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电子商务.ppt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210980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9.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产品电子商务.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农产品电子商务.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农产品电子商务.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农产品电子商务.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农产品电子商务.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产品电子商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产品电子商务.ppt(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农产品电子商务 胡天石,十多年来一直从事农产品的贸易及电子商务工作创办了中国粮油食品信息网,中国粮食贸易网,亿谷社区创办了全国食品网有较丰富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实践经验,一、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二、农产品现代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情况三、相关建议,背景之一,当代信息技术革命突飞猛进,不断创造着令人耳目一新的境界,特别是以互联网(Internet)为核心的网络技术的发明与广泛应用,使整个人类社会进入网络经济时代。处在改革的中国,政府和社会都希望通过开展农业电子商务活动,以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现代农业,发挥“叠加效应”和“倍增效果”,实现跨越发展。,背景之二,电子商务已作为农产品新兴的流通业态越来越受到

2、整个社会的关注,对中国农产品贸易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思路,在现阶段中国农产品电子商务活动中主要采用了哪些商务模式,究竟何种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较为适合中国目前的国情,在今后一个阶段会出现什么变化等等这一系列问题都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以为中国的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理论分析法,运用理论分析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总结了国内外电子商务模式的分类方法,并以交易成本理论及价值链,供应链理论进行了分析,实证分析法,选取其中国内主要的电子商务模式进行了分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国内外的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的参与者实力,市场规模,平台建设,技术程度,管理方式,发展前景等进行了分析,案例分析法,运

3、用案例分析法对各种主要的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进行剖析,从各模式降低了何种成本,及涉及了价值链供应链的哪些流程(物流,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等方面细致地分析了各种主要模式的特点,研究中国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首先必须了解农产品及其贸易的特点,针对这些特点,分析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作用和适应性。一是农产品交易链及其流通环节多。在农产品的交易过程中除了生产者和消费者外还有农产品产地、销地市场,甚至多种成分的中间商存在(这在第三章第二节中有过详细叙述)。而电子商务能够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使农产品贸易效率更高。二是农产品交易不规范。由于中国的农产品市场环境不够成熟,农产品的交易过程中缺乏规范性。而电子商务中大量

4、使用标准合同和文本,以及对交易的流程有明确的规定,能使提高农产品贸易的规范性。三是农产品交易信息的对称性较差。在农产品贸易过程中参与的主体各自掌握的信息量不同,部分大企业所掌握的信息远比一般农户掌握的全面,使农产品交易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更为突出。而电子商务最基础的功能就是信息的沟通和传递,将使农产品交易中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得到明显的改善。,四是农产品交易成本占总成本比重高。在整个农产品成本中,生产成本很低,但每一环节都给农产品贸易增添很多成本,使初级生产者所能获得的利润很低。另外由于农产品价值重量比低,造成单位重量的运输成本高,销售成本高而电子商务可用来减少交易成本,缩短交易时间。五是农产品交易

5、量大。在大型批发和零售市场,农产品交易的数量大,次数多,每周甚至每天都必须交易。交易规模大为农产品发展电子商务提供了机会,而电子商务能给农产品贸易提供商流,物流等众多便利。六是农产品价格波动大、市场变化快。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因素很多,只要有一个因素发生变化,其价格就会发生变化。另外,农产品的产销变化非常快,交易对象和主体经常置换,需要不断搜寻新的更合适的交易对象。通过电子商务可以创造全国性的市场,以帮助农产品企业更好的掌握市场脉搏,抓住商机,及时反应价格的变化。,七是农产品的季节性强。因农产品具有鲜活的特点,在运输、储存、销售中常易腐烂、发霉,极易造成损失,所以农产品在销售时要尽量缩短流通时间,

6、快速交易。利用电子商务可以从更广泛的领域来寻求供求信息,快速地完成信息搜寻、网上交易和配送安排。八是农产品的区域性分布。不同的农产品有其最适合生长的地带,故生产的地域性强,这造成农产品分布不均衡。通过电子商务可以创造全国性的统一市场,甚至同全球农贸市场接轨,以帮助农产品企业利用地域的差别更好地抓住商机。综上所述,可见农产品及其贸易所具有的一些基本特性与电子商务之间不仅具有适应性而且还有极强的互补性。,七种具有代表性的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业务模式:(1)目录模式(catalogue),也有学者把这种模式称之为网上黄页(Web Yellow Page),(2)信息中介(Information Inte

