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产业结构分析.ppt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209994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2.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庆产业结构分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大庆产业结构分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大庆产业结构分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大庆产业结构分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大庆产业结构分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庆产业结构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庆产业结构分析.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庆产业结构的分析,小组成员:彭 川李绍杰徐 杨徐 帆严朝炎杨剑威陈泽君刘文彬刘凯瑞欧阳奉,目录,一、大庆市背景介绍二、大庆经济结构现状分析三、主要问题和差距四、加快大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产业发展对策五、推进大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对策建议,一、大庆市背景介绍,(一)城市背景 大庆市,地处中国东北松嫩平原中部,黑龙江省西部。是中国最大的陆上油田和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在国家统计局全国城市综合实力评比中名列第19位。自二十世纪建市以来,累计出产原油二十多亿吨,上缴利税一万七千亿元人民币,出口创汇五百多亿美元。现辖肇州、肇源、林甸、杜尔伯特四个县,萨尔图、让胡路、龙凤、红岗、大同五个区。大庆市是温

2、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日照充足,降水少,晴天日数多。这为大庆露天开采石油,提供有利的条件。大庆市全市9个县、区,2010年人口普查统计为290万人口。在2011年创造3737亿元。石油资源产业的开发与利用是大庆市主要的经济支持。50年的大庆油田发展史,既是一部中国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史,也是一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创新史。在大庆油田47年的思想政治工作历程中,始终贯穿着一个主线:创新、创新、再创新!1959年9月26日16时许,在松嫩平原上一个叫大同的小镇附近,从一座名为“松基三井”的油井里喷射出的黑色油流改写了中国石油工业的历史:松辽盆地发现了世界级的特大砂岩油田!,大庆油田是20世纪60年代

3、现在中国最大的油区,位于松辽平原中央部分,滨洲铁路横贯油田中部。其中大庆油田为大型背斜构造油藏,自北而南有喇嘛甸、萨尔图、杏树岗等高点。油层为中生代陆相白垩纪砂岩,深度900米1200米,中等渗透率。原油为石蜡基,具有含蜡量高(20%30%),凝固点高(2530),粘度高(地面粘度35),含硫低(在0.1%以下)的特点。原油比重0.830.86。1959年,在高台子油田钻出第一口油井,1960年3月,大庆油田投入开发建设。1976年以来,年产原油一直在5000万吨以上,1983年产油5235万吨。油田自1960年投入开发建设,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56.7亿吨,累计生产原油18.21亿吨,占同期

4、全国陆上石油总产量的47%;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548.2亿立方米,上缴各种资金并承担原油价差1万多亿元,特别是原油5500万吨连续27年高产稳产,创造了世界油田开发史上的奇迹。大庆油区的发现和开发,证实了陆相地层能够生油并能形成大油田,从而丰富和发展了石油地质学理论,改变了中国石油工业落后面貌,对中国工业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北国温泉之乡 天然百湖之城-中国大庆,(二)资源 1、石油资源-大庆油田是举世瞩目的特大型油田,位于松辽平原中央部分,滨洲铁路横贯油田中部。大庆油田的发现和开发,证实了陆相地层生油理论,从而丰富和发展了石油地质学,改变了中国石油工业落后面貌,对中国工业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

5、响。2、地热资源-大庆地下不仅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地热资源也很丰富,是国内罕见的大规模地热富集区,静态储量达3000亿立方米。3、大庆湿地-有着“百湖之城”美誉的大庆嫩江和松花江两大河流在境内流经长度390公里,年径流量572.8亿立方米,形成湖泊数百个,总面积接近3000平方公里,二、大庆经济结构现状分析,大庆因油而生、因油而兴,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无论是经济结构的形成,还是经济结构的演变,都与综合型城市有较大差异。把握其特有的规律、明晰存在问题和差距、研究演变趋势和方向,对于科学进行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经济结构特征 建市以来,我市积极谋划培育替代产业,不断壮大非

