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文献检索第1章、第2章.ppt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219885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2.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图书馆文献检索第1章、第2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图书馆文献检索第1章、第2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图书馆文献检索第1章、第2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图书馆文献检索第1章、第2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图书馆文献检索第1章、第2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图书馆文献检索第1章、第2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图书馆文献检索第1章、第2章.ppt(8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文献检索电话:2887667电子邮件:主讲:叶德柳,课程主要内容,前言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资源第二章 信息检索基础知识第三章 中文主要信息检索资源系统第四章 外文信息检索系统第五章 特种文献检索第六章 Internet网络信息资源第七章 文献利用与课程总结,前言(1),一、信息社会的沿革与发展人类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物质、能源、信息三种资源支配着人类最基本的生产活动。物质 向人类提供材料及生活必需品能源 向人类提供动力信息 向人类提供知识和智慧,前言(2),一、信息社会的沿革与发展信息时代对教育的支持和挑战:,语言的产生,文字的出现,造纸术印刷术发明,电报电话电视问世,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技术的结

2、合,人类历史上的五次信息技术革命,前言(3),二、信息素质是现代人才的必备条件之一信息素质(Information Literacy)的概念: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决或解答的技能。-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要成为具有信息素质的人,他必须能够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且具有检索、评价和有效利用信息的能力。-美国图书馆协会信息素质全国委员会,前言(4),二、信息素质是现代人才的必备条件之一信息素质的内涵:信息意识:人们对信息的敏感程度信息能力:发现、评价、利用和交流信息的能力信息道德:在信息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前言(5),三、信息检索的意义和作用:信息检索是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能节约时

3、间,提高科研效率信息检索是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信息检索是继承借鉴前人成果的主要手段,避免重复研究和走弯路信息检索是科学决策的必要前提,前言(6),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考试与要求,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资源,主要内容:第一节 信息的基本知识第二节 信息资源的基本知识第三节 我国文献信息的主要收藏及服务系统,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资源,本章重点:信息的经典定义信息的特征和功能信息、知识、文献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与区别信息资源的特征及分类(按载体形式分;按出版形式及内容分;按加工程度分)网络信息资源的类型我国文献信息的收藏及服务系统,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资源,本章难点:信息的特征信息与知识、

4、文献的联系与区别按加工程度划分信息资源,第一节 信息的基本知识,一、信息的概念:信息的经典定义: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通讯的数学理论(申农,美国数学家,信息论创始人)信息就是信息,既非物质也非能量。控制论(维纳,美国数学家,控制论创始人),第一节 信息的基本知识,一、信息的概念:信息是一切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规律的表征,是事物一种普遍属性,只要事物存在,就会有表征其属性的信息。,第一节 信息的基本知识,二、信息的特征普遍性和客观性信息认识的主观性依附性可传递性价值的不定性共享性,第一节 信息的基本知识,信息传递四要素:,信源,信宿,信道,信息,第一节 信息的基本知识,三、信息的功能资

5、源功能组织管理功能中介功能消除不定性功能(解惑功能)传播功能,第一节 信息的基本知识,四、与信息相关的几个概念(1),文献(document),定义:记录知识的一切载体;功能:认识、存储、交流知识包含四个要素:信息、知识、情报等;载体;记录符号;记录方式或手段 中国大百科全书.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第一节 信息基本概述,四、与信息相关的几个概念(2),知识(knowledge),定义: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知识与信息的关系:是信息的一部分,不等于信息;是人的大脑活动的产物,是系统化、精炼化的信息;信息是知识产生的前提和基础。,第一节 信息的基本知识,四、与信息相关的几个概念(3),

6、信息、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为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知识是信息的一部分,文献是信息、知识的具体体现,它不仅是信息、知识的主要物质形式,也是读者吸收利用信息、知识的主要途径。,第二节 信息资源的基本知识,一、信息资源的概念狭义: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累起来的有用信息的集合 广义:人类社会信息活动中积累起来的信息、信息生产者、信息技术等信息活动要素的集合 二、本质特征知识性共享性,第二节 信息资源的基本知识,三、信息资源的类型:1、按物质载体分:纸质文献 非纸质文献 缩微文献 声像型文献 电子信息源,信息载体的发展趋势:以纸张信息资源为主向以电子信息源为主发展。,第二节 信息资源的

