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铁路隧道暗挖施工作业指导书.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189897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铁路隧道暗挖施工作业指导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某铁路隧道暗挖施工作业指导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某铁路隧道暗挖施工作业指导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某铁路隧道暗挖施工作业指导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某铁路隧道暗挖施工作业指导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铁路隧道暗挖施工作业指导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铁路隧道暗挖施工作业指导书.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暗挖施工作业指导书一、 作业制度1.施工作业执行文件:施工项目部下发的有效设计图纸、技术交底文件、隧道钻爆法开挖施工作业指导书、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2.施工作业执行的强制性规范: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条例、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民用爆破管理条例等。二、适用范围1.全断面开挖适用于铁路客运专线隧道的级围岩地段,级围岩双线隧道采取了有效的预加固措施后,亦可采用全断面开挖。2.在级围岩铁路客运双线隧道施工时采用台阶法,级围岩隧道采取了有效的预加固措施(如超前预注浆加固围岩)后亦可采用台阶法施开挖。3.中隔壁法(CD法)开挖适

2、用于双线隧道级或级围岩和不良地质及洞口工程的施工。4.交叉中隔壁法(CRD法)开挖适用于双线隧道、级围岩、浅埋隧道。5.双侧壁导坑法开挖在级围岩埋深段、级围岩浅埋段和不良地质洞口工程的双线隧道可以采用。6.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开挖适用于、级围岩。三、施工要求明确隧道开挖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隧道开挖施工,尽可能地减少超挖,保证隧道的开挖作业安全,保证开挖作业质量。本指导书道按新奥法原理组织施工,并要根据不同围岩级别及周边环境选择相应工法,应根据监控量测结果,适时施作二次衬砌。3.1施工原则(1)对于软弱围岩严格按照:“管超前、严注浆、弱爆破、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

3、、紧衬砌、勤量测”的原则组织施工;(2)对于一般围岩严格按照:“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早封闭、紧衬砌、勤量测”的原则组织施工;(3)黄土隧道施工严格按照“严控水、强支护、短进尺、勤量测”的原则组织施工,应特别注意地表冲沟、陷穴对隧道的影响,要加强调查和处理。(4)石质隧道破碎带按照“先支护、后开挖、短进尺、弱爆破、快封闭、勤量测”的原则进行组织施工。隧道开挖前,首先完成洞口截水天沟、洞口土方及边仰坡防护施工。开挖至明暗分界线后,先施做套拱混凝土,然后施做暗洞超前大管棚,随后立即做好明洞衬砌,随后进入暗洞施工,待明洞混凝土达到设计规定的强度后及时进行明洞洞顶回填。暗洞开挖根据围岩情况级地段采用

4、CRD法或双侧壁导坑法施工,级采用CD法或弧型导坑预留核心土法施工,每循环进尺控制在1m以内,、级及横洞、级围岩采用台阶法施工,每循环进尺控制在2.5m以内。黄土隧道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进行,出碴采用装载机配合大型或中型自卸汽车无轨运输。石质隧道采用钻爆法开挖,出碴采用装载机配合大型或中型自卸汽车无轨运输。在施工过程中应不断总结经验,优化工艺。加强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加强围岩监控量测管理。根据量测结果,及时调整预留变形量及支护参数,适时施作二次衬砌,确保隧道安全。开挖方法的改变,要严格按程序申请设计变更。3.2中隔壁法(CD法)CD法是在软弱围岩大跨度隧道中,先开挖隧道的一侧,并施作中隔壁,

5、然后再开挖另一侧的施工方法,主要应用于双线隧道级围岩深埋硬质岩地段以及老黄土隧道(级围岩)地段。3.2.1CD法施工工艺CD法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3.2.2CD法施工工序说明CD法施工工序见图2。、利用上一循环架立的钢架施作隧道侧壁50超前钢花管及导坑侧壁22水平锚杆超前支护。人力配合机械开挖部,高约为6.0m,宽约为7.5m。施作部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即初喷4cm厚混凝土,架立型钢钢架和I18临时钢架,并设锁脚锚杆(管),安装径向锚杆及铺设钢筋网片,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在滞后于部一段距离后,挖掘机开挖部,人工整修表面。导坑周边部分初喷4cm厚混凝土。接长型钢钢架和I18临时钢架