6、国有经济,大力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但资源型城市的结构特征仍然十分明显。,1、三次产业结构 1979年建市到2006年,我市突出发展接续产业,加快结构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由7.9:89.8:2.3调整到3.1:85.7:11.2。其中,第一产业年均增长6.4%,增加值由2.8亿元增加到50.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4.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稳步增长,1998年后虽然受到原油产量下降影响,但在原油价格上涨和非油工业高速发展的双重拉动下,仍然保持年均增长6.9%的发展速度,增加值由32亿元增加到1387.7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4.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7、,年均增长16.7%,高出地区生产总值增幅9.2个百分点,增加值由0.8亿元增加到181.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上升8.9个百分点。,2、产业内部结构(1)从工业内部看,石油工业一直占据主导地位,2006年增加值达到1101.6亿元,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81.5%,与1978年比较上升20个百分点。非油产业快速发展,自1978年以来,以石油化工、建材、机械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食品制造业为代表的非油工业一直保持快速增长,从2002年开始已连续5年保持40%左右的高速增长,2006年实现增加值250.4亿元,比1978年增长22.4倍,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8.5%。,(2)从农业内部看,

8、畜牧业快速发展,2006年全市实现畜牧业增加值25.4亿元,是1992年的5.2倍,占第一产业的比重为50%,上升6.4个百分点;全市抗旱保收田面积达到410余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43%,绿色、有机食品基地面积发展到350万亩,种植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产值效益全面提升,2006年实现增加值21.8亿元,是1992年的12.1倍,占第一产业的比重为42.9%,下降3.3个百分点。,(3)从服务业内部看,住宿和餐饮,批发和零售,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等三个传统行业增长较快,2006年实现增加值72.4亿元,是1992年的7.2倍,占服务业增加值的39.8%;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

9、服务业,房地产等三个新兴行业快速起步,发展势头良好,2006年实现增加值30.5亿元,占服务业比重16.8%。,3、所有制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非国有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以国有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经济格局已经形成。1995年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中直石油石化大企业重组改制、地方所属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招商引资引入大量民间资本带动下,非国有经济以15%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比国有经济增幅快810个百分点。非国有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5年的10%上升到2006年的15.5%,提高5.5个百分点。,4、区域经济结构 四县于1992年划归大庆后,依托城市中心区

10、和大企业,借助科技、资金、资源、人才、管理等方面支持,充分发挥自身的政策、资源、劳动力等优势,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与1992年相比,2006年四县经济总量增长3.4倍,年均增长速度达7.3%。2006年市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32万元,四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0.61万元,市区与四县之比为20.2:1。,5、城乡结构 2006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14790元和3610元,分别是1995年的2.3倍和2.8倍;城市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由1995年的37.6%和52.1%下降到2006年的30.1%和40.2%。城乡居民收入比由1995年的4.9:1缩小到2006

11、年的4.1:1。,三、主要问题和差距,大庆经济结构是在资源型产业高度发达的背景和条件下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存在一些特有的问题。特别是从推进经济转型、构建综合性城市要求看,与发达国家、国内发达地区和其他城市还有很大差距。大庆经济结构主要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三次产业中二产比重较大,三产比例较小;二是工业内部石油工业比重大,非油工业比重小;三是所有制结构中国有成份比重大,非国有成份比重小;四是城市发展快,农村发展滞后,城乡差距较大;五是调整力度较大,但调整变化的幅度不大。大庆是在油田发展鼎盛时期建市的,也是在油田发展鼎盛时期实行市辖县体制的,建市以来石油工业增加值持续稳定增长,占全

12、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始终在85%左右,这是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从客观角度看,这些问题还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只能通过加快发展接续产业、壮大非油经济实力来解决。,四、加快大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产业发展对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经济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产业发展,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培育壮大主导产业,推动产根据大庆现有产业基础及资源、区位、人才、科技等优势,结合国内外产业发展趋势,我市应在巩固提高种植业、养殖业、教育文化、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等4个基础产业的同时,将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和石化产品制造业、农副产品加工及食品制造业、机械制造业、电力和新能源工业、批发和零售业等6个产

13、业作为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将新材料工业、金融保险业、住宿和餐饮业、现代物流业、商务服务业、服务外包业、旅游业、皮革业、纺织业、橡胶业等10个行业作为潜在优势产业重点培育。大庆产业发展总的思路,应继续以稳定发展石油工业、做大做强石化工业为主线,充分利用资源、人才、技术优势和石油石化大企业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做大上游、做强下游,努力形成上游为石油石化大企业全方位配套服务、下游最大限度“消化吸收”石油石化大企业发展成果,主导产业与潜在优势产业、基础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五、推进大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对策建议,推进我市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需要强有力的保障措施,要敢于面对困难、开创未来,克

