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唱及戏曲音乐欣赏音乐鉴赏教学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2176348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4.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说唱及戏曲音乐欣赏音乐鉴赏教学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说唱及戏曲音乐欣赏音乐鉴赏教学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说唱及戏曲音乐欣赏音乐鉴赏教学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说唱及戏曲音乐欣赏音乐鉴赏教学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说唱及戏曲音乐欣赏音乐鉴赏教学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说唱及戏曲音乐欣赏音乐鉴赏教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说唱及戏曲音乐欣赏音乐鉴赏教学课件.ppt(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说唱音乐和戏曲音乐欣赏,教学内容,说唱音乐欣赏,一、说唱艺术简介说唱艺术,也称曲艺,它以带有表演动作的“说”和“唱”来叙事抒情,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深受人民喜爱的传统民间表演艺术。人们根据说唱艺术具体表演方式的不同,可将其大致分为说故事、说笑话、说唱故事、唱故事等四种。因后两种含有唱的因素且有乐器伴奏,具有明显的音乐性,因此称为说唱音乐。中国的说唱音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仅现存的曲种就有345种。,二、说唱艺术的形成和发展,源头可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周代,而正式形成则以唐代变文讲唱为标志,到宋代说唱音乐已趋于成熟,元明时期继续发展,及到清代达到空前兴盛,成为遍及全国有数百个曲种的艺术形式。,教学内

2、容,三、说唱艺术的分类据中国大百科全书曲艺卷统计,中国的曲艺品种(包括相声、快板及少数民族的曲艺形式)有346个。这些曲种,根据其演唱特点大致可分成七大类。,、大鼓类演员用板和一面大鼓敲打节奏。例如京韵大鼓、梅花大鼓、西河大鼓、胶东大鼓、湖北大鼓、长沙大鼓、广西大鼓等。,、弹词类表演者大都是一至三人,有说有唱。乐器多数以三弦、琵琶或月琴为主,自弹自唱。例如苏州弹词、扬州弹词、长沙弹词、绍兴平湖调等。,教学内容,、渔鼓(道情)类 表演者用渔鼓和筒扳作为伴奏乐器。例如河北渔鼓、陕北道情、江西道情、湖北渔鼓、四川竹琴、河南坠子等。,、琴书类 演唱形式活泼多样。有一人独唱的,也有多人群唱。有站着唱的,

3、也有坐着唱的。主要伴奏乐器是扬琴,所以叫做“琴书”。例如山东琴书、北京琴书、徐州琴书、常德丝弦、云南扬琴、四川扬琴等。,、牌子曲类 这一类包括很多曲种,凡是直接吸收民歌小调或间接从戏曲里吸收曲牌联成一个套曲的曲种,都可归入这一类。例如单弦、湖南丝弦、广西文场等。流行在北方的牌子曲多以三弦为主。流行在南方的牌子曲则多以扬琴、琵琶、二胡为主。,教学内容,、杂曲类这一类和牌子曲类的曲种有共同点,即,都是从民歌小曲和戏曲而来的曲牌。区别是杂曲类的曲种即使具有几个曲牌,但在一个唱段中,也不把几个曲脾联成套曲,而是只用一两个基本曲调反复演唱。如浙江莲花落、湖北太平年、山东四平调、天津时调、湖北小曲、榆林小

4、曲等。、走唱类这一类的特点,是带有歌舞色彩的流动性表演。演员边走边唱,并有大动作的走场,所以叫“走唱”。例如安徽的风阳花鼓、湖北的三棒鼓、四川的车灯、盘子、东北的二人转等。也有分为两大类:牌子曲类与鼓书类,即唱曲子与说书两大类。除上述有唱的七大类儿在整个曲艺艺术中,还有只说不唱的:快书、相声、评书三类。,教学内容,四、说唱音乐欣赏 1、京韵大鼓 2、苏州弹词,教学内容,京韵大鼓京韵大鼓清末民初形成并流行于北京、天津地区。由当时的鼓书艺人刘宝全等把原用河北语音演唱的木板大鼓改用北京语音演唱,广泛吸收京剧唱腔及北京流行的民间曲调创制新腔,并在木板大鼓原有伴奏乐器三弦外,增加了四胡和琵琶,形成了一直

