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嵬(其二)李商隐.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嵬(其二)李商隐.ppt.ppt(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马嵬(其二),李商隐,马嵬(二),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作者简介(一),作者简介(一),李商隐,晚唐著名诗人。擅长骈文写作,诗作文学价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沁阳与博爱县交界
2、之处)。,作者简介(二),中文名:李商隐 别名: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 民族:汉族出生地:荥阳(今河南郑州)出生日期:约812年或813年逝世日期:约858年职业:诗人代表作品:樊南甲集,樊南乙集玉溪生诗,赋,文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写作背景简介,写作背景简介,李商隐恩师令狐楚仙逝,他送灵回京至马嵬,远望杂乱的长着灌木丛和荒草,有的地方露出黄土,给人一种枯败苍凉之感的马嵬坡,有感而吟长恨歌。一边的七师哥于是激义山道:“驴背上吟诗,颇有情味,何不以马嵬为题,吟咏一首呢?”李商隐于是吟马嵬(其一)(其二)两首诗,借古讽今,以唐明皇时期马嵬事件的藩镇之乱讽刺当时甘露之变的宦官专权。因此这
3、是一首借古讽今的咏史诗,唐文宗甘露之变是唐文宗大和九年(835)谋诛宦官而失败的一次事变。被宦官所掌握的皇帝中,并非所有的皇帝都任由宦官胡作非为。他们中还是有人想铲除宦官势力,重振当年祖上的荣光,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文宗所发动的甘露之变。唐文宗和李训、郑注策划的杀宦官的计谋彻底失败,在这次事变后受株连被杀的一千多人。史称“甘露之变”。,甘露之变,马嵬之变,公元756年初夏,安禄山大军逼近长安,继而潼关失守,长安城岌岌可危。在一个阴雨连绵的黎明,唐玄宗携杨贵妃、宰相杨国忠、太子李亨以及诸皇亲国戚、心腹宦官,离开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长安,逃往四川。次日晚行至马嵬驿时,护驾军士砍杀了祸国殃民的杨国忠,
4、并要求唐玄宗立即处决杨贵妃。唐玄宗以怎样的心情下令缢死杨贵妃,旁人无法体会,但之后他便让出了皇位,晚年则在难以消解的悔恨忧愁中度过,直到死去。,君王掩面救不得,马嵬为咏史诗,以唐玄宗,杨贵妃为抒情对象。启发世人汲取杨玄宗沉迷酒色,荒废朝政,致使国家陷于动荡、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的历史悲剧。李商隐的马嵬是唐代自杜甫以来咏马嵬之变之诗中的杰作,也是李商隐咏史诗中,借历史上荒淫腐败而招致祸乱败亡之君昭示历史教训,讽刺现实政治的以古鉴今之作。作品中,诗人不是在劝诫惋惜,而是在挖苦与讽刺。,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首联:讽刺唐玄宗的痴心妄想,也写出了唐玄宗之悲。先用“海外”“更九州”的故事概括方士在海
5、外寻见杨贵妃的传说,而后又用“徒闻”加以否定了方士的话。诗人以玄宗之心情设想,直说九州更变,四海翻腾,海外徒然悲叹,而“他生”之约,难以实现。此可谓唐玄宗之悲。,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颔联:写了马嵬之变的事件。同时也承上铺写。“虎旅传宵柝”本来是为了巡逻和警卫,而冠以“空闻”,意义就适得其反。从章法上看,“空闻”上承“此生休”,下启“六军同驻马”。意思是:“虎旅”虽“传宵柝”,却不是为了保卫皇帝和贵妃的安全,而是要发动兵变。正因为如此,才“无复鸡人报晓筹”,李,杨再不可能享受安逸的宫廷生活了。此联中,诗人用“虎旅传宵柝”就烘托出逃难途中的典型环境,同时诗人还用宫廷中的“鸡人报晓筹”反衬
