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产业转型升级建设的情况汇报.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2177514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产业转型升级建设的情况汇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关于产业转型升级建设的情况汇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关于产业转型升级建设的情况汇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关于产业转型升级建设的情况汇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关于产业转型升级建设的情况汇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产业转型升级建设的情况汇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产业转型升级建设的情况汇报.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产业转型升级建设的情况汇报去年11月,我市全面启动国家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的申报工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示范区申报工作,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带队参加国家发改委组织的答辩,并赴国家发改委汇报衔接。在国家发改委等国家部委的悉心指导下,在省发改委等省直部门的全力支持下,在各部门各单位的共同努力下,今年4月株洲、XX、娄底三市打捆成功获批了全国首批12个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o为全面启动和深入推进示范区的建设,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前期工作情况XX年上半年,国家发改委会同工信部、科技部、国土资源部、国家开发银行出台了意见,明确建设国家

2、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XX年11月11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启动首批国家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的申报工作,全国共有17个省29个城市进行了申报。我省为XX三市打捆申报。按照省政府的统一安排,在省发改委的牵头组织下,我市联合株洲、娄底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报请省政府同意以株潭娄三市打捆申报国家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二是编制了XX省株潭娄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方案,报请省政府同意并批复,上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国土资源部、国家开发银行。三是2月22日参加了由国家发改委振兴司委托中咨公司组织的评审工作。专家组组长高度肯定

3、了三市在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所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四是在项目获批前后切实加强与国省有关部门的汇报,积极争取支持。二、关于示范区建设的政策和要求有关政策国家发改委会同工信部、科技部、国土资源部、国家开发银行就支持示范区建设的政策进行了研究,拟出台以下主要政策:产业政策方面,工信部将支持示范区优先设立制造业创新中心。创新政策方面,科技部将支持示范区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水平创新平台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建设。金融政策方面,国家开发银行将在融资总量、授信准入、产业投资基金和企业债等方面优先支持示范区。土地政策方面,国土资源部将优先支持示范区所在城市纳入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支持开展

4、工矿废弃地复垦和再利用,并支持示范园区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三规合一投资政策方面,国家发改委将设立专项支持示范区内的示范园区和重点园区建设。有关要求国家设立示范区目的是通过抓重点,支持部分基础条件好、工作力度大、改革创新举措实、示范作用明显的城市先行先试、率先改革、率先探索,为全国树典型、立标杆、做示范,在产业转型升级的探索中当先锋、打头阵,率先突围出来。1、重点探索示范领域。此次株、潭、娄示范区建设的重点任务:一是探索三个城市产业分工协作和协同发展的有效途径。二是探索装备制造、有色、钢铁等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和延伸产业链的有效途径。三是探索加快高端装备、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

5、兴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四是探索加强与长沙等中心城市的产业合作、创新合作以及军民融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2、组织领导及配套政策。鼓励示范区所在省(区、市)出台配套支持政策。其中包括多个毗邻城市的示范区,要建立省级层面领导、协调和推进机制,协同推进示范区建设。3、评价管理。建立动态调整、有进有出的示范区评价管理体系。每年年底,国家对示范区建设进展和效果进行年度评估,对改革创新举措实、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示范区,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并对其典型经验和特色做法在全国进行宣传推广;对连续三年进展缓慢、工作不到位的示范区,取消资格,不再享受相应政策。二、示范区建设带来的重大机遇分析1、城市建设的机

6、遇。国家鼓励示范区采用特许经营、投资补助、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立体停车场、电动汽车充电桩、环保治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基础设施的薄弱环节。将极大的激发市场主体和社会力量参与我市城市改造开发的积极性,对于推进“精美XX”建设,吸引社会资本共同参与城市建设是重大机遇。2、智造谷建设的机遇。示范区获批是XX“智造谷”在国家层面的首次亮相,是国家对XX产业发展方向的高度肯定。国家明确要求示范区对接“中国制造2025”,支持示范区推进以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为重点,大力实施精益制造和智能化改造试点示范,推动重点领域基本实现数字化制造。国家支持示范区重大产业项目申报

