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开挖作业指导书2.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184005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坑开挖作业指导书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基坑开挖作业指导书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基坑开挖作业指导书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基坑开挖作业指导书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基坑开挖作业指导书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坑开挖作业指导书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坑开挖作业指导书2.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金沙-清水河110千伏线路工程基础开挖施工作业指导书施工单位:新疆巴电建设安装有限责任公司2012年09月01日批 准:_ _年_月_日审 核:_ _年_月_日编 写:_ _年_月_日基坑开挖作业指导书杆塔基础坑的开挖方法,一般有人力开挖、机械开挖和爆破开挖等方法。除山区岩石坑以外,绝大部分采用人力开挖方法,这种预先开挖好的基坑,主要用于预制混凝土基础、普通钢筋混凝土式基础和装配混凝土基础等,这类基础具有施工简便的特点,是送电线路设计中最常用的基础形式。1、基坑开挖注意事项:1.1.基础坑开挖前应先观察现场,摸清实地情况,掌握地形、地貌、地质、河流,交通、墓穴和堆积障碍物等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2、,然后进行施工。1.2.土石方开挖应按照施工图纸及技术交底资料(包括分坑手册),核对基础分坑放样尺寸、方位等是否正确,复核无误后,方可按要求进行开挖。1.3.对位于山地杆塔基础附近有房屋及经济林区,应采取相应的施工方法。在房屋、经济作物及交通道路附近地形陡峭,且场地狭小,地形恶劣的塔位施工,尚应在施工周围加筑挡土墙,以防石块滚落伤害行人,房屋及经济作物。1.4.土石方开挖一般采用人工开挖。对开挖人员必须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1.5.杆塔基础的坑深,应以设计图纸的基面为准,一般平地未注施工基面时,施工基面的丈量一律以中心桩的地面算起。各种基础都必须保证基础边坡距离的要求。基础对边坡距离的要求,根据

3、设计上拔力的不同而不同,对钢筋混凝土杆基础和拉线基础的要求如下:1.5.1.对有叉梁的双杆,因基础有上拔力,其边坡距离按上拔角计算。1.5.2.拉线基础的坑深,设计未提出施工基面时,应以拉线基础中心的地面标高为其准。1.5.3.铁塔基础位于山地、丘陵地斜坡时,施工基面按设计要求施工。1.6.坑口轮廓尺寸在基础分坑时考虑,应根据基础的实际尺寸,加上适当的操作裕度。不用挡土板挖坑时,坑壁应留有适当的坡度,坡度的大小应视土质特性、地下水位和挖掘深入而定,一般可按规定预留。1.7.开挖基坑,应严格按设计规定的深度开挖,不应超挖深度,其深度允许误差为+100mm,-50mm,坑底应平整。若是混凝土双杆两

4、个坑或铁塔四个基坑,应按允许误差最深的一个坑操平,岩石基础坑不应小于设计深度。1.8.杆塔基础坑深应以设计图纸的基面为准,偏差不超过+100-200mm处理:1.8.1.铁塔现浇基础坑,其超深部分以铺石灌浆处理。1.8.2.混凝土电杆基础、铁塔预制基础、铁塔金属基础等,其坑深与设计坑深偏差值在+100+300mm时,其超深部分以填土或砂石夯实处理,如坑深超过+300mm以上时,其超深部分以铺石灌浆处理,个别杆塔基坑深度虽超过100mm以上,但经过计算无不良影响时,可不作处理,只作记录。1.8.3.拉线基础坑,坑深不允许有负偏差,当坑超深后对挖线盘的安装位置与方向有影响时,其超深部分应采用填土夯

