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储存和养护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169148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4.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的储存和养护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中药的储存和养护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中药的储存和养护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中药的储存和养护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中药的储存和养护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的储存和养护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的储存和养护ppt课件.ppt(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八章 中药的储存与养护,作者:张庆岭河南省焦作卫生医药学校,中药的入库验收及质量检查,中药的储存保管,中药常见变异现象及原因,中药的养护技术,掌握中药的分类储存管理技术熟悉中药入库验收的内容、方法及中药养护技术了解中药的质量变异现象及原因熟练掌握常见易变中药的现代储存养护技术,1.中药入库验收及质量检查内容、方法2.中药的分类储存管理技术3.中药养护的技术,1.中药的分类储存技术2.中药养护技术,武汉市某医药有限公司,是一家以中药批发、物流配送、零售连锁为核心业务的股份制民营企业。2012年1月该公司从原产地购进大批价格低廉而质优的中药饮片大黄。在遵循“先产先出、易变先出、近期先出”的原则下

2、,分批出库,但由于储存量过大以及仓库管理不当,在2013年9月最后一批出库时,发现该批药材已经生虫变质,导致企业的经济利益受到损失,中药的储存与养护是采取科学、合理、经济、有效的手段,采用干燥、降氧等养护方法,采取防潮、防虫、防鼠等措施,控制调节中药的储存条件,并对中药储存质量进行定期检查及维护,达到有效防止中药变质、确保储存中药质量的目的,第一节 中药的入库验收及质量检查,中药的入库验收及质量检查,为了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在中药入库前,必须进行质量的验收,入库后,进行必要的储存与养护,中药饮片的验收,一、中药入库验收的基本要求,1.验收人员 从事中药材、中药饮片验收工作的,应当具有中药学

3、专业中专以上学历或者具有中药学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且应当在职在岗,还要进行岗前培训和继续培训,身体健康,无传染病史2.验收场所 企业应当有与其经营规模相适应的、光线充足、清洁干燥、符合卫生要求的验收场地3.验收设备 验收应有必要的验收设备,包括白瓷盘、剪刀、放大镜、冲筒、标本等,二、验收依据,1.国产中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颁药品标准、卫生部部颁药品标准、全国中药炮制规范、地方炮制规范、中药饮片质量标准通则(试行)等2.进口药材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进口药材标准、药品进口管理办法(局令第4号)、进口药材管理办法(试行)(局令第22号)执行3.

4、进货合同、入库凭证上所要求的各项规定,二、验收依据,三、取样原则,1.抽取样品前,应注意品名、产地、规格等级及包件式样是否一致2.取样数量 对于5件以内要逐件取样验收;对5 99件,随机抽验5件;对100 1000件的按5%随机取样检验;超过1000件的,超过部分按1%取样检验;贵重药品无论包件多少均逐件抽验,三、取样原则,3.取样方法 对破碎的,粉末状的或体积大小在1cm以下的药材,可用采样器(探子)抽取样品。每一包件至少在23个不同部位各取样1份;包件大的应从10cm以下的深处在不同部位分别抽取4.取样量 一般中药材及饮片抽取100 500g,粉末状的中药抽取25 50g,贵重药抽取5 1

5、0g。最终抽取的供检品量一般不得少于检验所需用量的3倍,即1/3供检用,1/3供复核用,1/3留样保存,四、验收内容和方法,(一)中药材的验收与方法1.数量验收2.外包装检查(包装标识 品名、数量、产地、供货单位、毛重、净量)等,并附有质量合格证3.性状鉴定主要通过眼看、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等方法,观察药材的形状、大小、色泽、表面特征、质地、断面特征、气味等,四、验收内容和方法,(一)中药材的验收与方法4.纯度与内在质量检查5.毒、麻、贵细药材验收,四、验收内容和方法,(二)中药饮片的验收与方法1.数量和外包装的验收2.外观性状检查3.纯度检查与内在质量验收4.毒性饮片的验收,四、验收