7、基本知识,三、信息资源的类型:2、按不同出版形式及内容划分:图书(book):凡篇幅达48页以上并构成一个书目单元的文献。国际标准书号(ISBN)连续出版物(serial publication)特种文献(special categories of documents):,第二节 信息资源的基本知识,连续出版物:期刊(journal、magazine、periodical):采用统一名称定期或不定期的连续性出版物 国际标准刊号(ISSN)核心期刊:某一学科中高水平、高影响力的期刊。报纸(newspaper):以报道新闻及评论为主,出版周期比期刊更短,多为活页型连续性出版物。年度出版物(annu

8、al、yearbook):汇集年内出版物,每年出版一次。,第二节 信息资源的基本知识,特种文献:专利文献标准文献学位论文科技报告,会议文献政府出版物档案资料产品资料,第二节 信息资源的基本知识,三、信息资源的类型:3、按加工程度划分(1):零次文献:未经公开发表或未交流于社会的文献。如:私人笔记、设计草图、实验记录、论文草稿、会 议记录、书信等。一次文献:也称原始文献,是指人们根据自己的科学实验、生产实践的成果而撰写的文献。如: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专利文献、会议文献、研究报告、专著、译文等。,第二节 信息资源的基本知识,三、信息资源的类型:3、按加工程度划分(2)二次文献:是指对一次信息加工、

9、整理后形成的各种检索工具,如目录、题录或索引、文摘。三次文献:指在利用一次文献的基础上,对其内容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和述评而撰写出来的文献。分为综述研究类和参考工具类两种类型。如科技动态、专题综述、情报调研报告、决策参考、指南、进展、百科全书、年鉴、辞典等。,第二节 信息资源的基本知识,三、信息资源的类型:3、按加工程度划分(3):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之间的关系:从一次文献到二次文献,三次文献是一个由博到约,由分散到集中,由无组织到系统化的过程,也是科技文献资源的层次结构由无序走向有序,由一种有序结构演变为另一种完善的有序结构的过程。,第二节 信息资源的基本知识,四、网络信息资源1、按

10、内容划分:网络数据库联机馆藏目录库 电子出版物 政府机构信息 休闲娱乐信息,数据库也叫文献库,资料库,是发展最早、影响最广的一种主要电子信息源;与网络相结合后,借助网络而提供服务的数据库即为网络数据库。,在网络影响下,图书馆向着数字化、网络化方向发展,为实现资源共享,众多图书馆建立了馆藏机读目录数据库并通过网络提供OPAC服务。,包括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电子报纸等。,以政府信息服务系统向公众提供信息。包括有关组织机构的宗旨、业务范围、人员、出版物、最新消息发布、各种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信息等。,各种新闻、广告讨论组以及各种软件等。一般免费提供。,第三节 我国文献信息的主要收藏及服务系统,文献信

11、息系统:在一定范围内,有计划、有组织地建立起的合理的多层次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图书馆系统公共图书馆系统高校图书馆科学研究系统图书馆国家科技信息系统专利文献系统标准文献系统档案系统,第二章 信息检索技术与策略,主要内容:信息检索的概念与原理第一节 信息存储的基本知识第二节 信息检索概述第三节 现代信息检索策略第四节 检索效果评价,第二章 信息检索技术与策略,本章难点:信息检索原理信息外部特征和内容特征的描述信息检索方法信息检索途径的确定检索式的构造布尔逻辑算符检索检索结果信息量过多、过少、误检率过高的调整方法信息检索效果的评价指标影响信息检索效果的因素提高信息检索效果的措施,第二章 信息检索技

12、术与策略,信息检索(Information retrieval)概念:是指将信息按一定方式组织和存储起来,然后在用户需要(发出信息提问)时找出相关信息的过程。发展趋势:由传统手工检索发展到现代化、网络化检索组成:包括信息存储和信息检索两部分。,第一节 信息存储的基本知识,信息存储的概念:利用一定的科学规则和方法通过对信息的特征进行分析、表征和提炼,并按给定的参数和序列公式排列、存在在相应载体上,组织成系统化的具有检索功能的系统的过程。信息存储的内容:一、信息筛选二、信息描述三、信息检索语言四、信息存储,第一节 信息存储的基本知识,一、信息筛选概念:对原始信息(源)的挑选和鉴别,是建立信息资源检

