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社区管理考试小抄.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197884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社区管理考试小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电大社区管理考试小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电大社区管理考试小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电大社区管理考试小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电大社区管理考试小抄.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大社区管理考试小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社区管理考试小抄.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社区概述一、社区:1. 社区:指由一定数量成员组成的、具有共同需求和利益的、形成频繁社会交往互动关系的、产生自然情感有关系和心理认同们、地域性的生活共同体。2.社区的基本要素:人口、地域、社会互动、共同的依附归属感二、社区的基本分类:1.按联系和属性分类:基于地理和空间属性的社区、基于身份或利益属性的社区、基于个人网络的社区2.按联系强度分类:面对面的街区、具有共同感的邻里关系、标准社区、扩大的社区3.按形成方式或形成历史分类:一、社区功能的争论:1.1958年桑德斯(美):商业服务、医药服务、教育服务、娱乐服务、交通服务2.1978年华伦(美):生产、分配、消费功能,社会化功能,社会

2、控制功能,社会参与功能,互相支持功能3.1985年徐震(台湾):经济、政治、教育、卫生、社会、娱乐、宗教、福利功能4.1995年林香生、黄于唱(香港):交际场所、人际影响中心、组织基础、参照团体、身份场所二、社区功能的历史演变: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带来了社会生活方式的新的分化和功能的整体水平的升级,原来社区提供的经济活动、社会服务和保障功能,逐渐超出社区范围,成为市场化和社会亿的功能。社区主要保留了社会交往和参与、社会团结和控制的功能。三、当今社区功能的特点:(一)当代农村社区的功能:1.经济功能的市场化和行政化2.社会交往和参与功能的向心性3.社会团结和控制功能的情理性4.社会身份化和显现

3、功能的日益冲突5.社会互助和保障功能的继续维持6.文化延续和精神寄托功能的连贯性(二)当代城市社区的功能:1. 经济功能和保障功能的融合2. 社会交往和参与功能的选择化3. 社会团结和控制功能的弱化4. 社会身份化和显现功能的强化5. 社会保障和服务功能的外部依赖6.文化延续和精神寄托功能的多元化社区的变迁一、经典社会学家关于传统社区与现代社会基本差异的论述传统社区:长期稳定地生活在一起的地城社区,主要指农村社区、城市老居民区。1887年腾尼斯:一种自然发生的基于血缘和亲缘关系的、靠情感和习俗来维系人际纽带关系的长期稳定的地域生活共同体。1893年迪尔凯姆(法):传统社会的人际关系是机械关系,

4、现代社会是有机联系。20世纪初韦伯(德):现代社会的理性主义是技术理性,_人们围绕特定的目的选择最合理的方式和手段来实现自己的目的。二、现代社会社区生活遭受的冲击及其反应:(一)西方社会内生现代模式下传统社区的演变:帕森斯(美):系统功能主义、克利福德:文化解释主义(二)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过程及传统社区生活的转变: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过程特点:起步较晚、最初动因和现代元素靠外部刺激和输入、靠民族精英推动政府、手段多借鉴模仿西方、对现代化有理想化和盲从特点。后发外生的现代化给发展中国家的社区造成严峻挑战和急剧变动:可能导致精英积极模仿西方的高消费和生活方式,加深和普通民众的距离,导致社区关系的急剧

5、破坏、社区经济条件恶化。现代国家权威结构的基层延伸,破坏了传统社区里的乡绅治理方式,又因为无法建立民主廉洁的村社治理结构,导致基层社区政治秩序的畸型化。传统社区的稳定性被打破后,导致社区的互助合作机制被破坏,难以发挥社区的保障作用。农民面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保守传统生产习惯和生活模式,还是选择市场机制下的就业生活模式的挑战。(三)当代中国城市社区面临的独特挑战和转变:单位制模式被打破:单位制模式:指在计划经济时期,社会成员被组织到单位,单豍给其社会行为的权利、身份和合法性,满足其各种需求,代表和维护其利益,控制其行为。城市街居体制:指对城市中那些不能进人单位组织的居民,通过城市区政府的派出机

