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之推拿学.ppt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200771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PPT 页数:83 大小:6.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颈椎病之推拿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颈椎病之推拿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颈椎病之推拿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颈椎病之推拿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颈椎病之推拿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颈椎病之推拿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颈椎病之推拿学.ppt(8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1/29,推拿学科,1,推拿学,杜志鹏,2023/1/29,推拿学科,2,颈椎病,2023/1/29,推拿学科,3,一、概述 1 定义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症。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颈椎骨质增生、颈部扭伤等原因引起脊柱内外平衡失调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颈部脊髓、椎动脉或交感神经而引起的综合症候群。,2023/1/29,推拿学科,4,2 发病 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本病多发于3060岁的人,男性多于女性。轻者头、颈、肩臂麻木疼痛,重者可致肢体酸软无力,甚至大小便失禁,瘫痪。,2023/1/29,推拿学科,5,二、解剖生理(一)颈部的椎体:头颅和第一胸椎之间,有7个椎骨,6个椎间盘

2、 及所属的韧带构成。每个椎体都由椎体和椎弓构成。,2023/1/29,推拿学科,6,颈椎的上面,椎 体 前 面 观,2023/1/29,推拿学科,7,各部椎骨的特点颈椎-1,第一颈椎又称寰椎:呈环形,没椎体、棘突和上关节突前弓 齿突凹,与第二颈椎的齿突相关节后弓侧块,2023/1/29,推拿学科,8,各部椎骨的特点颈椎-2,第二颈椎又称枢椎:齿突,前面,后面,2023/1/29,推拿学科,9,寰枢关节,2023/1/29,推拿学科,10,各部椎骨的特点颈椎-7,第7颈椎又称隆椎:棘突最长“大椎穴”,2023/1/29,推拿学科,11,钩椎关节,在枢椎至第一胸椎之间,在椎体上面的侧方,向上隆起形

3、成钩突,与相邻椎体下面侧方的斜坡构成关节即钩椎关节。钩椎关节具有类似滑膜 关节的结构,起限制颈 椎侧方滑动的作用。,2023/1/29,推拿学科,12,此关节和相邻的椎体部分构成椎间孔的前壁,而其侧方与动脉毗邻,发生骨刺时,向后方能挤压椎间孔内的组织结构,向侧方能影响椎动脉和其周围的交感神经。,钩椎关节 Luschka关节 它的增生可导致 颈椎病,2023/1/29,推拿学科,13,(二)椎间盘:,椎间盘是连接相邻两个椎体的纤维软骨盘。纤维环:多层同心圆排列的纤维软骨构成,前部稍宽,质坚韧。髓核:柔软富有弹性的胶状物,位于中央稍偏后。作用:连结;缓冲,2023/1/29,推拿学科,14,颈椎间

4、盘高度的总和约占颈椎高度的20-25%。颈椎间盘前部的高度较后部大,使颈椎具有正常前突弧度。髓核的中心在中后1/3交界处,是脊柱运动轴线通过的部位。椎间盘的营养靠椎体内血管的血液经透明软骨板弥散作用而来。,2023/1/29,推拿学科,15,2023/1/29,推拿学科,16,颈部重要结构,椎间孔,颈神经根,椎管,椎动脉,交感神经,横突孔,脊髓,2023/1/29,推拿学科,17,椎间孔,椎间孔前后径小,钩椎关节增生时 易刺激神经根椎间隙变窄时,椎间孔上下径亦变小。,2023/1/29,推拿学科,18,横 突 孔,颈椎的横突部有横突孔,其中有颈动脉、静脉和交感神经通过。椎动脉为两侧锁骨下动脉的

5、分支,一般由颈6横突孔进入,在寰枕关节入颅腔,在颅内合成椎基底动脉至小脑及内耳。椎骨活动时,横突孔壁能使其内部的组织结构受到牵拉或挤压,特别是椎间不稳定时,更易影响椎动脉与其周围的交感神经。,2023/1/29,推拿学科,19,椎 管,根据测量C4,5椎管最小,C2最大。C4前后径1.19cm,C2位1.4cm。C5前后径.18cm。颈脊柱屈伸时,颈椎管的长度有所改变。完全屈曲时,椎管的前缘可被拉长1.5cm。其内的脊髓也被牵长变细且紧张。后伸时椎管变短,脊髓松弛而变粗2-3cm,易于受压。,2023/1/29,推拿学科,20,脊 髓,颈3-胸2为颈膨大,C6最粗。脊髓内出现病变时,首先出现上