13、索系统的基础和保障。原则:针对性、系统性、预见性、科学性、计划性和及时性。方法:直观判断法、分析法、集体讨论法、专家裁决法、数学核算法、现场核实法等。,第一节 信息存储的基本知识,二、信息描述概念:根据信息组织和检索的需要,根据一定科学规则和技术标准,对信息的外表特征和内容特征进行全面描述并给予记录的过程,又称信息的著录和标引。类别:信息外表特征的描述信息内容特征的描述,第一节 信息存储的基本知识,信息外表特征的描述信息外表特征:信息的物理载体直接反映的信息对象,构成信息的外存的、形式的特征。包含信息载体的物理形态、名称、加工者、出版或发表日期,流通或传播标记等。期刊论文的外表特征:文献题目、

14、著者、著者单位、文献出处(刊名、刊号、卷期、起止页码等)、语种、参考文献及图表数量等。图书的外表特征:书名、著者(或编者、译者)、出版项、稽核项(价格、页数、参考文献等)、书号等,不同的检索系统(数据库)所描述的项目与标识符有所不同,第一节 信息存储的基本知识,信息内容特征的描述:信息的内容特征:就是信息包含的内容,它可以由分类号,主题词,关键词或其它知识单元来表达。方法:分类标引:对文献主题进行分析,用分类语言表达分析的主题,赋予文献分类检索标识(分类号)的过程主题标引:对文献进行主题分析,用主题语言(主题法)表达分析出的主题,赋予文献主题检索标识(主题词、叙词)的过程。,第一节 信息存储的

15、基本知识,三、信息检索语言概念:根据信息组织和信息检索的需要而创制的人工语言,又称信息组织语言、情报语言、标引语言、索引语言等。类别:分类检索语言主题检索语言,第一节 信息存储的基本知识,三、信息检索语言:分类检索语言概念:用分类号和类名来表达各种概念,将各种概念按学科门类的逻辑次序或事物的性质进行分类和系统排列。类别:体系分类法组配分类法,第一节 信息存储的基本知识,三、信息检索语言:体系分类法概念:直接体现知识分类的等级制概念标识系统,它通过对概括文献信息内容及某些外部特征的概念进行逻辑分类和系统排列而构成。常见的体系分类法:国内: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图法)、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分类法(科图法

16、)、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分类法(人大法)国外:杜威十进分类法(DC)、国际十进分类法(UDC),中图法的体系结构及特征,体系结构:基本部类:共5个(马恩列斯毛思想、哲学、社科、自科、综合性图书)基本大类:22个大类(如B 哲学、C 社科总论等)二级类:由基本大类细分而成,如S 农业科学下共有S0-S9 10个二级类三级类:由二级类细分而成,如S54特点:按学科、专业集中文献,并从知识分类角度揭示各类文献在内容上的区别和联系,提供从学科分类角度检索文献信息的途径。编码规则:英文字母与数字混合编码。,第一节 信息存储的基本知识,三、信息检索语言:组配分类法原理:依据事物的性质,首先确定几个分类标准,

17、即分面,再确定每个分类标准中的若干特征值,即类目,每一分面的类目与其他分面的类目分别组配,形成许多组配类目,达到细分的目的。常见的组配分类法:冒号分类号,第一节 信息存储的基本知识,三、信息检索语言:主题检索语言概念:用语词作为概念标识,按字顺排列,并用参照系统等方法间接显示概念间相互关系的一种信息检索语言,也称主题法系统。类别:标题词语言(Heading):受词表控制元词(单元词)语言(Uniterm):受词表控制叙词语言(Descriptor):受词表控制关键词语言(KeyWord):无词表,不受词表控制,第一节 信息存储的基本知识,四、信息存储数据库及其基础构成数据库记录的格式数据库的文

