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急救仪器的使用及故障处理.ppt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216712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用急救仪器的使用及故障处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常用急救仪器的使用及故障处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常用急救仪器的使用及故障处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常用急救仪器的使用及故障处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常用急救仪器的使用及故障处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用急救仪器的使用及故障处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急救仪器的使用及故障处理.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常用急救仪器的使用,王慧芹,一、心电图机,操作流程1、向病人解释(清醒病人)2、准备病人(平卧、四肢平放)3、酒精棉球清洁导联接触部位4、接上各导联线,5、按START键开始记录6、关机,从病人身上取下电极7、开启电源开关8、心电图纸上标导联并写上姓名、日期、时间9、整理导联线放回原处,心电图机常见故障处理,1、描记图形过粗或过细调整热笔温度,调节电位器使热电笔温度适当即可 2、干扰导联开关置“0”位时有干扰 首先,判断干扰是50?Hz还是低频。如果是50?Hz干扰一般为导联输入部分有断线、脱焊现象,即导联线断线;导联开关到放大板的输入线插头座断脚、脱焊或接线断。如果表现为低频干扰,则首先检查

2、电刷上刷毛是否齐整;是否与不该接触处有电气接触,然后,再检查电机线圈是否有断线。,工作时有干扰 导联线断、隐断或漏电均可引起干扰。但一般因导联线断,引起的干扰表现为只有在相关导联状态时才会引入干扰。最简单也最彻底的办法是更换导联线,但如果有修复价值的最好从断处或漏电处剪开后,再重新焊接。导联开关接触不良、接线断线、脱焊等均会引入干扰。记录器或热笔线圈与机壳接触也可能引入干扰。,其他干扰 电源纹波过大、滤波电容损坏,内部应该接地处未接好,内部走线不合理或屏蔽不良等都可引入干扰。,3、基线漂移用酒精擦拭放大板上各插头、插座,以防有漏电现象。待完全干燥后,观察基线漂移是否仍然过大。随后检查前置放大器

3、与电压放大器之间耦合电容是否漏电。然后,再检查封闭继电器电路。用线路分割法,断开封闭继电器电路,如漂移达到标准要求,则故障为封闭继电器损坏或漏电,应更换。最后,检查场效应管。先用替代法,以同型号场效应管分别替换前级场效应管。如故障消除则前级中某一只场效应管(或两只)输入电阻不稳,应更换。但必须用两只各项参数均比较接近的场效应管将原来两只都换下,否则,若场效应管不对称,对心电图机其他指标将有很大影响。如漂移仍然过大。一般为后级场效应管某只输入电阻不稳定,同法替换即可。,4、阻尼不正描1mV定标电压波形时,波形无上冲且有圆角即为阻尼过大。排除方法:调整阻尼调节电位器使阻尼适中。描1mV定标电压波形

4、时波形上冲过大,即为阻尼过小。排除方法:调整阻尼调节电位器使阻尼适中。若阻尼过小且不可调整时,先检查阻尼调节电位器是否脱焊,损坏或接触不良。如果损坏则应予更换。如未损坏,则故障为记录失磁造成,应更换记录器或重新上磁。如果阻尼不均匀,一般为热笔放置不平,热笔定位夹与导轨间有较大间隙,调整时,予以调整,二、监护仪操作流程,1、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2、准备用物3、做好解释工作4、评估周围环境及光照情况,有无电池波干扰5、连接电源线,打开监护仪6、暴露病人胸部,选择电极安放位置,局部用酒精脱脂7、将电极片连接至导线上,按标示贴电极片8、选择导联,保证监测波形清晰无干扰,主波向上9、调整心电图的波形大

5、小,QRS波形应0.5mv10、调节心率、血压、氧饱和度、呼吸上下限及血压间隔时间11、安慰体贴病人,交代注意事项,监护仪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一、黑屏处理措施:1、重新安放电池。2、检查电极与软线,软线与输出插头之间是否连接良好。二、ECG无波形处理措施:1、更换电极片。2、更换备用软线。三、血压测不出处理措施:1、选择手动测量血压。2、测量侧制动。四、SPO2无波形、无数值处理措施:1、更换手指测量。2、更换备用传感器,三、注射泵操作流程,1、接通电源2、检查泵功能是否正常3、按医嘱配好药物4、连接输液延长管并排尽空气5、放入注射器槽内并妥善安装6、打开总开关7、按医嘱调节泵入药物剂量8、打

6、开开始运行开关(绿灯亮),注射泵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一:报警指示灯闪烁(OCCLUSION(堵塞)处理措施:1、按STOP键消除蜂鸣器音。2、关闭静脉注射管路。3、解决堵塞成因。4、打开静脉注射管路,按START键重新开始注入。二:报警指示灯闪烁(NEARLY EMPTY(即将空瓶))处理措施:1、按STOP键消除蜂鸣器音。2、更换注射器,继续输液。,注射泵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三:报警指示灯闪烁(NEARLY EMPTY和OCCLUSION PRESSURE(堵塞压力)处理措施:1、按STOP键消除蜂鸣器音。2、更换注射器,继续输液。3、采取纠正措施后,报警灯持续闪烁,请与当地销售商联系。四:

