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制造技术先进刀具孔加工刀具钻头.ppt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235326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PPT 页数:95 大小:8.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先进制造技术先进刀具孔加工刀具钻头.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先进制造技术先进刀具孔加工刀具钻头.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先进制造技术先进刀具孔加工刀具钻头.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先进制造技术先进刀具孔加工刀具钻头.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先进制造技术先进刀具孔加工刀具钻头.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先进制造技术先进刀具孔加工刀具钻头.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先进制造技术先进刀具孔加工刀具钻头.ppt(9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先进制造技术先进刀具高性能多刃多尖钻头及五轴数控钻尖磨床,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国家高效磨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胡思节(教授)2011年11月10日,研究方向与主要研究内容,我们湖南大学的专家教授经过30多年长期不懈地努力,解决了钻尖数学模型和多刃多尖钻头自动化高精度数控刃磨的难题,目前可提供技术领先的五轴数控钻尖磨床和高性能多刃多尖钻头(俗称倪志福钻头或群钻)产品。,研究方向:钻削技术与钻头刀具、磨削技术与数控磨床主要研究内容:高性能多刃多尖钻头与五轴数控钻尖磨床,开发的多刃多尖钻头,多刃多尖钻头(又称:倪志福钻头),开发的先进钻型,开发的五轴数控钻尖磨床,开发的五轴数控钻尖磨床,MK63

2、35半自动五轴数控钻尖磨床,MKZ6313全自动五轴数控钻尖磨床,设备的应用情况,设备在辽宁朝阳某发动厂,设备的应用情况(2),设备在江苏某钻头生产企业,设备的应用情况(3),设备在陕西某军用柴油机有限公司,设备的应用情况(4),2010年,设备在东莞某刀具公司,决定刀具性能的三个主要方面,1.刀具的材料:高速钢、硬质合金、金刚石、CBN、陶瓷2.刀具的结构型式(形状)刀具的设计与制造3.刀具的表面处理涂层、钝化,我们主要在钻尖的结构型式(钻型)做了较多的工作:解决了钻尖数学模型建立、求解难题;开发了多刃多尖钻头自动化高精度加工(刃磨)的设备五轴数控钻尖磨床,麻花钻与多刃多尖钻头,一 钻头应用

3、背景 二 传统麻花钻的结构与特点 三 多刃多尖钻头(群钻)四 多刃多尖钻头(群钻)的数学模型 五 群钻的设计参数与刃磨参数的关系 六 群钻刃磨参数的求解流程,钻头是切刀具中使用频率最高,应用最广泛的刀具之一钻头貌似简单,其实它是最复杂的刀具之一在机械行业中钻削加工成本约占总加工成本的20%。钻削加工仍是孔加工中经济高效的唯一方法,一、钻头应用背景,中央空调支撑器板钻孔加工,核电支撑板钻孔加工,江苏某钻头生产企业的一角,我国现有企业制造和使用的钻头大部分为传统麻花钻,传统麻花钻,二、传统麻花钻的结构与特点,麻花钻是最常见的孔加工刀具,其直线型主切削刃较长,两主切削刃由横刃连接,容屑槽为螺旋形(便

4、于排屑),螺旋槽的一部分构成前刀面,前刀面及顶角决定了前角的大小,因此钻尖前角不仅与螺旋角密切相关,而且受到刃倾角的影响 横刃斜角是在端面投影中横刃与主切削刃之间的夹角,横刃斜角的大小及横刃的长短取决于靠钻心处的后角和顶角的大小。当顶角一定时,后角越大,则横刃斜角越小(一般将横刃前角控制在 5575度范围内)。,传统麻花钻的结构,麻花钻的后刀面形状,后面的形状由刃磨方法与机床或夹具的运动决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圆锥面:用锥磨法刃磨夹具回转磨出;2.螺旋面:用钻头磨床螺旋进给磨出;3.平面:用简单的夹具平移进给磨出;4.特殊曲面:用专用的或数控工具磨床,形成复杂的运动磨出。,麻花钻的结构参数