6、内容和方法,(三)中成药的验收内容中成药依据法定质量标准、合同质量条款对品名、质量、合格证、批准文号、生产批号、注册商标、标签、包装、规格、数量、生产厂名、厂址、说明书进行验收。还需进行外观检查、内在质量(包括水分、重量差异、装量差异、溶散时限、微生物限度、崩解时限)等检查,五、验收中发现问题的处理,第二节 中药的储存保管,中药的储存保管,一、中药材的储存与养护,(一)根及根茎类药材 个体多肥厚、质重、含水分较大,且富含淀粉、糖等成份,易返潮霉变、虫蛀或变色、糖化粘结。选择阴凉干燥的库房,具备通风、吸湿、熏蒸等硬件设施。严格温、湿度管理,温度一般控制在25以下,常检查货垛,防倾斜倒塌。室内多通

7、风,散潮,一、中药材的储存与养护,(二)花类药材花类药材,多色,有芳香气味。若储存不当可吸湿返潮发生霉变,久置空气中易变色,虫蛀,气味散失;质地疏松的花还易“散瓣”。花类药材宜采用阴干或晾晒法干燥,避免火烤、曝晒,一、中药材的储存与养护,(三)果实种子类药材 组织结构变化大,成分复杂,性能各异,尤其浆果、核果等因富含糖分,易粘结、泛油、霉变和虫蛀;果皮含挥发油,易散失香气、变色,如橘皮易散失香气、变色;种子类药材含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物质,易酸败泛油、生虫,一、中药材的储存与养护,(四)全草类药材全草类药材常呈绿色,储存期间受温湿度和日光等影响,可发生变色。含挥发油的药材如薄荷、紫苏、藿香

8、等,久储挥发油挥发,香气变淡而降低药效,一、中药材的储存与养护,(五)树脂、干膏类药材此类药材具有受热熔化、变软、粘结的特点,储存不当时不仅会使外观变形,而且易黏附包装或发生流失污染、生虫、发酵、变色等,药材如松香、乳香、没药、苏合香、芦荟等,一、中药材的储存与养护,(六)动物类药材此类药材来源于不同的动物,主要为皮、肉、甲、角和虫体等,如蛤蚧、刺猬皮、鳖甲、金钱白花蛇、水牛角等,富含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如果储存不当,极易虫蛀、发霉、泛油、酸败、异臭、脱足断尾现象,导致药材品质降低。该类药材价格偏高,一般以专柜、专库存放,少储勤进,一、中药材的储存与养护,(七)特殊中药储存1.细贵中药材

9、这类药材如冬虫夏草、麝香、西红花等价格较高,有的品种又易虫蛀霉变,所以应存放于专用柜子和容器内,严格执行细贵药品储存保管制度,注意防变质、防盗以保证安全储存,一、中药材的储存与养护,(七)特殊中药储存2.易燃中药材 易燃中药材多为遇火极易燃烧的品种,如硫黄、樟脑、海金沙、干漆等,必须按照消防管理要求,储存在阴凉、安全的专用库房,并配有专职消防安全员和消防设施,预防火灾发生3.毒性、麻醉类中药,二、中药饮片的分类储存与养护,中药饮片品种繁多、加工炮制手段各异,规格复杂、形状多样,储存保管较中药材难度增加。仓储工作者应针对饮片质量变异的原因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一)切制类饮片1.含淀粉较多的饮片,

10、切片后要及时干燥,防虫蛀、霉变,置通风阴凉干燥处2.含糖分及黏液质较多的饮片,切片后不易干燥,应密封储存,置通风干燥处3.含挥发油较多的饮片,宜置阴凉干燥处,二、中药饮片的分类储存与养护,(二)炮制类饮片1.炒制类饮片应贮于密闭容器中,置通风干燥处2.蒸煮饮片因水分较多,易受霉菌侵染,宜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通风干燥处3.矿物加工类饮片如芒硝、明矾等,在干燥空气中易失去结晶水而风化,在湿热条件下又易潮解,故宜贮缸、罐中,密闭,置阴凉处,防风化和潮解,二、中药饮片的分类储存与养护,三、中成药的分类储存与养护,中成药的储存通常采用分类储存,即把储存地点划分为若干区,每个区又划分为若干货位,依次编号