7、灯闪烁(BATTERY(蓄电池报警)处理措施:1、按STOP键消除蜂鸣器音。2、尽快将泵插入交流或直流电源。,四、输 液 泵,操作流程1、常规消毒液体瓶塞2、连接好配套输液管并排气3、将输液管置于输液泵槽内感应器处,并妥善固定4、打开输液泵开关5、设置液体输入总量(ml)6、按开始键启动输液泵7、点滴通畅准确,8、及时处理报警现象息音排除故障观察输液情况息音键复位常见报警现象:管路中有气泡,堵塞,输液滴完,低电压,管路脱落9、一次性用物归类消毒处理10、治疗车,静脉泵等设备清点数后放回原处,输液泵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一、输液器管中有空气(AIR)处理措施:1、先将输液器加紧,无液滴滴落。2、将

8、输液器管路从设备中取出。3、将气排到滴液腔中。4、将管路复位,松开输液器夹紧处。二、泵门开启(DOOR)处理措施:关闭泵门并锁紧。,输液泵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三、管路阻塞(OCCL)处理措施:检查下列可能的阻塞并排除:1、管路是否折叠;2、滚动夹是否关闭;3、针头是否阻塞;如果其他原因引起,可调整阻塞传感器压力值。四、电池电量低(LOW BATT)处理措施:立刻接上 交流电源。五、药液瓶/袋空了(EMPTY)处理措施:换新药液,调整,排气,或撤除输液器。,六、滴速传感器故障(DRIP,流速“1”闪亮)处理措施:检查传感器安装是否正确;滴液腔有无破损;传感器表面有无污染;阳光或强光是否直射七、输

9、液器设定与实际不一致(DRIP,流速“2”闪亮,流速“3”闪亮)处理措施:重新设定,使设定值符合实际使用的输液器。,八、用错输液器,药液瓶/袋排空(DRIP,流速“4”闪亮,流速“5”闪亮)处理措施:检查输液器是否用错了,输液器设定是否正确,药液瓶/袋是否排空了。九、泄露,当泵停止工作时,滴数传感器测出10滴以上滴速(DRIP,流速“6”闪亮)处理措施:检查是否用错了输液器;输液器有无任何泄露;如果不是上述原因,找销售商处理。十、指状盒受到干扰(DRIP,流速“7”闪亮)处理措施:1、取出指状盒并清洗干净;2、重新安装。,十一、管夹脱落(流速“8”闪亮)处理措施:1、关掉电源;2、安装管夹;3

10、、安装输液器并接通电源。十二、指状盒脱落(流速“9”闪亮)处理措施:1、关掉电源;2、打开泵门;3、安装指状盒到位;4、装输液器,接通电源。十三、滴数传感器脱落或掉线或传感器污染(流速“0”闪亮)处理措施:1、关掉电源;2、检查并确认传感器安装连接正确;3、检查传感器表面;4、通电源。,五、呼吸机操作流程,1、呼吸机备用状态2、湿化瓶加蒸馏水3、接通电源4、开启(ON/OOF)5、选择(NIPPV/IPPV)6、选择通气模式(VOLUME/PRESSURE、A/C SIMV/CPAP)7、设置报警8、设置通气参数(调整参数)9、连接病人10、观察通气效果(紫绀改善、血气分析情况、血氧饱和度监测

11、),呼吸机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一、空气和氧气供给正常的情况下有报警声。处理措施:可以通过检查压缩空气和氧气的进气滤网,看是否有灰尘,用清洗液浸泡过滤网一天,晾干后重新安装。如果故障不消失,则需要更换空气混合器。二、低压报警处理措施:1、调整气源压力确保供应压力正常。2、各管路连接紧密、无漏气。,三、高气道压力处理措施:1、检查管道是否弯折、阻塞,排掉过多的水分。2、观察患者,需要时排痰。3、评价患者状态,重新设置潮气量等各参数。4、重新评价报警设置。四、呼吸机无电源处理措施:接触不良或故障时直接对以上配件进行更换。,六、电动吸引器操作流程,1、素质要求2、备齐用物 备吸引器、吸痰管、接电源、检

12、查吸引器性能、治疗盘放到病人床旁3、病人准备核对、解释(对清醒者)病人头转向操作者4、插管湿润导管,试吸,从口腔或鼻腔插入至咽喉5、吸痰右手持钳,将吸痰管插入(插管时,左手折叠导管末端避免产生负压),然后左右旋转,向上提出,吸引痰液。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6、观察面色、吸吸道是否通畅7、记录病情及痰量、性质8、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告知注意事项),整理床单位9、清理用物用物清洗并消毒,定时消毒贮痰瓶(吸出痰液,消毒后倾倒),吸痰器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一、吸引管不通畅 处理措施:要随时吸水冲洗吸引管。二、痰液逆流 处理措施:及时倾倒吸引瓶内的液体。三、压力过小 处理措施:在吸引前反折吸痰管,