5、流传至今的京韵大鼓。专唱短篇曲目,属于鼓词类曲艺音乐。京韵大鼓是唱中有说,说中有唱。,欣赏京韵大鼓 剑阁闻铃.flv片段,马嵬坡下草青青,今日犹存妃子陵。题壁有诗皆抱恨,入祠无客不伤情。万里西巡君请去,何劳雨夜叹闻铃。杨贵妃梨花树下香魂散,陈元礼带领着军卒保驾行。(啊),骆玉笙艺名小彩舞,她在几十年的艺术实践中,在师承刘派的基础上,博采众家之长,充分运用和发挥她那甜美的嗓音,宽广的音域,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骆派”京韵大鼓,蜚声曲坛,被誉为“金嗓鼓王”。她的代表作剑阁闻铃、伯牙摔琴、红梅阁等,让听众百听不厌。骆玉笙演唱了多半个世纪的剑阁闻铃,如今已成为一代绝唱。(完),欣赏京韵大鼓 丑末寅初片

6、段,丑末寅初又名三春景,是京韵大鼓历经几代艺人传唱不绝,脍炙人口的传统唱段。全曲由九对句子,每个下句均是多层次的长句。丑末寅初日转扶桑。我猛抬头见天上星,星共斗,斗和辰,它(是)渺渺茫茫,恍恍忽忽,密密匝匝,直冲霄汉(哪),减去了辉煌。一轮明月朝西坠,我听也听不见,在那花鼓谯楼上,梆儿听不见敲,钟儿听不见撞,锣儿听不见筛呀,(这个)铃儿听不见晃,那些值更的人儿他沉睡如雷,梦入了黄梁。架上的金鸡不住的连声唱,千门开,万户放,这才惊动了行路之人急急忙忙打点着行囊,出离了店房,够奔了前边的那一座村庄。渔翁出舱解开缆,拿起了篙,驾起了小航,飘飘摇摇晃里晃当,惊动了(哪)水中的那些鹭鸶对对的鸳鸯,是扑楞

7、楞楞两翅儿忙啊,这才飞过了(那)扬子江,京韵大鼓的音乐风格,唱腔旋律起伏较大,节奏变化鲜明、强烈京韵大鼓的结构严谨,唱词包括有诗篇、正文和尾声三个部分,形式完整。京韵大鼓是以北京话演唱的曲种之一,行腔中常用四度跳进单程,使得京韵大鼓有着刚健挺拔的音乐风格。,教学内容,苏州评弹是苏州评话和弹词的总称。它产生并流行于苏州及江、浙、沪一带,用苏州方言演唱。评弹的历史悠久,清乾隆时期已颇流行。名家流派纷呈,使苏州评弹艺术历经200余年至今不衰。苏州评弹有说有唱,大体可分三种演出方式,即一人的单档,两人的双档,三人的三个档。演员均自弹自唱,伴奏乐器为小三弦和琵琶。2006年5月20日,苏州弹词经国务院批

8、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苏州评弹,苏州弹词,苏州弹词简称“弹词”,又称“小书”,发源于江苏、苏州,盛行于江、浙、沪的长江三角洲一带,是一种散韵文体结合,以叙事为主、代言为辅的苏州方言说唱艺术。苏州弹词的艺术传统非常深厚,技艺十分发达。讲究“说噱弹唱”。,欣赏新木兰辞片段,唧唧机声日夜忙,木兰是频频叹息愁绪长,惊闻可汉点兵卒,又见兵书十数行,卷卷都有爹名字,老父何堪征战场。阿爷无大儿,木兰无兄长,我自钗环是女郎。清纯淡雅盛小云 许多人说盛小云生来就应该是唱评弹的。舞台上的盛小云秀丽温婉,眼神灵动,嗓音清脆,宛如画中人。她使你想到小桥流水和街巷深处的园林。年轻的盛小云,唱评弹已经2

9、3年。这23年,她亲历了评弹复苏、繁盛、发展的历史。评弹流淌在她的血液里,这门古老的艺术,早已溶入她的生命。35岁的盛小云,是评弹界和书迷公认的最优秀的演员之一,获过的奖数不清。盛小云还多次赴法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地演出,在中国台湾演出时更是轰动一时,被称为“从画上走下来的苏州美女”。,欣赏蝶恋花 答李淑一片段,50年代末,由上海人民评弹团青年演员赵开生首度用评弹曲调谱写了这首毛泽东诗词蝶恋花答李淑一,青年演员余红仙演唱,大获成功。不久,它又被改编为大型交响乐与合唱团伴奏,更增强了演唱的气势和感染力。同时,这一新颖的演出尝试开创了曲艺演唱的先河,一时间唱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说唱音乐的基本特征