6、马嵬驿的“虎旅传宵柝”,使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不同处境和心情跃然纸上。,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颈联:转入实事。“此日”指杨贵妃赐死之日,“当时”指七夕相约之时。”六军同驻马“指禁军哗变,李杨二人的爱情也一同“驻马”了,幻灭成空。“七夕笑牵牛”意为七夕之夜,长生殿上两人曾欢笑密约,并笑牵牛织女一年一度相见之短暂;“当时”曾“笑”他人,而今却不如牵牛织女之长久相恋;相比之下,令人可悯又可笑。诗人把六军愤慨之情与长生殿秘密之誓,相映成趣,议论深刻,笔锋犀利,同时,此联讽刺性极强,用笔很细,而且在两相映衬下,也把唐玄宗虚伪自私的精神面貌暴露无遗。,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尾联:包含强烈的
7、对比,启发世人继续唐玄宗沉迷情色荒废朝政,致使国家陷于动荡,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的历史悲剧。对比表现在:一方面,当了四十多年皇帝的唐玄宗保不住自己的宠妃;另一方面,是作为普通百姓的“卢家”能保住既“织绮”又“采桑”的莫愁。诗人由此发出冷峻的诘问为什么当了四十多年的皇帝的唐玄宗还不如普通百姓能保住自己的妻子呢?前六句诗,其批判的锋芒都是指向唐玄宗的,用需要做许多探索才能作出全面回答的一问作结,更丰富了批判的内容。,思想性,思想性:唐人咏马嵬之变的诗有很多,从思想上看,其中大多数是把罪责归给杨贵妃,而为唐玄宗辩护,比如说郑畋马嵬坡中:“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李商隐这首七律,却在思想上别开生
8、面,诗以”马嵬“命题,重点写唐玄宗在马嵬驿为六军所逼,赐杨妃死。其批判的锋芒都是指向唐玄宗,揭示了唐玄宗自私虚伪的精神面貌,艺术性,诗歌在艺术上主要运用了衬托和对比的艺术手法。如颔联中诗人用“虎旅传宵柝”就逃难途中的典型环境,同时诗人还用宫廷中的“鸡人报晓筹”反衬马嵬的“虎旅传宵柝”,使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不同处境和心情跃然纸上。这首诗从章法结构上看,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先说唐玄宗招魂之举的荒唐,再追述马嵬之变后的凄凉,最后点出问题的实质,尺幅之间可谓一波三折,曲折幽深。,比较马嵬与长恨歌的异同,思想内容的相同点:二者都是写同样的题材,即李杨之情,马嵬之变;思想内同的不同点:马嵬是一首纯粹的讽刺
9、诗,主要是借唐玄宗荒淫腐败而导致败亡的历史教训讽刺现实社会,长恨歌不仅是讽刺诗,它暴露了李杨二人生活的骄奢淫逸,也歌颂了二人爱情的坚贞,是讽刺与同情的交织。艺术特点的相同点:二者都善用典故,都运用了方士在海外寻见杨妃的典故;艺术特点的不同点:马嵬主要运用了倒叙的手法,是作品一波三折,同时又用了对比和衬托的手法,是作品的讽刺意味更为深重,长恨歌则主要运用了;浪漫主义的手法,“上穷碧落下黄泉”“山在虚无缥缈间”人物形象生动,抒情写景叙事水乳交融。,学界评论选粹,1.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上评云:“对句用逆挽法,诗中得此一联,便化板滞为跳脱。”2.清代的何焯义门读书记卷五七:纵横宽展,亦复讽叹有味,对仗变化生动,起联才如江海,五六倒叙奇特,看温飞卿作,便只是长恨歌节要,落句专则明皇,识见最高。3.冯浩玉溪生诗集笺注卷三:起句破空而来,最是妙境,况承上首,已点明意,古人连章之法也,次联写事甚警。三联排宕。结句人多讥其浅近轻薄,不知却极沉痛,唐人习气,不嫌纤艳也。4.近人黄侃评论这首诗的话:“讽讽刺至深,用笔至细。”李义山诗偶评,总结归纳,这是一首咏史诗,唐玄宗荒淫腐败而导致败亡的历史教训讽刺现实社会,诗人运用了大量讽刺,提炼史实时力求新意,为了避免封建思想的局限性,就只能把命脉系于君王,谢谢观看,语教五班第一组,组员:周林 李小琴 何梦瑶 翁小燕 姜文 吕菲 甘丽丽 郑灵灵 项文佳 吕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