7、rmediary),(3)虚拟社区(Virtual Communities),(4)电子商店(e-shop),(5)电子采购(e-Procurement),(6)价值链整合(Value Chan Integration),(7)第三方交易市场(Third-Party Marketttpiace)。,以上七种模式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初级模式,包括目录模式、信息中介模式、虚拟社区模式。其共同点是不进行农产品实物的网上交易,而是为农产品网上实物交易提供服务。第二类是高级模式,包括电子商店模式、电子采购模式、价值链整合模式。其共同点是进行农产品实物的网上交易。第三类是适合现阶段我国国情的第三方交易

8、市场模式。,案例分析法,运用案例分析法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目录模式,信息中介模式,虚拟社区模式,电子商店模式,电子采购模式,价值链整合模式,第三方市场模式分别进行了分析,目录模式案例,信息中介模式案例,虚拟社区模式案例,电子商店模式案例,电子采购模式案例,价值链整合模式案例1,价值链整合模式案例2,第三方市场模式(综合性)案例,第三方交易市场模式(专业性)案例,第三方交易市场模式(电子撮合)案例,第三方交易市场(电子拍卖)模式案例1,第三方交易市场(电子拍卖)模式案例2,对比分析法,对各种模式分类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运用对比分析法对各种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所能够降低的成本进行了分析运用对比分析法对各

9、种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所涉及的价值链中的流进行了分析对比分析了各模式在参与者实力,平台建设,技术程度,市场规模,管理方式,发展前景等方面的相同和不同之处,总结归纳法,总结归纳了1、国内电子商务发展的概况2、国内外对电子商务模式的研究3、农产品及其贸易的特点4、电子商务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等 5、各种模式的概念,特点,作用,功能,局限性等,2,通过大量的实践调查和系统总结,概括出中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三类七种主要业务模式:目录模式、信息中介模式、虚拟社区模式、网上商店模式、电子采购模式、价值链整合模式和第三方交易市场模式。以上模式大体上可分为三类:初级模式,高级模式,介于初高级之间适合中国国情的模式。

10、,3,研究选择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根据中国农产品贸易的现状和特点,以及近年来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大量实践,经过对现有的七种主要的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的比较分析,然后进行了优化选择,认为:在现阶段第三方交易市场模式较为适合中国国情,而其中最具实用性,较有前途的模式为第三方交易市场模式中的电子拍卖模式。,进一步探讨的问题1、加强对电子商务理论研究的探讨 2、加强对其他模式的研究(G2B模式,移动电子商务模式)3、加强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物流体系的研究,33,目标与任务,目标,针对物流信息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围绕物流信息自动采集、集成共享,开展农产品物流信息互联和共享平台关键技术的研究,研发

11、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农产品现代物流互联平台。,34,通过本项目的研发和攻关,能显著提升农产品物流信息化的技术水平:,目标与任务,物流信息采集、储存、处理、发布的自动化,以及物流空间位置、数量的实时监测技术;基于物流模型的物流过程动态管理和优化技术;农产品现代物流信息互联与共享平台构建技术。,35,目标与任务,2.任务设置,农产品物流信息的自动身份识别与跟踪 系统的研制 农产品物流信息集成技术研究 农产品物流信息互联与共享平台的开发 农产品物流信息互联与共享平台示范,36,实施方案,农产品物流信息关键技术研究,形成物流信息互联标准,研发农产品物流信息互联平台,农产品物流信息互联平台示范,37,物流信

12、息传输研究流程,38,物流信息处理的研究流程,39,农产品物流信息互联平台技术流程,40,农产品物流信息互联系统结构,农产品物流信息互联平台逻辑结构,41,用户,农产品物流信息互联平台,环境信息,政策信息,气象信息,路况信息,反馈,调查,修改,提供信息,农产品物流信息互联平台,42,实施方案,我国的物流信息化程度很低,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又有其自身的特点,根据对物流信息需求的分析,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是:,农产品物流编码自动生成方法与技术 农产品物流信息的自动身份识别与跟踪技术 农产品物流动态管理和优化技术 农产品物流信息互联与共享平台构建技术,2.关键技术,43,实施方案,集成创新,通过数据交换中