5、,麻花钻的结构参数是指钻头在制造中控制的尺寸或角度,它们都是确定钻头几何形状的独立参数。包括以下几项:直径 直径指切削部分测量的两刃带间距离,选用标准系列尺寸。直径倒锥 倒锥指远离切削部分的直径逐渐做小,以减少刃带与孔壁的摩擦,相当于副偏角。钻头 倒锥量约为0.030.12 mm/100mm,直径大的倒 锥量也大。,麻花钻的结构参数,钻芯直径d0,d0是两刃沟底相切圆的直径。它影响钻头的刚性与容屑截面。直径大于13 mm 的钻头,d0(0.1250.15)。钻芯做成1.42 m m/100mm 的正锥度,以提高钻头的刚度。,麻花钻的结构参数,螺旋角 钻头刃带棱边螺旋线展开成直线与钻头轴线的夹角

6、。主刀刃上 x 点(半径为x)的螺旋角x可用下式计算:2x x tanx=tan*()L r 式中 x 钻头选定点半径;螺旋槽导程。,公式说明钻头愈近中心处螺旋角愈小。刃带处螺旋角一般为2532。增大螺旋角使前角增大,有利排屑,使切削轻快,但钻头刚性变差。小直径钻头为提高钻头刚性,螺旋角做得略小一些。,麻花钻的几何角度,1.钻头角度的参考系:度量钻头几何角度需以下几个测量平面:端平面Pt:与钻头轴线垂直的投影面。中剖面Pc:过钻头轴线与两主切削刃平行的平面。柱剖面Pz:过切削刃选定点作与钻头轴线平行的直线,该直线绕钻头轴线旋转形成的圆柱面。,麻花钻的设计角度,普通麻花钻需刃磨两个后刀面,控制三

7、个角度:顶角 外缘后角 横刃斜角 顶角(锋角)2是两主切削刃在中剖面投影中的夹角。普通麻花钻2116118。,麻花钻的结构参数,外缘后角(f)主切削刃靠刃带转角处在柱剖面中表示的后角,可用工具显微镜投影的方法测量。中等直径钻头f820。直径愈小,钻头后角愈大(3)横刃斜角 在主刃后刀面和外缘后角(f)确定后,横刃斜角就确定了,横刃由两个主后刀面相交形成,普通麻花钻横刃近似直线,传统麻花钻的受力特点,麻花钻钻削时的受力情况较复杂(如图所示),主要有工件材料的变形抗力、麻花钻与孔壁和切屑间的摩擦力等。经有限元分析计算可知,普通钻尖切削刃上的扭矩约占总扭矩的80%,横刃产生的扭矩约占10%。轴向力主

8、要由横刃产生,普通钻尖横刃上产生的轴向力约占60%,主切削刃上的轴向力约占40%由于普通麻花钻的横刃宽,且为大负前角,钻削时会发生严重挤压,不仅要产生较大轴向力,而且会产生较大扭矩。,麻花钻钻削时的受力图,传统麻花钻的特点,由于麻花钻的结构、受力方面的特征,因此钻削时存在以下5个问题:1)主刃上各点前角数值变化很大,接近钻芯处已成为负前角,切削条件差;2)横刃太长,有很大的负前角,切削条件很差,因此轴向抗力大,定心不好;3)主刃长,切屑宽,各点切屑流出的速度相差很大,切屑卷曲成宽的螺卷,所占空间体积大,导致排屑不顺利,切削液难以流入;,传统麻花钻的特点,由于麻花钻的结构、受力方面的特征,因此钻