6、,并设锁脚锚杆(管)。钻设径向锚杆并铺设钢筋网片,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在滞后于部一段距离后,挖掘机开挖部,人工整修表面,施作导坑周边初期支护,步骤及工序同。基底加固图1 CD法施工工艺流程图测量放线左侧拱部超前支护左侧上部开挖、出碴左侧上部、上部中隔壁初期支护、同时进行左侧下部开挖、出碴右侧拱部超前支护右侧上部开挖、出碴超前地质预报围岩监控量测围岩监控量测右侧上部、上部中隔壁初期支护、同时进行右侧下部开挖、出碴左侧下部初期支护右侧下部初期支护底部开挖、出碴,接长临时钢架仰拱初期支护拆除临时钢架、仰拱衬砌仰拱填充施工下一工序围岩监控量测、在滞后于部一段距离后,挖掘机开挖部,人工整修表面,施作

7、导坑周边初期支护,步骤及工序同。、在滞后于部一段距离后,挖掘机开挖部。接长I18临时钢架至隧底,底部垫槽钢。、根据监控量测结果分析,待初期支护收敛后,拆除I18临时钢架。利用仰拱栈桥灌筑 部边墙基础与仰拱。、利用仰拱栈桥灌筑仰拱填充部至设计高度。、利用衬砌模板台车一次性灌注部衬砌(拱墙衬砌一次施作)。3.2.3CD法施工控制要点上导坑、部的开挖循环进尺控制为1榀钢架间距,下导坑、部的开挖可依据地质情况适当加大。导坑开挖孔径及台阶高度可根据施工机具、人员等安排进行适当调整。钢架之间纵向连接钢筋应及时施作并连接牢固。3.3交叉中隔壁法(CRD法)CRD法是在软弱围岩大跨度隧道中,先开挖隧道一侧的一

8、或二部分,施作部分中隔壁和横隔板,再开挖隧道另一侧的一或二部分,完成横隔板施工的施工方法,主要应用于级围岩深埋软质岩、浅埋、偏压地段以及级围岩深埋地段的施工。3.3.1CRD法施工工艺流程CRD法施工工艺流程见图3。3.3.2CRD法施工工序说明CRD法施工工序见图4。、利用上一循环架立的钢架施作隧道侧壁50小导管及导坑侧壁22水平锚杆超前支护。机械开挖部,人工配合整修。必要时喷5cm厚混凝土封闭掌子面。施作部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即初喷4cm厚混凝土,架立型钢钢架和I18临时钢架,并设锁脚锚杆(管),安设I18横撑。安装径向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在滞后于部一段距离后,机械开挖

9、部,人工配合整修,必要时喷5cm厚混凝土封闭掌子面,导坑周边部分初喷4cm厚混凝土,接长型钢钢架和I18临时钢架,安装锁脚锚杆(管),安设I18横撑,钻设径向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在滞后于部一段距离后,机械开挖部,人工配合整修,并施作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步骤及工序同。、在滞后于部一段距离后,机械开挖部,人工配合整修,并施作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步骤及工序同。、在滞后于部一段距离后,机械开挖部,人工配合整修。隧底周边部分初喷4cm厚混凝土。接长18临时钢架,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拆除下部横撑,安设型钢钢架仰拱单元,使之封闭成环。、根据监控量测结果分析,待初期支护收敛后,拆除I18临时钢架及

10、上部临时横撑。利用仰拱栈桥灌筑部边墙基础与仰拱混凝土。、灌筑仰拱填充部至设计高度。、利用衬砌模板台车一次性灌注部衬砌(拱墙衬砌一次施作)。3.3.3CRD法施工控制要点 为确保施工安全,上导坑、部的开挖循环进尺控制为1榀钢架间距(0.60.75m),下部、部的开挖可依据地质情况适当加大,部仰拱一次开挖长度依据监控量测结果、地质情况综合确定,一般不宜大于6m。中间支护系统的拆除中间支护系统的拆除时间应考虑其对后续工序的影响,通过围岩监控量测进行确定。当围岩变形达到设计允许的范围之内,并在严格考证拆除的安全性之后,方可拆除。同时要注意后续作业的及时跟进。如围岩稳定条件满足设计要求,临时支撑可在仰拱

11、混凝土浇筑前一次性拆除,一次拆除长度依据仰拱浇筑长度确定(一般为46m)。中隔壁混凝土拆除时,要防止对初期支护系统形成大的振动和扰动。可采用风镐由上至下逐榀拆除钢支撑之间的喷射混凝土,以及临时支护与初期支护连接部位附着在钢架上的喷射混凝土,临时钢构件采用气焊烧断。左侧上部开挖、出碴图3 CRD法施工工艺流程图拆除底部临时横撑,底部开挖、出碴,接长临时钢架基底加固仰拱初期支护拆除临时钢架、仰拱衬砌仰拱填充施工下一工序围岩监控量测围岩监控量测测量放线左侧拱部超前支护左侧上部、上部中隔壁初期支护、横支撑施工同时进行左侧下部开挖、出碴右侧拱部超前支护右侧上部开挖、出碴超前地质预报围岩监控量测右侧下部初