13、心技术和标准化技术,实现物流信息的区域互联,形成具有较高商业价值的农产品物流信息互联平台。,通过将WebGIS、GPS、RFID、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引入农产品物流领域,形成了农产品物流信息化的技术体系。,44,1.现有专利与标准分析,与条码相关的专利有:发明专利158条,如二维条 码识读方法及其装置(200410026567.2)等。与RFID相关的专利有:发明专利135条,如RFID 标签的制造方法(200410092924.5,现有工作基础与条件,基础理论研究已经较为成熟,IT产业、远洋运输等行业中物流技术较为成熟,为农产品的物流技术研究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45,2.现有

14、工作基础,现有工作基础与条件(续),农产品物流管理系统,涉农信息发送平台及接收系统,食品行业供应链安全跟踪及溯源系统,农业用地资源监测与管理系统,农业生产经营信息管理系统,农业专业搜索引擎“农搜”,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中粮网信息收集与发布系统,在物流信息及相关领域已具备良好的工作基础。,46,农产品物流管理系统,47,基于RFID的食品供应链安全跟踪及溯源系统,该系统在2005年得到了创新基金项目支持。,48,中国粮油食品信息互连平台,农产品物流信息网第一屏,第二屏,第三屏,开发基于webGIS的应用系统,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54,丁玉岭.探析国内小麦市场政策调控的社会意义J.粮油加工.2

15、007年第1期.p:17-18.易琳,姚方刚.国内大豆再度滑落,后期走势究竟如何?J.粮油加工.2007年第1期.p:30-31.傅铁信,杨丰杰.影响未来小麦价格走势的主要因素分析J.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2005年第8 期.p:29-30.胡天石,傅铁信.中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5年第5期.p:23-27.胡春芳,周国民,等.农业科研项目管理数据库的研究与实现J.农业网络信息,2006,(4).周国民,周义桃,樊景超.构筑在互联网上的新技术网格技术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6,(2).樊景超,周国民.SDD算法在中文农业网页信息检索的应用J.农业网络信息,2005,

16、(11).周义桃,周国民,樊景超.网格下一代互联网络J.农业网络信息,2005,(11).周国民,丘耘,郑彦妍,曾枝连,周义桃.基于网络的农业知识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5,(2).周国民.中国粮食(食物)安全预警软件系统的设计J.计算机与农业,2002,(4).胡林,冯仲科,聂玉藻,.基于VLBP神经网络的林火预测研究J.林业科学,2006,(S1).胡林,冯仲科,孙玉清,.基于GIS的林火动态风险等级区的划分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6,(2).,在相关领域发表论文30多篇,55,在相关领域拥有软件著作权8项,56,科研团队(续),现有工作基础与条件(续),科研团队

17、以中青年为主,知识结构合理,经验丰富。,57,4.装备,现有工作基础与条件(续),具有良好的网络基础设施,58,装备(续),现有工作基础与条件(续),基于RFID的物流系统开发平台,59,装备(续),现有工作基础与条件(续),基于ARM9的嵌入式设备开发平台,60,研究成果及时在各示范基地推广应用,组织与管理,61,预期效果分析,农产品物流信息化是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促进我国农业稳固发展的重要措施,是提高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 通过项目的实施,预期形成农产品物流平台构建所需要的标准、硬件设备、软件系统,并具有良好的产业化前景。在缩小城乡差别,加快城乡物质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流动,推动城乡

18、经济均衡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将有显著的效果。,建议农产品企业及农户对开展电子商务应采取积极应对,合理规划,分步实施的办法,1、结合实际制定规划2、先行内部的信息化建设3、中小企业初期宜架设简单网站4、借助其它的电子商务系统5、处理好电子商务与传统贸易的关系6、适应与创新结合,如何培育强大的农产品电子商务企业?首先要正确认识客观规律政府可以在硬件(交通设施)、软件(有关规章)、资金(贷款条件)等方面给予支持。企业要看准客户,跟随客户,小步快跑。,呼吁政府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系统建设,提倡“大电子商务观”应加快实施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各专项规划,下力气扶持一批农产品电子商务相关企业的发展 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法律法规的建设工作 应塑造良好的农产品电子商务环境,包括推动电信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产品电子政务建设 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所需要的市场经济环境、运行环境尚不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尚未完全建立,网络带宽、反应速度尚不满足要求,电子支付手段尚不完备,物流配送体系尚不配套,以及政府的反应速度不够快速,这些都需要逐步完善统一规范农产品电子商务标准以和国际接轨等具体措施,让我们把“电子商务的腿”插进“三农的泥”中,66,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