9、削时存在以下5个问题:4)切削速度沿切削刃分布不均匀,在外缘处切削速度最高;副后角为零,刃带与孔壁摩擦很大。因此,外缘处切削负荷大,磨损快;5)横刃前、后角与主刃后角密切相关,不能分别控制;,特点总结如下:钻削加工时分屑效果较差,排屑困难钻削轴向阻力和钻削扭矩较大钻头发热和钻头磨损严重钻削能量消耗较大钻削加工效率较低、质量差,传统麻花钻的特点,多刃多尖钻头是在麻花钻的钻尖上修磨出多种复杂形状的“多刃和多分屑槽”形成“多刃多尖”的特点 俗称:群钻或倪志福钻头,共有“三尖七刃”,它是世界公认的一种高效先进钻型.在钻削时定心稳又准“多刃和多分屑槽”的特性显著改善了钻芯部分刃口的切削状况和钻头分屑效果

10、“修短的横刃”大大降低了钻削时的轴向阻力,确保钻削轻快,发热小,多刃多尖钻头,三 多刃多尖钻头介绍,多刃多尖钻头的结构特点,特点:三尖七刃锐当先,月牙弧槽分两边,一侧外刃再开槽,横刃磨低、窄又尖。,基本型群钻与普通麻花钻钻尖,多刃多尖钻头俗称群钻或倪志福钻头,群钻(多刃多尖钻头)名称的由来,1953年倪志福针对普通麻花钻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修磨发明了群钻1965年倪志福在“机械工业”第11期上发表了“不是倪钻,是群钻”的申明。是群众智慧的结晶!“群钻”于1986年获得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明金质奖章和奖状。为了与世界接轨,统一名称,倪志福、陈壁光在1999年出版的“群钻、倪志福钻头”一书中建议更

11、名为“多刃多尖(Multifork drill)钻头”。,群钻(多刃多尖钻头)的发展,基本型“群钻”主要用于钻削一般钢材。针对各种工件材料的不同加工性和结构形状、技术要求迥异的零件,“群钻”的几何形状必须根据被加工工件材料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即所谓“灵活应用”。多年来国内外学者、企业机构对此进行了研究,如:钻铸铁“群钻”的特点是采用双重锋角;钻不锈钢“群钻”的特色是保证断屑、排屑;钻黄铜“群钻”的特色是防止“扎刀;钻薄板“群钻”的特点是增加稳定性和切割能力;钻橡胶“群钻”的特点是增加锋利性。,群钻(多刃多尖钻头)的发展,另外,还有钻削高锰钢、钛合金、纯铜、铝合金、胶木、玻璃钢的“群钻”和钻精

12、孔、钻小孔、钻斜面孔、扩毛坯孔的“群钻”。硬质合金“群钻”出现后,又带来了许多新问题。针对新的情况,“群钻”的钻型必然还会有新的发展。下图为我们针对不同工件材料开发的几种常见钻型。,多刃多尖高性能钻头的钻型,钻钢用多刃钻头,钻铸铁用多刃钻头,多分屑槽钻头,十字修磨钻头,双平面钻尖,几种高性能钻头钻型,高性能钻头寿命显著提高,高性能钻头与传统麻花钻使用寿命对比表,高性能钻头的性能特点,断屑性能好,切削变形小,切削温度低。定心精度高,切入过程轻快,孔径扩张量(扩孔率)大大降低。轴向力可降低40%,扭矩可降低20%,同时降低能源消耗。钻头使用寿命长,比普通麻花钻寿命提高五倍到十倍。经济性能好,钻削成

13、本低,由于钻头寿命大大提高,其钻削效率也 明显提高,所以钻削成本明显降低。有多种不同钻型,可满足多种不同材质和特定加工工况的钻削要求,高性能钻头的理论研究,我们经过30多年的不间断的研究,解决了多种高性能钻尖的数学模型及其求解的难题,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了几十篇论文,培养了大量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出版了专著:钻尖数学模型与钻削试验研究,出版的专著,由于钻尖形状复杂,刃磨问题多年以来一直未能得到很好解决国内外众多的研究机构和企业投入大量的研究均未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湖南大学经过30多年的努力,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群钻数学 模型及其刃磨参数求解的世界性难题,研制成功了半自动和全自动的五轴数控钻尖磨床

