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链食品冷库 管理规范》征求.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2213481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冷链食品冷库 管理规范》征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冷链食品冷库 管理规范》征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冷链食品冷库 管理规范》征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冷链食品冷库 管理规范》征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冷链食品冷库 管理规范》征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冷链食品冷库 管理规范》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冷链食品冷库 管理规范》征求.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ICS 13.2CCS C 59B34安 徽 省 地 方 标 准DB34/TXXXX-XXXX冷链食品冷库管理规范Cold chain food cold storeRegulation management(征求意见稿)XXXX-XX-XX 发布XXXX-XX-XX 实施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目 次前言II1 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3.1 13.2 14管理要求11.1 1 基本要求11.2 冷库运行管理21.3 食品贮存管理55人员要求65.1 作业人员资质要求65.2 人员防护要求65.3 人员行为规范65.4 其他要求66卫生和防疫要求76.1 卫生条件要求76.2

2、涉疫场所的消毒要求77检验检测要求78设施设备要求78.1冷库设备要求88.2冷库安全设施管理88. 3冷库建筑维护88.4卫生防疫设施设备要求99疫情应急处置要求99.1 一般要求99.2 出现健康状况异常人员的应急处置99.3 发现样品核酸检测阳性应急处置910 资料管理9本文件按照GB/T 1. 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外运物流华中有限公司提出。本文件由安徽省商务厅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外运物流华中有限公司、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公衡标准化技术服务有限公

3、司、 XXXX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冷链食品冷库管理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冷链食品冷库的管理要求、人员要求、卫生和防疫要求、检验检测要求、设施设备要 求、疫情应急处置要求和资料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对冷链食品冷库的管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GB 2893安全色GB 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T 22576. 1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 27476. 1检测实验室安全第1部分:总则GB/

4、T 28009冷库安全规程GB/T 30134 冷库管理规范GB 50072冷库设计标准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冷库 cold store采用人工制冷降温并具有保温功能的仓储用建筑物,包括库房、制冷机房、变配电间等。来源:GB/T 30134-2013, 3. 14管理要求3.1 基本要求3.1.1 冷库管理应遵循GB 28009等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的规定。3.1.2 冷库管理人员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特种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库房作业人员应具有 健康合格证,经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3.1.3 冷库生产经营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各项操作规程;应

5、建立事故应急救援 预案,并定期演练。3.1.4 冷库生产经营企业应建立质量管理体系、HAeCP(食品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体系、职业健康安 全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库存管理信息系统。3.1.5 冷库生产经营企业应建立日常培训制度,并建立培训人员档案。3.1.6 冷库生产经营企业应配备与生产经营规模相适应的设备设施,并对其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发 现问题及时排除。3.1.7 当设备、设施或操作控制系统进行更新改造或升级时,冷库生产经营企业应对相应的维护及操 作规程等及时更新完善。作业人员操作前,应接受培训。3.1.8 冷库生产经营企业应在厂区特定的位置设立安全标识,其安全色应符合GB 2893的

6、规定。3.1.9 冷库生产经营企业在采用节能运行模式时,应保证食品质量和安全生产。3.1.10 库房中的食品应根据其贮存工艺的要求,分区(间)贮存。库房温、湿度应满足其在规定的时间 范围内的贮存要求;对于气调式冷库,库内的气体成分尚应满足其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的贮存要求。3.1.11 食品的冷加工,应按规定的时间、温度完成其冷却/冻结加工,并应记录食品进出库的温度。 对于畜禽肉的关体及块状食品,应记录其中心温度。3.1.12 冷库生产经营企业应保持区域内清洁卫生。库房及加工间应定期消毒,冷藏间应至少每年消毒 一次,所使用的消毒剂应无毒无害、无污染。4. 1. 13厂区要求4.1.1.1 冷库厂区

7、内严格控制有毒有害物品,防止造成食品污染。4. 1. 13. 2厂区内的通道应满足交通工具畅通运行的要求。1.1.1.3 3厂区主线道路的照明照度应不小于251x、广场照明照度应不小于301x1.1.1.4 4厂区内运输车辆的行驶速度应不超过15kmho1.1.14 非作业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进入作业区域。1.1.15 冷库内严禁烟火。2 .2冷库运行管理4 . 2.1制冷系统运行管理4. 2.1.1应建立交接班制度、巡检制度、设备维护保养制度等。4. 2.1.2应采用人工或人工与自动仪器相结合的方式,监测制冷系统的运行状况,定时做好运行记录, 确保系统安全正常运行。4.2. 1.3操作人员发现运