6、肢症状,然后出现下肢神经 功能障碍;,2023/1/29,推拿学科,21,颈脊神经根,前根和后根:在椎管内的 排列是前根在前,后根在 后;在椎间孔中部却呈上 下排列,后根在上方,前 根在下方。钩椎关节变性有骨刺时,对神经根的压迫可因部位不同而症状亦异。骨刺靠近椎管时压迫前根,或出现驰缓性麻痹而无感觉障碍的神经压迫症状。在椎间孔中部时则压迫后根,前根可不受累,只有感觉障碍而无运动障碍。,2023/1/29,推拿学科,22,颈14神经的前支组成颈丛支配颈部肌肉、膈肌,及颈、枕、面部感觉。其后支形成颈后丛。,2023/1/29,推拿学科,23,颈5胸1脊神经前支组成臂丛,其分支支配肩胛、肩、胸肌及上

7、肢肌肉及皮肤。,2023/1/29,推拿学科,24,交感神经,颈段脊髓无交感神经元,颈部交感神经来自胸段脊髓上部,其末梢神经纤维分布头、颈部及上肢,也分布到胸、腹部内脏。颈交感神经直接分支分布至心脏,通过交通支分布到咽部。颈内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伴随动脉支分布到眼部,支配散瞳肌和上睑的平滑肌,2023/1/29,推拿学科,25,三、病因病机(一)外因 各种急性外伤或慢性劳损可造成椎间盘、韧带、后关节囊损伤(跌仆闪挫,或长期低头伏案工作的人,如会计、缝纫、刺绣、打字等工作),从而使脊柱稳定性下降,促使颈椎发生代偿性增生,增生物如直接或间接压迫神经、血管,就产生症状。,2023/1/29,推拿学科,

8、26,(二)内因 椎间盘退变是本病普遍的内因。颈椎间盘一般从30岁后开始退变。,2023/1/29,推拿学科,27,四、临床表现 分为六型,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交感神经型,椎动脉型,混合型,2023/1/29,推拿学科,28,(一)颈型 以颈项僵硬、疼痛、颈椎活动障碍为主要症状。颈椎(正侧位)片显示:椎体边缘骨质增生,椎间隙变窄,或有韧带钙化,生理曲度变直等。,2023/1/29,推拿学科,29,(二)神经根型,在颈椎病中发病率最高(50%-60%)。是由颈椎间盘侧后方突出、钩椎关节或关节突关节增生、肥大,刺激或压迫神经根所致。,2023/1/29,推拿学科,30,病变在颈5以上者可见颈肩

9、痛和颈枕痛及枕部感觉障碍等;在颈5以下者可见颈僵,活动受限,有一侧或两侧颈、肩、臂放射痛并伴有手指麻木,肢冷,上肢发沉,无力、持物坠落等症状。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2023/1/29,推拿学科,31,颈神经根损害的症状和体征,2023/1/29,推拿学科,32,支配肩胛部肌肉的神经根,2023/1/29,推拿学科,33,臂丛神经牵拉试验,椎间孔挤压试验,2023/1/29,推拿学科,34,颈椎病的X线检查,(1)椎间隙狭窄;(2)椎体上下缘骨刺形成;(3)椎体终板下方骨质硬化;(4)钩椎关节部骨刺形成;(5)项韧带骨化;(6)椎管矢状径狭窄;(7)颈伸屈侧位可见颈椎不稳。