6、关_街道办事处和居民自治组织_居民委员会来组织管理的一种体制。第四节 社区问题一、社区问题及类型:(一)社区问题:社会问题在社区层面的表现。(二)社区问题的类型:群体偏差和越轨、社会排斥和孤立、社会结构分化及问题系列(两极分化、失业、贫困、医疗、教育、福利)、社区环境、道德失范、社会解组(指社区组织严重的分解、社会秩序剧烈变动、社会行为严重对抗、社会生活的破坏)二、社会问题的归因:社会病态论、社会解组论、价值冲突论、行为偏差论、标签理论、社会构建论、社会冲突论三、社会化的问题的解决机制:解放问题需配合的因素:社区居民的参与和组织;社区内在资源的开发利用;外部政策的扶持和援助第三章 社区治理的策

7、略选择和历史演变社区治理的策略选择社区治理的策略选择:指调动社区内外的资源和力量,有所取舍,有所侧重地管理社区事务的制度、方针和方法。一、传统社会社区治理的策略:(一)古代传统社会社区治理的基本特征1.社区经济是环境资源依附2.政治活动中精英主持3.社会组织通过家族势力形成与维系4普通民众缺乏民主意识与民主行为(二)当代传统社会社区治理的特征当代传统社会:指发展中国家社会形态1.社区经济复杂化2.社区政治活动残传统宗法势力,现代民主与传统家族势力将长期较量.虽仍以家族组织为主,但己有越来越多的居民组织4.逐渐产生现代民主运作机制和管理体制。二、西方社会社区治理的一般策略(一)地区发展策略或共识

8、取向的社区治理策略1.目标分类2.关于社区问题条件的假设3.基本的改变策略4.有特色战术与技巧5.实践者的角色6.改变媒介7.关于权力结构的导向8.受益系统的边界定义9.关于社区利益群体或子系统的假定10.目标受益群体的概念11.目标群体的角色概念12.增权的使用(二)社会计划策略1.目标分类2. 关于社区问题条件的假设3.基本的改变策略4.有特色战术与技巧5. 实践者的角色6.改变媒介7.关于权力结构的导向8.受益系统的边界定义9.关于社区利益群体或子系统的假定10.目标受益群体的概念11.目标群体的角色概念12.增权的使用(三)社会行动策略(12个问题与前一样,略)三、传统计划经济时期城市

9、社区治理的策略(一)传统计划经济时城市社区治理的基本策略1.严重的行政化倾向2.群众运动、网络积极分子、互助服务和生产自救3.群众积极配合式参与4.垂直领导,单位封闭(二)传统计划经济时乡村社区治理的基本策略1.人民公社、统购统销2.家族势力是政治活动基础3.封建组织被取缔、政治统一加强4公共福利、公益事业提升第二节 中国城市基层管理的历史沿革一、街道居委会体制的确立(一)街道办事处的出现和建立1954年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二)居民委员会的出现和建立1955年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条例(三)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之间的关系二、街居制及其功能的发展演变(一)“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对街居制

10、的冲击(二)“文化大革命”运动对街居制的冲击(三)体制转轨对街居制的冲击1989年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三、城市基层社区的形成和发育(一)社区概念的出现(二)社区的形成和发育2000.11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中国农村社区管理的历史沿革一、乡(行政村)管理体制的建立1953.12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定二、农村人民公社体制的产生与演变三、农村乡村管理体制的重建1982宪法废除人民公社政社合一的体制、1987.11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1998.11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四章 社区治理中的组织结构关系由二分法社会结构到三分法社会结构的转变:革以来中国社会

