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人社局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安排.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2211910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人社局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安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县人社局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安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县人社局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安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县人社局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安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县人社局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安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县人社局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安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人社局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安排.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县人社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安排2022年,县人社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围绕“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阵厉奋发、笃行不怠,在落实政策和优化服务的加持下,保持了就业态势稳定向好,发挥了社会保险支撑稳定作用,夯实了创新发展人才基础,构建了和谐稳定劳动关系,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人社助力。现将2022年工作开展情况及2023年工作安排汇报如下。一、重点任务完成情况2022年我县城镇新增实名制就业人数13174人,目标任务9500人,完成目标任务138.7%;实现创业带动就业42776人,目标任务15000人,完成目标任务285.2%;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为29282元,增长率5.6%,位于三区一县第二位,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二、2022年工作开展情况(一)坚持优化服务、稳中求进,就业创业形势持续向好县人社局不断扩渠道、强服务、多措并举,努力打造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就业创业格局。一是强化岗位开发,多层次促进就业。2022年,开发就业见习岗位554个、短期见习岗位394个,组织146名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开发公益性岗位702个、临时性专项岗位402个、乡村公益性岗位5528个,分别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失业人员、脱贫劳动力(监测对象)537人、402人、5528人。二是搭建就业平台,全方位促进就业。今年以来,组织各类线上+线下“2+N”招聘会1

3、67场,参会企业138家,达成就业意向3242人;9家就业帮扶车间、2家就业帮扶基地带动82名脱贫人口务工就业;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208期,培训学员12232人;发放各类涉贫补贴3777.8万元。三是支持创新创业,宽领域带动就业。以“小老板”培育工程为抓手,力促创业带动就业,2022年以来全县新增私营企业2084家、个体工商户9396户;发放创业担保贴息贷款486笔,发放贷款金额5088万元;开展SYB创业培训18期,培训学员540人。先进做法被新华社“安徽智库报告”收录,并获人民日报、新华网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二)坚持深化改革、兜牢底线,社会保障事业加快发展县人社局推进参保扩面,确保待遇

4、按时足额发放,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提高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水平。一是持续做好社会保险参保扩面工作。截至11月底,我县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8.1万人、5.0万人、7.04万人,较2021年底参保人数稳中有升。二是扎实做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目前,我县共51.2万人参保城乡居保,续保人数32.3万人,完成目标任务111%;发放养老金约2.36亿元,发放率达100%;共办理征地报件19宗,涉及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资金合计2784.68万元,累计为3729名被征地农民发放待遇共计553.1万元。三是稳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工作。XX县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参保

5、单位共有249家,在职参保人数1.42万人,退休人数0.83万人,发放金额总计4.79亿元。四是及时发放城镇职工养老金、工伤金。今年以来,发放基本养老金5.07亿元、丧葬抚恤费及遗属补助费2489.3万元、工伤医疗待遇和工亡人员待遇911.3万元。(三)坚持改革引领、创新机制,人事人才工作稳步推进县人社局进一步加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日常管理工作,顺利完成正常晋升工资、绩效工资审批等工作。一是做好绩效工资审批工作。2021年度绩效总量审核工作共涉及11222人,共计2.882亿元。二是完成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工作。2021年度纳入考核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1933人。三是完成全县职称评审和人才工作

6、。今年以来,全县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上学习10000余人次,完成职称评审验证1500人次,审核1069人次;发放“五群十链”人才补贴349人次107.06万元;积极申报市级博士后工作站2家,省级博士后工作站1家。(四)坚持防范风险、源头治理,劳动关系保持和谐稳县人社局针对农民工讨薪、劳动者维权等重难点问题,不断创新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畅通职工诉求渠道,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一是持续推进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今年以来,受理拖欠劳动者报酬投诉47件,涉及劳动者248人、工资191.9万元,通过协调处理45件,涉及工资总额123万元;因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移交公安机关2件,涉及劳动者94人、工资

