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贷款五级分类的方法、程序培训讲义--依据分类方法对各类贷款的划分(PPT 57页).ppt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238018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1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贷款五级分类的方法、程序培训讲义--依据分类方法对各类贷款的划分(PPT 57页).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财务]贷款五级分类的方法、程序培训讲义--依据分类方法对各类贷款的划分(PPT 57页).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财务]贷款五级分类的方法、程序培训讲义--依据分类方法对各类贷款的划分(PPT 57页).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财务]贷款五级分类的方法、程序培训讲义--依据分类方法对各类贷款的划分(PPT 57页).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财务]贷款五级分类的方法、程序培训讲义--依据分类方法对各类贷款的划分(PPT 57页).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务]贷款五级分类的方法、程序培训讲义--依据分类方法对各类贷款的划分(PPT 57页).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贷款五级分类的方法、程序培训讲义--依据分类方法对各类贷款的划分(PPT 57页).ppt(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五级分类的方法、程序培训讲义(2009年2月21日),2,第一部分 依据分类方法对各类贷款的划分,1、10万元(含)以下自然人一般农户贷款2、100万元以上自然人其他贷款 3、微型企业贷款4、100万元以上的企事业单位贷款5、住房按揭和汽车按揭贷款6、银行卡透支,3,第二部分,四大类贷款对象的档案收集、信用等级评定、分类方法、分类程序的要求 四大类贷款是指:10万元(含)以下自然人一般农户贷款、100万元以上自然人其他贷款、微型企业贷款、100万元以上的企事业单位贷款,4,1 10万元(含)以下自然人一般农户贷款的档案收集、信用等级评定、分类方法、分类程序的要求。自然人一般农户贷款包括农户

2、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助学贷款。自然人其他贷款10万元(含)以下的,比照自然人一般农户矩阵分类方法分类。(皖农信联发2006342号),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5,1.1档案收集,根据安徽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办法规定,农户经济档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姓名、住址、婚姻状况、联系方式、身份证和结婚证复印件等;2、从事生产经营主要活动、收入状况、家庭资产状况等;3、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业务往来情况;4、信贷员调查意见;5、信用等级评定情况等。,6,1.2信用等级评级,1.2.1 信用等级评定依据 安徽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办法 1.2.2 信用等级评定组织

3、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要成立农户信用等级评定小组。小组成员以信用社主任、副主任、信贷员、信贷会计和社员代表为主,同时可吸收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成员参加。1.2.3 信用等级评定指标 由各行社根据当地实际确定。,7,1.2.4 信用等级评定步骤第一步:农户需要贷款,向当地信用社提出信用等级评定申请;第二步:信贷人员根据农户生产资金需求和农户经济档案情况,编制信用等级评分表,提出信用等级评定意见;第三步:信用等级评定小组按照农户信用等级评定表,对申请人进行信用等级评定。评级为“较好”、“优秀”的,必须由信用社评定小组集体评定,评定情况要有会议记录,并造册登记。,8,1.2.5 信用等级评定划分 分为优秀、

4、较好、一般三个等级。具体等级评定标准由各行社根据当地实际确定。1.2.6 信用等级评定频率 农户信用等级评定实行集中评定与随时评定相结合的原则。1、集中评定2年评定一次,在评定年度的一季度前完成,年初包片信贷员提出评定意见,对评级发生变化的列出调整理由;2、信用状况发生变化的农户,采取随时评定的方法。,9,1.3 分类方法,1.3.1 分类方法概述 自然人一般农户贷款采取矩阵分类。主要依据债务人的农户信用评定等级、担保因素和贷款本金或利息逾期时间,结合核心定义进行分类。下面按信用等级评定的三个档次分别说明:,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10,1、农户信用评定等级为优秀档次的,按照以下矩阵分类:

5、,11,2、农户信用评定等级为较好档次的,按照以下矩阵分类:,12,3、农户信用评定等级为一般档次的或未参加农户信用等级评定的,按照以下矩阵分类:,13,结合风险分类的特别规定需调整分类结果的7种情形:,1、对于展期换据的,展期换据1次的,至少应分为关注类;展期换据超过1次的,原则上应划分为次级。2、借新还旧。或通过其他方式融资方式偿还的贷款应至少归为关注类。不良贷款认定暂行办法规定:同时满足以下四项条件的,应列为正常贷款:(1)借款人生产经营正常,能按时支付利息;(2)重新办理了贷款手续;(3)贷款担保手续有效(4)属于周转性贷款。基于对借款人清收利息、减息(表外部分)还本、保全资产等目的而

