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灾毁耕地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报告.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188669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3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县灾毁耕地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某县灾毁耕地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某县灾毁耕地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某县灾毁耕地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某县灾毁耕地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县灾毁耕地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县灾毁耕地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报告.doc(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1.综合情况11.1项目批复情况11.2项目基本特性11.2.1 项目建设目的11.2.2项目规划任务21.3项目概况21.3.1概况21.3.2基础设施31.3.3农业基地建设31.3.4自然地理51.3.5行政区划61.3.7地形、地貌71.3.8气候71.3.9 水文81.3.10土壤与植被81.3.11自然灾害81.3.12社会经济条件81.4 项目区基础设施状况81.4.1交通设施91.4.2农田配套设施状况91.4.3电力设施91.4.4农田防护工程91.4.5土地利用结构91.5项目规模及工期91.6项目任务目标102.设计原则、依据和任务102.1设计原则102.2设计依

2、据112.2.1工程等别及建筑物级别112.2.3规划设计依据的相关政策112.2.4规划设计依据的技术标准122.3设计任务133.工程布局143.1土地利用布局143.2田块布局143.3道路布局143.4农田水利工程布局143.5农田防护工程布局144.工程设计154.1土地平整工程设计154.1.1土地平整154.1.2土地平整土方量计算154.1.3田间土方调配194.2灌排工程194.2.1灌溉工程设计194.2.2排水工程设计194.3道路工程194.4农田防护工程194.5典型田块设计204.5.1规划要求204.5.2耕作田块方向204.5.3耕作田块的长度204.5.4耕作

3、田块的宽度204.5.5耕作田块形状204.6工程量汇总205.施工组织设计225.1施工组织225.1.1工程条件225.1.2社会条件225.2施工布置和方法225.2.1施工布置225.2.2施工方法235.3环境保护255.4质量保证体系265.5施工进度266.实施措施与工程管护266.1实施措施266.1.1组织机构276.1.2管理制度276.1.3控制措施286.2工程管护286.2.1管护主体286.2.2管护措施296.2.3经费筹措297投资预算297.1工程内容297.2 编制依据297.3费用计算标准308.工程后期管理建议331.综合情况土地整理作为土地开发、利用、

4、整治和保护的重要内容,对于缓解我国人地矛盾,协调人地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土地整理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执行中央有关方针,严格执行国家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耕地保护政策,以土地整理和复垦为重点,以示范项目与重点项目实施为导向,以耕地数量、质量、生态管护协调统一为目的,以加强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为保障,加大土地整理力度,实现规划确定的全国耕地保有量目标,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在实施土地整理项目前必须做好项目规划工作。土地整理规划是在该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指导和控制下,通过对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问题、适宜性和土地整理潜力的调查、分析,合理安排项目区各类用地和工程布

5、局,制定实施土地整理和土地分配的各项方案。为了更好地开展项目区土地整理,编制XX县2010年灾毁耕地土地整治项目规划。本规划项目为国家投资的土地整理重点项目。1.1项目批复情况XX县2010年灾毁耕地土地整治项目,是按照豫财综【2010】122号的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国土资源厅下达的2010年省级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预算指标的通知,分配的新增费专项用于2010年7.24灾毁耕地整治工作。批复的整理项目投资规模1417.5万元。根据有关文件以及有关申报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规定及要求,在XX县2010年土地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和“XX县2010年土地整治项目规划图”的基础上,编制了该初步设计报告

6、。1.2项目基本特性 该项目为土地整治项目,全部国家投资。1.2.1 项目建设目的1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具体落实XX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通过土地开发整治,恢复灾毁耕地,提高耕地质量,保障受灾群众的生活;2完善项目区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布局项目区田、水、路、林,保证项目区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生产的稳定性;3高效、合理利用,优化配置土地资源,确保项目区农民的经济利益;4合理规划田块的大小,以有利于土地的交换分合,为公平合理的权属调整打下基础;5改善项目区农业生产、生活条件,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6通过此次土地开发整治,带动和促进XX县乃至南阳市的土地开发整理事业,引导

