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影片观后感五篇.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20554 上传时间:2020-09-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爱国主义影片观后感五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爱国主义影片观后感五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爱国主义影片观后感五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爱国主义影片观后感五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爱国主义影片观后感五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爱国主义影片观后感五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国主义影片观后感五篇.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爱国主义影片观后感五篇 爱国主义影片展现了我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民族气节和大义,不畏强权、坚定不移的民族信念。认为优秀的爱国主义影片具有生动、直观、感染力强的特点,有着健康向上、催人进取的思想的内涵。爱国主义影片观后感1今天,我观看了电影地道战,它主要是讲:1942年到1944年那几年,日本侵略军在冀中平原上“大扫荡”实施了三大策略:“杀光、抢光、烧光”。冀中人发由于军力不足,不能对抗敌人,就创造了新的斗争方式-地道战。创建地道战以后,敌人就往里面攻击,想方设法地破坏。但是聪明的冀中人民又想到了很多妙法来防备,敌人没有得逞,他们既怕又恨,但又对我们没办法。在地道里作战时,民兵队长高传宝利用人群来

2、传播消息,使队长的意思能传播给人群。人们有了地道战,敌人的“扫荡”粉碎了,冀中人民取得了胜利。观看这部电影的同时,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古代的中国人民如此聪明,而现在的中国人却如此地脆弱无能,就拿诺贝乐奖这个事例来说吧,在外国已经有很多人得了诺贝乐奖,但我们中国却只有几个人获得了诺贝乐奖,真是天壤之别啊!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中国人并不比别人笨,为什么会这样?告诉你吧,因为我们中国人不懂得合作,只懂得为自己争权谋利。我们回想一下地道战吧,如果他们不合作,能修建成地道吗?如果他们不合作,能想出防毒方法吗?所以我呼吁大家不要再争取权谋利了,你倒不如把争取谋利的时间来为国家作奉献,这样也许对你会更好。同时

3、,我也希望我们小学生好好学习,不要玩世不恭,好好学习,不要辜负大家对你的期望,长大为国家做奉献。以史为鉴,珍爱和平!爱国主义影片观后感2沉重的心情溢于言表。曾经那一部震撼的电影南京还历历在目,而这部南京!南京!给我的更深的感慨。两个突兀的感叹号!屈辱,愤怒,心痛,已无法倾诉我心底的声音。振聋发聩的影片将战争的丑陋在脑浆崩裂的那一刻毕现无疑。强暴,这种罪行,是人类的耻辱。南京南京不可避免的点燃中华民族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刻骨仇恨。1937年,30万中国人被屠杀,国殇,20XX年,南京南京重启了这段伤痛记忆,我们不能没有危机意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想,这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不二法门。血淋淋的黑

4、白色,听到的是寂静中的枪炮声!日本人进城了,中国的大部队开始逃跑,陆剑雄和他零零落落几个不甘投降的弟兄手挽手地组成一堵人墙,阻止逃兵的去路,他们不肯投降,一直在城里偷袭日军,直到一个个死去。日本人说:你们中国军人真是厉害,我们进入南京城后,四处都是冷枪,我们不的不把很多建筑物都炸平,但是没有一个人走出来!不屈与坚韧的因子一直存活在中华民族儿女的血性之中,极端环境下的反抗,是所有经历过那段历史的中国人用鲜血和牺牲构筑的中国精神。历史可以宽恕,但不能遗忘。对于那样一段历史,已经成为了整个民族的死结,不是谁想颠倒和抹杀就能颠倒和抹杀的,但想要记住同样不容。一种空洞的仇恨,没有可以附着的支点,这场屠杀

5、已经离去了72年,当初幸存的人们也逐渐被时间带走,但我希望那些鲜血淋漓的伤口不要随之消亡,我们未必需要一部片子来激起某种仇恨,然后去手刃仇人。最好的方式,不是哭诉,不是煽动,而是展示,还原那些被遗忘或者被忽视的点滴细节,然后让看到的后来人叩问自己的心,至于会得到什么样的回响,伤痛不能被继承,更不能被强行灌输,只能靠自己去直面,哪怕你看到的是一部被复原的电影,只要它够真诚。爱国主义影片观后感3地道战全片的剧情是1942年,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对冀中抗日根据地发动大扫荡。日本鬼子从炮楼出来不断袭击邻村老百姓,进村后,他们烧杀抢夺,无恶不作,老百姓对他们咬牙切齿,恨之入骨。高家庄群众在党支部书记高老忠