6、实施的所谓“借新还旧”贷款,原则上至少应归为次级类。,14,结合风险分类的特别规定需调整分类结果的7种情形:,3、违规贷款,分类结果按照正常、关注、次级、可疑的顺序下调一级,已经划分为损失类的贷款不再调整。4、重组贷款应至少归为次级类。重组后仍然逾期,或借款人仍然无力归还贷款,应至少归为可疑类。重组贷款分类档次在至少6个月的观察期内不得调整,观察期后借款人经营性现金流量可以完全满足还款要求,可以不再视为重组贷款。,15,结合风险分类的特别规定需调整分类结果的7种情形:,5、凡涉及同一借款人的贷款,又在其他行社贷款的借款人,在本社的分类级别不能高于其他行社的分类级别。6、改变贷款用途的贷款应至少

7、归为关注类。7、符合损失类贷款条件的划分为损失。,16,1.3.2 适用分类表格自然人一般农户贷款风险分类适用于自然人一般农户信贷资产分类认定表。要求根据具体情形按季调整分类结果,1.3.3 分类底稿自然人一般农户贷款(包括自然人其他贷款中余额在10万元(含)以下的)风险分类可以不撰写分类底稿。,17,1.4 分类程序,自然人一般农户贷款分类程序为:档案收集-初分及复审-信贷讨论及分类认定-分类认定结果审批第一步:由信贷经办人员收集、整理信贷档案资料,为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做好准备。第二步:初分:由分类人员分别逐笔填写自然人一般农户贷款分类认定表,直接确定初分结果。复审:由非经办信贷员在初分的基础

8、上进行复审,复审后,送交信用社风险管理小组讨论。信贷员及复审人员对客户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18,第三步:信贷讨论及分类认定。,信贷讨论的要求(该要求适用于各类贷款)一、成立组织信用社信贷讨论小组,由信用社主任、副主任和全体信贷员组成。由信用社主任组织并主持信贷讨论。,19,二、信贷讨论的具体内容,(一)借款人和担保人的基本情况,目前经营状况,借款人的还款能力,担保人的担保能力,抵押物的变现能力和价值,有无争议及合法性。(二)贷款情况,还款及还利息的记录情况。“一逾两呆”贷款占用形态。(三)划分此笔贷款类别所适用的风险分类核心定义,基本标准。(四)对还款来源的判断,确定第一或第二还款来源

9、的依据。(五)财务分析、现金流量、非财务分析、担保分析等“四大分析工具”分析情况。(六)初分意见。,20,三、讨论要求,(一)信贷讨论必须依据风险分类的核心定义和基本标准。(二)与会人员必须逐笔的讨论管户(包村)信贷员对风险分类提出的初步意见,拿出并确定与会人员的分类意见。(三)分类意见不一致的,要说明争议的主要问题及理由。,21,四、注意事项,(一)信贷讨论必须逐笔的记录。但对认定标准较简单的、与会人员无争议的,可简单的集中记录。(二)用纸格式要统一。题目为“贷款风险分类信贷讨论记录”,抬头注明时间、地点、人员、主持、内容等四项固定格式。(三)内容记载的贷款分类顺序与“风险分类审批清单”一致

10、,以便县级联社审批核对。(四)记录要注明编号。(五)参加讨论人员在记录落款处签字。,22,第四步:分类认定结果分级审批。,各行社要结合自身实际,明确贷款风险分类认定的权限。1、基层社负责人在本级审批权限内,根据分类资料进行综合判断审批,并填写分类审批意见;2、超出本级认定审批权限的,填写本级分类审批意见报县联社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办公室;3、信贷资产类别由下级调至上级的,由经办信用社提出调整建议,上报县联社审批。4、所有损失类贷款认定必须上报县联社审批。,23,2.100万元以上自然人其他贷款的档案收集、信用等级评定、分类方法、适用表格、分类底稿、分类程序的要求。,信贷资料信息库由信贷档案和综合经

