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采血.ppt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203876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4.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脉采血.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动脉采血.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动脉采血.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动脉采血.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动脉采血.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动脉采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脉采血.ppt(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动脉采血 血气分析 重症医学科 陈 勇,一、概 述,1、动脉血气分析目的:通过动脉血气分析可监测有无酸碱平衡失调、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判断急、慢性呼吸衰竭的程度。为诊断和治疗呼吸衰竭提供可靠依据。我科的血气分析机还配有电解质、血红蛋白、酮体检查。,2、动脉血气分析的适应症:各种疾病、创伤、手术所导致的呼吸功能障碍。呼吸衰竭的患者,使用机械辅助呼吸治疗时。抢救心、肺复苏后,对患者的继续监测。,(一)、血气分析标本采集的方法与质量保障,1用物准备,治疗盘、弯盘、无菌巾、2ml 或5ml 注射器、橡皮塞、肝素抗凝剂(抗凝剂的配制:20 ml生理盐水加12500u肝素钠溶液)、皮肤消毒剂、棉签、体温表

2、。,2采血前准备,测量病人体温吸氧者计算给氧浓度FiO2=21+4氧流量(L/min)估算输入病人最近的血常规HGB值(我科的血气机可以测HGB的值所以不用输数据)注射器抽取625uml 肝素钠1ml 抗凝剂湿润管壁,转动针栓使整个注射器内均匀附着肝素,针尖向上尽可能的推出多余液体和注射器内残留气泡,选择采血部位,表浅易于触及、穿刺方便、体表侧支循环较多、与大静脉和神经离得尽可能远,如桡动脉、肱动脉或股动脉,婴幼儿也可选腋动脉、颞动脉。,3 操作步骤,常规消毒,穿刺区皮肤:消毒面积要大,直径在5cm以上 操作者的手指:操作者固定血管的食指、中指,消毒面积达两个关节以上。,.动脉穿刺,(1)桡动

3、脉采血:腕部伸直,掌心向上,手自然放松,穿刺点位于掌横纹上方12 cm的动脉搏动处。已消毒的手指触桡动脉搏动的准确位置,使动脉处于手指的下方,在动脉搏动明显处进针,与皮肤成3045角;,(2)股动脉采血,病人平卧,双腿伸直稍外展,常规消毒皮肤,用左手示指和中指摸清股动脉搏动,予以固定。以腹股沟韧带下1.52.0 cm股动脉搏动最强处作为穿刺点,穿刺针与皮肤垂直。,采血,见有血液进入注射器时,以一手固定好穿刺针,取血0.5-1ml后拔针。拔针后,注射器不能回吸,只能稍外推,使血液充满针尖空隙,排出一滴血,以排尽空气,用橡皮塞封住针头,隔绝空气。,.混匀抗凝剂,抽好动脉血的注射器在手中来回搓滚51

4、5秒,混匀抗 凝剂以防血液凝固。,.送检、整理用物,立即送检。整理用物,垃圾分类处理。,压迫止血,重压穿刺点510分钟,不要揉,直至不出血为止。对有凝血机制障碍的病人要延长按压时间。,等待几分钟。血气分析结果出来啦。,结果精确,标本质量,(二)、注意事项,1.采血前了解病人诊断,如有经血传染的传染病患者,操作人员要保护好自己,做好保护措施。2严格无菌操作。,3采血时间宜在空腹或饭后2小时,病人在安静状况下采血,活动后喘憋明显的患者应先休息1530min,避免因患者紧张、恐惧和活动影响结果的准确性。4吸痰后20min方可采集血气标本,这时体内血气和酸碱值达平衡状态。,5在化验单上注明体温,给氧或

5、上呼吸机的病人要注明氧浓度,注意药物对血气结果的影响。6抽血时不能混入空气,注射器中不能留过多的肝素液,采血完毕后血标本立即送检。,(三)、相关知识,1、饭后迷走神经兴奋,胃碳酸酐酶作用加强,碱潮。2、温度影响PH、PaCO2、PaO2。3、当改变吸氧浓度时要经过15分钟(最好30分钟)以上再采血。4、混入空气导致PH、PaCO2、PaO2。5、用5ml注射器采3.3ml血、2ml注射器采2ml血,否则误差极大。6、输乳剂前或输完乳剂12小时后采血,血气申请单上必须注明病人使用乳剂及停用时间。7、采血后立即送检(30分钟内)或4保存不超过1小时。,如何判断抽血是动脉还是静脉,1、PO250mm