10、(8)侧位可见颈前凸曲线的改变,椎间隙前后方高度之变化。,2023/1/29,推拿学科,35,2023/1/29,推拿学科,36,2023/1/29,推拿学科,37,2023/1/29,推拿学科,38,2023/1/29,推拿学科,39,(三)脊髓型,占10%-15%。脊髓受压的主要原因是中央后突之髓核、椎体后缘骨赘、增生肥厚的黄韧带及钙化的后纵韧带。下颈段椎管相对较小,脊髓受压也易发生在下颈段。,2023/1/29,推拿学科,40,脊髓受压者,可出现上肢或下肢,一侧或两侧的麻木、酸软无力、颈颤臂抖,甚者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不全痉挛性瘫痪,如活动不便、步态笨拙、走路不稳,以致卧床不起,甚至呼吸困

11、难,四肢肌张力高,腱反射亢进,浅反射减弱或消失,出现病理反射等感觉或运动障碍。,2023/1/29,推拿学科,41,X线表现与神经根型相似脊髓造影、CT、MRI 可显示脊髓受压情况。,2023/1/29,推拿学科,42,2023/1/29,推拿学科,43,2023/1/29,推拿学科,44,2023/1/29,推拿学科,45,颈椎横突孔增生狭窄、上关节突明显增生可直接刺激或压迫椎动脉。椎间关节产生过度移动而牵拉椎动脉。颈交感神经兴奋,反射性地引起椎动脉痉挛等,(四)椎动脉型,2023/1/29,推拿学科,46,椎动脉型颈椎病可表现为颈肩痛或颈枕痛、头晕、恶心、呕吐、位置性眩晕、猝倒、持物落地、

12、耳鸣耳聋、视物不清等临床症状。上述诸症常因头部转动或侧弯到某一位置而诱发或加重。旋颈试验阳性。TCD(经颅多普勒)提示供血不足等。,2023/1/29,推拿学科,47,眩晕 本型的主要症状,可表现为旋转性、浮动性或摇晃性。头部活动时可诱发或加重。头痛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侧支循环血管代偿性扩张引起。主要表现为枕部、顶枕部痛、也可放射到颞部。多为发作性胀痛。视觉障碍 为突发性弱视或失明、复视,短期内自动恢复。是大脑后动脉及脑干内3、4、6脑神经核缺血所致。,2023/1/29,推拿学科,48,猝倒 是椎动脉受到刺激突然痉挛引起。多在头部突然旋转或屈伸时发生,倒地后再站起即可继续正常活动。其他:

13、还可有不同程度运动及感觉障碍,以及精神症状,2023/1/29,推拿学科,49,(五)交感神经型,颈脊神经灰交通支与颈交感神经及第1、2胸交感神经节的白交通支相连。颈椎各种结构病变的刺激通过脊髓反射或脑-脊髓反射而发生一系列交感神经症状:,2023/1/29,推拿学科,50,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头痛、头晕,有时伴有恶心、呕吐;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瞳孔扩大或缩小,心跳加速、心律不齐,心前区痛和血压升高;头颈及上肢出现出汗异常;耳鸣、听力下降,发音障碍交感神经抑制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昏,眼花,流泪,鼻塞,心动过缓,血压下降、胃肠胀气,2023/1/29,推拿学科,51,X线、CT、MRI等检查结果与神

14、经型颈椎病相似,2023/1/29,推拿学科,52,(六)混合型,在临床上,以上各型很少单独出现,最为常见的是同时存在两型或两型以上的各种症状,即为混合型颈椎病。,2023/1/29,推拿学科,53,五、辩证治疗(一)治疗原则:舒筋活血,理筋整复。(二)取穴及部位:风池、风府、肩井、肩中俞、肩外俞、肩髃、曲池、手三里、外关、内关、合谷、神门等,部位可取斜方肌、冈上肌等。,2023/1/29,推拿学科,54,风 池(GB 20)(足少阳胆经)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穴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2023/1/29,推拿学科,55,开封市中医药学校,风 府(DU 16)(督脉)在

15、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 1 寸,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中。,2023/1/29,推拿学科,56,肩 井(GB 21)(足少阳胆经)在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2023/1/29,推拿学科,57,肩中俞 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2寸(SI 15)(手太阳小肠经),2023/1/29,推拿学科,58,肩外俞 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SI 14)(手太阳小肠经),2023/1/29,推拿学科,59,肩 髃 在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LI 15)前平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手阳明大肠经),2023/1/29,推拿学科,60,曲 池(LI 11)(手阳明大肠经)在肘横纹外侧