12、期支护,必要时架设底部横撑右侧上部、上部中隔壁初期支护、横支撑施工同时进行右侧下部开挖、出碴左侧下部初期支护,必要时架设底部横撑3.4双侧壁导坑法先开挖隧道两侧的导坑,并进行初期支护,再分部开挖剩余部分的方法。该方法主要应用于级围岩浅埋、偏压及洞口地段。3.4.1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工艺施工工艺流程见图5。3.4.2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工序施工工序见图5。、利用上一循环架立的钢架施作隧道侧壁50小导管及导坑侧壁22水平锚杆超前支护。机械开挖部,人工配合整修。必要时喷5cm厚混凝土封闭掌子面。施作部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即初喷4cm厚混凝土,架立型钢钢架和I18临时钢架,并设锁脚锚杆(管),安设

13、I18横撑。安装径向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在滞后于部一段距离后,机械开挖部,人工配合整修。必要时喷5cm厚混凝土封闭掌子面。导坑周边部分初喷4cm厚混凝土。接长型钢钢架和I18临时钢架,安装锁脚锚杆(管),根据实际地质情况,必要时安设I18横撑。钻设径向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在滞后于部一段距离后,机械开挖部,人工配合整修,并施作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步骤及工序同。、在滞后于部一段距离后,机械开挖部,人工配合整修,并施作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步骤及工序同。、利用上一循环架立的钢架施作隧道侧壁50小导管超前支护。机械开挖部,人工配合整修。喷5cm厚混凝土封闭掌子面。架立周边钢架,必要时

14、设底部横撑施作锚喷支护依次开挖部喷砼封闭掌子面,施作锚喷支护,闭合成环开挖部,接长临时钢架,拆除下部横撑拆除临时钢架(56m),浇筑仰拱浇筑填充混凝土浇筑二次衬砌施作防水层监控量测开挖部,进尺同钢架间距图5 双侧壁导坑施工工艺流程图清理掌子面,测量放线开挖部,进尺同钢架间距开挖部,进尺同钢架间距喷砼封闭岩面喷砼封闭岩面施作洞身锚杆施作洞身锚杆架立钢架、临时钢架及横撑架立钢架、临时钢架及横撑锚喷支护,闭合成环施作超前支护、注浆监控量测监控量测锚喷支护,闭合成环开挖部,进尺同钢架间距超前地质预报导坑周边初喷4cm厚混凝土,架立拱部型钢钢架,安装径向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在滞后于部一段距离后

15、,机械开挖部,人工配合整修。喷5cm厚混凝土封闭掌子面。、在滞后于部一段距离后,机械开挖部,人工配合整修。喷5cm厚混凝土封闭掌子面。、在滞后于部一段距离后,机械开挖部,人工配合整修。隧底周边部分初喷4cm厚混凝土。接长18临时钢架,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拆除下部横撑,安设型钢钢架仰拱单元,使之封闭成环。、根据监控量测结果分析,待初期支护收敛后,拆除I18临时钢架及上部临时横撑。利用仰拱栈桥灌筑部边墙基础与仰拱混凝土。、灌筑仰拱填充部至设计高度。(十一)、利用衬砌模板台车一次性灌注部衬砌(拱墙衬砌一次施作)。3.5弧形导坑预留核心土法先开挖上部导坑成环形,并进行初期支护,再分部开挖剩余部分的施

16、工方法。主要应用于级围岩、岩质较好地段的施工。3.5.1岩石隧道弧形导坑预留核心土法工艺流程见图7,施工工序见图8。图7 岩石隧道弧形导坑预留核心土施工工艺流程图测量放线拱部超前支护上部环行开挖、出碴核心土及中部开挖、出碴中部初期支护下部开挖、出碴下部初期支护底部开挖超前地质预报仰拱填充施工下一工序上部初期支护底部初期支护仰拱围岩监控量测围岩监控量测围岩监控量测围岩监控量测上中下部进行四个循环围岩稳定性评判、修正施工方案,确定二次衬砌施作时间岩石隧道弧形导坑预留核心土施工工序说明:弧形导坑预留核心土法,将开挖断面分为上、中、下及底部四个部分逐级掘进施工。上部宜超前中部35m,中部超前下部35m