6、、民兵队长高传宝的领导下,随机应变,因地制宜,把土洞、地窖改造成户户相通、村村相连的多口地道,而且一直挖到敌人的炮楼底下。某夜,小鬼子山田队长率日军在天黑之际偷袭高家庄,这事被老钟叔发现了,高老钟意识到鬼子进村将是老百姓的一场灾难。面对凶恶的日本鬼子,他一路小跑,毅然来到村中的老槐树下,解开绳索,拉响了那口报警的大钟,就在钟声回荡在高家庄的上空时,山田的枪声也响了,这位忠诚的老钟叔倒在了山田的枪口下高家庄人民被激怒了,他们望着老钟叔的遗体,立下了铮铮誓言,他们要为老钟叔报仇!鬼子一出炮楼就会被藏在地道里的民兵发现,他们连忙告诉村里的老百姓,赶快下地道,敌人进村后,什么也发现不了,可是,民兵连长

7、高传宝和他的所有民兵早已做好战斗准备,一声令下,四面开火,敌明我暗,战术自如,打得鬼子措手不及,乱窜乱跳。敌人在逃往炮楼的途中,被我埋伏在田野外的民兵从地下向神兵一样杀出,打得鬼子溃不成军。最后,活捉了日本鬼子小队长。高传宝揪着小鬼子的衣领说:“你抬起头来看一看,这是什么?这是人民!只有人民才能创造出这样的奇迹,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六十几年后的今天,回望六十几年前的峥嵘岁月里,高家庄的地道战中的地道是奇迹,而我说冀中平原的劳动人民们才是奇迹!他们发挥自己的智慧创造了地道,战胜了的困难,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自己的家园和祖国!他们在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爱国主义影片观后感4一百多年前英帝

8、国主义把鸦片输入中国,道光皇帝特派禁烟派首领林则徐当差,赴广州禁烟。林则徐在两广总督邓廷桢、广州水师提督关天培以及以邝东山为首的渔民相助下。在虎门把烟土全部焚烧。事后道光竟把林则徐革职发配新疆。历史人物传记片林则徐是新中国电影中的经典性作品,也是我国在美国上映的第一部彩色故事片。编剧叶元和吕宕创作的剧本曾获中国作协和文化部“全国电影文学剧本评奖”活动的三等奖。导演郑君理和岑范又着力追求和表现鲜明的民族气派;并将林则徐等历史人物形象的塑造与当时重大的历史事件的叙述密切地结合在一起,“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顽强的反抗精神。”使得全片具有一种雄伟壮阔的艺术风格。作为一部人物传记片

9、,它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民沾其惠”“夷畏其威”的封建时代政治家林则徐的银幕形象。林则徐银幕形象的成功,当然是与表演艺术家赵丹的努力分不开的。赵丹在表演中吸取中国写意画中大落笔的手法,从人物形象的整体把握和规定情境出发,全局在胸、张弛有致。为使影片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编导在人物刻划上继承了中国古典艺术传统,力求做到情景交融,从意境的营构中烘托出人物的情感。总之,影片林则徐在表现林则徐这位爱国主义者在反帝禁烟的艰巨斗争的同时,又表现出他在这一点上与人民意愿相一致的立场。由于整个清王朝的腐败,所以林则徐的禁烟运动只能落得一个悲剧的结局。然而,影片在叙述林则徐的失败时,也同时表现出,人民的抗英运动却正在

10、蓬勃地展开:被谪贬的林则徐正看到三元里人民的“平英团”消灭英国侵略军的惊心动魄的斗争。从此,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可以说,影片林则徐正是中国人民抗击侵略斗争的形象史中的光辉一页。这部电影让我深刻了解林则徐等重要的历史人物和和虎门销烟等历史事件,了解我国清朝末期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认识到外国列强的侵略、没落的封建专制制度和综合国力的衰弱是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认识到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深刻理解“落后就要挨打”,坚定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信念,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和志向,逐步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也让我们树立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爱

11、国主义影片观后感5爱国少年是选自爱的教育的一篇每月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的父母把少年卖给了一个戏班子,他在那里过着非人的生活。后来,少年从那儿逃到了领事馆。领事把少年免费安排在轮船的二等舱,一些旅客给少年一些钱,然后旅客们谈论意大利,侮辱了少年的祖国。于是,少年拿钱币砸向他们。文中的那个少年家境困难,需要钱。他接受了别人的施舍,甚至可以接受人格上的侮辱,但如果侮辱他的祖国,他就一定会爆发出强大的愤怒。我受到的启发是:祖国在每个人的心中,都应该是神圣的,来不得任何玷污。我很佩服这位少年,他捍卫了他的祖国的尊严。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人不但不保护祖国的尊严,而且侮辱别的国家。就像有些人把我们国家地图撕得粉碎。更可恶的是有些人把我们国家的国旗随地乱丢!如果我听到有些外国人在侮辱我的祖国,我一定很生气,会走过去跟他们争辩。爱国主义影片观后感五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学生作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