7、69万元,结案率100%;收取农民工工资保证金66家,总额2293万,切实保障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二是推动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有序进行。2022年劳动仲裁共立案440件,已结案405件,结案率92%以上,及时化解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矛盾,有力维护了我县和谐劳动关系。三、亮点工作(一)创新活动形式,“暖民心”行动扎实开展一是组织开展“XX名厨”等系列评选活动,打造徽菜美食文化特色“名片”。开展“徽菜师傅”职业技能培训10期,培训学员520人,新增徽菜连锁企业1家、徽菜餐饮连锁店4家。二是在XX古城南大街开展2022年XX县首届“招聘夜市”系列招聘会,共计举办“招聘夜市”14场,参会企业204家次,达

8、成就业意向216人。三是大力推进“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建设,助力“家门口”就业。我县26个社区均达到“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标准,服务平台已注册用工企业1100家,发布岗位7797个,注册求职居民1.77万人,达成就业693人,累计网页访问量58.7万人次。(二)强化资金支持,稳岗减负政策落地落实为贯彻落实全省“一改两为”大会精神和省市县关于营商环境决策部署,今年以来,为752户中小微企业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补贴975.89万元;向235家企业发放稳岗补贴353.8万元;向53家企业发放“留淮红包”补贴48.7万元;开展援企稳岗技能培训707人,发放培训补贴35.35万元;向2家企业发放职业介绍

9、补贴21.3万元。解决市级、县级领导接访的33家企业反馈用工问题56条,其它问题2条,办结率100%,企业满意率100%。为应对我县“11月7日”疫情,县人社局积极向省市人社部门争取资金支持,拟为县内企业共计发放失业保险“一次性留工培训”补贴1500余万元,全力以赴为县内企业稳岗减负。(三)健全工作机制,事业单位招聘规范有序10月23日,XX县2022年度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在XX二中顺利举行,拟为我县36家事业单位招聘41名工作人员,通过资格初审并完成缴费确认考生3210人,平均报考比例达78:1。四、2023年工作安排党的二十大对就业、居民收入、社会保障、人才人事、劳动关系等工作作

10、出了全面部署,为推动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一)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坚持稳岗位与扩岗位并举,加大创业帮扶力度,提升就业培训水平,兜牢困难群体底线,确保2023年城镇新增就业达到9500人。一是结合“暖民心行动”,加快推进“三公里”就业圈建设,加大就业见习、公益性岗位等开发力度,促进更加充分就业。二是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实施力度,提高职业技能培训质量,增强就业能力,培养更多技能人才。三是强化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和服务,扎实做好困难人员就业帮扶,切实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二)全力提升城镇居民收入拓宽城镇居民收入增长渠道,全力拉动城镇居民收入增量。通过帮扶高

11、校毕业生等各类重点群体务工就业、大力开发临时性专项岗位、及时完成工资正常晋级和绩效工资审批、落实好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及丧抚金发放等方式,千方百计增加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力争2023年城镇居民收入增速达到6%。(三)扎实推进参保扩面工作一是做好社会保险参保政策宣传,积极协调协作单位,把社保政策和业务宣传融入窗口日常经办服务全过程,强化企业群众参保意识。二是建立健全全民参保登记动态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简化办事环节,精简办事材料,力推社保业务网上办、自助办,鼓励引导群众线上办理事项,努力实现应保尽保。(四)用心做好工资清欠工作一是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和

12、培训,以贯彻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为抓手,规范企业劳动用工管理,进一步增强用人单位依法用工的法律意识,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二是发挥好县治欠办牵头单位作用,强化对存储农民工工资保证金情况监督,压实行业主管部门、建设单位责任,督促其对各项目落实根治欠薪“六项”制度情况进行监管,持续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五)全面优化人事人才工作一是依托人才政策,强化补贴落实。按照市县关于人才工作决策部署,全力推进人才补贴政策宣传落实力度,助力推深做实“淮才必遇”“淮才优遇”品牌和打造“五群十链”产业人才高地,为我县企业集聚各类人才。二是依托人事招考,强化人才招录。根据工作节奏和最新疫情防控要求,适时组织开展2022年XX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资格复审、面试考试等工作,确保在公平、公正、安全的基础上为我县事业单位招录优秀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