5、实处理。1.8.4.凡不能以填土夯实处理的水坑、淤泥坑、流砂坑及石坑等,其超深部分按设计要求处理。如设计无要求,以铺石灌浆处理。1.8.5.杆塔基础坑深超深部分填土或砂、石处理时,应使用原土回填夯实,每层厚度不宜超过100mm,夯实后的耐压力不应低于原状上,无法达到时,应采用铺石灌浆处理。1.8.6.挖坑时如发现土质与设计不符,或发现坑底有天然古洞、墓穴、管道、电线等,应及时通知监理单位研究处理。1.9.本工程有多种杆塔基础型式,基础坑口尺寸各不相同。分坑尺寸是根据基础施工图所示的基础根开(即相邻基础中心距离)基础底座宽度的坑深等数据计算出来的。1.10.材料设备及弃土的堆放,不得阻碍雨水排泄

6、,需浇水冲洗的砂石应堆放在距离坑边5m以外,禁止放水流入基坑内。2、一般普遍土的挖掘:2.1.人力挖掘时,按坑口放样位置,事先清除坑口附近的浮石等杂物,然后逐层进行,向坑外抛扔土石时,应防止土石回落伤人。对松散或潮湿且容易塌方的普遍土,不得采用掏洞法挖掘,以防坑壁塌压伤人。2.2.坑底面积不超过2时,只允许一人挖掘;如果坑底面积超过2时,可由两人同时挖掘,但不得面对面作业。2.3.挖掘混凝土杆主坑或铁塔基础坑,由于挖好后要停留一段时间后才能培土,坑壁应留有适当的安全坡度,坡度的大小与土质特性、地下水位、挖掘深度等因素有关。2.4.在挖掘基坑过程中,要随时观察土质情况,发现在坍塌可能时,应采取挡

7、土板或放宽坑口措施。上下应用梯子,不得在坑内休息或睡觉。2.5.平地开挖基坑常遇到地下水、地表水渗入,造成操作水浸立,影响施工,因此必须做好地面截水、疏水及坑内抽水工作的准备。2.6.对积水的基坑应在坑口周围修筑排水沟,以防雨水倒流入坑内,造成坑壁坍塌。2.7.挖土的弃土必须远离坑口,抛土距离根据坑浓度和土壤类别确定,一般小于1.0m,堆土的坡度应向外,堆土的高度不超过1.5m。2.8.大基础坑开挖时,宜采用人抬箩筐运送弃土,遇雨天时开挖,必须采取防滑措施,坑内应做踏步台阶,防止施工人员滑倒。2.9.加强对协作队伍教育,该项工作负责人在布置工作时,同时应进行安全交底,将有关规定交代清楚,并督促

8、检查。3、泥水坑、流砂坑的挖掘:3.1.泥水坑的挖掘方法,应视地下水位的高低、渗水快慢、渗水量大小而定,对渗水量小的水坑,可采用人工掏水的方法,一边掏水,一边挖掘,挖出的土应远离坑口堆放,以减轻坑壁的坍方。对渗水大的水坑,应采取安全技术措施,使用挡土板时,应经常检查有无变形或断裂。采用机械水泵排水时,一边抽水,一边挖掘。坑壁安全坡度要适当放大,挖出的土要远离坑口2m以外堆放,排水时,每挖一层土先将坑内的一角挖一小槽,使水流入小槽内,以便排水,排出的水应使水流向远处,以免倒流入坑内。3.2.坑深大于1.5m的泥水坑,一般采用阶梯式大开挖,即四周成阶梯状,应及时排水,以此来减轻坑壁的坍方压力。3.3.当遇到地下水位较高的原淤泥层,施工时应用抽水泵排水,同时在坑壁周围使用黄砂或草袋盛土,挡住淤泥不使下塌。3.4.当挖掘遇到轻度流砂时,可能会出现因在下水流动,而使流砂不断涌出的现象,对此宜采用大开挖的方法,扩大基坑开挖应在施工前做好一切准备,采取紧凑的方法进行施工,边排水,边下基础或浇制基础。采取突击连续作业的方法,在短时间内完成,可避免因长时间停留而造成塌方。3.5.对地下水很多或带有严重流砂的大型基坑,应使用档土板支撑坑壁,采取真空泵抽水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进行挖掘,采用时应事先编写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3.6.更换档土板支撑应先装后拆,拆除挡土板应等基础浇完毕后与回填土同时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总结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