城市不低于60%,重点城市不低于70%。,5.湖库富营养化防治技术政策 根据水污染防治法、水法国家环保总局、农业部、水利部、交通部、科技部2000年联合发布了湖库富营养化防治技术政策。目标:通过30年左右的努力遏制湖库富营养化发展;使湖库水质良好,圣体处理良性循环,湖区经济可持续发展。2010年湖库周围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70%以上,面源治理初见成效;2020年湖库周围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面源治理有明显成效;2030年湖库周围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湖库流域重点区域全部做到科学合理使用化肥,控制住面源污染,完成

28、湖库流域地区生态建设,基本恢复湖库水体正常营养状态,满足湖库水体的使用功能。,6.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根据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科技部2000年发布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该技术适用于垃圾从收集、运输到处置全过程。垃圾处理的原则是: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垃圾主要的处理方法:填埋、焚烧、堆肥、回收利用。,7.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根据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经贸委、外经贸部、公安部1998年发布了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01年发布了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

29、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特殊危险废物是指毒性大,或环境风险大,或难于管理,或不宜用危险废物的通用方法进行管理和处置而需要特备注意的危险废物,如医院临床废物、多氯联苯类废物、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含汞和镉的废电池、废矿物油、含汞的废日光灯管等。,目标:到2005年重点区域和重点城市产生的危废得到妥善贮存;医疗临床废物无害化;将全国危废总量控制在2000年的水平;在全国实施危废申报登记制度、转移联单制度和许可证制度。到2010年重点区域和重点城市的危废基本实现环境无害化处理。到2015年所有城市的危险废物基本实现环境无害化处理。原则: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8.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根据固体废

30、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家环保总局、国土资源部、卫生部2005年发布了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该技术适用于从事固体矿产资源开发的企业,不包括从事放射性矿产、海洋矿产开发的企业。该政策规定,矿产资源的开发应贯彻“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并举;以及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过程控制、综合治理”的指导方针;鼓励企业开展清洁生产,优先选用清洁生产工业,杜绝落后工艺与设备向新开矿区转移;推行“污染物减量、资源再利用和循环利用”的技术原则。,具体包括:发展绿色开采技术,实现矿区生态环境无损或受损最小;发展干法或节水的工艺技

31、术,减少水的用量;发展无非或少废的工艺技术,最大限度减少废弃物的产生;矿山废物先提取有价金属、组分或利用能源,再选择用于建材或其它用途,最后进行无害化处理。,目标:2010年达到新、扩、改建选煤和黑色冶金选矿水重复利用率90%以上,有色金属75%以上;大中型煤矿矿井水重复利用率65%以上;大中型煤矿瓦斯利用率85%以上;煤矸石利用率达到55%以上;尾矿利用率10%以上;历史遗留矿山复垦率20%以上,新建矿山应做到边开采、边复垦,复垦率达到75%以上。2015年提高3%;(将上述)提高5%;历史遗留矿山复垦率45%以上,新建矿山应做到边开采、边复垦,复垦率达到85%以上。,四.环境影响评价标准,

32、.概述 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对拟议中的规划或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范围作出分析和评价。环境保护保护标准就是环境影响定量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也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依据。离开了环境标准环境影响评价就无从谈起,当然也就谈不上就拟议中的规划 规划或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范围进行相对清晰的界定。,.环境标准及其作用 环境标准的定义 环境标准是为了防治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群健康,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依据有关法律规定,对环境保护工作中需要统一的各项技术规范、技术要求和技术指南所制定和发布的规定。具体地讲,环境标准是国家为了保护人民健康,促进生态

33、良性循环,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根据国家的环境政策和法规,在综合考虑本国自然环境特征、社会经济条件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基础上规定环境污染的允许浓度和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的数量、浓度、时间和速率以及其他有关技术规范、技术要求和技术指南。,环境标准的作用 环境标准不仅是环境影响评价定量分析与评价的基准,在环境保护的其他领域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环境标准时国家环境保护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标准是环境保护规划的体现。环境标准是环境保护部门依法行政的依据。环境标准时推动环境保护科技进步的一个动力。环境标准时进行环境评价的基准。环境标准具有投资导向作用。,环境标准体系 环境标准体系是指各类环境标准之间由于存在着客

