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第三课时》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167877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2.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第三课时》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第三课时》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第三课时》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第三课时》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第三课时》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第三课时》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第三课时》ppt课件.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3课时 酯和油脂 糖类,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要维持人的正常生命活动,必须定时补充营养物质。糖类和油脂都是人类所必需的营养物质,那么你知道糖类和油脂与人体的健康有什么关系吗?它们又具有哪些性质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它们的性质。,1.掌握酯的分子结构以及酯的水解反应。(重点)2.了解糖类、油脂的组成、物理性质和主要应用。3.掌握糖类、油脂的化学性质。(重点),很多水果和花草具有芳香气味,如草莓、香蕉等,这些芳香气味是什么物质?,你知道吗?,乙酸乙酯或者是同类的物质。,一、酯,1.定义:,羧酸分子羧基中的OH被 OR取代后的产物。,2.结构简式:,与饱和一元羧酸互为同分异构体,3.饱

2、和一元酯通式:,CnH2nO2(n2),4.物理性质、用途和存在:,物理性质:碳原子数较少的酯是无色油状具有芳香气味的液体,密度小于水,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用途:酯可作溶剂,并用于制备食品工业的香味添加剂。,存在:,HOC2H5,水解产物是酸和醇。,酯化反应是可逆的。根据酯化反应,写出乙酸乙酯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思考与交流】,酯在碱性环境下的水解产物是什么?,生成的酸,会继续和碱发生中和反应。,【思考与交流】,5.化学性质:,水解反应(取代反应),注意:(1)酯在有酸(或碱)存在时,水解生成酸(或盐)和醇。(2)酯的水解反应和酸的酯化反应是可逆的。(3)在有碱存在时,酯的水解趋于

3、完全。,1.组成和结构油脂是一类特殊的酯,可以看作是高级脂肪酸(如硬脂酸_、软脂酸_等)与_经酯化反应生成的酯,其结构简式可表示为:_,其中R1、R2、R3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C17H35COOH,C15H31COOH,丙三醇C3H5(OH)3,二、油脂,2.分类(1)油:植物油,呈液态,如豆油、花生油等。(2)脂肪:动物油,呈固态,如猪、牛、羊等的脂肪。3.物理性质溶解性:_,密度:_。4.化学性质在适当条件下水解生成_和_。,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比水小,高级脂肪酸,甘油,(1)油脂的酸性水解,硬脂酸甘油酯,硬脂酸,甘油,+3H2O,3C17H35COOH+,高级脂肪酸甘油酯,+3

4、NaOH,3RCOONa+,甘油,高级脂肪酸钠,(2)油脂的碱性水解(皂化反应),5.油脂的用途:,食用,制造肥皂,制造油漆等,2.糖类的分类,根据其能否水解及水解产物的不同分为单糖、双糖、多糖。,三、糖类1.组成糖类是由_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其组成大多可以用通式_表示,过去曾称其为_。,碳、氢、氧,Cn(H2O)m,碳水化合物,不能再水解成更小的糖分子,1mol双糖水解成2mol单糖,1mol多糖水解成 n mol单糖,C6H12O6,C12H22O11,(C6H10O5)n,是,是,否,3.单糖葡萄糖、果糖(C6H12O6),(1)物理性质:,白色晶体,有甜味,能溶于水。,CH2

5、OH(CHOH)4CHO(葡萄糖),实验式(最简式):,CH2O,结构简式:,(2)分子结构,(葡萄糖),葡萄糖:CH2 CH CH CH CH CHO OH OH OH OH OH,根据结构推测葡萄糖的化学性质有哪些?,OH所具有的性质:,与金属钠反应:1mol葡萄糖最多可以消耗 mol钠。,酯化反应:生成某酸葡萄糖酯,5,催化氧化,【思考与交流】,葡萄糖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在碱性条件下,加热煮沸,反应产生红色的Cu2O沉淀。,注意事项:,(1)要在碱性条件下(NaOH过量)进行实验才能成功。,(2)Cu(OH)2悬浊液要现用现制:应将少量CuSO4 滴入NaOH溶液中。,现象

6、:,CHO所具有的性质:,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你知道吗?,工业上如何制得葡萄糖?葡萄糖在人体内如何提供能量?,工业上通常用淀粉催化水解法制取葡萄糖。,在人体内发生缓慢氧化,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6H12O6(s)+6O2(g)6CO2(g)+6H2O(l)+能量,如:大米中淀粉含量约有80%;小麦中淀粉含量约有70%;马铃薯中淀粉含量约有20,4.多糖淀粉和纤维素,植物的种子或块根中,淀粉的存在:,白色、无气味、无味道、不溶于冷水,热水中“糊化”。,淀粉的物理性质,不是同分异构体,均属天然高分子化合物。,(1)淀粉,b.在催化剂(如酸或酶)作用或加热时会逐步水解,生成一系列比淀

7、粉分子小的化合物,最终生成葡萄糖。,a.遇碘变蓝色,淀粉的化学性质,淀粉的用途:,a.人体的重要能源淀粉在人体内水解:唾液淀粉酶,胰液淀粉酶。b.工业制葡萄糖和酒精。,化学性质:,能水解,最终生成葡萄糖,存在:一切植物中。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基本成分。,(2)纤维素,物理性质:白色、无嗅无味、不溶于水和一般的有机溶剂。,1.酯:羧酸分子羧基中的-OH被-OR取代后的产物。,2.酯的水解反应(取代反应),3.油脂是由多种高级脂肪酸与甘油生成的酯。,CH2OH,4.葡萄糖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生成红色沉淀。,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油脂水解可得到丙三醇 B可用碘检验淀粉水解是否完全C油脂

8、、淀粉、纤维素是三种天然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D纤维素水解与淀粉水解得到的最终产物相同,C,B,2.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乙酸溶液、葡萄糖溶液、淀粉溶液,这种试剂是()A.NaOH溶液B.新制Cu(OH)2悬浊液C.碘水 D.Na2CO3溶液,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纤维素和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B.碘化钾溶液不能使淀粉变蓝色C.多糖一般没有还原性,不能被新制Cu(OH)2悬浊液氧化D.用淀粉制酒精仅发生了水解反应,D,4.下列与有机物的结构、性质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苯、油脂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甲烷和Cl2的反应与乙烯和Br2的反应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应C.葡萄糖、果糖的分子式均为C6H12O6,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D.乙醇、乙酸均能与Na反应放出H2,二者分子中官能团相同,C,不如意的时候不要尽往悲伤里钻,想想有笑声的日子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