8、行问题及隐患应及时排除,当班处理并做好相应记录。4. 2.1.4操作人员应及时排除制冷系统内的不凝性气体。对于氨制冷系统,应将不凝性气体经空气分 离器处理后排放至水容器中。4. 2.1.5从制冷系统中回收的冷冻油,应经再生处理,并经检测合格方可重复使用。4. 2.1.6制冷设备应按照其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4. 2. 1.7冷凝器的运行压力不得超过系统设计允许值,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4. 2.1.8冷凝器应定期清除污垢。4.2. 1.9高压贮液器液面应相对稳定,存液量不应超过容器容积的2/3;卧式高压贮液器的液位高度不 得低于容器直径的l3o4. 2.1.10低压循环桶、气液分离器

9、的存液量不应超过容器容积的2/3,液位高度不得超过高液位报警 线。4.2.1.11氨制冷系统应视系统运行情况,定期放油。4. 2.1.12蒸发器表面霜层及管内油污等应定时清除。4.2.1.13 水冷冷凝器,水泵等用水设备在环境温度低于OC时,应采取防冻措施。4.2.1.14 制冷剂钢瓶应严格按照气瓶安全监察规程中的有关规定使用。4.2.1.15 2.1.15制冷系统长期停止运行时,应妥善处理系统中的制冷剂。4. 2.1.16在制冷系统中,有液体制冷剂的管道和容器,严禁将进出两端的阀门均处于关闭状态。制冷系 统正常运行或停止运行时,系统中的压力表阀、安全阀前的截止阀和均压阀应处于开启状态。多台高

10、压 贮液器并联使用时,均液阀和均压阀应处于开启状态。冷风机融霜时,严禁关闭回气截止阀。安全阀应按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定期校验并做好记录。4.2.1.17制冷系统所用仪器、仪表、衡器、量具应按规定的时间间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机构进行校准 或鉴定(验证)。4. 2.1.18操作人员应至少每隔2h做一次巡视检查并做好运行记录。运行值班记录应按规定的内容如 实填写,字迹工整,并保持记录册整洁、完整、不得随意涂改,做好统一保管。运行值班记录应至少保存 5年。4. 2.1.19机房内不得存放杂物及与工作无关的物品,设备设施的备品、备件应整齐码放在规定的位置。4. 2.1.20防护器具的使用人员应经过

11、培训I,熟知其结构、性能和使用方法及维护保管方法。消防灭火 器、防毒器具和抢敦药品等应急物品应放在危险事故发生时易于安全取用的位置,并由专人保管,定期 校验和维护。应建立防护用品、器具的领用登记制度。4. 2,1.21制冷压缩机应按制造商的要求定期进行大、中、小修和日常维修保养。其他制冷设备应定期 维护保养。特种设备应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和在 用工业管道定期检验规程的相关规定进行管理。特种设备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机构进行维保。4.2.2给排水系统管理4. 2. 2. 1冷却水、融霜水的水质应满足设备的水质要求和卫生要求。4. 2. 2. 2应保证冷库给水系统有

12、足够的水量、水压。4. 2. 2. 3冷库用水的水温应符合下列规定:a)水冷冷凝器的冷却水进出口平均温度应比冷凝温度低57C;b)融霜水的水温应不低于10 C,宜不高于25 C。4. 2. 2. 4冷库生产、生活用水应做好计量,并采取有效的节水措施。4.2.3电气运行管理4. 2, 3. 1应建立配电间停送电操作规程、电气安全操作规程、交接班制度、巡检制度、设备维护保养 制度等。4. 2. 3. 2操作者应严格遵循设备操作规范和巡检制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确保设施和系统正常 运行。4. 2. 3. 3应详细填写运行值班记录,运行值班记录应按规定的内容如实填写,字迹工整,并保持记录册 整洁、