34、观的内在联系,使其相互依存、衔接、补充和制约,从而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环境标准时整个环境管理体系的内在联系的综合反映。即环境政策、体制结构、科技水平、资源条件和环境状况的综合反映。目前我国的环境标准从发布权限上分分为国家环境标准、地方环境标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标准;从执行力上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国家环境标准 国家环境标准是指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依法组织制定、批准、和发布,并在全国范围内执行的环境标准。包括: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又分为综合性污染物排放标准和行业性污染物排放标准;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国家标准样品标准;国家环境基础标准。,地方环境标准 地方环境标准是指由省

35、、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做规定的项目,对环境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做规定的项目制定的排放标准;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已做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标准是指需要在全国环境保护工作范围内统一的标准,而又没有国家环境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依法组织制定、批准和发布,并在全国范围内执行的环境标准。国家环境标准发布后相应的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标准自行废止。,各类环境标准之间的关系 国家环境标准和地方环境标准之间的关系:地方标准优于国家标准。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地方标准优于国家标准。综合性标准和行业性标准之间的关系:行业

36、标准优于综合标准。国内标准和国际标准之间的关系:国内标准优于国际标准。,环境标准体系内各类环境标准之间的关系;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时环境标准体系的主体,是环境标准体系的核心内容,从环境监督管理的要求上集中体现环境标准体系的基本功能,是实现环境标准体系目标的基本途径。环境基础标准时环境标注体系的基础,它是标准的标准。它对统一和规范环境标准的制定、修订、执行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环境监测方法标准、环境标准样品标准是环境标准的技术支持系统。它们直接服务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是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物排放标准的配套补充及其执行的技术保证。,环境标准的实施 对规划或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37、时必须在环境影响评价大纲或实施方案中明确环境影响评价应执行的环境标准,在报请县级以上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实施,并作为建设项目设计、施工、竣工环保验收和运行的依据。进行生态环境质量影响评价时,执行有关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及规范。,五.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概述 环境影响评价是一项法律制度和技术方法。作为法律制度,相关各方必须依法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作为技术方法,需要有一个统一的技术标准来规范和指导环境影响评价,这个标准就是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环境影响技术导则属于国家环境基础标准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标准的范畴。技术导则主要规定了环评的基本原则、工作程序、工作等级及其划分依据、主要工作内容

38、和环境文件的编制要求,是环评工作的重要技术指南。,.环评技术导则的框架体系 目前我国环评技术导则由环评技术导则总纲、专项环评技术导则、建设项目环评技术导则、规划环评技术导则4部分组成。环评技术导则总纲 总纲规定环评的一般性原则、主要内容、工作程序、基本方法和要求,它是其它环评导则统领性标准和指导性规范,也是其他环评导则引用的基础标准。现行的HJ/T2.1-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是针对建设项目的,并未涉及规划环评。,专项环评技术导则 专项环评技术导则包括各环境要素的环境 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各专题的环境影响评价。前者如HJ/T2.2-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T2.3-93环

39、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2.4-199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T19-199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2-2006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等;后者如HJ/T169-2004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以及即将出台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累计影响、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清洁生产等。,建设项目环评技术导则 建设项目环评技术导是按产业或行业类别划分制定和发布的环评技术导则。如HJ/T13-1996火电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规范、HJ/T87-200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民用机场建设工程、HJ/T

40、88-200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水利水电工程、HJ/T89-200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石油化工建设项目、以及正在制定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陆地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造林工程等。,规划环评技术导则 规划环评技术导主要是针对拟议中的规划制定和发布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如HJ/T130-2003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HJ/T131-2003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SL/45-2006江河流域环境影响评价规范、以及正在制定的土地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农业开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城市建设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自然资源开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

41、导则 等。,环评技术导则的主要内容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之规定,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主要内容包括:环评技术文件组成、环评工作程序、环评工作等级及划分依据、环评文件大纲(实施方案)编制内容及要求、环评文件编制内容及要求。环评技术文件及组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环评技术文件分为规划环评技术文件和建设项目环评技术文件两类。,规划环评技术文件 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关于一地三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应当编写环境影响评价篇章或者说明。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关于工、农、畜牧、林、能