7、土地开发整理走向为生态农业服务的创新之路。1.2.2项目规划任务1分析项目区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土地适宜性分析、水资源平衡分析、土地利用限制因素分析、土地整治潜力分析;2确定项目区土地利用方向、各类用地的数量及布局;3制定土地整理的目标、任务和方针;4确定项目区水、电、路、林等主要工程的配置与布局;5制定项目实施年度土地整的任务、实施方案、施工组织以及管理措施;制定规划实施的相关政策;6综合评价规划方案,进行技术经济论证。1.3项目概况1.3.1概况区位及人口 XX,古称涅阳,金正大三年(1226年)置XX县,著名诗人元好问为首位县令。地处河南省西南部,南阳盆地西北侧,伏牛山南麓,总面积150

8、0平方公里,辖3个街道、11个镇、8个乡409个行政村,总人口94万人。 经济2004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0291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03亿元,增长68;第二产业增加值6298亿元,增长102;第三产业增加值229亿元,增长139。一般预算支出37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16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09亿元。出口创汇116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00万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62元,人均消费性支出454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800元,人均生活费支出1925元。城乡居民年末储蓄存款余额2913余元。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全年工业总产值完成197

9、7亿元,增长14;限额以上工业累计实现利税31亿元,增长412;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达到155,提高26个百分点。 农业经济形势喜人,结构调整步伐加快。金鱼、苗木花卉、林果、奶牛等特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认真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一降三补”政策有力落实,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幅8年来首次突破两位数。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十大民营工业小区建设陆续启动。全年新入驻企业32个,总数达310个,安排就业人员8000人。全年民营经济入库税金7405万元,占全县入库税金的70以上。 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城镇功能日臻完善。雪枫纪念馆二期扩建工程竣工投用;赵河公园湖心岛开发建设及绿化任务进展顺利;省道244、248

10、线工程完成路基建设任务;县城电网改造一期工程基本完成。公路建设完成投资7222万元,新增油路140公里。对外开放工作成效显著,全年共引进各类投资项目101个,投资总额达1752亿元。 1.3.2基础设施交通交通通信便捷,投资环境优越。县城距南阳机场仅26公里,312国道横贯东西,207国道纵穿南北,焦枝铁路、宁西铁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经通车的沪陕高速和即将通车的太澳高速,构筑了XX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通讯及电力城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国际程控电话、移动公司、国际互联网可提供便捷的通信服务;日供水20000吨的水厂,330伏和110伏变电站以年供电8480万千瓦时、供热200万吉焦的热电厂,可

11、满足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生活之用。 1.3.3农业基地建设农业区域布局特征是今后发展的重点 该县农业区域布局,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出发,按照不同的地域特色,以定量、定位的方式分解并落实到各个区域,形成各具特色的农村经济区。并依据地理环境、资源条件、产业、产品优势、区间差异,建立十二大商品基地,组建了九大产业集团,六大龙头企业,十大批发市场。 、建立十二大商品生产基地: (1)粮食生产基地:以85万亩优质小麦生产基地为主;(2)畜禽养殖基地;(3)蔬菜生产基地; (4)油料生产基地;(5)棉花生产基地;(6)优质烟叶生产基地; (7)水产养殖基地; (8)杜仲生产基地; (9)桑蚕生产基地;(

12、10)林果生产基地;(11)食用菌生产基地;(12)石材生产基地。 、集团开发 a)组建九大产业化集团: (1)粮油系列开发集团;(2)棉花系列开发集团; (3)畜牧业开发集团;(4)蔬菜开发集团;(5)桑蚕系列开发集团;(6)杜仲开发集团;(7)水产养殖开发集团;(8)大理石、花岗岩开发集团;(9)食用菌开发集团。 b)组建六大龙头企业: (1)由县农牧局牵头,在候集兴建脱水蔬菜加工厂;(2)由县粮食局牵头扩建油品加工厂;(3) 饲料加工厂; (4)种畜禽场 ;(5)杜仲加工厂; (6)罐头加工厂。 农业设施农业综合开发示范方建设 全县农业综合开发面积达到25万亩,农业高产高效示范面积达到1

13、2万亩。农业综合效益明显提高。 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 全县农机总动力累计达21 万千瓦, 拥有大中型拖拉机180 台, 小型拖拉机12000台,联合收割机80台,匀播耧5000台,全年机耕面积80万亩, 占耕地总面积的80%。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全县有大中型水库3座,小型水库16座,塘堰坝220座,配套机电井6500眼,有效灌溉面积57万亩,旱涝保收田面积50万亩,占耕地面积的50%。 农产及资源按照县委、县政府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方向,加大调整结构力度,确立了经济林、畜牧水产、茧丝绢纺地毯全县三大主导产业,矿产品开发、花生、食用菌、名优特稀资源利用、旅游五个区域性优势产业。初步建成了地毯、绣品