7、工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专项资金。我市“智造谷”的产业定位与国家支持重点领域高度契合,示范区的建设是我市加快实施XX智造谷建设三年行动计划(XX2019),全面建设中部崛起“智造谷”的重大机遇。3、军民融合的机遇。国家对株潭娄提出了探索军民融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明确鼓励示范区创新军民融合的发展模式。我市正在开展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申报工作,积极开展军民融合体制机制、发展模式、融合载体等方面的创新,鼓励大型军工企业和民营企业联合探索“军转民”、“民参军”方式和路径,示范区的设立和建设对于我市基础领域、产业、科教、文化等领域军民融合发展是重大机遇。4、园区发展的机遇。国家要求示范区

8、要形成以园区为核心载体的平台支撑体系,支持建设产城融合的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园区,依托国家级经开区、高新区和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一批示范区中的示范园区。支持示范园区工业废水集中治理、集中供热、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资源综合利用、综合管廊、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开展PPP试点。中央预算内资金将支持示范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平台建设。示范区的设立和建设是全市园区转型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机遇。5、两个千亿产业的机遇。国家鼓励示范区加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汽车、装备制造等传统优势领域的融合创新。我市正在加快实施汽车千亿产业行动计划和智能装备制造千亿产业倍增计划。我市两个“千亿行动计划”完全符

9、合国家支持的重点领域,加快建设示范区对构建XX特色的现代产业集群是重大机遇。6、三区治理的机遇。国家要求示范区全面推进示范区内城区老工业区、独立工矿区、采煤沉陷区搬迁改造,鼓励将示范园区作为所在城市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产业承接地。对于我市争取国家资金和政策,加快推进竹埠港老工业区、湘镒独立工矿区、谭家山采煤沉陷区、湘乡城西老工业区、湘乡棋梓独立工矿区、湘乡壶天镇采煤沉陷区的搬迁改造工作是重大机遇。7、多规合一的机遇。国家要求示范区内的示范园区实行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的“三规合一”,集中联审。这将有利于我市推进“三规合一”、“多规合一”的相关工作。8、历史遗留问题处理的机遇。国家要求

10、示范区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积极探索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妥善处理分离企业办社会和厂办大集体等历史遗留问题。示范区建设对于解决全市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遗留问题,推进“三供一业”剥离工作等有积极作用,同时有助于引导全市国有企业瘦身健体、做强做优,加快培育形成一批专业化优势显著、竞争力强的“单项冠军”企业。9、促进创新创业的机遇。国家支持示范区建设协同研发平台和创新平台,建设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创新载体,组建产业与技术创新联盟,为我市加快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快实施“双创”三年行动计划,带来了重大机遇。三、工作建议与请求国家高度重视示范区的建设,国家发改委于4月21日召开首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

11、区新闻通气会。此后,获批的12个示范区先后召开了新闻发布会。4月28日省政府召开示范区新闻发布会,建立了XX省推进株潭娄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联席会议制度,由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陈向群担任召集人,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张剑飞担任副召集人,办公室设在省发改委。目前,省发改委正在牵头完善三市示范区建设方案,并会同经信、科技、国土、国开行等部门研究制订具体的支持政策和措施。为尽快推动我市工作,现提出如下建议:1、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我市推进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领导小组,请求成立由市长任组长,常务副市长任常务副组长,分管工业、科技、国土、经贸的副市长任副组长,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科

12、技局、市财政局、市国土局、市规划局、市商务局、各县(市)区、园区、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推进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联系发改工作的市政府副秘书长任办公室主任、发改委主任任办公室副主任。领导小组下设综合部、项目部、协调部、绩考部、宣传部等,分别由相关部门和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任各部负责人。2、制定实施方案。一是修改完善株潭娄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方案。按照国家评审的专家意见,在省发改委的组织下,修改完善株潭娄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方案,并按程序上报省政府批复,并报国家五个部委。该项工作6月底前完成。二是编制我市示范区实施方案。此次示

13、范区建设,国家特别注重操作性、落地性、时效性、示范性,方案审查十分严格。建议由市发改委牵头,组织市经信委、市科技局、市国土局、市规划局、市商务局、各县(市)区、园区、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等单位参与,聘请专业机构,按照国家专家评审意见,结合XX实际,尽快编制我市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该项工作7月底前完成。3、进一步完善工作支撑平台。一是强化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的支撑作用。建议聘请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作为XX智库,5月底之前完成相关手续。今后建议以加快产业转型和产业振兴为主题,通过与国家发改委产经所合作,深度分析XX产业发展的现状,剖析XX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找到振兴XX产