16、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2023/1/29,推拿学科,61,开封市中医药学校,手三里(LI 10)(手阳明大肠经)在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处。,2023/1/29,推拿学科,62,开封市中医药学校,内 关(PC 6)(手厥阴心包经)在前臂掌 侧,当曲泽穴 与大陵穴的连 线上,腕横纹 上 2 寸,当掌 长肌腱与桡侧 腕屈肌腱之间。,2023/1/29,推拿学科,63,开封市中医药学校,外 关(SJ 5)(手少阳三焦经)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 2 寸,尺骨与桡骨之 间。,2023/1/29,推拿学科,64,开封市中医药学校,合 谷(LI 4)(手阳

17、明大肠经)在手背第1、2 掌骨间,当第 2 掌骨桡侧的中点处。,2023/1/29,推拿学科,65,神 门 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HT 7)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凹陷处。(手少阴心经),2023/1/29,推拿学科,66,斜方肌,2023/1/29,推拿学科,67,(四)操作方法:1.患者坐位,医者位于其背后,用扌衮法、揉法放松颈肩部、上背部及患者上肢的肌肉约610分钟。,2023/1/29,推拿学科,68,2.拿、捏法、指揉颈项部并配合推桥弓、推肩臂部。,2023/1/29,推拿学科,69,3.按揉以上俞穴,“得气”为度。,2023/1/29,推拿学科,70,4.颈项部拔伸:临床常用的拔

18、伸法有两种,2023/1/29,推拿学科,71,一:医者站在患者背后,两前臂尺侧放于患者两侧肩部,向下用力,双手大拇指顶在“风池”穴上方,(切勿用力过猛,以免引起患者头晕)其余四指及手掌托其下颌部,并向上用力,前臂与手同时向相反方向用力,边牵引边使头颈部前屈、后伸及向左右旋转。,2023/1/29,推拿学科,72,二:嘱患者正坐,医者站于患侧,右肘关节屈曲并托住患者下颌,手扶健侧颞枕部,向上缓缓用力拔伸,并作颈部左右旋转运动;另一手拇指置于患处相应椎旁,随颈部的活动在压痛点上进行按揉。,2023/1/29,推拿学科,73,在拔伸法操作后可根据病人情况,可进行颈椎扳法,以调整小关节的紊乱,棘突的

19、偏歪。,2023/1/29,推拿学科,74,5.拿肩井35次,然后以拍搓、揉法、抖法于患侧上肢施术各12遍结束治疗。,2023/1/29,推拿学科,75,拿肩井,上肢抖法,2023/1/29,推拿学科,76,六、注意事项,(一)推拿治疗颈椎病手法以轻柔和缓,切勿手法粗暴猛烈。(二)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不宜做后仰头转颈运动,以免加重眩晕。(三)对脊髓型颈椎病,推拿治疗效果不佳,或者进行性加重者应考虑综合治疗。,2023/1/29,推拿学科,77,(四)低头工作不宜太久,避免不正常工作体位,避免头顶手持重物。(五)睡眠时过高、过低、过硬,最好另用一小枕头垫放在颈项部。,2023/1/29,推拿学科

20、,78,(六)施术后可配合祛风散寒、活血化瘀、化痰通络、补益气血、滋补肝肾等中药内服。,2023/1/29,推拿学科,79,(七)颈椎牵引是一种十分有效的疗法,常配合推拿同时应用。做颈椎牵引时,牵引重量一般从5公斤开始,时间为1530分钟;牵引的角度因病而异,一般保持颈椎前倾位为宜。,2023/1/29,推拿学科,80,(八)治疗后可选用一宽领围围于颈项部,用以固定颈椎,并注意保暖。,2023/1/29,推拿学科,81,(九)可配合使用理疗,2023/1/29,推拿学科,82,(十)功能锻炼 1 与项争力 2 往后观瞧 3 颈项侧弯 4 前伸探海 5 回头望月 6 颈椎环转,2023/1/29,推拿学科,83,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