14、、蚕丝、大理石、苹果、辛夷、杜仲、山萸肉、花生、山绵羊、水产品、食用菌等商品生产基地。尤其是以网箱养鱼为主的水产养殖业和以袋料栽培香菇为主的食用菌系列开发发展迅猛。 1.3.4自然地理矿产资源XX县已查明矿产资源19种,其中有金、银、铜、铁、锰、钼 等金属类9种,有石墨、花岗岩、大理石、海泡石、白垩土、石灰岩、云母等非金属类10种。 金: 已探明储量8吨,平均品位5.17克/吨,开采条件优势 。 铜: 探明金属铜G1+G2级储量10万吨,平均品位0.78%, 矿储集中,开采条件便利。钼:储量5万吨,储量居全国第一,平均品位0.1%,开发前景广阔; 石墨: 远景储量5400万吨,平均品位6.27

15、%,矿储集中,品质好,可选性强,矿区开采条件良好。 花岗岩: 储量16亿立方米,花色品种15种,全部为露天矿藏,便于集中开采。大理石:储量4亿立方米,品质好,花色多,易开采;石灰岩:储量2.5亿吨,矿石含CaO 50.7%,MgO 1.44%,K2O和 Na2O含量在0.05%以下,SO3含量小于0.01%, 是理想的水泥生产原料,矿区水、电、路、通讯条件便利,利于开采。石英石(硅石):储量8000万吨,含SiO 2.97%,矿石品质上乘,可用于冶炼一级硅铁。 麦饭石: 储量1万亿吨,经国家科研部门验证, 矿石含有56 种微量元素,具有较高的开采价值。白垩土:储量1.4亿吨,可用于橡胶、造纸及

16、化工工业的填充剂,品质良好。 硅线石: 储量2500万吨,矿物量300万吨,平均品位13%,矿储浅,易开采。 农业气候资源该县四季分明,温度适中,日照充足,雨量充沛。 年平均气温15.1,极端最高气温为42.6, 出现在 1972年6月11日,极端最低气温为-16.3 , 出现在 1991年12月29日,年平均日照时数2013小时,年平均降水量750毫米,全年无霜期233天。 动植物资源有野生动物29种,其中哺乳动物14种,爬行动物3种, 野生鸟类12种,被国家列为珍贵保护动物有虎、麝、大鲵等。有植物种类1000多种,其中栽培作物300种,各种树木160种,可广泛用于中医药的植物260种,著名

17、特产广洋大枣,被国家列入中国名产,年产干枣150万公斤。 水土资源XX境内有赵河、沿陵河、潦河等大小河流13条,呈南北流向,属汉水流域,全县水资源总量4.317 亿立方米 ,其中地表水3.452亿立方米,地下水0.865亿立方米,可保证工农业生产和广大人民群众生活之需,同时开发利用潜力较大,全县土地总面积225万亩,其中耕地105万亩。 1.3.5行政区划XX县辖3个街道、11个镇、8个乡:涅阳街道、雪枫街道、玉都街道、石佛寺镇、晁陂镇、贾宋镇、侯集镇、老庄镇、卢医镇、遮山镇、高丘镇、曲屯镇、枣园镇、杨营镇、柳泉铺乡、二龙乡、王岗乡、马庄乡、张林乡、安字营乡、彭营乡、郭庄回族乡。共有409个行

18、政村。本次灾毁项目主要涉及四个乡镇。 1、老庄镇 辖1个居委会、23个村委会:寺庄居委会、老庄村、时沟村、李沟村、河东村、蒋庄村、小西岗村、江田村、下营村、果营村、栗盘村、曾寨村、任家沟村、余堂村、玉皇庙村、马家场村、赶丈河村、姜庄村、李家庄村、东湾村、王庄村、秋树湾村、凉水泉村、汤河村。 2、高丘镇 辖29个村委会:靳坡村、韩营村、史岗村、家河村、桥沟村、谷营村、门岗村、陈营村、野鸡脖村、徐营村、凤翅山村、付寨村、李沟村、丁张营村、孙湾村、徐沟村、先师庙村、崔岗村、唐沟村、四山村、青山村、响水河村、上河村、拐沟村、姚片村、刘坟村、黑虎村、菊花村、周盘村。 3、二龙乡 辖14个村委会:二龙村、