6、Hg一般为动脉血,PO240mmHg一般为静脉血;2、血气分析中SaO2与病人手指氧饱和度相符为动脉血;3、桡动脉处穿刺抽血多为动脉血。,血气分析仪的保养与维护,仪器要放在平稳、干燥、散热好的地方,以免影响测试功能。定期校正仪器的可靠性。昼夜开机,全自动血气仪使用的是集成电路,反复开机不利于机器的稳定性。,二、反映血液酸碱平衡 常用指标,英文 中文 正常值 平均值pH PH值 7.357.45 7.40PaCO2 二氧化碳分压 3545mmHg 40PaO2 氧化压 95100mmHg SaO2 动脉血氧饱和度 96100HCO3-实际碳酸氢盐 2227mmol/L 24BB 缓冲碱(全血碱含

7、量)4555mmol/L 48BE 标准碱剩余 3mmol/L 0BEact 实际剩余碱 3mmol/L 0BEecf 细胞外剩余碱 3mmol/L 0(血浆剩余碱)AG 阴离子间隙 24mmol/L 12P50 SaO2为50时氧分压 26.6 mmHg,(一)、PH值,正常人动脉血PH值为7.35-7.45。PH值7.45为碱血症.PH值本身不能区别酸碱失衡性质,判断是代谢性还是呼吸性酸碱失衡,需要根据HC03-和PaCO2 值来决定。,(二)、PaCO2(二氧化碳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是指动脉血中物理溶解CO2分子所产生的压力。正常值3545mmHg,平均40mmHg(4.676.0kPa

8、)。PaCO2.kPa(45mmHg),表示肺通气不足,有CO2潴留,见于呼吸性酸中毒或代偿后的代谢性碱中毒型呼衰。PaCO24.7 kPa(35mmHg),表示肺泡过度换气,CO2呼出过多,见于呼吸性碱中毒或代偿后的代谢性酸中毒。也可见于型呼衰。,氧分压是指溶解于动脉血中的氧所产生的张力动脉血氧分压(PaO2)参考值为12.713.3kpa(95100mmHg)氧分压低于60mmHg即有呼吸衰竭,30mmHg可有生命危险。血液中PaO2越高,则HbO2的百分比也越高。血液中PaO2越低,则HbO2的百分比也越低。,(三)、PaO2(氧分压),(四)、SaO2,动脉氧饱和度(SaO2)是指血液

9、在一定的PaO2下,HbO2占全部Hb的百分比,可反映肺功能的状况。正常值为96-100,其高低取决于血红蛋白的质量。,(五)、st.HCO3-(SB),标准碳酸氢盐(standard bicarbonate SB):全血在标准条件下所测得的血浆HCO3-的含量。标准条件是:血温38,血氧饱和度100,PaCO2为40mmHg的气体平衡。因为排除呼吸性因素的影响,故SB是反映酸碱平衡代谢性因素的指标。正常值为22-27mmol/L,平均为24mmol/L。代酸时SB,代碱时SB。,实际碳酸氢盐(actual bicarbonate AB):是隔绝空气的血液标本在实际PaCO2和SaO2条件下测

10、得的血浆HCO3-含量。AB受呼吸和代谢两方面因素的影响,正常人AB与SB相等。AB与SB的差值反映了呼吸性因素对酸碱平衡的影响。正常值为22-27mmol/L,平均为24mmol/L。,(六)、HCO3-(AB),(七)、BB,缓冲碱(buffer base BB)指血液中一切具有缓冲作用的负离子的总和。包括HCO3-、Hb-、Pr-、HPO4-正常值:45-55mmol/L反映代谢性因素的指标。PaCO的高低对BB无明显影响代谢性酸中毒时,BB,代谢性碱中毒时,BB,(八)、BE,标准碱剩余(base excess,BE)是指在血温38,PaCo240mmhg,SaO2 100%的条件下,

