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理化生]初三化学物质的推断和科学探究.ppt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201762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4.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理化生]初三化学物质的推断和科学探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初三理化生]初三化学物质的推断和科学探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初三理化生]初三化学物质的推断和科学探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初三理化生]初三化学物质的推断和科学探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初三理化生]初三化学物质的推断和科学探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三理化生]初三化学物质的推断和科学探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理化生]初三化学物质的推断和科学探究.ppt(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华乐思在线教学直播课堂,马上开始,请同学们准备好笔和纸,认真听讲,宋立伏:清华附中化学高级教师。所辅导的学生多次获奖,擅长课堂设计,教学效果显著。,物质的推断与科学探究(一),主讲老师:宋立伏,3,物质推断,化学推断题是初中化学中的一种十分重要的题型,由于它可以将基本概念和原理与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实验融于一体,具有覆盖面广、关系复杂、综合性强等特点,所以一直是化学中考的重要题型,占有较大的分值。而关于混合物组成的推断题,则是此类题的重中之重,且极具挑战性。这类题突出学科内的综合,特别注重考察学生的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大。,4,一、考点记忆,白色固体:黑色固体:蓝色固体

2、:黄色固体:红色固体:紫黑色固体:,1、常见固体物质的颜色,MgO P2O5 KClO3 Na2CO3 KCl NaCl CuSO4 CaCO3、BaCO3、BaSO4、AgCl、Mg(OH)2等,木炭(C)、铁粉、CuO、MnO2、Fe3O4,CuSO45H2O、Cu(OH)2,S、FeCl3、Fe2(SO4)3,红磷(P)HgO Cu Fe2O3 Fe(OH)3,KMnO4,5,2、常见沉淀的颜色,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白色沉淀:蓝色沉淀:红褐色沉淀:,BaSO4 AgCl,CaCO3 BaCO3 Mg(OH)2 等,Cu(OH)2,Fe(OH)3,6,3、特殊颜色的溶液,蓝色溶液黄色溶液

3、浅绿色溶液,含有Cu2+,含有Fe3+,含有Fe2+,4、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及其规律,7,二、基本解题思路,审题,显性条件,隐含条件,抓关键,反应特征,现象特征,排除法,假设法,顺或逆推法,结论,验证,通过题中描述的现象,确定某些物质或排除某些物质。,8,三、解题步骤,审题:读懂题意或图意,并将信息进行整合分析:找到突破口“题眼”,如物质的色态、用途、分类,元素组成、俗称、相对分子质量解答:符合题目要求,语言简洁检验:将答案带回原题检验,9,四、常见题型,叙述型,表达式型,表格式,框图式,按题目形式分:,按题目背景分:,以实验型为背景,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背景,10,1、有一包粉末可能含有C

4、aCO3、Na2CO3、Na2SO4、CuSO4、NaNO3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学生为了确定其组成,做如下实验,请根据实验现象进行推断,把相应的物质的化学式填在表中的空格内。,CaCO3 CuSO4,Na2CO3,Na2SO4,NaNO3,叙述型,以实验型为背景,11,2、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中,通入的气体A是氢气和一氧化碳中的一种或两种,黑色粉末B是氧化铜和木炭粉中的一种或两种。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黑色粉末变红色,无水硫酸铜变蓝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判断:气体A和黑色粉末B的可能组合有哪几种?(每种组合中A和B的成分均要求用化学式表示),CuO被还原,有H2O生成,通入的气体中有H2,有CO

5、2生成,可能是气体中有CO,也可能是粉末中有C,叙述型,以实验型为背景,12,气体A和黑色粉末B可能有三种组合:A为H2,B为CuO和C;A为H2和CO,B为CuO;A为H2和CO,B为CuO和C。,13,3、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对一种工业废水按下列步骤进行实验(假设能发生的反应均恰好完全反应):,根据以上实验事实,用化学式回答:当废水溶液中仅含有一种溶质时,该溶质是。,FeCl3,以分离实验为背景,AgCl,Fe(OH)3,叙述型,14,4、A、B、C、D是常见的化合物,A中含有钾元素。他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2A+B=C+2H2OC+D=BaSO4+2AD+CuSO4=BaSO4+Cu(OH)

6、2根据以上信息,推断A、B两物质化学式:A B;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叙述型,以酸碱盐知识为背景,KOH,H2SO4,K2SO4+Ba(OH)2=BaSO4+2KOH,Ba(OH)2,K2SO4,KOH,15,5、A、B、D、E、F常温时均为无色气体,C为无色液体它们之间有如下关系:,(1),(2)A+Cl2 F,将F通入C后滴入石蕊试液变红色.,点燃,(3)B+D E,E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点燃,试推断AF各是什么物质,并写出它们的化学式。,A;B;C D;E;F。,H2,O2,H2O,CO,CO2,HCl,表达式型,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背景,16,6、有A、B、C、D、E五瓶失去标签的