11、济信息两部分组成。其中:综合经济信息包括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行业政策、行业信息。,24,2.1 档案收集,100万元以上自然人其他贷款客户信贷档案收集主要包括以下基本内容:(皖农信联发2006 51号第31条)1、债务人基本情况及贷款相关文本。2、贷款使用基本情况信息。3、债务人财务信息。4、非财务因素信息。5、担保情况。,25,2.2 信用等级评定,2.2.1 信用等级评定依据 目前,我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100万元以上的自然人其他贷款没有统一的信用等级评定办法,各行社可以参考省联社小企业贷款评级管理办法(皖农信联发2006268号)或安徽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自然人其他贷款客户和微型企业客户信用等

12、级评定暂行办法(皖农信联发2006343号)自行制定。,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26,2.2.2 信用等级评定组织 各行(社)审贷委员会负责开展客户信用等级评定工作的组织、工作部署、检查指导等;审贷委员会下设客户信用等级评定办公室(简称:评级办公室),评级办公室可设在有关业务部门,各基层行社设客户信用等级评定小组。2.2.3 信用等级评定指标 各行社自行确定。,27,2.2.4 信用等级评定步骤,第一步:客户申请,基层社受理,并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初评,编制信用等级评分表,初评结果上报评级办公室;第二步:评级办公室进行审核、认定,必要时进行现场调查,根据授权进行等级认定,超过认定权限的上报审贷

13、会认定;第三步:审贷会对评级办公室的初步意见进行审核,并对客户进行信用等级评定。对达到“较好”以上的信用等级的客户,由评级办公室提交审贷委员会审定批准。,28,2.2.5 信用等级评定划分 各行社自行确定。2.2.6 信用等级评定频率 信用等级有效期为1年。授信期内动态跟踪管理,在有效期内借款人资信状况发生重大变化时,及时调低或取消信用等级。,29,2.3 分类方法,2.3.1 分类方法概述 100万元以上自然人其他贷款分类方法是:通过现场、非现场的查阅和分析手段,主要了解以借款人所经营实体的运营状况、家庭经济状况和收入情况、担保情况、还款记录、付息情况和逾期时间等直观指标作为划分依据,根据企

14、事业单位贷款的分类标准划分类别。,30,2.3.2 适用分类表格,100万元以上自然人其他贷款适用自然人其他信贷资产分类认定表,根据具体情形按季调整分类结果,并说明调整理由。2.3.3 分类底稿 100万元以上的自然人其他贷款分类底稿格式参照皖农信联发200651号附件1主要内容包括:1、客户基本情况;2、债务人背景材料。包括(1)债务人背景材料,(2)授信业务背景材料,(3)风险分类分析及防范措施和建议。,31,100万元以上自然人其他贷款分类工作底稿的调整频率:,无论结果是否发生变化,都必须按季重新撰写分类底稿和认定表。对于需要下调分类级别的项目或拟上调分类级别需要重新审批的项目,要按照核

15、心定义重新分类,同时应列出上季分类理由及本季分类级别调整的主要原因。(皖农信联发2006402号),32,2.4 100万元以上自然人其他贷款分类程序,档案收集初分及复审信贷讨论及分类认定分类认定结果审批第一步:由信贷经办人员收集、整理信贷档案资料,为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做好准备。,33,第二步:初分与复审,初分 由经办信贷员对债务人财务、现金流量、担保、非财务等因素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后,撰写分类工作底稿,并填写自然人其他贷款分类认定表中,确定初分结果。复审 经分管主任或非经办信贷员复审后,送交信用社风险分类小组讨论。要求 初分信贷员及复审人员对客户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34,第三步:信贷讨

16、论及分类认定。,信用社风险分类小组根据分类资料和信贷讨论意见,做出分类认定意见。信贷讨论要求。(前面已述,不再重复)第四步:分类认定结果审批。信用社主任在本级审批权限内,根据分类资料进行综合判断,填写分类审批意见;超出信用社审批权限的,报县联社风险管理部,风险管理部在授权权限内,进行认定,超过授权权限的,提交县联社风险管理委员会审批。各级联社要于每季末的月底前,将信贷资产分类结果批复下达到基层信用社。,35,分级审批的几种具体情形:1、基层社所有损失类贷款的认定必须上报县级联社审批。2、单笔金额超过100万元(含)的自然人贷款,如计入损失类,上报省联社审批。3、信贷资产类别由下级调至上级的,由