11、结构的变化过程也即国家与社会之间逐步分化的过程。一、市场机制的作用及其局限_市场失灵(一)市场机制及其优越性1.有利个人主动性、创造性2.有利供求关系平衡3.有利资源合理配置4.有利建立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和观念创新(二)市场失灵及其主要表现1.市场的垄断2.无法有效提供公共物品3.导致外部不经济行为4.影响社会的公平与安定5.无法满足市场机制运作的外部环境条件二、政府机制的作用及其局限_政府失灵优秀的政治官员是建设良好的政治环境的前提,良好的政治环境又是投资环境的前提,因此,技术人才易求,政治人物难得。保护优秀的政治官员并发挥他们的政治才能,是我们政治制度建设的重中之重。政府失灵的表现:1.决

12、策失误2.政府机构的自我扩张3.政府行为的低效率4.权力寻租与腐败北京己建立 “北京市行政投诉中心”并从04年7月接待民众投诉,同时公布北京市实施行政许可听证程序规定。北京市政府法制办公室建立和完善行政许可责任追究办法及措施,对行政许可人员索贿受贿、乱收费等三类行为将受重点查处。对违反法定程序、条件实施行政许可,以及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监督职责或监督不力的,须立即责令改正,并按有关规定给予纪律处分、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要承担刑事责任。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已经达成了普遍的共识,但是在制度建设方面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制度建设还不够“健康”,从暴露出的问题看,在制度方面漏洞和不足也是值得重视的,作用效果

13、也不那么令人满意。三、第三部门的崛起“第三部门”指政府和企业以外的第三种社会组织。第三部门的崛起与国家经济社会体制转轨,与政府权力下放,与资源配置格局的调整密切相关。第二节 社区治理主体的职责与作用一、政府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职责和作用(一)界定社区(二)把握社区的政治方向(三)完善社区治理的法制体系(四)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五)规范社区内部公共物品的提供二、经济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功能与定位(一)参与社会党组织建设(二)参与社区治理活动(三)提供一定的财力和物力支持(四)提供人力、智力资源三、民间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功能与定位(一)拓展提供各种社区服务(二)协助政府提供公共和公益服务(三)协助

14、居民表达和维护自身权益(四)动员和组织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第三节 社区治理中的党组织建设一、社区党建工作的必要性(一)加强社区党建工作是抓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巩固执政党地位的需要(二)加强社区党建工作是在社区中发挥正确政治思想导向作用的需要(三)搞好社区党建是新时期落实党密切联系群众工作方法的必然选择(四)搞好社区党建是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二、社区党建工作约思路和方法(一)强化宣传引导,创建社区党建的工作氛围(二)强化社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三)协调社区各组织内部的党建工作(四)采取多种形式和载体创新社区党建(五)推动社区党建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三、社区党组织发挥领导作用的主要途径(一)通过

15、建立协调议事机构,调动社区单位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二)通过强化党员教育管理,发挥党员在社区治理中的模范带头作用(三)通过社区工作中各种实际问题的解决,发挥党组织的协调作用(四)采取多种方式,动员各种力量参与社区治理第五章 社区治理中的社区自治和公民参与社区自治地位的法律依据一、国家宪法的有关规定:1982.12.4通过的宪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二、其他相关法律的有关规定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二节 社区自治组织的形式和职能

16、一、城市社区城市居民委员会的设立、组成及其机构(一)社区居民委员会的设立、组成及其机构(二)社区居民委员会的性质社区居民委员会是党领导下的社区居民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群众性自治组织。(三)社区居民委员会的自治内容方式 民主选举 民主决策 民主管理 民主监督(四)社区居民委员会的职能1.宣传教育群众,提高居民文明素质2.实行社区自治,管理社区公共事务3.协助政府职能部门开展本社区的行政社会管理工作。4.开展社区服务,发展社区服务业5.监督评议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和反映社情民意6.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做好环境优化工作二、农村村民委员会及其职责(一)村民委员会的设立、组成及其机构(二)村民