42、源、水利、交通、城建、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专项规划应当编写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建设项目环评技术文件 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而这些影响可能是敏感的、不可逆的、综合的活以往尚未有过的这类项目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其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详细的评价。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轻度影响,而这些影响可能是较小或者补救措施容易找到的,通过规定控制或补救措施可以减缓对环境的影响,这类项目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其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或者专项评价。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环评工作程序,编制专项规划,上报规划草案,作出审批决定,实施

43、规划,组织环评,公众参与,环评审查,跟踪评价,以报告书为例环评的工作程序,环评工作等级及划分依据 环评工作等级的划分 专项环境影响评价原则上应划分工作等级,建设项目和规划环评可不划分等级。一级评价:对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详细、深入的评价。二级评价:对环境影响的重点进行详细、深入的评价。三级评价:对环境影响进行一般评价。环境影响可忽略的环境要素或评价专题可不进行评价。,环评工作等级的划分依据 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工程性质、工程规模、能源及资源的使用量及类型、源项、污染物排放特点如污染物种类、性质、排放量、排放方式、浓度等生态影响的性质和程度)。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自然环境特点、环境敏感程度、环

44、境质量现状、生态系统功能与特点、及社会经济情况等)。国家和地方政府所颁布的有关法规、标准、规划(包括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环评工作等级的确定原则 同一性原则:各个环境要素的环评工作等级划分均根据工程规模和污染物排放特点、项目所在地环境质量标准、环境功能区划、环境质量现状和环境敏感程度来进行。最高性原则:以最高一项确定环评工作等级。工作深度和内容原则:某单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决定该环境影响评价的总体工作深度和内容。对于某一具体项目,在划分评价项目的工作等级时,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所在地的环境特征或当地对环境的特殊要求情况可做适当调整。,环评大纲(实施方案)的编制内容及要求 环

45、评没有明确规定是否需要编制环评大纲(实施方案),一般开发区区域环评、建设项目环评需要编制,其余的可不编制。根据环保总局关于简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批程序的通知,按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的规定可不编写环评大纲:已经进行了环评的开发区建设、城市新区建设和就去改造规划所涉及的具体项目;以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调整产业结构为目标,用清洁生产工艺替代落后工艺,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的项目;,促进区域环境质量改善,不涉及环境敏感区的农林、城市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项目;工业集中区进5年内进行过比较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价,现状资料丰富的改扩建或一次规划、分期实施的建设项目;火电、建材、冶金、机械、电子、纺织等

46、环境影响因素相对简单、环境保护技术成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体系完善的行业项目;经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注同意的其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依据出环保法律法规、环境政策与产业政策、环评标准和导则以外,通常还有以下几种相关规定和技术文件:规划或建设项目文件 规划或建设项目文件包括(但不限于):规划文本及其相关文件;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实施方案及其相关文件;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其相关文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大纲及其相关文件;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请示及当地环保部门的批复文件 其他与规划或建设项目相关的文件。,六.其他相关规定和技术文件,与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的行政许可文件 与环境影响评价

47、相关的行政许可文件包括(但不限于):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的水土保持方案及其审查意见和行政许可;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的水资源论证报告及其审查意见和行政许可;经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的规划或建设项目选址报告及其审查意见和行政许可;经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的土地征用报告及其审查意见;规划或 建设项目环评相关行政许可文件;其他与规划或建设项目相关的文件。,与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的规划 与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的规划包括(但不限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n个五年规划纲要;城市发展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环境保护规划;污染防治技术规划;其他与环评相关的规划。,习题:某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于2004年

48、编制了一项土地利用规划。请问:该土地利用规划是否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为什么?如果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应由谁来组织?依据是什么?如果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应编写规划的环境影响篇章或者说明还是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依据是什么?,习题:某环评机构于2005年初开始依据HJ/T89-200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石油化工建设项目等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编制某大型石油化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并于当年年底完成。其中,按HJ/T89-2003规定进行了环境风险分析,并提出了防范措施。请问:这样做是否符合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规定?为什么?如果你是承担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任务的成员之一,你认为必须增加什么内容?依据是什么?,同学们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