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园绿地建设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2225156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公园绿地建设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城市公园绿地建设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城市公园绿地建设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城市公园绿地建设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城市公园绿地建设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公园绿地建设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公园绿地建设实施方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城市公园绿地建设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城市建设行动实施方案,科学开展城区公园绿地建设,进一步拓展绿色空间促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城市品质和核心竞争力,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深入践行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保护、增绿、提质、增效为主线,坚持以人民为的城市发展思想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城市建设治理观念,全面开展城市增绿、补绿行动,统筹绿道、廊道建设,高质量推动城区公园绿地建设,改善提升人居环境,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城市作出贡献。二、基本原则(-)坚持科学规划,均衡

2、布局。树立系统观念,统筹城区人口分布、居住环境和公园服务能级差异,高标准、高起点优化调整城市绿地系统,结合土地出让、片区开发、城中村整治、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更新和拆违清障时,充分利用裸露地、拆违地、边角地、废弃地等地块,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生态建设,规划建设城市综合公园和口袋公园,补齐公园绿地缺少短板。顺应发展规律,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出发点,合理建设家门口的公园,实现200米见绿、500米见园和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80%的目标,建成数量多、品质优、布局均衡的公园绿地,满足市民推窗见绿、漫步进园的美好愿景。(二)坚持功能综合,品质卓越。坚持科学、生态绿化理

3、念,着眼公共服务和民生保障,加强公园绿地与文化旅游、体育健身、服务驿站、城市家具、雕塑小品、林荫停车和无障碍设施等便民服务有机融合,根据地理位置、自然禀赋和发展基础,优化提升公园绿地功能和品质,全面落实自然绿、科技绿、文化绿、生活绿、可持续绿,五绿协同,增强城市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稳步推进城市绿化美化,务求实效。(三)坚持厉行节约,中档为主。坚持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以中档品质为主,因地制宜、适地适绿,数量和质量并重,节俭务实推进公园绿地建设。以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城市建筑和基础设施能耗为核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结合城市更新,预留公园绿地建设空间。(四)坚持突出特色,打造亮点。尊重自然

4、、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全面保护城市湿地等典型林草植被生态资源。加强公园绿地风貌设计,突出重点、打造亮点、形成特色。在深入挖掘文化资源和内涵的基础上,体现城市独有的文化特色、专业特色和行业特色,突出创建主题,营造具有现代气息和时尚活力的城市景观。三.目标任务2023年至2027年五年期间,全面建设城市公园绿地,城区计划建成公园300处,以综合公园、口袋公园建设为重点,形成点、线、面,均、多、精的公园绿地系统,构建城市绿色空间大格局。使城市自然生态得到全面保护,绿化水平明显提高,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加快城市综合公园建设2023-2027年五年期间,各区计划每年建设2处面积不低于100亩的综合公

5、园,连建五年。(二)加快城市口袋公园建设2023-2027年五年期间,城区计划建成口袋公园300处。其中,2023年建设70处,2024-2027年,计划建设230处。四、工作要求(-)完善数据采集。统筹考虑人居环境、生态保护等因素,加快公园绿地管理信息化建设,启动城区公园绿地遥感测量,全面统计公园绿地建设数量、面积及空间布局,准确测定绿地指标,摸清城市绿色家底,为城区公园绿地建设提供准确数据。(二)加强资金保障。城区综合公园和口袋公园项目按照现有城建体制,明确土地征迁及费用由属地各区负责。综合公园工程建设资金由市财政按照市区5:5比例进行保障;口袋公园工程建设资金由市财政按照市区5:5比例进

6、行保障。片区开发的,拆迁补偿纳入土地成本,在片区内平衡。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方式,如企业运作、企业冠名建设、开发商配建等,支持公园绿地建设。(三)加强用地保障。突出保护山体田园、河湖湿地、原生植被,维护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和完整性,对城区已收储土地摸底调查,根据绿地系统专项规划,调整地块规划用途。1 .优化规划布局。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的前提下,充分引入市场机制。在土地出让、片区开发、棚户区改造、城中村整治、老旧小区更新和拆违清障时,优先规划公园绿地,作为刚性要求列入规划条件。2 .提高土地利用率。依据第三次国土调查成果,梳理城区批而未供土地和已建成小区边角地块,依据绿地系统专项

7、规划,按程序调整部分地块规划用途,用于综合公园和口袋公园建设。3 .合理利用低效地。建立节约集约用地责任机制,清查城区低效土地情况和范围,安排存量低效土地用于公园绿地建设,难以利用的较小地块原则上不再出让,优先用于公园绿地建设。(四)高起点规划设计。按照节约用地和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要求,统筹布局公园绿地规划建设。根据城市绿地规划标准和城市口袋公园设计技术导则,创新设计理念,明确主题功能。规划设计要丰富植物配置,严格把控苗木质量,以栽植乡土乔木为主,乔灌木和乡土树种比例均不低于70%,减少模纹和大面积草坪,多栽植花灌木和色叶植物,打造多彩。充分利用现状具有保留价值的树木、景观小品、建

8、筑和历史遗迹,体现城市记忆。合理布置公园绿地与服务设施、商业开发和地下空间占比,其中,管理、游憩、服务类建设比例不高于公园面积的8%o鼓励建设地下两层专用停车场。面积较大的口袋公园要考虑开发地下空间,适当增加农贸市场、地下停车场等功能配置。原则上面积超过10亩的口袋公园必须设计公厕,公厕要布局合理、应建尽建、美观大方,建筑造型和色彩要与周边建筑风格相统一。设置在城市主次干道交叉路口的口袋公园,应为增设右转加减速车道预留拓宽空间,以便于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五)高标准推动建设。严格履行公园绿地建设招投标程序,强化质量监督,高标准推动公园绿地建设。因地制宜,体现特色,注重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结合、观叶

9、植物与观花观果植物结合、水系绿化与水生植物培育结合,建设优质精品工程,形成优美和谐的自然生态景观。(六)高效能智慧管理。调整传统园林管理模式,明确管理主体,探索实行市场化运营管理体制与机制。建立精细化管理制度,运用互联网+思维,做到智慧管理与公园绿地建设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投用,实现智慧、科学、高效管理。五.组织保障(-)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城区公园绿地建设联席会议制度,负责统筹推进城区公园绿地建设,将公园绿地建设纳入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重要内容,明确时间表、路线图,一体谋划、一体推进。每年组织一次城建观摩会,考察各区公园绿地建设成果。(二)加强监测评估。完善监测评估制度,强化对城区公园绿地建设

10、目标指标、重点任务、工程进展情况的跟踪分析,分别对规划执行情况进行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强化监测评估结果应用。根据形势变化和规划执行情况及进度,适时进行必要的修订,增强实施计划的科学性和针对性。(三)加强科技支撑。制定完善城区公园绿地建设有关标准。精选城区公园绿地建设等培训课程,组织开展远程教学、现场办班等多形式技术培训。加强林草乡土专家队伍建设,遴选一批看得见、问得着、留得住的乡土专家。推动涉林(草)院校发挥专长,围绕城区公园绿地建设,引导院校毕业生参与城区公园绿地建设工作。(四)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和网络新媒体宣传作用,多途径宣传城区公园绿地建设重要意义,引导市民积极参与,形成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各方配合的工作格局,加强宣传引导,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推广科学绿化理念,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城市公园绿地建设的良好氛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