17、委员会的性质(三)村民委员会自治的内容方式(四)村民委员会的职能1.宣传教育群众,提高村民文化素质2.管理本社区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3.协助上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开展行政社会管理工作4.调解民间纠纷5.维护社会治安6.向人民政府反映社区居民的意见、要求,提出建议。三、中国社会基层民主建设的现状及发展(一)农村基层社区民主建设状况(二)城市基层社区民主建设状况(三)城乡基层社区民主建设的成就及意义第三节 社区志愿组织及其活动一、志愿服务_公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有效途径志愿服务活动及其特征:志愿性、无偿性、公益性、组织性(二)志愿活动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为社区服务增添了生机和活力、改善了社区的人际关系、

18、增添了社区的凝聚力、将组织发育成公民社会、个人需求获得更大满足二、志愿服务及志愿者组织在中国社区的兴起及现状1994.4民政部和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发文关于进一步开展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的通知1994.10关于表彰全国社区服务先进集体和优秀社区服务志愿者的决定社区服务志愿者组织从属于民政部系统三、志愿者活动的管理(一)相关政策法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暂行管理条例、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二)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管理1.志愿服务项目的设计和规划2.志愿者的招募、定位和培训3.志愿者的保护4. 志愿者的评估和激励第六章 社区治理中的社区服务第一节 社区服务的含义及其由来一、“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提出(一)第

19、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中西方社会福利体制的特征对失去家庭依赖的社会福利对象的服务照顾,均是通过政府集中主办的社会福利机构进行的。(二)西方福利国家的危机和混合福利体制的出现(三)中国“社会福利社会化”口号的提出二、从“社区服务”到“社区服务业”(一)社区服务的倡导和推广城市社区服务的特点:1.定性为城市社会福利的基层网络2.主要服务对象:孤老幼残、精神病人、烈军属等3.以小型分散的福利设施为主4.以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体制5.以社区居民参与和组织服务为主,动员志愿者参与6.资金主要靠街道和居委会的经济体提留筹集(二)社区服务的调整和发展1. 社区服务方向的调整2. 社区服务的繁荣发展(1)有中国

20、特色,统筹发展(2)发展目标明确(3)充分发挥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面积极性(4)统筹规划,大力扶持社区服务业(5)多渠道筹集社区服务业发展资金(6)建立合理的社区服务业价格体系(7)建立充满生机的社区服务业运行机制(8)加强社区服务业宏观管理三、社区服务的主要内容(一)社区服务的定义:在政府的福利资金和福利政策扶持援助下,在社会资源技术的积极支持帮助下,依靠社区居民的组织参与,动员社区内在的资源力量,问社区居民提供的各种服务活动。(二)社区服务的内容体系第二节 社区照顾理念及其在中国的运用一、社区照顾的由来和发展(一)英国社区照顾的由来(二)英国社区照顾的内涵和运行结构二、社区照顾和中国社区服

21、务的关系(一)两者的相同点1.两者的社会福利政策基础的发展趋势的相同性2.两者的社区支持基础的共同性3. 两者的服务对象的共同性(二)两者的差异1. 两者的属性的差异性2. 两者的服务对象的差异性3. 两者的运行机制的差异性三、英国社区照顾对中国社区服务的借鉴意义1. 英国社区照顾属性定义清楚,范围划分明确,服务对象层次分明,值得借鉴。2. 英国社区照顾的混合福利经济和准市场机制值得我们在社区福利性服务发展中借鉴。第三节 社区服务中的几个关系问题一、福利性与经营性关系:中国社区服务己到了正本清源的时候(服务范围、内涵、运行机制等)二、正式机构与非正式社会网络的关系:不是说完全生社区来提供服务资