10、,、说唱是叙述、摹拟和抒情的结合。、说唱是音乐和语言的结合、说唱是说白和唱腔的结合。、说唱是文学、音乐、表演的结合。5、说唱音乐具有乡土性。,与戏曲音乐的不同 音乐在表现方法上以叙事和代言相结合,以第三人称为主的第三人称与第一人称相结合的表现方法。由一两个演员运用语言和音乐模拟多种人物来叙述讲故事的形式,要模拟书中人物的口吻、姿态和性格,把书中人物的音容笑貌准确生动的刻画出来。从事说唱艺术的演员不能象戏曲演员一样进入角色,只能是“跳进跳出”,大量的情节只能是靠叙述。与戏曲音乐的区别是:“演戏是现身中的说法,而弹词是“说法中的现身。”戏曲音乐的任务是要塑造人物和表现戏剧性的矛盾冲突,说唱音乐主要

11、是讲唱故事而决定。,戏曲音乐,一、戏曲艺术概述 戏曲音乐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综合性舞台艺术,它集音乐、舞蹈、文学、诗歌、武术、杂技、舞美等中国民间传统艺术形式于一身。全国范围内的戏剧剧种共有400多种。,戏曲的形成与发展,先秦时期戏曲的萌芽期。诗经里的“颂”,楚辞里的“九歌”,就是祭神时歌舞的唱词。从春秋战国到汉代,在娱神的歌舞中逐渐演变出娱人的歌舞。从汉魏到中唐,又先后出现了以竞技为主的“角抵”(即百戏)、以问答方式表演的“参军戏”和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踏摇娘”等,这些都是萌芽状态的戏剧。唐中后期戏曲的形成期。中唐以后,我国戏剧飞跃发展,戏剧艺术逐渐形成。宋金时期戏曲的发展期。宋代的“杂剧”,

12、金代的“院本”和讲唱形式的“诸宫调”,从乐曲、结构到内容,都为元代杂剧打下了基础。,元朝时期戏曲的成熟期。到了元代,“杂剧”就在原有基础上大大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戏剧。它具备了戏剧的基本特点,标志着我国戏剧进入成熟的阶段。其中最为杰出的作曲家为关汉卿,他的代表作窦娥冤历来被后人称颂。明清时期戏曲的繁荣期。戏曲到了明代,传奇发展起来了。,(二)戏曲的分类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中国的戏曲与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是中国戏曲的主要艺术特征。这些特征,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精髓,构成了独特的戏剧观,使中国戏曲在

13、世界戏曲文化的大舞台上闪耀着它的独特的艺术光辉。,中国戏曲是以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的戏剧形式,它有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段,它与表演艺术紧密结合的综合性,使中国戏曲富有特殊的魅力。它把曲词、音乐、美术、表演的美熔铸为一,用节奏统驭在一个戏里,达到和谐的统一,充分调动了各种艺术手段的感染力,形成中国独有的节奏鲜明的表演艺术。,综合性,舞台艺术不是单纯模仿生活,而是对生活原形进行选择、提炼、夸张和美化,把观众直接带入艺术的殿堂。是中国戏曲中最重要的一点特征是。“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顷刻间千秋事业,方丈地万里江山”,虚拟性,戏曲表演中的关门、推窗、上马、登舟、上楼,等等,皆有固定的

14、格式。除了表演程式外,戏曲从剧本形式、角色行当、音乐唱腔、化妆服装等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的程式。程式在戏曲中既有规范性又有灵活性,所以戏曲艺术被恰当地称为有规则的自由动作。是中国戏曲另一个艺术特征。,程式性,四、剧种介绍及剧目欣赏京剧,1、京剧:其产生至今已有200余年的历史,是以西皮和二黄两种声腔为主的全国性剧种。1790年,南方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进京演出,并与其他剧种(特别是汉剧)艺人进行频繁交流,吸收了各种剧种的营养,逐渐演变成京剧,进而取代了昆曲,流行全国。2、京剧的行当有:生、旦、净、末、丑之分。行当的划分是以角色的性别、社会身份、性格等为依据。伴奏音乐分