19、王坪村、付家庄村、东马沟村、下河村、清凉树村、老坟沟村、东山村、凉水坪村、碾坪村、枣子营村、四棵村、石庙村、三谭村。 4、张林乡 辖31个村委会:街东村、街西村、将庄村、李砦村、杨庄村、黑张村、土楼村、赵营村、白庙村、华沟村、楚营村、不老刘村、大陈营村、玉皇庙村、布德王村、李申动村、黑龙庙村、朱张营村、闻家营村、黑龙集村、高庄村、余西村、贾庄村、玉皇阁村、于河村、余东村、官寺村、太平观村、沙河刘村、公鸡王村、方坡村。 1.3.6 项目区位置与范围各项目片区的坐落位置以及项目区地理位置见表11。表11 各项目片位置情况简表项目片区地理位置XX县二龙乡凉水坪村附近XX县张林乡公吉王村附近XX县高丘

20、乡李沟村附近XX县老庄乡蒋庄村附近1.3.7地形、地貌项目区位于XX县二龙乡、张林乡、高丘乡、老庄乡等四个乡镇区域内,地形属于丘陵,北部较平,南半部地势比较高,坡度较平缓,项目区属于标准的流水冲积地貌,沟壑比较多。1.3.8气候项目区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区,属北亚热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季风影响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热、水资源丰富,适合作物的生长发育。日照:全县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047小时,日照率45,全年太阳总辐射量111.8千卡/平方厘米。气温:年平均气温15.8,年季相差1.4,变化不大。一月份气温最低,年均为27.5,极端最高气温42.6。全年无霜期平均为228天左右;相对

21、湿度平均72。降水:年降水平均为751.3毫米,由于四季和月际间降水量变化也较大,主要集中在每年的7、8、9月份,最大降水量可达1300毫米。同时,区域性降水量分布不均,自东南向西北逐渐明显递减。项目区总的气候特征是:四季分明,热量资源较为丰富,雨量丰富,适宜发展农、林各业。1.3.9 水文项目区水源比较充足,可以为本项目充分利用,地形为丘陵地区,容易积聚雨水,地下水资源较为贫乏,并且地下水变动性较大,资源意义不大。1.3.10土壤与植被土壤大部属粘性土壤,其粉粒(小于0.005mm的颗粒)含量为40左右,土壤为典型黄粘土(俗称老土),质地粘重,属膨胀土地带,易干缩裂缝,渗透性差,表层软化很薄

22、,并受到不同程度的侵蚀。项目区内岗坡地带多系有缝粘土,常夹有灰白色光滑土层,易产生滑坡现象。土壤质地适中,通气透水,水肥气热较为协调,适宜耕作,但有机质、氮含量一般,速效磷含量低,养分不足。大部分土层较为深厚,对农业没有限制,进行坡改梯。村边路旁及平坦地以旱中生的落叶阔叶树为主,如旱柳、杨树等;两道丘陵岗地上主要有刺槐、柏树、竹子等;常见的野生杂草有稗草、白茅、蒲公英、芨芨草、扫帚苗等。1.3.11自然灾害XX县常见的自然灾害为干旱年、洪涝、冰雹等,其中以旱涝为主。XX县降雨量分布不均,由于受夏季风进退的影响,降水差主要发生在夏季,降水最多,可达440左右,占全年降水量的54,常发生洪涝灾害,

23、是造成灾害性天气的主要因素。全年干旱强度以伏旱最重。全年夏涝出现的次数最多,秋涝次之。旱涝是我县农业生产的主要障碍因素之一。1.3.12社会经济条件项目区群众以农业为主,有部分群众外出务工或从事第三产业,少数群众从事畜、禽、渔等养殖活动。农民人均经济收入为2010元,经济状况一般。项目区种植业历史悠久,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玉米等,经济作物有石榴、黑皮花生、食用百合、板蓝根、黄姜、脱毒红薯等,畜产品主要有;猪、黄牛、山鸡、奶山羊和小尾寒羊等。1.4 项目区基础设施状况1.4.1交通设施项目区外部交通条件较好,但项目区内部交通骨架道路较少,且比较凌乱。项目区内有村庄村庄,村庄村村通、村庄田间的主要