11、,设立货位卡,保证卡、货、账相符1.丸剂 依据所使用辅料的不同可分为蜜丸、水丸、水蜜丸、糊丸、蜡丸、浓缩丸等,储存时按其特性应密闭,置于阴凉干燥处,防潮、防霉变、虫蛀,2.滴丸 指固体或液体与基质加热熔化混匀后,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收缩冷凝而制成的制剂。包装应严密,一般采用玻璃瓶或者瓷瓶包装,亦可用铝塑复合材料包装,除另有规定外,滴丸剂应密封储存,防止受潮、发霉变质,三、中成药的分类储存与养护,3.合剂(口服液)可分为溶液型合剂、混悬型合剂、胶体型合剂、乳剂型合剂。口服液系指合剂以单剂量包装者。其性质怕热、怕光、易酸败、发酵,应密封,置阴凉处贮藏,避热、避光、防冻,在贮藏期间允许有少量轻摇

12、易散的沉淀。如双黄连合剂、小青龙合剂、清热解毒口服液等,三、中成药的分类储存与养护,第三节 中药常见变异现象及原因,中药常见变异现象及原因,一、中药材、中药饮片的变异现象、原因及防治,中药材、中药饮片在运输、储存保管过程中,如果管理不当,会出现霉变、虫蛀、变色、泛油、散气变味、风化、潮解、溶化、升华等变异现象,这些现象称为中药材及饮片的质量变异现象。该变异现象不仅取决于药材本身的性质,而且与外界环境的影响密切相关,(一)中药材、中药饮片常见的质量变异现象,(二)中药材、饮片质量变异的原因及防治原则,1.药材本身的性质(1)药材含水量(2)药材化学成分2.外界环境因素,二、中成药的质量变异及原因

13、,(一)中成药常见的变异现象1.酸败 是药物经日光照射或高温,产生发酸、酸败而不能药用。因此此类成药要避光保存2.挥发 是指在高温下中成药所含挥发油散失或走油。因此此类药宜低温储存3.浑浊沉淀 是液体成药的常见变质现象。中成药的液体制剂,在低温条件下易发生沉淀,(二)影响中成药变异的外界因素1.包装容器 合理选择容器贮存中成药,不仅可以保护中成药的完整和清洁,重要的是能防止微生物、虫害等的侵蚀,保证药品质量2.贮存时间 中成药贮存时间过长,易受潮湿、温度、光线、空气等因素影响,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质,最终导致不能应用,二、中成药的质量变异及原因,第四节 中药养护技术,中药养护技术,一、传统养护技

14、术,(一)清洁安全养护法 清洁卫生是中药材、饮片养护的基础,主要包括饮片加工各个环节注意卫生、仓库及其周围环境保持清洁、无尘,防止有害生物侵入(防虫、防鼠害),做好库房安全工作,一、传统养护技术,(二)除湿养护法是利用通风、吸湿等方法来改变库房的湿度起到抑制霉菌和害虫活动的作用。通风是利用空气自然风或机械产生的风,把库房内潮湿的空气置换出来,达到除湿目的。吸湿是利用自然吸湿物:生石灰、木炭、草木灰、氯化钙、硅胶等,来降低库内空气湿度,以保持仓库凉爽而干燥的环境。目前主要用空调除湿吸潮,一、传统养护技术,一、传统养护技术,(三)干燥养护法干燥可以除去中药材、饮片中过多的水分,同时可杀死霉菌、害虫