14、服思想观念相对落后、区位条件相对不优、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改革开放相对滞后、人才结构相对失衡等资源型城市固有的矛盾和问题,积极进取,努力开拓,在解决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核心问题上取得重大突破。(一)坚持园区化发展不动摇,坚持依托资源优势发展不动摇,坚持科学考核不动摇,努力开创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局面 从国内竞相发展的态势看,提升园区水平、培育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新的产业组织方式,是振兴经济、加快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市园区发展已具备一定基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继续坚持产业园区化发展思路,不断提升现有园区,完善在建园区,规划建设各类农业、工业、服务业新园区,加快园区优化整合步伐,推进规模化生产、专业化协作

15、、社会化服务、市场化运行,形成具有整体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全面提升园区经济总量和层次。在主导产业和潜在优势产业规划布局上,要更好地利用石油、石化资源及周边地区的农牧业资源,突出比较优势,合理进行产业分工,实现差异化、错位发展。要坚持“宜商则商、宜工则工、宜农则农”的原则,人口多、区位好、,中国十大魅力城市-大庆,工业用地少、服务业发展潜力大的地区,应把发展重点放在第三产业上;工业基础较好、服务业发展潜力大的地区,应坚持工、商并举;人口较少、服务业发展优势不足,但工业发展空间大的地区,应把发展重点放在工业上;远离城市中心区、具备综合发展条件的地区,应推进三次产业全面协调发展,把工业发展的重点放在

16、农副产品加工及食品制造业上。要集全市之力,重点推动主导产业快速发展,使其尽快成我市新的支柱产业;加快潜在优势产业的培育,使其快速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对县区经济发展考核上,应借鉴发达地区经验,指标设定要有所区别、有所侧重,实行分类考核,重点看经济总量、增长速度、财政收入、资源优势发挥等综合发展情况,不搞“一刀切”,最大限度地调动县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性。,(二)坚持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不动摇,坚持畅通对外交通不动摇,坚持改善发展环境不动摇,努力开创区位优势再造的新局面 经济发展与环境好坏密不可分,通过营造环境、再造区位优势是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重要途径。大庆在地理位置上没有东南沿海优越,在

17、对外交通上不如哈齐牡佳等城市发达,区位条件处于劣势,要在区位优势再造上多做文章、狠下功夫。对内要继续强化城市道路、水、电、讯等基础设施,大力推进功能性项目建设和环境整治工作,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的承载力。对外要树立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就是再造区位优势的理念,加大对上争取力度,加强区域合作,加快跨市、跨省大通道建设。在铁路方面,要尽快规划论证建设让湖路至绥化铁路,积极推动通让铁路复线规划建设,推进哈齐铁路客运专线建设;在公路方面,加快推进大广高速公路建设,并积极争取将其延伸至绥化市与我省北部高速公路网络相连接,加快推进哈大高速公路改造和大庆至齐齐哈尔高速公路建设,规划 论证杜蒙县江湾嫩江公路

18、大桥,开辟与我省西南部及吉林、内蒙公路交通新通道;同时加快推进大庆飞机场建设和肇源港的江海联运工作。,通过这些重大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大庆的对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现“四通八达”,使大庆成为我省西部的重要铁路运输枢纽和公路交通运输中心,人流中转和换乘中心,物流集聚和疏散中心,真正确立黑龙江省西部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打造优良的政策、法治、市场、商务等综合配套环境,使大庆成为区域内交通条件最好、生产条件最佳、人居环境最美,具有强大吸引力和凝聚力的城市。(三)坚持科教兴市战略不动摇,坚持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不动摇,坚持转变发展方式不动摇,努力开创科学发展的

19、新局面 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提升产业层次和内在质量是关键。要围绕解决我市人才结构失衡、科技创新不够、产业层级较低等问题,继续引进高校、引进科研院所、引进人才,大幅度增加接续产业发展的急需人才,尽快改变我市人才结构不合理、复合型人才缺乏问题。要建立吸引人才、集聚人才、留住人才的保障机制,强化教育培训、继续教育、职业教育工作,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为人才成长、进步、科研、创业提供最有利的条件,在人才规模、层阶不断跃升的同时,使各类人才在科技创新、技术进步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要加强产学研结合,建立科研、开发、生产联动机制,设立科技人才创业风险资金,加大研发投入,加强重大技术、关键技术的引进开发,,加快科

20、技成果转化,进一步加快用高新技术提升改造传统产业步伐,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努力实现由“大庆制造”到“大庆创造”的跨越。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有效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加快风能、生物质能、水电、沼气以及太阳能、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和清洁生产,努力构建节能环保型产业结构。在园区规划建设和产业策划上,注重产业链的衔接,注重上下游配套,积极构筑园区内部、产业内部和三大产业之间资源、能源、生产废弃物充分利用、有效循环生产体系,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推动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四)坚持高层联系协调机制不动摇,坚持共同谋划城市发展不动摇,坚持为大企业服务不动摇,努力开创地企合作的新局面