24、道路,但土路相对比较多,田间主道至耕作田块间的田间道路都是土路而且很凌乱,级别、路面标准低,坑洼不平,田间道路曲折,难以满足农业生产机械化的需求,需进一步改善。1.4.2农田配套设施状况由于项目区所在区域地形较复杂,农田配套设施基本没有。1.4.3电力设施项目区各村均设有变压器,电力设施完备,电力资源充足,能够满足项目区土地整理、灌溉用水及农业耕作的要求。1.4.4农田防护工程项目区主要是粮食耕作区,项目区夹杂有部分松树林,其他植被大部分为农作物,农田排灌设施不完善,抵御干旱、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1.4.5土地利用结构项目区现状土地总面积945.462公顷,全部为水毁耕地。土地利用的

25、特点是土地利用结构单一,以农用地为主;土地开发利用率高,耕地后备资源较为丰富。1.5项目规模及工期项目建设总规模945.462公顷,总投资1418.08万元,单位面积投资1.4998万元公顷。具体项目片建设及投资规模见表12。表12 各项目片建设及投资规模情况表项目片名称建设规模(公顷)投资(万元)单位面积投资(万元)XX县二龙乡33.551.471.48XX县张林乡41.4762.911.517XX县高丘乡348.03527.11.515XX县老庄乡522.46776.61.486合计945.4621418.081.4998项目施工期为2个月,即2011年5月1日开工2011年6月30日竣工

26、。1.6项目任务目标通过土地开发整治,恢复2010年7.24重大灾害冲毁的耕地,并改善土地耕作条件,提高农作物产量,从而解决受灾人民的土地问题,土地整治945.462公顷,恢复耕地率达到100%(项目片恢复耕地情况见表13);该项目紧紧围绕耕地保护目标,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改善当地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表13 各项目片恢复耕地面积情况表项目片名称建设规模(公顷)恢复耕地(公顷)恢复耕地率(%)XX县二龙乡33.533.5100XX县张林乡41.4741.47100XX县高丘乡348.03348.03100XX县老庄乡522.46522.46100合 计945.462945.4621002.设计原

27、则、依据和任务2.1设计原则为了保证规划设计目标的实现,结合项目区的实际情况,拟定规划设计原则如下:1、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布局和布置各项工程,改善土地利用条件、增强土地质量、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2、实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真正做到为受灾农民服务;3、因地制宜地确定土地利用方向、各项工程的规模及其配置,提高规划设计的可操作性;4、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项目区恢复耕地优先发展农业生产,在照顾传统粮食作物结构的基础上,适当考虑发展经济作物生产,提高农民收入;5、工程规划符合当地水利、交通、电力、林业等部门对项目的要求,并做好与相关规划衔接;6、水利

28、设施配套采用打井或开挖水窖拦蓄天然降水灌溉方式;7、田间道路布局应结合近期“村村通公路”的道路规划布局,纳入村村通公路的田间道路系统,应结合其规划,建设成为水泥路;8、结合项目地域条件,在田间道路与生产路旁布置农田防护林;9、各工程规划和建设内容应符合使用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投资土地整治项目的政策要求。2.2设计依据2.2.1工程等别及建筑物级别根据GB5028899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本项目区水工建筑物均设计为防洪除涝按十年一遇标准设计。2.2.2设计基本资料及依据国家相关法律和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4、中华

29、人民共和国农业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8、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保护法;9、基本农田保护条例。2.2.3规划设计依据的相关政策1、国土资源部土地开发整理若干意见;2、土地开发整理若干意见(国土资发2003363号);3、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4、关于做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权属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土资发2003287号); 5、关于加强和改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529号);6、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土资发2000316号);7、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00282号);8

30、、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财务管理暂行管理办法(财建2001330);9、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176号);10、河南省国土资源厅组织落实2008年度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的通知(豫国土资发20093号);11、豫财综【2010】122号的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国土资源厅下达的2010年省级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预算指标的通知。2.2.4规划设计依据的技术标准1、土地开发整理标准(TD/T101110132000);2、河南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试行);3、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4、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20798);5

31、、机井技术规范(SL2562000);6、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94);7、河南省财政厅 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下达2010年省级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预算指标的通知(豫财总 2010122号);9、XX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10、XX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20012010年);11、土地开发整理工程设计标准;1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4-1996);13、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14、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1999);15、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16、农用地分等