13、完整,不得随意涂改,做好统一保管。运行值班记录应至少保存5年。4. 2. 3. 4冷库的电气设置应符合GB 50072的相关要求并定期检查,保证其良好的性能。4. 2. 3. 5应定期检查备用电源的可用性。4. 2. 3. 6变压器的经济运行应符合GB/T 13462的规定。4.2.4库房管理4. 2.4.1库房应定期打扫,消毒,保持清洁卫生。严禁存放与贮存食品无关的物品。4. 2.4.2库房内应注意防水、防制冷剂泄漏,严禁带水作业。4. 2. 4. 3应及时清除穿堂和库房的墙、地坪、门、顶棚等部位的冰、霜、水。4. 2.4.4无进出货时,库房门应处于常闭状态。4. 2. 4. 5应对库房货架

14、的紧固件,水平度和垂直度等至少每6个月进行一次检查。4. 2.4.6搬运设备应无毒、无害、无异味、无污染,符合相关食品卫生要求。冷库搬运设备应能在低 温环境下正常运行。叉车停用时,应停放在规定的位置,并将货叉降至最低位置。搬运设备应定期消毒。4.2.4.7应采用耐低温、防潮防尘型照明设施。大、中型冷库冷间的照明照度不宜低于501x,穿堂照 度不宜低于IoOlX。小型冷库冷间的照度不宜低于201x,穿堂照度不宜低于501o作业视觉要求高的 冷库,应按具体要求进行配置。4. 2.4.8应在库房内适当的位置设置至少1个温度测量装置,冻结物冷藏间的温度测量误差不大于 1,冷却物冷藏间的温度测量误差不大

15、于0.5。如需要测量湿度,相对湿度测量误差不大于5%。温湿 度测量装置的安装位置应能正确反映冷间的平均温、湿度。4. 2. 4. 9应定期检查并记录库房温度,记录数据的保存期应不少于2年。4. 2.4.10应至少每季度核查一次库内温,湿度检测装置,发现问题及时解决。4.2.4.11库房内应合理分区并设置相关标识。4. 2.4.12采用货架堆垛及吊轨悬挂食品,其质量不得超过货架及吊轨的承重荷载。4.2,4.13库房地下自然通风道应保持畅通,不应有积水、雪,污物。采用机械通风或地下油管加热等防 冻措施,应由专人负责操作和维护。4. 2.4.14库房应设置防撞设施。4.2.4.15 土建式冷库的冻结

16、间和冻结物冷藏间空库时,相应的库房温度应保持在-5C以下。4.2,4.16库内作业结束后,作业人员应确认库内无人后方可关灯、锁门。4. 2.4.17应为库内作业人员配备防寒工装。4.3食品贮存管理4. 3.1应对入库食品进行准入审核,合格后入库,并做好入库时间、品种、数量、等级、质量、温度. 包装、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信息记录。4. 3.2人库前,应检查并确保库房的温湿度符合要求,并做好记录。4. 3.3宜遵循先进先出、分区存放的原则。4. 3.4在冷库中贮存的食品,应满足贮存食品整体有效保质期的要求,贮存时间不得超过该食品的协 议保存期,并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4. 3.5清真食

17、品的贮存应符合民族习俗的要求,库房、搬运设备,计量器具、工具等应专用。4. 3. 6具有强烈挥发气味和相互影响(如乙烯)的食品应设专库贮存,不得混放。4. 3.7食品堆码时,宜使用标准托盘,且托盘材质符合食品卫生标准。4. 3.8食品堆码时,应稳固且有空隙,便于空气流通,维持库内温度的均匀性。食品堆码应符合下列要 求: 距冻结物冷藏间顶棚20. 2m; 距冷却物冷藏间顶棚20. 3n; 距顶排管下侧20. 3m; 距顶排管横侧20 2m; 距无排管的墙20 2m; 距墙排管外侧20 4m;距风道20. 2m;距冷风机周边21. 5m。4. 3.9应对出库食品进行检验,办理出库手续。4. 3.1

18、0应做好出库时间、品种、数量,等级、质量,温度,包装、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信息记录。5人员要求4.1 作业人员资质要求4.1.1 作业人员应经过背景审查、岗前培训合格及相关健康检查合格后入职。4.1.2 作业人员应定期进行核酸检测。注:本文件中作业人员均指包括装卸人员、搬运人员、消杀人员等需进入作业区工作的人员。4.2 人员防护要求5. 2.1作业人员进入作业区前应测量体温。5. 2. 2作业人员不应未穿戴或未正确穿戴个人防护装备进入作业区。5.2.3 作业人员不应在作业区脱下防护用品。5.2.4 作业人员不应戴手套接触身体任何裸露部位且身体任何裸露部位不应直接接触货(物)品,接 触应立即停止工