14、使高性能钻头的刃磨和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高性能钻头刃磨现状,高性能钻头及其刃磨技术的发展,最初,群钻采用手工刃磨,这种方法很灵活,可根据钻孔的需要,选取钻头各部分的单元刃磨方式合理组合,而诞生新的钻型。然而,手工刃磨存在以下问题:刃磨时钻型参数难以控制,精度低;调整参数困难,无法刃磨复杂钻型;刃磨钻头对称性差,钻孔扩张率大;磨削余量大,钻头损耗大,钻削成本高;刃磨效率低,费工费时,效果差。,高性能钻头及其刃磨技术的发展,随着数控加工技术的发展,某些行业对孔加工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能够获得准确刃形和对称刃磨表面的群钻机械化刃磨方法成了一种必然趋势。在上世纪50年代国外学者Gall

15、oway DF就提出了普通麻花钻钻头的数学模型,给出了后角的定义及测量方法,各个切削刃的数学模型;上世纪70年代Devries MF和wu SM采用平面法将钻头三维空间曲面后刀面化为二维平面曲线进行研究,重新给出各个切削刃数学模型,为实现群钻机械化刃磨提供了理论基础。,高性能钻头及其刃磨技术的发展,基于此,国外学者如Wu.SM,MAFugelso以及Ryosvke Hosoi等,自70年代先后研制出用于普通麻花钻或群钻刃磨的数控刃磨机。为了能磨出锥面后刀面,这些刃磨机床在机械结构上都有一个固定的锥轴与钻头的轴线成一定的角度,用于刃磨钻头后刀面,其它的轴则按刃磨参数以锥轴与钻头轴线夹角)、(锥面

16、半顶角)、(锥面轴线与钻头轴线的距离)、(钻头轴线到锥顶的垂直距离)的调整而设置,有时还需要人工参与调整,成为半自动刃磨机床。1982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教授研制出七轴数控钻头刃磨机,在该机床上刃磨出了与群钻十分相似的多刃尖钻头。,高性能钻头及其刃磨技术的发展,在国内,1978年,北京永定机械厂群钻小组研制了液压机械式中型群钻刃磨机床,取得了初步的经验。在19851992年间,湖南大学林丞、曹正铨等教授先后发表了群钻数学模型及其刃磨参数计算、变螺距螺旋面钻尖数学模型等论文,成功地解决了群钻数学模型的求解问题,为麻花钻尖CAD/CAM、高性能群钻刃磨机的设计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出版了专著钻尖数学模

17、型与钻削实验研究 1989年,湖南大学成功研制了九坐标和七坐标数控群钻刃磨实验样机,为群钻的数控刃磨奠定了基础。,高性能钻头及其刃磨技术的发展,四川资阳益华工业科技有限公司肖大益先生1990年研制成功具有群钻刃磨功能的万能工具磨床,1996年又研制成功群钻钻尖刃磨机,用以代替手工刃磨,提高了群钻刃磨精度。(但实际上很难磨出群钻)21世纪初,海南高超钻头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安善先生研制了群钻刃磨设备,形成了具有大批量刃磨群钻钻尖的能力。2001年海南高超钻头公司组织国内专家做了评定,申请到国家科委“镀膜群钻”列项资助。周安善写的论文多刃尖麻花钻的标准化与产业化获得中国机械工业金属切削刀具技术协会优秀

18、论文奖励。高超钻头有限公司刃磨的群钻已逐渐推向国内、外市场。,高性能钻头及其刃磨技术的发展,1992年2004年,湖南大学研制成功了5轴数控钻尖磨床。群钻的数控刃磨机的出现,为国产群钻现代化生产奠定了基础,从此就可完全克服手工或用刃磨依靠经验来调整、难以准确刃磨的缺点。2007年华刃工具有限公司与湖南大学合作,利用其所研制的5轴数控钻尖磨床,精确地磨出一批“金华刃群钻”,送法国帝沃龙公司在西班牙的检测中心测试的结论是:从外观、精度和切削上都很好,成为国产的工业级群钻系列产品打入国际市场一次成功的尝试。,四 多刃多尖钻头(群钻)的数学模型,多刃多尖钻(群钻)的基本结构,多刃多尖钻(群钻)的数学模