22、源和服务照顾;非正式社会网络指建立在自然交往基础上的靠情感和血缘或亲缘等关系维系的人际关系网络。社会资本的特点:具有排斥性、信用性、不对等性、社会资本具有不可转移性三、专业照顾与志愿服务的关系专业照顾:指由专业人员提供的专业服务,如卫生医疗、教育等。大力发展民间志愿性的社团,提供自助性服务和社会性服务四、政府职责与公民参与的关系:当前政府关于社区服务的职责比较完善、公民参与是社区服务的灵魂第七章 社区治理中的公共事业管理凡属从事提供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的企业,均体现了作为政治实体的政府的职能,应由政治举办。它们有以下特性:()它们的生产与经营具有公共性,是为了满足公众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社会生活

23、的公共消费的需要,目的是为了把政府所辖地区铸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它一方面有明显的地方性,另一方面又是开放的,不仅面向本地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而且也平等地面向外地的,甚至外国的各类企业;()它们的经营是非营利性的、公益性的甚至是福利性的或政策性的,它们不适宜由私人经营或私人无力经营;()它们经济来源靠的是财政预算拨款,政府可以为提高公益性、福利性服务而提供财政补贴。第一节 社区治安与综合治理一、社区治安的含义及其测量指标(一)社区治安的含义:也称社区安全,指社区治理各行为主体(政府、非政府部门及机构)依靠社区力量,强化社区控制手段,促进社区环境的有序状态。工作内容:法制教育、人民调解、治安防范

24、、社会矫治、维持秩序、事故预防(二)社区治安的测量指标1.客观性测量指标:犯罪发生率、事故发生率、环境安全状况、安全设施和人员配备、安管制度2.主观性测量指标二、社区治安问题现状:令人心忧、引人关注、努力改善三、社区安全综合治理的目标:(一)社区安全综合治理的目标 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2000年关干在全国推进社区建设的意见、21年全国社区建设建设示范城基本标准(二)社区治安的工作途径加强领导,发展队伍;协助公安,打击犯罪;帮教失足青少年;人民调节是稳定社区的基本环节第二节 社区卫生服务一、社区卫生服务的含义及其特征社区卫生服务的含义与内容定义不统一。在政府领导、社区

25、参与、上级卫生机构指导下,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全科医生为骨干,合理使用社区资源和适宜技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融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指导等服务为一体的基层卫生服务。(二)社区卫生服务的特征:基层性、综合性、持续性、可及性、协调性二、社区卫生服务的问题与现状(一)社区卫生服务存在的问题:资源(医院、医生)分布不合理;医务人员专业素质和水平较低(二)全国社区卫生服务改革试点情况三、社区卫生服务体制和机制的进一步改革(一)加快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实

26、行政府调控与市场配置卫生资源相结合,增强供给能力;打破垄断和所有制界限;引入竞争机制,建立精简高效的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二)实施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政策:政府加大扶持力度;经费纳人财政预算;改革医保办法;新小区要有建设规划;鼓励无偿提供卫生服务房屋的单位和个人(三)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水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生技术人员须具有法定执业资格;加强人员上岗培训;鼓励大、中型医疗机构的卫生技术人员向社区流动第三节 社区环境及物业管理一、 社区环境及物业管理(一)物业管理及其特征1.物业管理定义:指业主通过选聘物业管理企业,由业主和物业管理企业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约定,对房屋及配套的设施和相关场地进行维修

27、、养护、管理,维护相关区域内的环境卫生和秩序的活动。2. 物业管理服务的特征:是社会化服务;是经营性服务;是专业化服务(二)社区物业管理的内容:1.常规性的管理工作:房屋建筑主体的管理;房屋设备、设施的管理;环境卫生与绿化管理;公共秩序管理2.特殊性的管理服务:日常生活服务;便民商业服务;社区文化服务(三)中国社区物业管理服务的发展二、社区环境及物业管理中的诸多矛盾(一)物业管理企业与业主委员会的矛盾与冲突业主:物业的所有权人业主委员会:代表全体业主对物业实施管理的自治性组织物业管理企业:受聘于业主委员会管理社区始业的经营性专业机构,与业主委员会是雇佣关系。(二)物业管理企业与社区居民委员会的