13、增加踩踏次数与力度。,除颤仪操作步骤,1.做好除颤准备,备好各种抢救器械和药品:除颤仪、心电图机、示波器、心肺复苏所需的抢救设备和药品。2.病人平卧于硬板床上,开放静脉通道,充分暴露胸壁。3.术前常规作心电图并心电监护。完成心电记录后把导联线从心电图机上解除,以免电击损坏心电图机。4.选择合适电极板均匀涂抹导电胶,用生理盐水或清水纱布块清洁病人除颤部位的皮肤:贴负极(Apex)处:左腋中线腋下3横指(心尖部)。贴正极(Stenal)处:右锁骨下胸骨右缘(心底部)。,5.选择非同步电复律。6.选择合适的能量:单向波形除颤仪成人一般选择300-360J,小儿每公斤体重2J。双向波形除颤仪成人一般选

14、择150-200J,小儿每公斤体重2J。7.充电:充电前嘱其他人人员不得接触病人、病床以及与病人相连接的仪器设备以免触电,然后按下充电开关,屏幕显示到预定能量即为充满。8.充电完毕后将2个电极按电极上图示正确放在病人皮肤处,并施以适当压力使电极板与别人皮肤接触完好,双手大拇指同时按下电极板上的放电键。,1、能量选择2、充电3、放电9.除颤完毕立即观察患者心电图是否转复为窦性心律。10.如果室颤,室扑等持续出现,复律失败,应重新充电,间隔一定时间后重复步骤。11.操作完成后,将能量开关回复至零位,安置病人,监测心率,心律,并遵医嘱用药。12.做好记录。,二.同步电复律,若病人出现心房颤动、扑动,

15、室上性及室性心动过速等,可行同步电复律。,操作步骤,(1)择期复律者术前停用洋地黄类药物1-3天,给予改善心功能,纠正低钾血症和酸中毒的药物。(2)复律前1-2天服用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等药物以防复律后心律失常复发。(3)复律当天禁食,排空膀胱。(4)建立静脉通道,连接心电图机及心电监护仪,术前做全导心电图,选R波较大的导联测试电复律的同步性。(5)适当应用异丙酚、依托眯酯等麻醉药,或用地西泮0.3-0.5mg/Kg缓慢静注,至病人睫毛反射开始消失的深度,麻醉过程中严密观察呼吸,有呼吸抑制时,面罩给氧。,(6)选择同步电复律。(7)选择合适能量,心房颤动为150J200J,心房扑动为80J-1

16、00J,室上性心动过速100J。(8)充电:充电前嘱其他人员不得接触病人、病床以及与病人相连接的仪器设备以免触电,然后按下充电开关,屏幕显示到预定能量即为充满。(9)充电完毕后将2个电极按电极上图示正确放在病人皮肤处,双手大拇指同时按下电极板上的放电键。,(10)放电完毕,观察病人心电图是否转复为窦性心律,若未转复为窦性心律,可增加电功率,再次复律。(11)操作完成后,将能量开关回复至零位,安置病人,监测心率,心律,并遵医嘱用药。(12)做好记录。,注意事项,1.除颤仪应定时检查除颤器性能,及时充电,使用后 做好消毒处理。2.电极板涂导电膏时不可将2个电极板相互摩擦涂抹,电极板应与患者皮肤密切

17、接触,保证导电良好。3.病人较瘦或皮肤不平整,可将2块蘸有生理盐水的纱布块直接放在病人除颤部位。4.电击时,任何人不得接触患者及病床,以免触电。5.对于细颤型室颤者,应先进行心脏按压,氧疗及药物治疗后,使之变为粗颤,再进行电击,以提高成功率。,6.电击部位皮肤可有轻度红斑,疼痛,也可出现肌肉痛,约35天后可自行缓解。7.开胸除颤时,电极直接放在心脏前后壁,除颤能量一般为510J。8.对于能明确区分QRS和T波的室速,应进行同步电复律,无法区分者,采用非同步电除颤。,评价,1.病人的心律失常得到及时发现和有效控制。2.根据病人个体情况正确调整能量。3.病人安全,无皮肤灼伤等并发症发生。,除颤仪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一、监视器黑屏,不能除颤,不能记录。处理措施:1、使用备用电池。2、低压电源本身问题,由工程技术人员维修。二、监视器只显示一条直线,无 ECG 显示。处理措施:需由工程技术人员设法解决。三、无法进行除颤,或充电电击循环速度很慢。处理措施:需由工程技术人员设法解决。四、按键不起作用,参数无法设置和改变。处理措施:一般无法维修,只能跟公司、厂家联系更换。五、电磁干扰问题:屏幕显示波形紊乱、字符抖动等。处理措施:尽快判断干扰的来源并采取相应措施,以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