11、将全血滴定PH值至7.40时所需的酸或碱的含量。如需用酸滴定,说明受测血样碱过剩,此时用正值表示,表示代谢性碱中毒。如果需要用碱滴定,说明受测血中碱缺失,用负值表示,表示有代谢性酸中毒,正常值为3mmol/L。,实际碱剩余:是隔绝空气的血液标本在实际PaCO2和SaO2条件下,将全血滴定PH值至7.40时所需的酸或碱的含量。正常值为3mmol/L。,(九)、AG,阴离子间隙(AG):指血浆中末测定阴离子(UA)与末测定阳离子(UC)的差值,即AG=UA-UC。正常值:24mmol/L。AG=HCO3-见于单纯代酸。AGHCO3-,提示代酸合并代碱。,(十)、P50,指血氧饱和度为50时的氧分压

12、值,一般为26.6mmHg,反映血液的输氧能力以及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P50,HbO2亲和力,氧气易释出。P50,O2与Hb的亲和力,O2不易释出。因此P50降低时,尽管SaO2较高,而实际上组织同样缺氧。,三、酸碱失衡判断,(一)、酸碱平衡的调节机制,当酸碱失衡时,机体所有的调节功能均来缓冲纠正,在众多的因素中,PH、PaCO2、HCO3 是最重要的参数,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使用H-H公式来表达:PH=6.1+log HCO3-=6.1+log 24 0.03PaCO2 0.0340=6.1+log 20 7.401 1由此可见,,HCO3-PaCO2,是机体最重要的缓冲对,PaCO2是酸碱平

13、衡的呼吸性因素HCO3-是酸碱平衡的代谢性因素HCO3-的原发性升高或降低引起的酸碱失衡称为代谢性碱中毒或酸中毒PaCO2原发性升高或降低引起的酸碱失衡称为呼吸性酸中毒或碱中毒,HCO3-PaCO2,PH=,呼吸性酸中毒 增高 降低 酸血症PH 呼吸性碱中毒 降低 增高 碱血症 代谢性酸中毒 降低 代谢性碱中毒 增高,PaCO2,HCO3-,1、单纯酸碱失衡,PH=,HCO3-PaCO2,如果HCO3-和PaCO2 同时存在,使PH,则为代碱+呼碱。如果HCO3-和PaCO2 同时存在,使PH,则为代酸+呼酸。,2、相加型酸碱失衡,PH=,HCO3-PaCO2,相加型酸碱失衡血气主要特点,例1

14、:,pH=7.549 PaCO2=26.9mmHg PaO2=141.2mmHg BB=55.5mmol/L BE=6.3mmol/L HCO3-=29.7mmol/L,例2:,pH=7.237 PaCO2=47.8mmHg PaO2=142.6mmHg BE=-4.6mmol/L K+=4.57mmol/L AG=19.7mmol/L HCO3-=17.5mmol/L,相加型酸碱失衡血气主要特点,如果HCO3-和PaCO2 同时存在,使PH 无变化或变化不明显,有可能是一个因素原发性的变化导致另一个因素的继发性代偿,也可能是代碱+呼酸。如果HCO3-和PaCO2 同时存在,使PH 无变化或变

15、化不明显,有可能是一个因素原发性的变化导致另一个因素的继发性代偿,也可能是代酸+呼碱。,3、相消型酸碱失衡,PH=,HCO3-PaCO2,相消型酸碱失衡血气主要特点,例3:,PH=7.41 PaCO2=57.8 mmHg PaO2=90mmHg BE=+4.5mmol/L HCO3-=28.5mmol/L,例4:,PH=7.35 PaCO2=33.6mmHg PaO2=102 mmHg BE=-4.2mmol/L HCO3-=19.6mmol/L,相消型酸碱失衡血气主要特点,(二)酸碱失衡的代偿 机体代谢过程中不断生成酸性或碱性物质,也摄取一些酸性和碱性物质,依靠体液的缓冲系统及肺和肾的调节功