19、作并消毒。5. 2. 5作业人员离开作业区应在指定区域按正确流程脱防护装备并放入医疗废弃物专用垃圾桶。5.2.6作业人员每次进出作业区应更换个人防护装备。5. 2.7进出作业区的其他人员应遵循作业人员防护要求。5.3人员行为规范5. 3.1作业人员不应直接踩踏冻品外籍及使用暴力抛扔物品。5. 3.2作业人员不应私自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或接触来自中、高风险地区的人员。5. 3.3作业人员不应私带物品进出作业区。5. 3.4门卫值班人员、工作人员和货柜车司机三者间应避免不必要的接触。5. 3.5进出作业区的其他人员应如实登记。5.4其他要求5. 4.1作业人员应实行封闭式管理,严格执行作业人员上下

20、岗、请休假和入离职管理。5. 4.2工作人员应按照工作性质与要求在规定工作区域活动,避免无关人员与冻品的接触。5. 4.3对作业人员加强健康监测,应满足如下要求: 设立健康管理员; 建立人员健康监测台账; 实行每日体温监测制度; 定期核查员工健康状况、接触史; 进行从业人员动态监测管理; 杜绝带病上班。5. 4.4应加强安全管理,设立冷库安全员,监督落实疫情防控各项要求。5. 4.5应减少外来人员进入作业区,进入作业区的外来人员应登记所在单位、健康状况、接触疫情发 生地区人员、实时体温等信息,并按照要求做好个人防护。6卫生和防疫要求6.1 卫生条件要求6.1.1 排水系统应完善通畅,应有道路防

21、积水措施。6.1.2 仓内地面应耐腐蚀、耐磨、防滑并易于排水、易于清洗消毒并保持清洁;仓内墙面应耐腐蚀、 易于清洗消毒并保持清洁。6.1.3 监管冷库运行产生的废水、废物的处理与排放应符合GB 8978及国家其他有关规定:冷库周边不 应采用明沟排放污水。6. 1.4仓区不应有卫生死角。6.2涉疫场所的消毒要求1.1.1 2.1涉疫场所应在疾控机构指导下进行终末消毒。定期采集环境样品进行检测评估消毒效果。1.1.2 消毒范围应覆盖场所的地面、置物架、墙面、门把手、搬运工用具、包装物、冷库库体、冷库 的融冰与污水、垃圾和污物等。1.1.3 应根据消毒的对象选取不同的消毒方法与措施。1.1.4 废弃

22、物和垃圾应及时清理出仓,口罩、防护服等应使用医疗废弃物专用垃圾袋盛装,放置在指 定区域。按照医疗废弃物集中转运处理。6. 2.5宜设立废弃物转运暂存间。7检验检测要求检验检测工作应满足如下条件:检验检测工作应由具备资质的检测机构开展,并及时提供真实可信的结果证明;检验检测样本的采集按三层五点法进行,样本的储运条件与方法符合相关规定;检验检测机构加强生物安全管理,妥善处置剩余生物样本,样本的使用、保存、上送与销毁具 备明确记录;检验检测流程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及说明书进行;一一对货(物)品可能接触的设备和环境进行定期检测监测并记录。8设施设备要求8.1 冷库设备要求8.1.1 冷库内外应有方便易

23、见的开闭库门的开关或拉绳。8.1.2 冷库接触外界空气的门应配备限制冷热交换的装置,并设置防反锁装置和警示标识。8.1.3 冷库应配备温湿度自动显示装置和具有异常报警功能的温湿度检测装置。温湿度检测装置应位 于不易受冷凝、异常气流、辐射、振动和可能冲击的地方,并定期校检。8.1.4 冷库库门、电梯门、柱子、墙壁和制冷系统管道等易受碰撞之处应设有防护装置。8.1.5 冷库蒸发排管、排风机等不应存在内部和外部锈蚀;水循环和污水排放系统设计合理,对不同用 途管道进行编号并标记清晰,易于辨认和抽查。8.1.6 冷库应配备包括但不限于用于切断制冷系统电源的紧急控制装置、警示标识、事故排风装置和 应急照明

