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规划理论和原则.ppt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219434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6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地利用规划理论和原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土地利用规划理论和原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土地利用规划理论和原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土地利用规划理论和原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土地利用规划理论和原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地利用规划理论和原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利用规划理论和原则.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土地利用规划理论和原则,【内容提要】:主要介绍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依据和土地利用规划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地租和地价理论是土地资源配置中如何获得土地利用最大经济效益的依据;土地区位理论是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及其选址的依据;生态经济理论是实现土地利用系统最佳功能的重要依据;人地协调理论是土地利用中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依据;系统工程理论是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中科学编制规划的重要思想和方法。,【重点内容】认识各种理论对编制土地利用规划的指导意义及其科学原理。掌握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教学要求】理解和掌握各种理论依据的科学原理和基本原则的含义。,一、给定资料 国家是否应该在怒江建水电站。支持方:

2、1.有利于怒江社会经济的发展,怒江的确资源有限,水电的发展有利于就业,有利于带动第二、三产业发展。2.符合循环经济的要求。3.有利于提高怒江地区百姓生活水平。4.投资少,回报大。反对方:1.不能直接提高百姓生活,用救济的方式解决移民问题不是长远之计,必须给百姓一个生计方式,移民问题不易解决。2.不利于怒江的原始生态的保存,怒江地区风景秀丽,物种丰富,地质构造奇特,传统民族文化极具特色,这些都可能随着水电开发而遭到严重破坏。3.不符合百姓的生活方式。4.不经过反复论证随意施工,可能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5.水电开发可能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请以“人与自然”为题,写一篇文章。(40分)要求:1参

3、考给定资料,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生动 2对在人与自然问题上的某种错误倾向,应恰当阐述,给予澄清。3总字数1000-1200。,第一节 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一、地租和地价理论二、土地区位理论三、生态经济协调理论四、人地协调理论五、系统科学理论,一、地租地价理论,(一)理论核心 地租的原意有报酬或收入的意思。是一个历史范畴,是随着有组织的土地利用和土地所有权的出现而产生的。马克思地租理论基于劳动价值观 地租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地租有不同的类型,即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和垄断地租。提出了土地价格是虚幻形式的价格,是没有价值的价格。土地价格是地租的资本化。,(二)对规划的理论指导意义

4、在合理组织土地利用中应遵循地租理论努力获取最大的地租收入。在地租地价理论的指导下,把位于和接近城市中心区的土地规划用作高价用地如商业用地,居住用地等,把其他类型用地如工业用地,行政办公用地规划于远离城市中心的地段上。对于农用地也类似。,从另一角度而言,土地利用规划条件是影响土地价格形成的重要因素。,提高土地肥力和改善土地质量状况修筑交通运输网络追加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投入,实行土地集约化经营这些必将导致土地级差地租形成条件的变化。这就是常说的”规划即地价“,二、土地区位理论,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空间中的相互关系的学说。解释了区位对土地利用方式的作用规律。区位理论包括: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孤

5、立国):农业生产的区位选择,取决于到农产品消费地(市场)的距离杜能圈。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工厂区位的选择取决于原料地、劳力和集聚三个因素。其最佳位置总是趋向于最低成本效果。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城镇的空间布局规律。,地租收入R对同样的作物而言,随距市场距离增加的运费增多而减少。当地租收入为零时,即使耕作技术可能,经济上也不合理,而成为某种作物的耕作极限。在市场(运费为零)点的地租收入和耕作极限连结的曲线被称为地租曲线。每种作物都有一条地租曲线,其斜率大小由运费率所决定,不容易运输的农作物一般斜率较大,相反则较小。杜能对所有农业生产方式的土地利用进行计算的结果,得出各种方式的地租曲线的高度以及斜

6、率(图3-1上部)。因农产品的生产活动,是以追求地租收入为最大的合理活动,所以农场主选择最大的地租收入的农作物进行生产,从而形成了农业土地利用的杜能圈结构(图3-1下部)。,地域分异规律(农业生产地域分异规律,农业地域分异规律):农业生产在地域之间形成差异的规律,其根源在于地区之间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在我国大体上可分为三类:1)与太阳位置不同而形成的纬度地带性差异,反映为热量条件的差异。2)与海洋距离不同而形成的经度地带性差异,反映为水分条件的差异。3)因海拔高度不同而形成的垂直地带性差异,反映为热量条件和水分条件的差异。,区位理论在土地规划中的运用,1遵循地域分异规律,配置农业生产用