15、为“文场”一般指笛子、胡琴、琵琶、扬琴等丝竹乐部分;“武场”一般指打击乐部分。主要用于舞蹈、武打或技巧性场面,也用于烘托情绪、渲染气氛、制造戏剧效果。戏剧的锣鼓具有统一全剧表演节奏的作用。,传统京剧 现代京剧时间:之前 五四运动 之后题材:历史题材 现实题材伴奏:传统乐器 乐队加入 管弦乐伴奏,京剧的表演形式,唱 念 做 打,京剧的板式,板-强 眼-弱一板一眼 2/4 一板二眼 有板无眼1/4 1/8 一板三眼 4/4无板无眼 散拍,唱,念,做,打,京剧的角色行当、脸谱::,生,旦,净,丑,老生、小生、武生,青衣、花旦、武旦、刀马旦、老旦,俗称花脸,依据 脸谱颜色来区分,文丑、武丑等,四大名旦

16、,程砚秋、尚小云、梅兰芳、荀慧生,京歌唱脸谱,黑色 刚烈 正直 鲁莽,蓝色 刚直 桀骜不驯,白色 奸诈多疑,红色 忠义 耿直,项羽,包拯,张飞,窦尔墩,曹操,关羽,京剧的乐队,文场:京胡 三弦 月琴 三大件等武场:鼓 板 大锣等打击乐器欣赏”打虎上山”锣鼓片段体验锣鼓谱,2/4,Xx xxxx xx x xxx x,鼓,钹,2/4 ox ox ox x ox x,大锣,2/4 x x xo xx x x,共同体验,片段欣赏,霸王别姬传统剧目红灯记现代京剧,豫剧,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继承、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建国后因河南简称“豫”,所以称豫剧。豫剧在安徽北部地区称梆剧,山东、江

17、苏的部分地区仍称河南梆子戏。豫剧的流行区域主要在黄河、淮河流域。除河南省外,湖北、安徽、江苏、山东、河北、北京、山西、陕西、四川、甘肃、青海、新疆、台湾等省区市都有专业豫剧团的分布,是我国最大的地方剧种。,欣赏豫剧花木兰选段 谁说女子不如男谈谈其演唱风格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越剧诞生于1906年,时称”小歌班“。其前身是浙江嵊县一带流行的说唱艺术落地唱书。1910年小歌班进入杭州,1917年进入上海,通过吸收绍剧、滩簧、京剧等剧种的唱腔因素和表现形式,逐步形成了既善于叙事又善于抒情的越剧唱腔音乐。它经历了“小歌班”、“绍兴文戏”、“女子越剧”、“男女和演”等发展阶段。越剧唱腔音乐清新柔美,

18、充满诗情画意,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浓郁的江南地方色彩。,越剧,欣赏越剧红楼梦选段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贾)唱: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似一朵轻云刚出柚。(林场)唱:只道他腹内草莽人轻浮,却原来骨骼清奇非俗流。(贾)唱:闲静犹似花照水,行动好比风拂柳,(林)唱:眉梢眼角藏秀气,声音笑貌露温柔。(贾)唱:眼前分明外来客,心底却似旧时友。,欣赏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选段记得草桥两结拜,记得草桥两结拜,同窗共读有三长载 情投意合相敬爱,我此心早许你梁山伯 可记得啊你看出我有耳环痕,使英台脸红耳赤口难开 可记得啊十八里相送长亭路,我是一片真心吐出啊来 可记得比作鸳鸯成双对,可记得牛郎织女把鹊桥会 可记得啊井中双双来照

19、影,可记得观音堂前把堂拜 我也曾留下聘物玉扇坠,我是拜托师母作大媒 约好了相逢之期乞巧日,我也曾临别亲口许九妹,剧种介绍及剧目欣赏-黄梅戏,黄梅戏,唱腔源于湖北省黄梅县的“采茶调”故得此名。“采茶调”流入安徽后,与当地民间歌舞、曲艺音乐相结合,最初形成“两小戏”(如打猪草、夫妻观灯)和“三小戏”(即小丑、小旦和小生)的表演形式。清道光以后,黄梅戏在安庆等地与徽剧同台演出,又受高腔的影响同时吸收了京剧的表演和音乐,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黄梅戏用内安庆地区的语言演唱,都用本嗓,亲切易懂。解放后,黄梅戏得到很快的发展,天仙配、女驸马等剧已拍成电影,早国内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清山