19、型,多刃多尖钻头数学模型,多刃多尖钻头的结构特点,基本型群钻与普通麻花钻钻尖,它是在普通麻花钻的钻尖上,磨出两个对称的圆弧刃,形成钻心尖退缩、两侧尖并立的三尖刃形,再进一步修磨、减窄横刃,形成两条较锋利的内刃。对于直径较大的钻头,还在一侧外刃上磨出12条分屑槽。,多刃多尖钻俗称群钻或倪志福钻头,外形特点:三尖七刃,多刃多尖钻头的基本结构,群钻钻尖由以下形面组成:内刃后面1(1)、圆弧刃后刀面2(2)、外刃后刀面3(3)、内刃前刀面4(4)、钻沟前刀面5(5)、辅助圆柱面6(6)以及分屑槽组成面7、8、9(直径d15时开分屑槽)共6个基本形面组成。这些基本形面形成了群钻的“三尖七刃”。,多刃多尖

20、钻头的基本结构,1、群钻主切削刃分成三段,并形成三个尖三段刃分别为:外刃、圆弧刃、内刃;三尖分别为:钻心尖O以及外刃与圆弧刃的两交点c、c,2、横刃较传统麻花钻变得窄而尖,且有磨低3、单边主刃上磨出分屑槽,多刃多尖钻头的结构基准面,群钻钻尖的结构和设计参数同普通麻花钻一样,也是在钻头结构基准系或结构坐标系中规定和定义的。通过这些参数就可以确定群钻钻尖各切削刃和刀面的空间形态。基准面 钻头结构基准系中包括三个基准面:与钻轴相垂直的端平面;与两主刃上的外缘转点和横刃转点连线相平行且通过钻心的结构基面;通过钻头轴线并与前两者垂直的中心平面。,多刃多尖钻头的结构参数,角度参数包括:原始锋角、外刃半顶角

21、、外刃圆周后角、圆弧刃圆周低点后角、外刃与圆弧刃交点c处的侧后角、内刃斜角、内刃半顶角、内刃法前角、横刃斜角、横刃前角、前刀面螺旋角、刀面螺旋角线性参数包括:钻头直径、外刃长度、槽距、分屑槽宽、槽深、圆弧刃的圆弧半径、横刃长度、钻尖高度、钻芯半径,多刃多尖钻头的结构坐标系,数学模型的建立:建立群钻数学模型时,根据钻头相应形面的刃磨方法,首先在机床结构坐标系OM-XMYMZM中建立由砂轮表面(或砂轮)与钻头相对运动所形成的磨削表面的数学方程,然后根据钻头在机床结构坐标系中的定位姿态,通过坐标变换,将其变换到钻头结构坐标系O-XYZ中,即得到由相应刃磨方法形成的群钻对应形面的数学模型。,五轴数控钻

22、尖磨床的机床坐标系,多刃多尖钻头的数学模型,内刃后刀面数学模型:群钻的内刃后刀面及圆弧刃后刀面由砂轮的外圆周面和砂轮圆角按图示的方式磨出,由于采用大直径外圆砂轮进行磨削,可以将磨出的圆柱面近似看成平面。图中OM-XMYMZM为机床机构坐标系,O1点为圆弧刃圆心,C点为外刃与圆弧刃的交点,n点为圆弧刃最低点.,圆弧刃和内刃后刀面刃磨简图,内刃后刀面的数学模型,在机床结构坐标系OM-XMYMZM 中,内刃后刀面 方程为:(1)式中:为钻心尖至机床水平回转中心的定位距离,当钻头设计参数一定时,Z0 值可由下式计算得到:1).由锥面毛坯钻刃磨群钻时:2).由群钻磨群钻,即群钻重磨时:,内刃后刀面的数学

