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暴发处理培训讲座PPT.ppt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211449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6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感染暴发处理培训讲座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医院感染暴发处理培训讲座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医院感染暴发处理培训讲座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医院感染暴发处理培训讲座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医院感染暴发处理培训讲座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感染暴发处理培训讲座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感染暴发处理培训讲座PPT.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医院感染暴发的处理,严玮,部分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回放,1991年11月,某医院发生新生儿鼠伤寒沙门氏菌暴发流行,55人发病,23名死亡1992年9月,某医院发生志贺菌氏痢疾杆菌暴发,26人感染,10名死亡1993年3月,某市医院14名新生儿柯萨奇B型病毒感染,15名死亡1993年,某市妇儿医院44名新生儿柯萨奇B型病毒感染,15名死亡2001上海手术室医院感染暴发流行事例:某医院儿科心脏术后18例肺炎克雷白杆菌血液感染;某医院心脏手术后暴慢不动杆菌血液感染暴发,检测结果:15个无菌手术包邮10个包检出致病菌大肠埃希菌2003年引起恐慌的SASR;SASR问题的本质是感染控制问题,起因是社区感染但

2、其疫情的发展,失控多数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而SASR的最后控制也是得力于良好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2009年3月,天津市蓟县妇幼保健院发生新生儿医院感染事件。造成6例感染,5例患儿死亡存在问题:1、暖箱污染严重,清洁消毒不彻底;2、新生儿使用的氧气湿化瓶没有更换;3、对收入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患儿在入院诊断、抗菌药物使用、给氧等方法均有明显不当,存在严重医疗缺陷;,西安八位新生儿集体死亡 制度漏洞之殇?,【事件回放】2009年9月3日起,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9名新生儿相继出现发热、心率加快、肝脾肿大等临床症状,其中8名新生儿于9月5日至15日期间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相继死亡,

3、1名新生儿经医院治疗好转。卫生部于9月23日接到该事件的举报信息,此后展开调查。【深度分析】卫生部和省级专家组调查认为:该事件为医院感染所致,是一起严重医院感染事件。调查中发现该院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医院管理工作松懈,医疗安全意识不强;二是忽视医院感染管理,未尽感染防控职责;三是缺失医院感染监测,瞒报医院感染事件,医院新生儿科在短时间内连续发生多起感染和死亡病例,医院未予报告,存在瞒报重大医院感染事件的事实;四是感染防控工作薄弱,诸多环节存在隐患。,宿州眼球事件,事件回顾:2005年12月11日,宿州市立医院眼科为10名患者做白内障手术。结果10名患者出现情况,其中9人但眼球被摘除 12日上午,

4、10名患者相继出现眼部肿疼等感染表现。全部患者被急送上海一家医院治疗。至17日,9名患者相继实施单眼球摘除手术。,宿州眼球事件,院感暴发事件,深刻教训,警钟长鸣!,天啊!,诸多感染事件告诉我们,医院感染与医院的每个部门都是相关的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等基础工作不容忽视医院感染控制是医疗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看似不挣钱,但可以省大钱,医院感染暴发的定义,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

5、径的感染病例现象。,医院内感染暴发的原因,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的常见类型,败血症20%,肺炎12%手术切口10%,胃肠道感染18%,肝炎7%泌尿道感染5%,皮肤感染13%,脑膜炎5%其他10%,医院感染暴发流行因素,外源性,感染控制环节漏洞,可预防性,社会影响严重性,暴发流行因素,暴发流行的常见传播方式,其他传播,交叉感染,空气传播,带菌者传播,国外报告引起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的细菌,医院感染暴发事件严重危害,患者:延长住院日,增加病人痛苦甚至威胁生命(也包括医务人员),医院:声誉受损。行政处罚、停业整顿或关闭、经济赔偿,医务人员:职业安全受到威胁,医疗纠纷增加、相关人员被处分、吊销职业资格,社会:进

6、一步损害医院和医务人员形象,增加医疗纠纷的风险,医院感染暴发是难免的,关键是:早预防 早发现 早控制,医院感染与预防的重要性,1 医院感染关系到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2 医疗质量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永恒3 医疗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4 医院感染是患者接受治疗中不可避免的并发症吗5 部分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可以预防6 医院感染“零”宽容是医院抓质量决心,医院感染暴发预防与控制,1 健全管理组织,明确管理责任2 完善制度,细化工作规范,制定暴发管理的制度或应急预案3 加强重点部门的院感控制落实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提高执行力5 掌握侵入性操作的适应症6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技术操作规程7 合理使用抗菌

7、药物与免疫抑制剂8 加强防护,一、完善的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二、重视医院感染管理重要环节,三、完善制度加强重点部门院感控制,手术室、新生儿科、ICU、血透室、消毒中心供应室、口腔科、生化实验室、治疗室、内镜室四、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与免疫抑制剂六、落实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提高执行力加强监测报告 及处置工作 重点管理(耐药菌管理、非结核分支杆菌院感控制)七、加强防护 职业暴露 标准预防 医疗废物管理 手卫生专项工作,医院感染暴发的报告,预警报告,当同一科室一周内发现医院按感染聚集性病例时 视为医院感染暴发的预警情况,此时,临床医生应填写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立即