18、档结构,第一节 信息存储的基本知识,数据库及其基础构成:数据库(Database):至少由一种文档组成,并能满足某一特定目的或某一特定数据处理系统需要的一种数据集合,是信息检索的基础。基本构成:文档由若干文献记录构成。记录(record):一条记录由若干款目组成,每个款目称一个字段(field)字段 记录 文档 数据库,第一节 信息存储的基本知识,数据库记录的格式记录:记录是对某一实体属性进行描述的结果,是文献信息数据库的基本组成单位格式组成:计算机系统存取号基本索引字段辅助索引字段,第一节 信息存储的基本知识,数据库的文档结构顺排文档倒排文档词表,第二节 信息检索概述,一、信息检索的发展历程

19、及进展二、信息检索的概念、类型和方法三、信息检索工具,第二节 信息检索概述,一、信息检索的发展历程及进展手工检索阶段机械检索阶段计算机检索阶段脱机批处理阶段联机检索阶段光盘检索阶段网络检索,第二节 信息检索概述,二、信息检索的概念、类型和方法概念(Information Retrieval):将信息按照一定的方式组织存储起来,并根据信息用户的需要找出有关信息的过程和技术。作用:是用户进行信息查询和获取的主要方式。内容:信息存储和信息检索两大部分。,第二节 信息检索概述,二、信息检索的概念、类型和方法检索流程,第二节 信息检索概述,二、信息检索的概念、类型和方法类型:按检索内容划分,文献检索数据

20、检索事实检索全文检索图像检索多媒体检索,检索以二次文献为存储对象的信息系统,如目录型、题录型、文摘型数据库;用户通过检索可获得原始文献线索,以数值型信息为检索对象;通过检索,用户可获得所需要的确切数据,检索系统中存储的是从原始文献中抽取的各种事实;用户通过检索可获得有关某事物、事件的发生与发展情况及相关资料。,以原始文献中所含的全部信息作为检索内容的信息检索,即是以文献全文作为检索内容的信息检索。检索内容可以是全文,也可是部分内容,并可进行各种频率的统计和内容分析,通过用自然语言表达检索课题。,以图像或图文信息为检索对象;通过检索可获得相关的图形图像,检索一种基于非线性的信息组织方法建立起来的

21、信息数据库,并可将文字、声音、图像、影像等多媒体形式的信息集成在一起。,第二节 信息检索概述,二、信息检索的概念、类型和方法类型:按检索手段划分手工检索计算机检索,第二节 信息检索概述,二、信息检索的概念、类型和方法方法:引文追溯法:利用文献所附的参考文献进行追溯查找文献信息的方法工具法:利用各种检索工具或数据库查找文献信息的方法。循环法:将工具法和引文追溯法相结合的一种检索方法。,第二节 信息检索概述,二、信息检索的概念、类型和方法方法:工具法顺查法:以研究课题的起始年代为起点,由远及近,逐年查找,直到最近期为止倒查法:针对研究课题,从最近期向早期回溯,直到查获适量切题文献信息为止。抽查法:

22、利用检索工具进行重点抽查检索的方法,第二节 信息检索概述,三、信息检索工具概念:用来存储、报道和检索文献线索的工具,具有存储和检索两个基本功能。类型:目录、题录、文摘,第三节 现代信息检索策略,一 分析检索课题,明确检索需求二 选择检索系统三 确定检索途径四 选择检索词五 构造检索式六 实施检索七 调整检索策略八 获取原始文献,第三节 现代信息检索策略,一 分析研究课题,明确检索需求:课题的学科属性、专业范围及相关内容:检索课题所需的信息类型和时间要求:明确课题的检索类型,选择相应的检索工具明确用户自身的信息需求:明确用户对查新、查全和查准的要求查全型:开题报告、综述等查准型:在具体细微的专业

23、问题方面的研究动态型:新技术、新理论的研究查新型:同类研究项目比较,第三节 现代信息检索策略,一 分析研究课题,举例:例一:土壤环境条件对豆科植物固氮作用的影响例二:芸豆天然食用色素的提取例三:四川农业大学所有师生发表的期刊论文例四:茶叶加工技术,土壤环境条件对豆科植物固氮作用的影响 土壤条件 豆科植物 固氮作用,温、湿度,ph值,大豆、花生等,固氮菌、根瘤菌等,S52,and,and,(温度 or 湿度 or PH),and,and,(固氮菌or根瘤菌),第三节 现代信息检索策略,二 选择检索系统依据:根据课题的检索范围和要求来选择需要考虑的因素:所需的学科、主题范围,对语种、时间、资源类型