23、模型,根据坐标变换原理,钻头旋转后,其结构坐标系与机床结构坐标系的关系为:(2),内刃后刀面的数学模型,式中:,内刃后刀面的数学模型,将式(2)代入(1)得到群钻结构坐标系中内后刃后刀面1的方程数学模型,即:(3)与内刃后刀面1对称的内刃后刀面1的数学模型为:(4),圆弧刃后刀面的数学模型,圆弧刃后刀面为圆柱面,其与内刃后刀面相切。在机床坐标系,圆弧刃后刀面2,的方程如下:(5),R3点为圆弧刃圆弧半径;X03 Z03为圆柱面轴心坐标(在机床坐标系中),圆弧刃后刀面的数学模型,由于圆弧刃后刀面2与内刃后刀面相切,故有:(6)又C点(外刃与圆弧刃的交点)在圆柱面上,故有:(7),式中:XMC Z

24、MC 为圆弧刃上C点在机床坐标系中的值,圆弧刃后刀面的数学模型,圆弧刃后刀面2与内刃后刀面1相切,在同一姿态调整中磨出,故坐标变换矩阵同为式(2),即有:(8)(9)式中:XC,YC,ZC 为C点在钻头结构坐标系中的坐标值为(10)根据把(8)(9)(10)代入(6)(7)可求出X03,Z03,同理:(11)(12)把式(11)(12)代入(5)即得圆弧刃后刀面2的数学模型:(13)圆弧刃后刀面2的数学模型:(14),圆弧刃后刀面的数学模型,外刃后刀面的数学模型,外刃后刀面3可以认为是cd母线绕钻心圆柱作螺旋运动而成,其数学模型为:其中XC,ZC 同式(10),(15),内刃前刀面的数学模型,

25、内刃前刀面及辅助圆柱面刃磨图,群钻内刃前刀面为平面,由砂轮的侧平面进行刃磨,刃磨内刃前刀面又称为修磨横刃。修磨横刃应保证设计参数有:内刃斜角,内刃法前角及补充参数(辅助圆柱面轴线倾斜角)。,内刃前刀面的数学模型,在机床结构坐标系中,内刃前刀面4的方程为:(16)其中XMa为横刃转点a在机床结构坐标系中XM方向的坐标值坐标轮换关系为:(17),内刃前刀面的数学模型,式中:,由式(17)可得:(18),内刃前刀面的数学模型,式中:把式(17)(18)代入(16)得内刃前刀4面数学模型:(19),式中:,b0-横刃宽度Xa,Ya,Za横刃转点a 在钻头结构坐标系中的坐标值,内刃前刀面4的方程如下:(

26、20),钻沟前刀面的数学模型,与外刃后刀面一样,钻沟前刀面5和5,也为螺旋面,只是其螺旋角与外刃后刀面不一样,可推导出其数学模型为:(21),辅助圆柱面的数学模型,辅助圆柱面6与内刃前刀面在同一姿态调整中磨出(坐标变换同为B矩阵),在修磨完横刃后用砂轮左侧棱边做圆弧插补形成。目的是避免内刃和圆弧刃后刀面在钻削过程中产生干涉现象。横刃修磨终点a(即横刃转点a)在机床结构坐标系中的坐标为(XMa,YMa,ZMa),即:(22),辅助圆柱面的数学模型,又设辅助圆柱面的圆心为O5(X05,Y05):半径为R5起始半径与内刃平面在XMYMZM平面上的投影的夹角为由右图可得:,辅助圆柱面6在机床结构坐标系