32、规程(TD/T1004-2003); 17、农用地定级规程(TD/T1005-2003);18、全国中低产田类型划分与改良技术规范(NY/T310-1996);19、全国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NY/T309-1996);20、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TD/T1013-2000);21、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2、河南省地方标准用水定额(DB41/T385-2009);23、机井技术手册(水利部农村水利司,1995.12);24、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井管标准(SL/T154-95);25、蛟龙潜水泵使用说明书;26、农田排水工程技术规范(SL/T4-1999);27、灌溉与排

33、水工程技术管理规程(SL/T246-1999);28、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001-97);29、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30、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0-2005);31、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3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3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3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35、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36、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D30-2003);37、河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制

34、图标准(试行);38、XX县国土资源局提供的项目区基本状况、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条件、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潜力状况等资料。2.3设计任务1、分析项目区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适宜性分析、恢复耕地潜力分析和土地利用问题分析;2、确定项目区土地利用方向、各类用的数量及布局;3、制定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的目标、任务和方针;4、确定排水方式和主要工程的布局;5、通过技术和经济论证,确定规划方案;6、拟定规划实施和管理的相关政策和措施。3.工程布局3.1土地利用布局土地整治是项目区重点工程。从总体上讲,土地整治应满足项目区内便于灌溉、自流排水的要求;从细部来看,土地整治应符合农作

35、物耕种的需要,标准格田内部高差不超过+0.2m。本批次土地整理项目地势较为复杂,主要整治为高产良田,要以有利于作物生长、有利于农业生产、有利于水土保持为原则。3.2田块布局田块的设计以有利于作物生长,有利于农业生产,有利于水土保持为原则,地势平坦的地域设计为水平块田。以田间道分隔,利于大型机械化作业,地势较陡的地域设计为梯田;本次项目区地势大部分比较陡,可设计为梯田。3.3道路布局项目区的道路按田间道和田间次道二级布设,为适应新形势,大力支持当地新农村建设,计划项目区新修田间道设计为水泥面,新修田间道路与排水沟、防护林结合、平行布设,田间道联系村与田,生产联系田块与田块。项目区内道路基本成网,

36、且能使田间操作机械到达所有田块。3.4农田水利工程布局灌溉工程布局本批次土地整理项目,灌溉设计保证率为80%,由于项目区范围比较特殊,本次设计灌溉设施以修建水窖以及在水库边配备移动泵为主,各项水工建筑物防洪标准按十年一遇设计。 排水工程布局项目区排水工程均采用自排方式,沿项目区低洼及冲沟处或田间路两侧开挖排水沟。3.5农田防护工程布局田间道路边种植防护林,株距2米、单行直线布置,结合XX县的气候特点和土壤条件,树种主要选大叶女贞和毛白杨。4.工程设计4.1土地平整工程设计4.1.1土地平整项目区地势比较复杂,项目区主要是已种植耕地、部分荒草地、园地和未利用地,平整工程量主要集中在坡改梯上,将项

37、目区划分为平原区和丘陵区,平原区(2)现状田面平坦,群众耕种多年,对田块格局没发生变化的田块不进行平整,平整范围为零星田块归并、废弃沟渠路、坑塘和未利用地平整。丘陵区按水平梯田进行平整。针对不同地形特点,在满足耕作及灌排要求前提下进行平整,土方工程量较小,对现有耕作熟土破坏也较小。根据项目区实际情况,本项目土地平整工程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对项目区丘陵区的坡改梯,二是新增耕地(原有荒草地和田坎增加用地)的土方平整;三是部分坑塘、沟、路挖填余土平整。4.1.2土地平整土方量计算1梯田设计为满足整理后土地用途,原有坡耕地平整为水平梯田。梯田长边沿等高线按照大弯就势,小弯取直的原则布设,田面长不小于8

38、0m,一般在80200m之间,田面宽1025m。项目区地面坡度大多在020之间,根据梯田布设一般要求03本次不进行坡改梯,水平梯田38田坎高1.0m、812田坎高1.5m、1216田坎高1.8m、1620田坎高2m,田坎为土坎。土坎应随弯就势、照面平整、分层夯实。土坎外坡根据田坎高度确定,一般为75,内坡取1:1,土坎顶宽0.30m,土坎顶高出台土面0.3m,横向整平。2坡度分区为便于土方平整计算,需对项目区进行坡度分区,每一分区内选取一个平均坡度按截面法进行土方平整计算。3土方平整土方量计算1)水平梯田特征参数计算方法选取一种典型坡度依据截面法原理试算出工程量最优的坎高和田面宽度,计算剖面图