24、以及对查新、查全、查准的要求;检索系统的类型和性能原则:尽量选择专业对口、收录完备、索引系统完美的且较为熟悉的检索系统。,第三节 现代信息检索策略,三 确定检索途径:以文献的外部特征为途径:责任者途径号码途径机构途径以文献的内容特征为途径:分类途径主题途径以文献的相互引证关系(参考文献)为途径,第三节 现代信息检索策略,四 选择检索词概念:表达文献信息需求的基本元素,也是计算机检索系统中进行匹配的最基本单元。原则:检索工具有叙词表或主题词表的,优先选用叙词或主题词从词表规定的专业范围出发,选用各学科内具有检索价值的基本名词术语如选择的词无词表可查,或在词表中未反映,可选自由词作为检索词选词要适

25、应待检数据库的检索用词规则通常要选择常用的基本词汇进行匹配,第三节 现代信息检索策略,五 构造表达式概念检索布尔逻辑算符组配检索截词与屏蔽检索:?,%,*,$,位置逻辑算符检索:w,(n)w,N,(n)N,S,F,比较算符检索:,=优先检索:(),“”字段限定检索:=,空格,第三节 现代信息检索策略,五 构造表达式:概念检索:检索标识是具体的检索词或词组,每个词或词组表达一个概念例:生态旅游,第三节 现代信息检索策略,五 构造表达式:布尔逻辑算符组配检索:将多个检索词进行逻辑组配来满足一种复合性检索要求。逻辑与:并且,and,*逻辑或:或者,or,+逻辑非:不包含,not,-,逻辑与,A,B,

26、C=A and B,C,意义:检索出来的记录中必须同时含有A和B的文献才算命中。作用:用来组配不同意义的检索词,对检索词加以限定,缩小检索范围,提高查准率。,逻辑或,A,B,C,C=A or B,意义:检索出来的记录中凡含有检索词A或检索词B或同时含有检索词A和B的文献均为命中。作用:用来组配具有同义或同族概念的词(如同义词、相关词等),扩大检索范围,增加命中信息量,防止漏检,提高检索结果的查全率;另外它还能去重,即同一信息被多次命中,在结果中也只出现一次,逻辑非,A,B,C,C=A not B,意义:检索出来的记录中含有检索词A但不含检索词B的文献才算命中。作用:用来表示它所连接的两个检索词

27、中应从第一个概念中排除第二个概念,限定检索结果,防止误检,提高查准率,第三节 现代信息检索策略,六 实施检索七 调整检索策略结果一般有如下几种情况:检索结果信息量过多检索结果信息量过少(甚至为零)误检率过高,第三节 现代信息检索策略,检索结果信息量过多:原因:对所选的检索词的截词截得太短;未加字段限定或限定太过宽泛;使用了过多的相关词或上下位概念等,应采取的措施:减少同义词与同族相关词。增加限制概念,采用逻辑“与”连接检索词。使用字段限定,将检索词限定在某个或某些字段范围。使用逻辑“非”算符,排除无关概念。增加语种限制以及缩短检索期限。调整位置算符,由松变严。将截词的词根变长或减少截词算符的使

28、用。,第三节 现代信息检索策略,检索结果信息量过少(甚至为零):原因:选用了不规范的主题词或某些产品的俗称,商品名称作为检索词;同义词、相关词、近义词没有运用全;上位概念或下位概念没有完整运用;字段限定太多;逻辑“与”、“非”用得过多;检索概念太过专指;以句子或是很长的但并非专有名词的词组作为检索词(结果有时会为零)等,应采取的措施:选全同义词与相关词并用逻辑“或”将它们连接起来,增加网罗度。减少逻辑“与”和逻辑“非”的运算,丢掉一些次要的或者太专指的概念。去除某些字段限制。增加上下位概念。重新选择更合适的数据库。调整位置算符,由严变松。增加截词算符的使用。,第三节 现代信息检索策略,误检率过