28、矛盾与冲突(三)业主委员会与社区居民委员会的矛盾与冲突三、社区环境及物业管理体制和机制改革(一)厘清社区物业管理的性质(二)业主有权选择适金自己意愿的物业管理模式业主自主权:1. 业主是否有接受物业管理服务的自主权2. 业主在选用何种物业管理模式方面拥有自主权(三)理顺物业管理机构与社区居民委员会之间的关系,发挥各自在社区物业管理中的优势(四)探索社区自治与物业管理相结合的组织路径:“三位一体”、居民自治、社区服务、物业管理第四节 社区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一、社区文化的概念与功能(一)社区文化的概念社区文化:指社区内除了物质文化以外的其他社区文化的总和。包括社区居民在长期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富有

29、个性的群体意识、社会凤尚、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等。社区文化包括居民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精神状态、风俗习惯、公共道德、及学习、娱乐、交往、健身、休闲、审美等日常活动(社区精神文明)(二)社区文化的特征:区域性、继续性、普遍性、共享性、渗透性(三)社区文化的功能:社会沟通功能、价值导向功能、心理凝聚功能、行为规范功能、文化传承功能二、社区文化的类型1.公益性群众文化、休闲文化、艺术教育专业文化2.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家族文化3.文艺体育、信息交流、宣传教育三、社区文化建设(一)社区文化建设的内容(二)社区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主体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多元性原则、开放性原则(三)社区文化建设的机制非正式

30、:家庭、个人准正式:社区和企业组织的文化服务及项目正式:政府供给为主的项目第五节 社区社会保障一、由单位保障到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为保障民生以及促进社会进步,由国家和社会以立法为依据出面举办,由政府机关和社会团体组织实施,对因各种经济和社会风险事故而陷入困境的人群以及有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全体公民提供的、福利性的物质援助和专业服务的制度和事业的总称。二、现行社区社会保障及其局限:(一)现行社区社会保障:劳动与就业服务、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残疾人保障服务、离退休人员管理与服务(二)存在问题:资源配置、发放无序和浪费(条块分割的管理方式选成);市、区、街、居四级组织存在问题;街、居两级负担沉重,影响

31、公正、严肃和权威性。三、新的社区社会保障体制的构建1.要促进社区居民委员会向群众自治组织的方向发展2.在居民委员会范围社区内,实施以服务性为主的社会保障项目3.形成居民自助互助、互帮互利的局面第八章 社会治理中的社会工作方法第一节 社会工作与社区治理一、社会工作的含义与功能(一)什么是社会工作: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社会工作是一种职业。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社会工作是一门学科。社会工作是一项制度(二)社会工作的功能保障个人生活,促进社会安全;维护个人人权,促进社会进步;提高个人活力,增进财富和安定社会经济;发扬互助精神,实现社会公道,促进

32、世界大同二、专业社会工作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社区治理:指一种由共同的目标支持的社区公共事务方面的活动或管理机制。作用:1.满足社区成员多方面的服务需求2.推动社区治理各行为主体间的协调合作3.使社区内外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和利用4.动员组织社区成员参与社区治理活动5.化解社区矛盾,解决社区问题第二节 社会工作的基本要素一、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者:是一批对社会弱势人群有爱心,有热情的自愿工作人员。国际承认的条件:具有社会工作执业证照、具有社会专业教育背景、受社会工作伦理制约、是社会工作专业组织的成员、以社会工作作为职业生涯二、受助者受助者: 也称当事人、服务对象,在许多社会工作文献中,将受助者称为

33、案主。三、资源系统(一)基本的资源系统资源系统类别:非正式资源:家庭、朋友、邻居、同事、亲戚正式资源:党派、专业团体、群众组织、协会社会性资源:学校、派出所、各种社会服务机构(二)社会支持与社会资本(三)受助者与资源四、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与人的生在和发展有关的所有外部社会因素的总和。社会环境对人成长的功能:提供资源、资源竞争、资源获取中介、资源分配第三 节 社会工作过程一、约定阶段:是社会工作过程的开始阶段,与受助者建立起良好的工作关系。(一)了解受助者的来源1.初步评估2.建立专业关系段3.促使受助者进入每角色4.与受助者以外的其他系统建立关系二、评估问题阶段:是清楚而又具体了解受助者问题