27、中的方程为:,(23),(24),辅助圆柱面的数学模型,将式(22)(23)代入(24)可得辅助圆柱面6的数学模型为:(25)式中:R5=(0.81)R,R为钻头半径,取为40,切削刃外刃的数学模型,群钻的外刃是外刃后刀面与钻沟前刀面相交而形成的切削刃,则得出外刃的数学模型为:,圆弧刃的数学模型,群钻圆弧刃是由圆弧刃后刀面和钻沟前刀面相交而形成的切削刃,得出圆弧刃的数学模型为:,内刃的数学模型,群钻的内刃是由内刃后刀面和内刃前刀面相交而形成的切削刃,则内刃的数学模型为:,横刃的数学模型,群钻的横刃是两内刃后刀面相交而形成的切削刃,则横刃的数学模型为:,五、群钻设计参数与刃磨参数的关系,两组参数

28、性质不同但又密切相关:设计参数群钻的几何形状 如,外刃后角,顶角等 刃磨参数为保证群钻的设计要求,机床姿态应调整的参数 群钻的刃磨参数与设计参数,群钻设计参数与刃磨参数的关系,1.外刃半顶角与刃磨参数的关系,群钻设计参数与刃磨参数的关系,2.外刃圆周后角与刃磨参数的关系3.横刃斜角与刃磨参数的关系,群钻设计参数与刃磨参数的关系,4.圆弧刃圆周后角与刃磨参数的关系 其中:5.C点侧后角与刃磨参数的关系,群钻设计参数与刃磨参数的关系,式中:,群钻设计参数与刃磨参数的关系,6。内刃斜角与刃磨参数的关系7.内刃法前角与刃磨参数的关系8.补充参数与刃磨参数的关系,刃磨参数的求解流程,二 数控钻尖磨床介绍

29、,1.该产品属国内外首创,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2.具有完全独立的自主知识产权3.世界著名的某数控工具磨床生产公司希望购买我们的钻尖磨削软件。,五轴数控钻尖磨床,数控钻尖磨床软件界面,数控钻尖磨床软件界面,产品介绍-五轴数控钻尖磨床MK6335,适用范围刃磨钻头直径:5-35最大工件长度:500 mm,特别适用于刃磨:群钻、阶梯钻、中心钻、枪钻等钻尖,特点进口交流伺服系统不需要人工参与钻尖跳动不大于0.02mm几何角度误差大于不超过1度,适用范围刃磨钻头直径:3-13最大工件长度:185 mm,特别适用于刃磨:群钻、螺旋面钻、多分屑槽钻等直柄钻头,特点进口交流伺服系统不需要人工参与一次放入50

30、-300支钻头钻尖跳动不大于0.02mm几何角度误差不超过1度,全自动五轴数控钻尖磨床MKZ6313,数控钻尖磨床的主要性能,钻尖磨削精度高(钻尖跳动量不大于0.02mm,角度误差不超过1度)钻尖磨削效率高(一支普通钻尖的刃磨时间不超过20秒)钻尖刃磨精度的一致性好(刃磨精度和尺寸合格率达到99.5)自动化程度高(计算机可根据用户要求快速而准确地刃磨出需要的钻尖形)参数调整范围广(用户可自行设置、调整钻尖的几何参数)可刃磨多种复杂高性能钻头(可刃磨多种工况下钻削不同材料的钻头),与国内外设备的综合比较,设备的应用情况(1),设备在辽宁朝阳某发动厂,设备的应用情况(2),设备在江苏某钻头生产企业

31、,设备的应用情况(3),设备在陕西某军用柴油机有限公司,设备的应用情况(4),2010年,设备在东莞某刀具公司,成果获奖,湖南省科技进步奖 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奖,大作业:,1.先进制造技术在未来机械制造业发展之我见2.先进制造技术与设备、工艺、刀具的关系3.先进刀具使用现状和未来发展的方向4.高性能多刃多尖钻头如何才能在制造业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需要查询国内外资料20份以上,详细列出查询资料信息。要求大作业总字数在23万之间。作业完成时间:12周以前作业交到:E-Mail:,联系方式:,单位: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 国家高效磨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深圳研发中心)联系电话:073188823049 13808421798 13825246512E-Mai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