7、地2通过制定合理的级差地价政策,调控城市区域土地利用及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三、生态经济协调理论,生态经济学(Ecolomics)是20世纪50年代产生的由生态学和经济学相互交叉而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它是从经济学角度,研究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演替规律的一门学科,为研究生态环境和土地利用经济问题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对土地利用规划的指导意义,1土地利用不仅是自然技术问题和社会经济问题,而且也是一个资源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生态经济问题,同时承受着客观上存在的自然、经济和生态规律的制约。2人类利用土地资源时,必须要有一个整体观念、全局观念和系统观念,考虑到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的内部和外部的各种

8、相互关系,不能只考虑对土地的利用,而忽视土地的开发、整治和利用对系统内其他要素和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四、人地协调理论(一)人地关系理论的发展,环境决定论,协调论,征服自然论,人类各种活动是受到自然环境所制约的.违背唯物辨证论,是一种环境宿命论,过分强调人类的主观能动作用,盲目追求对自然片面征服.是一种唯意志论,人类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改造,相互依存,是对人地关系的科学认识,遵循了自然界对立统一规律和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二)对土地利用规划的指导意义1明确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人类活动必然影响环境,而环境反过来对人类行为产生制约,人是地球环境的组成

9、部分,人与环境之间有着不能任意改变的“奇妙相关”人类活动同环境是息息相关的,2遵循自然规律,协调人地关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引导环境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趋利避害,实现可持续发展,五、系统工程理论,系统工程是系统科学的一个应用分布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组织管理技术。系统工程依据其对象的不同派生出各专业的系统工程,如农业系统工程、军事系统工程、能源系统工程、土地利用系统工程、区域规划系统工程等。对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指导意义土地是一个系统土地利用规划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对系统的优化,第二节 土地利用规划的原则,一、遵循土地基本国策原则,珍惜与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总原则。,注 意1、改造不适

10、于农用的土地,以及工矿废地复垦,使之成为 农用地。2、处理好各业用地关系,保证农业健康发展。3、各项建设用地做到不占或尽量少占耕地。4、利用、改造结合起来,使每寸土地得到充分利用,不断提高土地生产力。,二、土地权利原则,宪法第十条、土地管理法第八、第九条等明确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只要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中的成员,对集体所有的土地都享有一定的权益,都有权依法承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包的农村土地。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剥夺和非法限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承包土地的权利。国有土地和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可依法确定给单位或个人使用,国家保护土地使用权人依法享有

11、的权利。,根据土地交易量估算,中国每年国有土地收益流失至少在100亿元以上;耕地减少,粮食安全问题和社会问题也浮出水面。目前中国每年建设占用耕地250万亩到300万亩,如果按人均一亩地推算,意味着这几年每年有250万到300万的农民失去土地。,三、因地制宜原则,不同的土地利用环境不仅反映土地本身的适宜性和限制性,而且反映当前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对土地的改造能力和利用程度,因此,要求土地利用规划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土地利用必须遵守因地制宜的原则。,1、不同地区由于自然经济条件不同,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同,因此不同地区的土地利用规划有着不同的规划项目、内容和方法。2、同一项规划由于各地区情况存在差

12、异,规划方法亦不尽相同。,如:机耕地区重点规划田块、调整渠道、集中居民点,修建道路,安排作物连片种植等;丘陵山区重点安排农、林、牧、副、渔用地,坡改梯,植树造林、绿化荒山;新灌区重点规划灌溉渠道;盐碱地地区以改良利用盐碱土为重点;平原低洼地区,重点排洪排涝,降低地下水位等。,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原则要求处理好近期与远景土地利用两者之间的关系。不合理利用土地所带来的危害,有时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显现出来,因此,必须对未来效益和周围生态环境影响加以科学预测。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是难以度量和非货币化的。因此,经济效益往往掩盖了土地利用对社会和生态环境所造成的损失,对此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四、综合效益原则,五、逐级控制原则,土地资源的行政管理的层次性决定土地利用规划的类型、范围、任务和内容的多样性,从上到下构成结构有序的等级分明的土地利用规划系统。,六、动态平衡原则,土地总面积是一常数,土地利用规划时,要满足各部门用地要求,使规划区域内土地总面积达到平衡,合理进行部门间的土地分配和再分配。土地综合平衡是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而实现的一种平衡,与社会经济综合平衡同步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