7、无色溶液,已知它们分别是NaOH HCl BaCl2 MgSO4 和K2CO3中的一种,为了鉴别,可各取少量溶液两两混合,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表中“”表示生成沉淀,“”表示有气体产生,“”表示观察不到明显现象。,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判断 A;B;C;D;E。,HCl,aOH,BaCl2,K2CO3,MgSO4,表格式,以酸碱盐知识为背景,K2CO3,K2CO3,HCl,HCl,MgSO4,MgSO4,BaCl2,BaCl2,aOH,aOH,17,解析:寻找本题目突破口的关键在于根据酸碱盐相互之间反应建立对照表。将这五种物质两两混合,列表在相应位置标出有关的实验现象:,18,框图推断题,19,7、

8、现有AE五种常见物质,其中B是食品包装中的常用的干燥剂,A、B、C三种白色固体都含同种金属元素;E是一种金属矿石。工业利用高温煅烧石灰石得到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请推断以上五种物质,并写出每个反应的方程式,不能重复。,框图式,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背景,CaO,CaCO3,Ca(OH)2,+H2O,CO2,+Ca(OH)2,+HCl,+Na2CO3,Fe2O3,+CO,20,8、A、B、C、D、E、X、Y、W是初中化学中 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下的转化关系其中B是人体胃液中的一种酸,W为最常见的液态氧化物,C气体是常用于光合作用和灭火的气体。(部分生成物已略去)请推断以上各种物

9、质。,框图式,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背景,H2O,CO2,CaCO3,+HCl,CaCO3,CaCl2,Na2CO3,Na2CO3,NaOH,Ca(OH)2,Ca(OH)2,21,常见物质,混合物,空气、,自然界的水、天然气、煤、石油、生铁、钢、溶液,纯净物,单质,金属单质:,Fe,Mg Cu Zn,非金属单质:,H2,O2,C,S P,化合物,无机物,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CO2,CO,H2O,CaO,Fe2O3,酸,HCl,H2SO4,HNO3,碱,NaOH,Ca(OH)2,盐,NaCl,NaHCO3,Na2CO3,有机物:,CH4,C2H5OH,CH3OH CH3COOH,CaC

10、O3,B了解,D掌握,A初识,22,三种物质之间的转化,Na2CO3 Ca(OH)2 CaCO3,23,A,B,C,出题,24,A,B,C,出题,做题,突破口,?,25,课间休息五分钟,26,科学探究,27,28,人教版教材中有关 科学探究内容,1.身边化学物质的探究(26项)2.物质构成变化的探究(16项)3.化学基本实验的探究(7项),29,习题分类,依据探究过程的要素分类,依据探究素材的来源分类,依据探究知识的专题分类,30,完整探究,局部探究,根据题意作出猜想(假设)并设计实验方案,对实验事实作出表述处理,对探究实验方案作出评价,科学探究的要素,31,科学探究的素材来源,来源于化学实验

11、来源于生产实践来源于生活实际来源于科学技术.,32,1.身边化学物质的探究 2.物质构成、变化的探究 3.化学基本实验探究 4.综合探究,科学探究的主题,33,常见气体的性质探究酸碱盐化学性质及特性探究反应后溶液成分探究.,1.身边化学物质的探究,34,催化剂分子运动质量守恒定律金属活动顺序反应条件(金属锈蚀、燃烧条件等)反应实质(中和反应等)溶液.,2.物质构成、变化的探究,35,气体的制备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物质的检验与鉴别.,3.化学基本实验探究,36,涉及探究过程多个环节,探究的主题涉及的是各知识版块间的整合和重组。,4.综合探究,37,中考中对于科学探究的考察中等难度题,1、有三瓶无色

12、透明的液体,分别是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水。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把这三瓶液体区分开来,并将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填写在下表中。,分别取待检液体少量于试管中,然后分别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观察现象,液体不变色的是水;变红的是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向上述变红的液体中分别滴加Ca(OH)2溶液,观察现象,有白色沉淀出现的原液体是Na2CO3溶液;无现象的原液体是NaOH溶液,局部探究物质鉴别,38,中考中对于科学探究的考察中等难度题,分别取待检液体少量于试管中,然后分别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观察现象,液体不变色的是水;变红的是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向上述变红的液体中分别滴加盐酸,观察

13、现象,有无色气体出现(且红色消失)的原液体是Na2CO3溶液;无气体生成的原液体是NaOH溶液,1、有三瓶无色透明的液体,分别是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水。,39,中考中对于科学探究的考察中等难度题,分别NaOH溶液和水少量,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液体不变色的是水;变红的是NaOH溶液,分别取待检液体少量于试管中,分别滴加盐酸,有无色气体出现的原液体是Na2CO3溶液;无明显现象的原液体是NaOH溶液和水,1、有三瓶无色透明的液体,分别是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水。,40,中考中对于科学探究的考察中等难度题,2、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用下列装置探究CO2的实验室制法。,加热固体碳酸氢钠或固体碳酸