39、如下。图4-1 水平梯田土方计算剖面示意图各要素间关系及田面净宽由下式计算:BmHctgaBnHctgBBmBnH(ctgactg)HB/(ctgactg)B1H/sina式中 B田面净宽,m; a原地面坡度,; 田坎坡度,; Bm为田面毛宽,m; Bn为田坎宽度,m; H田坎高度,m, B1原坡面斜宽,m; d田埂顶宽,设计为30cm。根据原地面平均坡度、设计田块高度和田坎坡度计算田面宽度,土方量按下式计算:式中V土方量,m3;H田坎高度,m;B田面净宽,m;L田块长度,m,每亩地田坎长度L=667/(B+Bn)。2)水平梯田土方量计算根据各田块的地形地貌、耕作条件、生产潜力确定是否平整,需

40、要平整田块按其所属分区坡度采用上述公式计算出该田块的土方平整量,依次对项目区各平整田块进行计算即可求出总土地平整工程量。计算过程见表4-2。根据规划,田块内部土方平整4.57万m3,田埂修筑0.36万m3,田坎修筑0.42万m3,土地深翻83.34 hm2。附表4-1 项目区坡改梯计算表坡度范围代表坡道田坎净高H(m)田面净宽度(m)埂长L(m)筑田埂(m3)筑田坎(m3)内部挖方(m3)亩均筑田埂(m3)亩均筑田坎(m3)亩均内部挖方(m3)36度4.51.012.5720022.5026.79314.315.846.9681.6468度71.08.0120022.5026.79200.26

41、9.0610.7980.68810度91.59.2720022.5060.29347.617.7620.79119.871012度111.57.5220022.5060.29281.859.4825.39118.711214度131.87.5620022.5086.82340.009.3436.02141.071416度151.86.4820022.5086.82291.4410.7841.61139.671620度182.05.8920022.50107.18294.3711.6855.65152.84附表4-2 项目区田块土方计算表片区坡度面积m2田坎净高H(m)亩均筑田埂(m3)亩均筑田

42、坎(m3)亩均田块内部挖方(m3)筑田埂(m3)筑田坎(m3)内部挖方(m3)XX县03度16.8164不整理36度53.063815.846.9681.644648.395539.8664981.9368度61.321419.0610.7980.688333.589924.8774211.16810度93.65581.57.7620.79119.8710901.5329206.56168397.811012度8.80271.59.4825.39118.711251.743352.5115674.53小计233.660125135.2548023.80323265.434.1.3田间土方调配项

43、目区属丘陵地区,通过对土方量平衡分析,找出每一块田的挖填平衡点,在保证耕地质量的前提下,力争做到挖填土方量的平衡,以减少工程投资。4.2灌排工程4.2.1灌溉工程设计灌溉保证率设计根据TD/T101110132000土地开发整理标准确定项目区灌溉设计保证率为75%。4.2.2排水工程设计a)排水沟系布置原则排水沟尽量要布置在各区控制范围的最低处,以便能排除整个排水地区多余的水量;尽量做到高水高排,低水低排,自排为主,抽排为辅;各级沟道要与灌溉渠系的布置、土地利用规划、道路网、林带等相协调。b)排水沟系布置项目区排水工程均采用自排方式,沿项目区低洼及冲沟或田间路两侧开挖路边沟。项目区除利用现有水

44、利设施外,需修建水窖16座;项目区共需开挖沟渠31.91km路边沟为26.59km。4.3道路工程为满足项目区耕地的机械化生产和农民生产生活的需要,区内规划田间道路按田间道和田间次道路二级布设。区内修建田间道路24.54km,其中田间道23.52km,C20混凝土路面厚16cm,路面顶宽3.5m,碎石路基10cm,素土压实路床10cm,田间次道1.02km,田间次道为泥结石路面,路面顶宽3.0m,压实度要求不小于1.6g/cm3。4.4农田防护工程为防止风害保护农田及绿化、美化环境,项目区设置农田防护林带。农田防护林主要是护路林、护渠林及沟头防护林,田间道两侧各种植1行,株距2米,结合XX县的气候特点和土壤条件,树种主要选大叶女贞和毛白杨,规划植树850株。4.5典型田块设计4.5.1规划要求 整理后的田块应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有利于田间机械作业,有利于水土保持,满足灌溉、排水和防风要求,便于生产经营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总结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