14、业的路径、方法和措施,提出促进产业转型和产业振兴的系列政策,策划产业转型和产业振兴核心项目。二是组建专家团队。建议组建国家、省、市三级层面的专家团队,加强对工作推进的支持。如可行,建议该项工作8月底前完成。三是充分发挥市产业创新研究院的作用。建议加强市产业创新研究院相关力量,就产业转型、产业振兴开展政策研究、发展思路研究、发展路径研究等。根据工作需要和国省、外地做法,建议市产业创新研究院调整为市发改委的直属单位,实现产业及政策研究的扁平化管理与服务,真正提高效率,发挥作用。4、梳理政策和规划。一是摸准文件精神。建议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科技局、市国土资源局加大与上级部门的对接力度,围绕国家五部

15、委联合发布文件,将文件精神摸准吃透,提出本部门的政策解析,为下一步抢先做好工作,在三市间取得竞争优势打好基础。二是加强本市已有政策的梳理。在10月底前,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科技局、市国土资源局、市财政局分别梳理我市已经出台的与示范区建设和产业发展的有关政策,提出我市支持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的政策建议,由市发改委牵头会同相关部门提出支持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的综合性政策报市政府。三是梳理规划。建议由市发改委牵头,根据示范区建设涉及的领域,梳理我市已编制的有关规划,在编制示范区实施方案时,注重与我市军民融合发展规划、“精美XX”建设计划、两个千亿产业计划等多规统一,多规合一。5、抓紧完善项目库

16、。建议由市发改委牵头,会同市经信委、市科技局、市文体广新局、市住建局、市交通局、市商务局、市农业委、各县市区、园区,结合国家文件精神和最新的政策导向,提出全市XX-2020年示范区建设重点项目和核心项目储备库,并明确XX年动工建设的重点项目。市发改委组织有关专家,按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要求,对项目的可行性、落地性、技术水平、经济效益等进行论证,确保入库项目能达到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率的要求。项目库6月底前出初稿,争取8月份定稿。6、争取多方支持。一是争取国家支持。积极与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委对接,争取国家在资金、政策、项目等方面支持我市示范区建设。二是争取省级支持。争取省级出台

17、支持示范区建设专项政策,积极争取省里的专项资金支持示范区项目建设。三是争取驻潭企业、高校支持。开展广泛宣传,支持驻潭企业积极探索转型升级发展路径,引导驻潭高校支持我市示范区建设。建议以任务清单的形式,分别明确不同时间节点市发改委、市国土局、市科技局、市经信委、市商务局、市财政局争取上级支持的具体工作任务。必要时,以领导小组的名义下达任务交办书。7、推动产业振兴行动。建议明确由示范区领导小组统筹负责全市产业振兴行动有关工作,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明确工作任务,强化考核指导,将示范区建设与振兴产业有机结合,将推动老工业城市转型和新兴产业培育并举,形成示范区建设和产业振兴行动的双联动。8、加大金融支

18、持力度。一是成立全市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基金。建议由市产业集团出资成立全市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基金,并充分发挥XX市产业发展引导基金、XX智造谷产业投资基金等的作用,支持全市传统企业转型、培育新兴产业。二是由市人民银行与国省开发银行对接,争取针对全市示范区建设,出台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专项政策。根据省发改委有关部门的建议,争取国开行XX省分行在XX设立办事处或联络处(办公地点可考虑设在发改委),以利于工作高效对接。9、全面启动示范区建设工作。一是建议在7月底前召开全市动员会议。统一思想认识,形成工作合力,全面分解和落实示范区建设有关工作任务,全面启动我市示范区建设工作。二是尽快搭建日常工作班子。建议由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国土局,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市规划局各抽调一人到领导小组办公室集中办公。5月底前到位为好。三是尽快制定工作计划。由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分解落实任务,加强调度,并将年度完成情况纳入各单位的绩效考核。该项工作在7月中旬左右完成。四是抓好招商引资项目的策划。以示范区建设为平台,建议由市发改委牵头,进行统筹协调,分别在6月底前、10月底前提出两批产业转型升级重大招商引资项目。五是抓好在谈和签约项目的落地。建议成立由市商务局牵头的指导服务团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