14、氢铵都能产生CO2,其化学方程式分别是:,利用加热碳酸氢钠的方法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不选用碳酸氢铵制取CO2的理由是。,A,碳酸氢铵加热分解会产生CO2和NH3的混合气体,从而制得的CO2不纯。,知识背景:O2、CO2的 实验室制法,知识背景:O2、CO2的 实验室制法,41,中考中对于科学探究的考察中等难度题,3、小明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他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1)请你帮小明同学填写下表中未填完的空格;(2)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3)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

15、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第二方面的实验是要。,对比(或比照等),比较MnO2在KClO3分解前后的质量,验证从反应后的剩余物中分离出的物质是否能加快KClO3的分解。(MnO2性质是否改变),4,42,时间较长、温度较高,2KClO3=2KCl+3O2,高温,将MnO2与KClO3的混合物加热,43,中考中对于科学探究的考察中等难度题,4、某同学在自主学习酸的知识时,设计了以下实验报告,请将实验报告补充完整。【实验目的】【实验用品】试管、铁片、铜片、稀盐酸、稀硫酸、NaOH溶液、石蕊和酚酞试液等【实验内容】(见下页)【实验思考】从物质组成的

16、角度解释稀酸具有酸的通性的原因。,探究(或认识)稀酸的通性,酸都含有氢元素(都能电离出H+),可根据该实验的内容及其结论 逆向推导,知识背景:酸的性质、组成,知识背景:酸的化性、组成,5,44,红,无色气泡,Fe+H2SO4=FeSO4+H2,与碱反应,45,中考中对于科学探究的考察中等难度题,5、南南同学跟妈妈学烧紫甘蓝(紫卷心菜),用油炒后加入食醋,发现紫色的叶片立即变红,激发了他的探究欲望。提出问题紫甘蓝的汁液能作酸碱指示剂吗?进行实验取紫甘蓝叶片少许在研钵中捣烂,用少量水浸泡,滤出蓝紫色的汁液。将汁液分别滴人下列液体中,观察其显示的颜色并记录。,46,得出结论紫甘蓝的汁液(选填“能”或

17、“不能”)作酸碱指示剂。质疑并求证紫甘蓝的汁液在均为碱性的肥皂水和纯碱溶液中,为何显示不同颜色?用pH试纸测得上述肥皂水和纯碱溶液的pH分别为9和11,则肥皂水的碱性比纯碱溶液的碱性(选填“强”或“弱”)。查阅资料:,能,弱,47,得出结论2紫甘蓝的汁液在不同pH范围内显示的颜色不同,利用紫甘蓝的汁液还可以区分液体碱性的。拓展应用柠檬酸是制汽水的原料之一,为探究其固体是否显酸性,南南同学联想到教材上CO2相关实验的设计,准备了三朵用紫甘蓝的汁液染成蓝紫色的干燥小花。取干燥的花和喷上水的花,分别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两个集气瓶中,发现花不变色,花变成了 色。在干燥的花上直接撒少量柠檬酸固体,花不变色

18、,说明了;再向该花喷水,蓝紫色的花上出现了红色。反思上述花的变色均与水有关,水的作用分别是:花;花。,相对强弱,红,柠檬酸固体不显酸性,H2O与CO2反应生成H2CO3,解离出H+,柠檬酸溶解于水,在水中会解离出H+,48,中考中对于科学探究的考察中等难度题,6、某化学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充分反应冷却后,天平仍然平衡的是。由上述实验可知,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A,原子种类、原子数目、元素种类,49,中考中对于科学探究的考察中等难度题,6、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前后,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是增加、减小还是不变?小刘、小李按下面的步骤进行探究:(1)提出假设:物质发生化学

19、变化前后总质量不变。(2)设计并进行实验:小刘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A所示,小李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B所示。,50,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这两个实验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小刘:小李:实验结论:小刘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小李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总质量与反应物总质量不相等。你认为 的结论正确,导致另一个实验结论错误的原因是:。请从原子的角度分析你认为正确的结论的原因:。,BaCl2+Na2SO4=BaSO4+2NaCl,Na2CO3+2HCl=2NaCl+H2O+CO2,小刘,反应后生成的气体逸散到空气中去了