24、灯等符合GB/T 28009要求的安全设施。8.2 冷库安全设施管理8.2.1 消防设施8. 2. 1.1消防设施日常使用管理由专职管理员负责。专职管理员应每日检查消防设施的状况,确保设施 完好、整洁、卫生。发现丢失,损坏应立即补充、更新。8. 2.1.2消防设备设施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机构进行维修保养和定期检测。8. 2. 1.3应设有消防安全疏散等指示标识,严禁关闭、遮挡或覆盖安全疏散指示标识。保持疏散通道、 安全出口畅通,严禁将安全出口封闭、上锁。8. 2.1.4应保持应急照明、机械通风、事故报警等设施处于正常状态,并定期检测、维护保养。8.2.2氨气体浓度报警仪8. 2, 2.1采用氨制

25、冷系统的机房应安装氨气体浓度报警仪,库房宜安装氨气体浓度报警仪。氨气体浓度 报警仪应由法定计量鉴定机构或厂家每年进行复检,确保安全有效。8. 2. 2. 2氨气体浓度报警仪宜与其他相关设备联防控制和管理。8.2.3设有视频监控系统的冷库,应设立专管员负责安防监控系统的日常管理与维护,确保视频监控 系统的安全运行、视频质量清晰。视频资料应至少保存3个月,并不得擅自复制、修改视频资料。8.3 冷库建筑维护8.3.1 应每年对冷库建筑物进行全面检查,做出维护计划。日常维护中,发现屋面漏水,隔气防潮层 起鼓、裂缝、保护层损坏,屋面排水不畅,落水管损坏或堵塞,库内外排水管道渗水,墙面或地面裂缝、 破损、

26、粉面脱落,冷库门损坏等问题应及时修复并做好记录。8.3.2 地坪冻鼓、墙壁和柱子裂缝时,应查明原因,及时采取措施。8.3.3 采用松散隔热层时,如隔热层下沉,应以同样材料填满压实,发现受潮需及时翻晒或更换。8.3.4 冷库维修时宜采用新工艺、新材料,做好维修的质量检查及验收。8.4 卫生防疫设施设备要求8.5 4.1基础卫生设施设备应满足如下要求: 配备防霉、防虫、防鼠和野生动物等设施; 不同工作区域宜配备专用清洁和消毒工用具; 配备分类盛放废弃物和垃圾的加盖、不漏水且防腐蚀的容器; 配备密闭且远高冷库的暂存废弃物和垃圾场所。8.4.2 消毒设备应满足如下要求: 配备货(物)品消毒和日常消毒专

27、用工器具; 配备消毒工器具专用清洗、消毒工具; 配备满足疫情防护要求的消毒专用防护具,包括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防护 服、口罩、护目镜或面屏、工作鞋或胶鞋、防水鞋套等。8.4.3 检验检测设施设备应满足如下要求: 检验检测实验室各工作间具有与工作需要相适应的场地、仪器和设备等; 配备检验和计量器具,并定期校检; 配备检验检测人员专用防护用具; 配备专用存储器具分类存放检验检测废弃物; 检验检测实验室其他设施设备配置符合GB/T 22576. 1和GB/T 27476. 1的相关规定。9疫情应急处置要求9. 1 一般要求9.1.1 应符合国家、省、市关于冷链食品新冠病毒核酸阳性处置的

28、相关要求。9.1.2 应制定应急处置预案,包括处置机制、处置程序、处置方法等。9.1.3 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包括桌面推演和实地演练。9.1.4 应储备充足防控物资。9.2出现健康状况异常人员的应急处置监管冷库应当设立隔离观察区域,员工或司机、货主等出现可疑症状或排查发现为密切接触者时, 监管冷库现场监管组应当及时报告冷链食品疫情防控工作专班及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启动应急处 置预案,落实疫情防控措施。9. 3发现样品核酸检测阳性应急处置样品核酸检测阳性时,监管冷库现场监管组应当及时报告冷链食品疫情防控工作专班及县(区)疾病 预防控制中心,启动应急处置预案,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冷库资料存档不少于24个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