34、和需要的时期。(一)评估及其目的: 1.何为评估:评估:依据既定情境中的事实与特点,推论出有关问题含义的暂时性结论的逻辑过程。2. 评估目的:(1)识别、发现受助者问题的客观因素(2)识别、发现受助者问题的主观因素(3)识别、发现选成和延续受助者问题的因素(4)识别、发现受助者问题的积极因素(5)决定适合受助者的服务类型(二)评估的特点(三)评估的步骤1.收集资料2.分析和解释资料3.认定受助者的问题4.作出评估报告三、计划、合约阶段(一)计划的内容:1.目的和目标2.关注对象3.介入的策略(二)制定计划的原则(三)合约合约: 是合作者与受助者为解决问题共同工作投入努力的承诺。合约的内容:目的

35、与目标,各自角色与任务,方法、步骤、技巧,结果与总结、测量方法。四、工作介入阶段是行动阶段。(一)社会工作介入的特点:1.有计划、有目的的行动2.可采取行动,也可不采取行动3. 可是实质性的,也可是非实质性的(二)社会工作介入的策略:1.与受助者一起行动2.代表受助者采取行动A争取有影响力的人士参与工作B协调各种服务资源与系统C发展创新资源D改变受助者所处环境E改变组织与机构F集体倡导五、评估、结束阶段(一)评估结束的目的与内容(二)巩固受助者己有的改变努力(三)终止、解除工作关系第四节 个案工作一、何为“个案工作”个案工作: 是专业工作者在利他主义的价值观念指导下,运用科学的专业知识和技巧,

36、以个别化的方式,为感受困难的个人及家庭提供物质和心理方面的支持,以帮助个人及家庭减低压力,解决问题,挖掘潜力,不断提高个人、家庭和社会的生活质量与福利水平的一种社会工作方法。(二)个案工作的特点:助人方法;以个人或家庭为对象;必须有专业知识及人际关系调整的专门技术;通过“介入”,实现工作目标二、个案工作的模式(一)心理-社会学派个案1.主要理论:人的行为失调或行为障碍,主要是其内在的人格缺乏和自我不完善;人受社会环境影响,应注重考察人的问题及环境因素;“人在情境中”,_提出将服务对象的止理状况、心理过程和他生活的环境结合起来。人与环境是一个互动的体系,只有将遭遇问题的人放在其特定的环境中去考察

37、,才能真正理解人的行为并找到对症下药的治疗方法。2.实施特点:(1)强调专业关系在个案工作、个案治疗中的作用(2)重视心理社会调查(3)重视诊断(4)治疗的方法(二)问题解决派个案社会工作1.理论假设:生活是一连串的问题解决过程,一个人缺乏解决自身向题的能力,常由于其缺乏动机、能力和机会,致使他难以采取适当的方式来解决问题。2.工作目标:;引导和增强其寻求改变的动机,使其自我功能发挥;增强自我功能(认知、判断、选择、理解、情感、行动等)能力;提供解决问题或减轻问题所必需的机会与资源3.实施特点:对问题的界定(将问题介定为具体的_充分考虑对象问题的多层面和复杂性,并分轻重缓急)提供解决的新经验(

38、三)行为修正派个案工作模式:1.主要理论:反应制约派(行为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关系的过程。这种关系一旦建立,某一刺激就能引发某一反应,这样就产生了学习效果)操作制约派:(行为反应是由行为结果决定的,有些行为结果会增加行为发生的频率,_只要改变行为结果,就能改革行为。)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许多行为不需要经过前两种制约,只要经过观察、学习、模仿就可改变行为_改变人的态度,就会使其行为向积极方向改变。)2.实施特点:强调通过观察发现服务对象的行为;撇开对人内在心理机制的分析诊断,直接关注当前与问题有关的行为重视治疗技术3.行为修正的技术:支持性心理活疗:_产生信心,认识自己的