20、,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51,中考中对于科学探究的考察中等难度题,7、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下列三种金属被发现、使用的先后顺序依次为:铜、铁、铝。(1)金属大规模被使用的先后顺序跟_(填序号)选项关系最大。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金属的导电性;金属的活动性。(2)为探究锰与铁的金属活动性,在相同温度下,取大小相同、表面光亮的两种金属薄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中(反应中Mn显+2价),请回答:,52,除了比较与酸反应产生气体速率的快慢,请你再举出一种可比较这二种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写出所需药品即可):_和_。,金属

21、锰的薄片,氯化亚铁,53,中考中对于科学探究的考察中等难度题,8、为了探究“乙醇是否能溶于水”的问题,某化学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步骤】在盛有2mL水的试管中滴入23滴红墨水,振荡。后加入2mL乙醇,不振荡,发现乙醇与水分层振荡试管,观察现象。【问题讨论】(1)在水中滴入红墨水的目的是什么?(2)在操作步骤中,为了确保乙醇与水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实验操作时应注意什么?(3)要证明乙醇能溶于水,还应进行操作步骤,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便于观察,滴加酒精时,速度不要过快,要慢慢滴加且使液体沿试管壁流下。,轻轻震荡试管,静置一会儿,观察到整个试管内的液体变成红色,不再出现分层。,54,9、某化学课外

22、活动小组在实验室药品柜中发现了一瓶无色溶液,但这瓶试剂标签已经残缺,无法辨认,只知道可能是氢氧化钾、碳酸钾、硫酸钾、硝酸钾中的某一种。小明认为可能是氢氧化钾,小刚认为可能是硫酸钾,请回答下列问题:(1)你认为 的猜想一定是错误的,(2)你认为该瓶试剂还可能是,试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55,10、化学课上,李芹同学将燃烧的钠迅速伸入盛有CO2的集气瓶中,发现钠在其中继续燃烧,反应后冷却,瓶底附着黑色颗粒,瓶壁上粘附着白色物质。提出问题黑色颗粒和白色物质可能是什么呢?进行猜想你认为黑色颗粒是,小明认为白色物质是氧化钠,小华认为是氢氧化钠。你认为白色物质还可能是。李芹同学认为小华的猜想是错误的,其

23、理由是。查阅资料CaCl2+Na2CO3=CaCO3+2NaCl,氧化钠为白色粉末,Na2O+H2O=2NaOH实验探究李芹同学对白色物质进行实验探究。实验方案1:取少量白色物质于试管里,加入适量的水,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到溶液变成红色,结论:白色物质为氧化钠。实验方案2:取少量白色物质于试管里,加入适量的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然后过滤,再向滤液里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无明显现象出现。结论:白色物质为。反思评价小娟同学认为实验方案1得出的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得出结论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碳粒,碳酸钠或碳酸钠

24、与氧化钠的混合物,反应物中无氢元素,碳酸钠,碳酸钠的水溶液也显碱性,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56,11、小刚在化学实验室发现一瓶没有盖瓶塞的NaOH固体。小刚叫来小军和小红,共同探究这瓶NaOH固体的成分。他们依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对这瓶固体的成分作了如下的猜想:可能是NaOH;可能是;可能是 的混合物。为了验证猜想,他们分别做了下面的实验。(1)小刚取少量样品滴加稀盐酸,有气体生成。由此小刚认为该固体中含有。(2)小军取少量样品溶于水,向所得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为红色。由此小军认为该固体是NaOH。请判断小军所得结论是否正确,并简述理由。(3)小红取少量样品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滴加CaCl

25、2溶液,如产生 现象,证明该固体中含有Na2CO3。为了验证猜想,小红继续向溶液中滴加CaCl2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然后过滤。你认为她接下来还应进行的实验是,如果产生 现象,证明含有NaOH。在小红所做的实验中,若把CaCl2溶液换成Ca(OH)2溶液是否可行?请简述理由。,Na2CO3,NaOH与Na2CO3,Na2CO3,不正确,因Na2CO3溶液也显碱性,白色沉淀,向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酚酞试液变红,不可行,因Ca(OH)2溶液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NaOH,57,12、2008年春季,特大暴风雪袭击了我国南方地区,在抗击暴风雪的战斗中,融雪剂发挥了定的作用。小明现有一包某公司生产的融雪剂,已知它由碳酸钠、氯化镁、硫酸铜、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提出问题该公司生产的融雪剂到底含有什么物质呢?查阅资料含钠元素的物质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时会产生 黄色火焰。实验探究下面是小明设计的探究实验,请你帮他完成。,反思和评价(1)写出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融雪剂融雪的原理是;(3)使用融雪剂有很多危害,例如会腐蚀道路、桥梁。请你再举一例,不含碳酸钠,含有氯化镁,取融雪剂在酒精灯上灼烧,产生黄色火焰,2NaOH+MgCl2=Mg(OH)2+2NaCl,降低了溶液的凝固点,CuSO4,58,59,本节课到此结束请同学们下节课准时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