21、地企关系是大庆最大的生产力。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地企高层联系制度,促进双方协商机制由临时性向长效化转变,以城市共建为突破口,谋划经济共同发展,推动地企经济进一步融合。在产业发展上,要紧盯中直企业的巨大市场需求,加强与大企业的合作,,按照“需要什么做什么、缺少什么发展什么”的原则,积极主动做好上游,大力发展石油石化企业生产需要的机械、装备、管道、仪器仪表、“三剂”等产品,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性能和竞争力,努力实现大企业生产配套产品的本地化;千方百计做好下游,依托大企业原料优势和地方现有石化产业基础,引进战略投资者,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聚烯烃和有机化工原料两大系列产品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22、努力提高石化产品的本地加工率。要在为大企业生产生活服务上狠下功夫,大力发展以现代物流、工程和信息服务等生产服务业,为大企业稳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高质量快速发展商贸和餐饮、批发和零售、旅游、社区服务等生 活服务业,进一步提升大企业职工的 本地消费率,在为大企业搞好服务的 同时,促进第三产业快速发展。通过 产业衔接、经济融合,使大企业经济 与地方经济成为上下游紧密相联的有 机整体,共同发展。,(五)坚持向中心城区集聚人口不动摇,坚持加快服务业发展不动摇,坚持激发市民创业激情不动摇,努力开创增强城市自我发展能力新局面 一定规模的人口数量、适度的人口密度和较高人口素质,是城市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大

23、庆是在矿区上发展起来的城市,城市面积大、布局分散、人口偏少、密度较低、运行成本高,已经成为影响发展的重要因素。要继续打造现代都市框架,完善中心城区功能,鼓励支持大企业外围居住区向中心城区回迁,支持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大量引进有消费能力的外地人口,适度做大中心城区规模,提高中心城区人口密度和人气,增强城市自我发展和持续发展能力。强化第三产业发展规划引导,建好中心商务区,推动商贸流通、住宿餐饮等行业提档升级,加强金融保险、旅游、商务服务等行业基础建设,培育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提升通讯、信息、文化、教育、会展等综合服务功能,满足不同人群的多层次消费需求,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借鉴发达地区经验

24、,大张旗鼓地宣传民营经济、支持民营经济,广泛开展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活动,营造人人想干事、人人有事干、人人干成事的氛围,完善出台土地、资金、技术、信息支持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六)坚持强化向上争取工作不动摇,坚持推进企业上市工作不动摇,坚持强化招商引资工作不动摇,努力开创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新局面 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可持续发展新跨越,需要自身努力,更需要打破“孤岛”,争取国家大的政策支持,引入大量外部资金,充分利用国内外的资源和市场。抓住大庆被国家列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试点的契机,积极争取国家尽快落实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给予资金投入和项目摆放等方面扶持的同时,力

25、争得到像国家支持浦东开发、滨海新区建设那样的大政策,实现以大政策促进大发展。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坚持向上争资金、政府投资金、上市要资金、市外引资金等多条腿走路,消除企业发展资金短缺的瓶颈。要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和示范作用,设立结构调整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园区建设、扶持产业发展。全力打造完善高效的金融平台,加强对上沟通协调,探索将商业银行改造为中小企业银行,在四大国有银行专列中小企业贷款板块,完善诚信体系建设,密切银企关系,缓解银行难放贷、企业难贷款矛盾,实现金融与经济的互动发展。不断改进招商方式,大力引进牵动力强的大项目,在招商引资成果考核上借鉴发达地区的经验,更加注重实际到位资金、实际投入资金的考

26、核,对有功人员实行重奖,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再上新台阶。,(七)坚持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动摇,坚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不动摇,坚持增加农民收入不动摇,努力开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继续把“三农”工作摆上重要日程,进一步加大对农田水利、通乡村公路、农村社会事业等方面的投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大力发展畜牧业、设施农业、高效农业、绿特色农业,促进农业快速发展、农民增产增收。依托比较优势,引导民营资本向农村投入,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形成以县、乡、村企业为主体,四县县城为核心,辐射广大农村的县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全面落实国家和省的各项惠农政策,加大扶贫开发投入,强化为农服务体系建设,减轻农民负担,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贫困群体经济积累,不断增强扩大再生产能力。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不断缩小城乡差别。,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