15、及虫卵,达到防虫、防霉,久储不变质的效果。常用的干燥方法有曝晒、烘干、摊晾等其中曝晒是利用太阳热能使得药材水分散发,利用紫外线杀灭害虫、虫卵、霉菌。烘干法适合大多数饮片。摊晾法是将药材置于室内或阴凉处所,使其借温热空气的流动,吹去水分而干燥,适用于芳香性叶类、花类、果皮类等,一、传统养护技术,(四)密封(包括密闭)养护法该法是通过将饮片储于缸、坛、罐、瓶、箱等容器而与外界隔离,以尽量减少外界因素对其影响。适用于易泛油、溢糖、发霉、虫蛀,吸潮后不宜曝晒、烘干的品种,如人参、枸杞等,一、传统养护技术,(五)对抗同储养护法是用两种以上的药物同储或采用一些有特殊气味的物品与药物同储而起到相互克制,抑制

16、虫蛀、霉变、泛油的一种养护方法。其优点简便易行,防霉驱虫效果显著,且无污染无公害。但此法仅适用于少数药物养护。如丹皮分别与泽泻、山药、白术、天花粉、冬虫夏草等同储,一、传统养护技术,(六)冷藏养护法冷藏养护法系指采用低温方法储存中药饮片,从而有效防止不宜烘、晾的中药饮片发生虫蛀、发霉、变色等变质现象。常用的方法如安装空调、使用冰箱、建冷库、阴凉库等。贵重中药饮片多采用冷藏法。例如:哈士蟆油、人参等,二、现代养护技术,二、现代养护技术,(一)远红外加热干燥养护法远红外加热干燥是电能转变为远红外线辐射出去,被干燥物体的分子吸收后,导致物体变热,经过热扩散、蒸发或化学变化,最终达到干燥的目的。其优点

17、为:时间短,药材表里同时干燥、色泽均匀,具有较高的杀菌、杀虫及灭卵能力。但是凡不易吸收远红外线的药材或太厚(大于10mm)的药材,均不宜用远红外辐射干燥,二、现代养护技术,(二)微波干燥养护法药材微波干燥是药材中的水和脂肪等能不同程度地吸收微波能量,并把它转变为热量,即可干燥药材,又能杀灭微生物及真菌;即可防止发霉和生虫,又具有消毒作用。其优点为:干燥速度快、时间短、加热均匀、产品质量高热效率高、反应灵敏,二、现代养护技术,(三)无公害气调养护法气调养护的原理是将饮片置于密闭的容器内,对影响其变质的空气中的氧的浓度进行有效控制,人为地造成低氧或高浓度二氧化碳状态,抑制害虫和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饮

18、片自身的氧化反应,以保留中药品质的一种方法。其优点为:无残毒、适用范围广、操作安全,无公害,二、现代养护技术,(四)无菌包装技术养护法首先将中药饮片灭菌,然后装入一个霉菌无法生长的容器内,避免了再次污染的机会,在常温条件下,不需任何防腐剂或冷冻设施,在规定的时间内不会发生霉变,二、现代养护技术,(五)气幕防潮养护法气幕亦称气帘或气闸,是装在药材仓库房门上,配合自动门以防止库内冷空气排出库外、库外热空气侵入库内的装置。因为仓库内外空气不能对流,这就减少湿热空气对库内较冷的墙、柱、地坪等处形成“水淞”(即结露)的现象,从而达到防潮的目的,保持仓储药材的干燥,防止中药霉变,二、现代养护技术,(六)除

19、氧剂包装封存养护法除氧剂是经过特殊处理的活性铁粉制得化学物质,它和空气中的氧起化学反应,从而达到除氧的目的。将这种活性铁粉制成颗粒状、片状的包装,与需要保管的药材,封装在密封的容器中就能保证药材物品不长霉、不生虫、不变质,二、现代养护技术,(七)天然除虫剂养护法利用天然植物:除虫菊、天名精、灵香草、闹羊花、吴茱萸、花椒(叶和果)、柑橘(皮与核)、辣蓼、大蒜、黑胡椒、柚皮、野篙、芸香、山苍子(油)、苦楝、臭椿、千里光、算盘子、姜粉、干辣椒、黄豆粉、茶油等,分别采用混入、喷雾的方法,与中药材共同密闭贮存,即可起到防虫作用。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未来多学科相互协作,中药养护技术一定会进一步得到完善与提高,二、现代养护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