20、带笑颜;从今再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黄梅戏天仙配选段)是写玉帝七女在天宫看到人间的董永卖身葬父,同情爱怜之余,不顾天规,来到凡间和董永结为夫妻。随后,同去傅员外家做工,百日期满,夫妻欣然归家。这里采用彩腔,多段唱词用分节歌方式,先由二人对唱:后又在这音调的基础上发展成男女声二重唱。舒展的旋律,浓郁的韵味,在欢悦跳跃的弦乐伴奏下,吐露了二人内心的喜悦。,黄梅戏女驸马选段,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中状元着红袍,帽插宫花好哇,好新鲜哪!我也曾赴过琼林宴,我也曾打马御街前,人人夸我潘安貌

21、,原来纱帽照哇,照婵娟哪!我考状元不为把名显,我考状元不为做高官,只为了多情的李公子,夫妻恩爱花儿好月儿圆哪!,黄梅戏打猪草选段,女:郎对花姐对花,一对对到田埂下。女:丢下一粒籽,男:发了一颗芽。女:么秆子么叶?男:开的什么花?女:结的什么籽?男:磨的什么粉?女:做的什么粑?此花儿叫做 合:呀得儿呀得儿喂呀得儿喂呀得儿喂得儿喂的喂上喂 叫做什么花?。!,剧种介绍及剧目欣赏-评剧,评剧是流传于我国北方的一个戏曲剧种,全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清末在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先是在河北农村流行,后进入唐山,称“唐山落子”。20世纪20年代左右流行于东北地区,出现了一批女演员。20世纪

22、30年代以后,评剧在表演上在京剧、河北梆子等剧种影响下日趋成熟,出现了李金顺、刘翠霞、白玉霜、喜彩莲、爱莲君等流派。1950年以后,以小女婿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秦香莲等剧目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出现新凤霞、小白玉霜、魏荣元等著名演员。现在评剧仍在华北、东北一带流行。,评剧花为媒,(张唱)花园里百花开,好一片迷人的景,蜂酿蜜蝶争香,玫瑰花儿正红。(阮白)姑娘啊,您看这玫瑰花开得多好啊。(张白)百花盛开,更添烦闷,带我回去。(阮白)哎,您怎么刚来就想走啊。(阮唱)他要是老不来,姑娘可不能等,急得我直出汗,心里头直发冷。忽然想起了好主意,我请姑娘报花名给我听。(阮白)姑娘呀,我想起来了,我听人说过,

23、五姑娘会报花名,您得给我报报花名让我听听。(张)今天,姑娘不高兴。(阮白)哎哟,这是怎么啦?我说五姑娘,您别看我这么大年纪,它就是一年四季开什么花,我愣不知道。(张白)阮妈,你要不知道,姑娘就说给你听听。(阮白)哎呀,那就太好了!(张白)阮妈,听.,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我这里将海哥好有一比胡大姐呃我的妻呵你把我比做人才难罗嗬嗬我把你比牛郎不差毫分那我就比不上罗嗬嗬刘海哥你是我的夫罗哇胡大姐你随着我来走罗嗬嗬海哥哥你带着我前行罗走罗行哪走罗行哪得儿来得儿来得儿来我这里将大姐也有一比刘海哥呃我的夫呵你把我比做什么人哪我把你比织女不差毫分哪那我就比不上罗呵我看你俨像着他罗嗬嗬刘海哥哥你是我的夫哇胡大姐你那是我的妻来你随着我来走罗嗬嗬海哥哥你带路往前行罗嗬嗬走罗行哪走罗行哪得儿来得儿来得儿来,湖南花鼓戏补锅,手拉风箱,呼呼的响 火炉烧得红旺旺 女婿来补锅,瞒了丈母娘 操作要留意呀,当心手烧伤 双手烧伤不要紧,怕只怕呀 说不服我妈妈娘,小聪我的同志哥 跑马莫怕山,行船莫怕滩 帮助我的妈妈娘改造那旧思想 风箱拉得响,火炉烧得旺 我把风箱拉,我把锅来补 拉呀拉 补呀补 拉呀拉 补呀补 教育我的丈母娘,兰英我的同志妹 教育我的妈妈娘,小聪我的同志哥,小结,中国戏曲它代表中国文化的传承,而且是世界艺术殿堂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让我们了解它、学唱它,把戏曲音乐发扬光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