8、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医院感染管理科初步核实后,填写医院感染病例个案调查表,并通知主管院长,暴发报告,指标(一)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二)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三)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报告程序医院发现以下情形时,应当于1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于24小时内逐级上报至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组织专家进行调查,确认发生以下情形的,应当于24小时内上报至卫生部。,重大暴发报告,医院发生以下情形时,应当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在

9、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所在地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确认后,应当在2小时内逐级上报至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确认发生以下情形的,应当在2小时内上报至卫生部。(一)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二)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三)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病区分级报告管理责任制,临床医务人员,科室院感质控小组,当病区在短时间内连续发生3例同种同源感染病例或5例疑似医院感染病例时,首先发现的医务人员应立即报告科主任、护士长和医院感染管理科。,科主任、护士长接到报告后,立即召集科室院感质控小组成员,研究

10、诊治对策。同时边采取控制措施边向医务科、医院感染管理科报告。,院部分级报告管理责任制,当接到临床科室报告后,医院感染管理科立即和细菌室联合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取针对性控制措施。当证实为医院感染暴发时,立即报告主管院长和医院感染委员会。,医院感染委员会,及时召开医院感染委员会会议,商量控制对策和讨论是否为医院感染暴发。当证实为医院感染暴发时,应于12h内向疾控中心、省卫生厅和省院感质控中心报告。当发现有10例的医院感染暴发;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和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时,在2小时内报告疾控中心、省卫生厅和省院感质控中心。,医院感染管理科,医院感染爆发流行时该

11、如何处置?,(1)医院发生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或者医院感染暴发,应当及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积极实施医疗救治,保障医疗安全。(2)医院发生疑似或者确认医院感染暴发时,应当及时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环境卫生学检测以及有关的标本采集、病原学检查等工作。(3)按照有关规定及时上报。,医院感染暴发时的应急措施,环境卫生学检测以及有关标本采集、病原学检查患者及陪伴和探视人员、医务人员(包括工人):手、咽、肛、血液、痰 物表:床、床头柜、操作台、仪器、门把 手 用品:消毒剂、药品、注射器、输液器、器械、病原学标本采样。,积极救治患者,实行感染病人和普通病人分开管理对疑似病人及时排除或确

12、诊,同时保护易感人群,防止进一步扩散。,控制传染源,做好医院内医院感染病原体污染场所的消毒隔离、医疗垃圾和污水处理工作,防止进一步交叉感染和污染。,切断传播途径,必要时对易感病人隔离治疗,甚至暂时接受新病人。有条件时对易感病人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技术,,保护易感人 群,发生特殊病原体或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时,除上述措施外,应严格遵循标准预防,积极查找病原体,将强消毒隔离和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措施,明确病原体后,再根据该病原体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确保不发生新的医院感染。,协助疾控人员做好标本的采集,流行病学的调查工作,职业暴露,(一)概念 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实验、护理工作中意外被乙肝

13、、丙肝、艾滋病等病毒感染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粘膜,或者是被污染的针头及其它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病毒感染的情况。(二)职业暴露方式 1、皮肤针刺伤或锐器切割伤;2、粘膜或破损皮肤(如皲裂、皮肤炎症)接触感染性材料;3、皮肤虽然完整无破损,但大面积或长时间(几分钟或更长)接触感染性材料。,(三)工作中存在的隐患,操作时未戴口罩、帽子接触病人体液、血液、手破损未戴手套针头回套医疗废物收集不规范用手直接接触利器手卫生执行不力,职业暴露的处理,(一)局部处理措施 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2、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

14、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酒精或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二)报告、登记、保密,报告科主任、护士长医院感染办公室分管院长院长(三)评估和确定(四)预防性用药(五)预防和咨询,标准预防,(一)概念 即假定所有病人的血液都有潜在的传染性,医护人员在处理血液、体液时要视为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为传染源。(二)目的 1、降低医护人员和病人、病人和病人之间疾病传播的危险性;2、预防医院感染;3、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健康;4、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三)标准防护具体措施,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

15、泄物、粘膜或伤口时必须戴上手套接触可能喷涨的血液、体液时,必须戴上口罩、眼罩、穿上防护衣。切勿套回已使用后的针帽(小心处理,针头放入利器盒)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粘膜、伤口或脱下手套后,应立即洗手。,一般防护,适用于普通门(急)诊、普通病房的医务人员。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外科口罩。认真执行手卫生。,(四)三级预防,一级预防:1、适用于发热门(急)诊,感染性疾 病科门诊的医务人员。2、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医用的防护口罩。二级防护:1、适用于进入隔离留观室和专门病区的医务人员,接触从患者身上采集的标本、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使用过的物品和死亡患者尸体的工作人员,转运患者的医务人员和司机。2、佩戴医用防护口罩,近距离操作时,戴防护面具或防护眼镜。三级防护:1、适用于为患者实施吸痰、气管切开和气管插管的医护人员。2、除二级防护外,还需加戴全面型呼吸防护器。,本次课程结束,谢谢欣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