16、能,血液的PH值仍然稳定在正常范围内。但是,当体内酸碱过量或机体调节机制障碍时,则会导致体液环境的酸碱平衡紊乱。,呼吸性因素(PaCO2)的原发性变化,由代谢性因素(HCO3-)来进行继发性代偿。代谢性因素(HCO3-)的原发变化,由呼吸性因素(PaCO2)来进行继发性代偿。,PH=,HCO3-PaCO2,代酸 代碱 PH(低)(高)7.40 呼酸 呼碱 表示代偿方向,(三)如何分析酸碱失衡,(一)分析步骤,1、根据PH值大致判断有无酸血症或碱血症,但是PH值不能确定酸碱失衡的性质,有时PH值在正常范围内也不能忽视,因为相消型酸碱失衡时,PH值是正常的。2、PaCO2是判断呼吸性酸碱失衡的指标

17、,HCO3-是判断代谢性酸碱失衡的指标。3、计算代偿预计值,判断有无混合型酸碱失衡。,类型 原发性变化 继发性代偿 公式 最大代偿时间 代 酸 HCO3-PaCO2 PaCO2=1.5HCO3-+82 12-24h 代 碱 HCO3-PaCO2 PaCO2=0.7 HCO3-5 12-24h 慢性呼酸 PaCO2 HCO3-HCO3-=0.4 PaCO2 3 3-5天 急性呼酸 PaCO2 HCO3-HCO3-=0.1 PaCO2 1.5 数分钟至4-6h 慢性呼碱 PaCO2 HCO3-HCO3-=0.5 PaCO2 2.5 3-5天 急性呼碱 PaCO2 HCO3-HCO3-=0.2 Pa

18、CO2 2.5 数分钟至4-6h,(二)计算代偿值的公式,类 型 原发性变化 继发性代偿 代偿值计算公式 代 酸 HCO3-PaCO2 PaCO2=1.5HCO3-+82 代 碱 HCO3-PaCO2 PaCO2=40+0.7(HCO3-24)5 慢性呼酸 PaCO2 HCO3-HCO3-=24+0.4(PaCO2-40)3 急性呼酸 PaCO2 HCO3-HCO3-=24+0.1(PaCO2-40)1.5 慢性呼碱 PaCO2 HCO3-HCO3-=24-0.5(40-PaCO2)2.5 急性呼碱 PaCO2 HCO3-HCO3-=24-0.2(40-PaCO2)2.5,(三)展开后计算代偿

19、值的公式,公式中PaCO2=40mmHg HCO3-=24mmol/L,(四)如何根据计算值判断,1、呼酸是否合并代碱 慢性呼酸:HCO3-=24+0.4(PaCO2-40)3 急性呼酸:HCO3-=24+0.1(PaCO2-40)1.5实测值计算值:呼酸+代碱实测值计算值:呼酸代偿,2、代酸是否合并呼碱,PaCO2=1.5HCO3-+82实测值计算值:代酸+呼碱实测值计算值:代酸代偿,3、呼碱是否合并代酸,慢性呼碱:HCO3-=24-0.5(40-PaCO2)2.5 急性呼碱:HCO3-=24-0.2(40-PaCO2)2.5 实测值计算值:呼碱+代酸实测值计算值:呼碱代偿,4、代碱是否合并

20、呼酸,代 碱:PaCO2=40+0.7(HCO3-24)5测值计算值:代碱+呼酸实测值计算值:代碱代偿,编号 PH PaCO2 HCO3-St HCO3-BE BEecf BB SaO2 1 7.344 36.1 19.2 19.6-5.7-5.7 42.2 99.1 2 7.328 50.2 25.8 25.6-0.7-0.5 46.1 99.5 3 7.46 45 28.6 28.2 5.0 4.8 56.2 99 4 7.522 28 22.7 21.9 0.3 0.4 44.1 99.6 5 7.213 49.6 21.2 21.3-6.4-6.4 36.9 98.9 6 7.549 26.9 30.1 30.0 6.7 7.4 55.7 99 7 7.367 55 34.5 34.3 4.4 4.4 49.5 99(呼吸机治疗2天)8 7.41 32 18.2 18.3-1.6-1.5 39.1 99.6(呼吸机治疗2天),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