29、高:原因:检索词的多义性;主题词分析错误,使用了不规范的缩写等。,应采取的措施:对多义词进行相关限定,如学科限定。提高用户分析课题能力,抓住核心关键词。多利用关键词字段检索,尽量减少全文检索。正确使用缩写词,第三节 现代信息检索策略,八、获取原文查找全文数据库向收藏单位借阅或联系复制馆内馆外,本地区外地区,选择适合要求的馆藏目录进行查找。向著者索取向出版发行单位购买,第三节 现代信息检索策略,信息检索原理检索提问标识与存储标引标识进行比较,两者一致或信息标引标识包含检索提问标识,则具有该标识的信息就从检索系统输出,输出的信息就是检索命中的信息。,第四节 检索效果评价,概念:信息检索的最终结果是

30、否满足用户需求或满足程度如何。一、评价指标:1 查全率(Recall Factor):描述系统检索出相关文献能力的一种尺度,指检索出的相关信息量与系统中的相关信息总量之比。计算:R=,a-检索出的与课题有关的文献量 c-数据库中未检索出的与检索课题有关的文献量,第四节 检索效果评价,一、评价指标2 查准率(Precision factor):用来描述检索精确度的指标,是指检索出的相关信息量和检索出的信息总量之比。计算:P=,a-检索出的与课题有关的文献量 b-检索出的与检索课题无关的文献量,第四节 检索效果评价,一、评价指标3 漏检率(Omission factor):指未被检出的相关信息量与

31、信息系统中的相关信息总量之比。计算:O=,a-检索出的与课题有关的文献量 c-数据库中未检索出的与检索课题有关的文献量,第四节 检索效果评价,一、评价指标4 误检率(Noise factor):检索出的非相关信息量和检索出的信息总量之比。计算:N=,a-检索出的与课题有关的文献量 b-检索出的与检索课题无关的文献量,第四节 检索效果评价,查全率与查准率的关系:最理想的检索效果是R、P均为100,但实验表明:R和P之间存在相反的相互依赖关系,即提高R会降低P,反之亦然。检索特性曲线如下:,在物理、技术科学信息检索范围内,查准率提高1将导致查全率降低3。实践经验证明:在现代科技信息检索系统中,R为

32、60-70,P为40-50,第四节 检索效果评价,二、影响检索效果的因素:客观因素:检索工具(数据库)质量数据库收集的信息数量与质量对信息揭示的广度与深度以及信息标引质量索引系统的质量,第四节 检索效果评价,二、影响检索效果的因素:主观因素一:标引语言与检索语言的一致性检索者使用的语言必须与文献标引语言相一致,否则漏检率会增大。主观因素二:检索者的熟练程度检索者必须熟悉相关专业知识,才能准确分析课题,制定合适的检索策略,获得良好的检索效果熟悉检索工具和检索方法,灵活处理各种情况,提高检索效率。,第四节 检索效果评价,二、影响检索效果的因素:主观因素三:检索策略的制定1 分析研究课题的准确程度2

33、 检索工具与数据库的选择是否恰当3 检索词的选择是否准确,恰当:注意对同义词、近义词及上下位概念的选取选用核心主题词及隐型主题词,排除检索意义不大的词选全生物体的名称(学名、俗称、拉丁学名)化学物质的名称(常用名称与代码均选用)注意检索词的专指度。,检索词的专指度:指检索词揭示信息主题的准确程度。使用专指度高的词查准率高,但查全率会相对降低;使用专指度低的词会提高查全率,但同时会降低查准率。,第四节 检索效果评价,二、影响检索效果的因素主观因素三:检索策略的制定4 明确检索词之间的逻辑关系,制定合理的检索策略。(注意专有名称的书写要正确)5 在试检索的基础上调整检索策略更换与补充检索词修定检索表达式,第四节 检索效果评价,三、提高检索效果的措施目的:提高查全率和查准率,降低漏检率和误检率。措施:提高检索工具的编辑质量准确使用检索语言提高检索者的水平,制定最优检索策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