17、,下部超前底部10m左右。为方便机械作业,上部开挖高度控制在4.5m左右,中部台阶高度也控制在4.5m左右,下部台阶控制在3.5m左右。开挖前拱部施作42或50超前小导管对拟开挖岩体进行注浆预加固,待浆液达到一定强度后,采用小型挖掘机开挖,预留一定厚度由人工持风镐修边到位。每一台阶开挖完成后,及时喷射4cm厚微纤维混凝土对围岩进行封闭,设立型钢钢架及锁脚锚杆,施作系统锚杆,最后铺设钢筋网,分层复喷微纤维混凝土到设计厚度,必要时各台阶设临时仰拱加强支护,完成一个开挖循环。3.5.2黄土隧道弧形导坑预留核心土法工艺流程见图9,施工工序见图10。弧形导坑预留核心土施工工序说明:、利用上一循环架立的钢

18、架施作隧道侧壁50小导管。机械开挖部,人工配合整修。施作部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即初喷4cm厚混凝土,架立钢架和18临时竖撑。钻设径向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机械开挖部,人工配合整修。初喷4cm厚混凝土。接长型钢钢架,并设锁脚锚杆。钻设径向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在滞后于部一段距离后,机械开挖部,人工配合整修。初喷4cm厚混凝土。接长型钢钢架,钢架基础垫设槽钢并设锁脚锚杆。钻设径向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开挖部,并施作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步骤及工序同。、在滞后于部一段距离后,机械开挖部,人工配合整修。步骤及工序同。、根据监控量测结果分析,待初期支护收敛后,逐步拆除I18临时竖撑

19、。开挖部。、在滞后于部一段距离后,机械开挖部,人工配合整修。、开挖隧底剩余部分部。、利用仰拱栈桥灌筑部边墙基础与仰拱及隧底填充混凝土(仰拱与填充应分次施作。围岩稳定性评判、修正施工方案,确定竖撑拆除及二次衬砌施作时间测量放线拱部超前支护上部环行开挖、出碴下导两侧开挖、支护拆除临时竖撑、中部开挖、支护仰拱开挖下部初期支护超前地质预报仰拱填充施工上部初期支护、架立临时钢架仰拱围岩监控量测下一工序、利用衬砌模板台车一次性灌注部衬砌(拱墙衬砌一次施作)。围岩监控量测围岩监控量测围岩监控量测图9 黄土隧道弧形导坑预留核心土施工工艺流程3.6正台阶法先开挖上半断面,待开挖至一定长度后同时开挖下半断面,上下

20、半断面同时并进的施工方法。主要应用于正洞、级围岩及横洞、级围岩的施工。3.6.1台阶法施工工序说明:第1部:开挖部后及时进行上台阶喷、锚、网系统支护,架设钢架并复喷砼至设计厚度,形成较稳定的承载拱。第2部:在滞后部36m后开挖部,并进行下导初期支护。第3、4部:及时施作仰拱砼、填充混凝土,及早封闭成环。第5部:根据围岩量测结果,适时施作二次衬砌。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1,施工工序见图12。测量放线拱部超前支护上导坑开挖、出碴下导坑开挖、出碴下部初期支护超前地质预报上部初期支护围岩监控量测围岩监控量测围岩监控量测围岩稳定性评判、修正施工方案,确定二次衬砌施作时间仰拱填充施工下一工序仰拱图11 台阶法

21、施工工艺流程3.7全断面开挖法采用全断面一次开挖成形的施工方法。主要应用于客运专线双线隧道、级围岩和斜井、级围岩的施工。循环进尺宜控制在34.0m。3.8CD、CRD等施工方法的相互转换隧道开挖方法的合理转换,是隧道开挖作业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接近开挖方法变换里程时,应提前计划,确定合理的临时支撑参数。转换时应不减弱设计支撑参数。CD法与CRD法转换:CD法一般应用于黄土隧道级围岩地段,CRD法一般应用于黄土隧道级围岩地段,采用CRD法施工的开挖断面较CD法施工断面大,CRD法施工时设置临时横撑。由CD法转入CRD法施工时,中部增设临时横撑,同时CRD法临时竖撑应较CD法对应竖撑长些,以使临时钢架拱脚置于同一水平面上,便于拱脚的稳定。由CRD法转入CD法施工时,取消临时横撑,根据围岩量测结果尽早拆除CRD法施工时所设横撑,以免影响CD法施工进度。CRD法与双侧壁导坑施工转换:CRD法转为双侧壁导坑施工时,应提前调整CRD法临时横撑安装高度,使其与双侧壁导坑上部横撑位于同一高度上,从而利于后续双侧壁导坑上部的开挖作业。由双侧壁导坑转为CRD法施工时,待施工至设计里程后,继续向前按双侧壁导坑施工,同时将中部竖向临时支撑逐渐靠拢,直到过渡至CRD法。根据监控量测结果,尽早拆除双侧壁导坑施工的竖横向支撑,以免影响开挖进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总结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