39、能力分析性心理治疗:_对对象进行精神分析,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行为治疗:_训练对象去改善目前的症状与行为反应(正增强、负增强、角色扮演、榜样、惩罚等)(四)理性情绪治疗个案工作模式:1.主要理论:理性情绪治疗又称ABC性格理论。认为人的情绪是由人的非理牲信念选成的,只要以为的观念、思想为突破口,就能改变人的非理性思想,达到改变泪丧情绪的目的,使人产生更积极与负责任的行为。_一个人要想过充实、自由和幸福的人生,就必须克服非理性观念。个人的情绪反应,是由个人的信念、看法系统决定的,而不是被某些引发事件刺激产生的。2.实施特点:不适当的情绪产生于人的不正确的观念与思维方式。不重视对历史的追述而强调现

40、在,不重视环境影响而强调人的自由选择。(五)人本治疗个案工作模式:(美国,卡尔.罗杰斯)1.主要理论:行为、心理、情绪,与他人的关系和对环境的适应等都受自我概念的影响,自我概念是人在内心深处关于自己的形象,是人对自己的看法与评价。2.实施特点:帮助人重新认识自己、引导人通过自我努力,以具备自我实现所必须的一些特质、协助人的成长,提高其当前及将来面对问题的能力(六)个案管理模式:1. 个案管理将服务对象及复杂的社会网络中有益于服务对象的资源联系起来,及时地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以达到最佳的服务效果。2.工作任务与重点:(1)找出面临多重问题的受助者所需的服务网络(2)找出各项服务提供者彼此的互动关

41、系第五 节 小组工作一、小组工作的概念:(一)小组工作的定义:是一种以两个或以上的个人组成的小组为工作对象的社会工作方法,它主要由社会工作者通过有目的的小组活动和组员间的互动,帮助小组成员共同参与集体活动,从中获得小组经验,处理个人、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问题,恢复与发展社会功能,开发个人潜能,从而获得个人成长。(二)小组工作的特征:帮助小组成员成为一个互助体系;小组工作者要了解小组成员,善于利用小组过程,并通过感受的展示,加强相互影响;努力增强个别成员的能力,以便能自动自发地发挥功能;协助成员在小组结束时,再经历小组的整个过程,评估小组工作。三、小组工作的模式(一)社会目标模式(二)治疗

42、模式(三)互动模式:关注子系统(小组成员)与整体系统(小组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关系)_希望通过个人、小组和社会系统之间的开放和相互影响,达到增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小组是个人和社会发挥功能的场所,也是一个互助系统。在小组冲,成员依靠其他成员昨为解决个人问题,实现自己潜能和建立起信心的资源,增其与人湘主处的技巧。(四)发展模式通过小组鼓励成员参与,表达自己和大家共同感兴趣的向题和目标,促进成员个人成长。(五)组织与环境模式(六)预防与康复模式第六 节 社区工作一、什么是社区工作(一)社区工作的定义:以社区为对象,适用科学的理论和专业的方法,了解社区的问题和需求,增强社区凝聚力、提高社区福州,促进社区和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服务与管理工作。(二)社区工作的特点:以社区工作为对象,解决社区群众面临的集体问题;强调居民集体参与;强调解决社区的社会问题;强调积极利用社区资源二、社区工作的模式(一)社区发展:社区居民在政府机构的指导和支持下,依靠社区力量,有目的有计划地改造社区经济、社会、文化状况,解决社区问题,增强社区凝聚力,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过程。(二)社区规划(三)社会行动(四)社区照顾:是由专业和非专业人士在家居或工作环境中向他人提供协作、支持或照顾。策略:在社区内接受照顾、社区康复、社区支持网络、为照顾者提供服务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