17、经办信用社提出调整建议,上报县联社审批。4、对已经上级联社审批同意的正常类和损失类贷款,在按季更新客户信息后,如无余额变动或影响还款的重大情况变化的,可沿用上季分类结果半年报批一次;如有重大情况发生,仍应按季重新分类或报批。,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36,3.10万元以上、100万元(含)以下自然人其他和微型企业(贷款总额在任何时点上不超过100万元)贷款的档案收集、信用等级评定、分类方法、分类程序要求。3.1档案收集 3.1.1 10万元以上、100万元(含)以下自然人其他贷款的信贷档案与100万元以上的自然人其他资料不一样。(不再重复)3.1.2.微型企业(贷款总额在任何时点上不超过1

18、00万元)贷款信贷档案资料与企事业单位贷款信贷一致。(下面描述),37,3.2.信用等级评定,3.2.1 信用等级评定依据 安徽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自然人其他贷款客户和微型企业客户信用等级评定暂行办法(皖农信联发2006343号)3.2.2 信用等级评定组织 各行(社)审贷会负责开展客户信用等级评定工作的组织、工作部署、检查指导等;审贷会下设客户信用等级评定办公室(简称评级办公室),评级办公室可设在有关业务部门;各基层行社设客户信用等级评定小组。,38,3.2.3 信用等级评定指标,微型企业信用等级评定设置六大项11小项评定指标:1、管理分析;2、信用分析;3、与行社合作状况;4、资产负债分析;

19、5、收入状况分析;6、贷款方式分析。,39,3.2.4 信用等级评定步骤,第一步:客户需要贷款或申请评级时,由基层社受理后,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初评,编制信用等级评分表,初评结果上报评级办公室;第二步:评级办公室审核基层社上报的客户评级资料,进行审核、认定,必要时进行现场调查,根据授权进行等级认定,或向审贷会提出信用等级评定初步意见;第三步:审贷会对评级办公室的初步意见进行审核,并对客户进行信用等级评定。对达到“较好”以上的信用等级的客户,由评级办公室提交审贷会审定批准。,40,3.2.5 信用等级评定划分,微型企业信用等级划分为三个档次:优秀、较好、一般。分值由各行社自行确定;信用等级评定在60

20、分以下,原则上不对其授信。3.2.6信用等级评定频率 信用等级有效期为1年。授信期内动态跟踪管理,在有效期内借款人资信状况发生重大变化时,及时调低或取消信用等级。,41,3.3 分类方法,3.3.1 分类方法概述(10万元以上、100万元(含)以下自然人其他和微型企业贷款总额在任何时点上不超过100万元)贷款的分类方法是:根据逾期天数和信用等级按矩阵方式进行初分类后,再根据借款人的担保情况和特别情形进行调整。3.3.2 开展信用等级的评定略(本部分在3.2中已经描述),42,3.3.3 采取矩阵方法进行初分类,自然人其他和微型企业贷款根据贷款本金或利息逾期天数按照下列矩阵进行初分类:,43,自

21、然人其他和微型企业贷款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划入损失类:,1、符合财政部关于印发的通知(财金200550号)规定的被认定为呆账条件之一的信贷资产;2、借款人无力偿还贷款,即使处置抵(质)押物或向担保人追偿也只能收回很少的部分,预计贷款损失率超过90%。,44,3.3.4 通过担保评估调整初分类结果,对保证人的信誉和经营情况,抵质押物的现实市场价值和变现率进行分析评估,并根据保证人的保障能力划分担保档次,依据担保档次进行分类调整。1、以国债、金融债券、本行社定期存单、100%保证金作为质物的质押贷款,当贷款本金或利息逾期未超过90天,且质物归属不存在任何争议、质押手续完备、质押率低于90%时,可直接调

22、整为正常类。2、当自然人其他贷款和微型企业贷款的初分类结果为次级或次级以下档次的,如不符合上述第1项要求,但担保为较好档次的,可上调最高至关注档次;如担保为一般档次的,可上调一级。,45,担保的较好和一般档次按以下标准划分,(1)抵(质)押担保合同有效,担保范围至少包括主债权及利息,且手续完备,抵(质)押物归属不存在任何争议,市场公允价值或可变现价值超过所担保价值的贷款担保为较好档次。(2)担保合同有效,担保的范围至少包括主债权及利息,具备以下标准之一的贷款担保,为一般档次:,46,一般担保档次的三种情形:保证人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和足够的代偿能力,足以承担保证责任,信誉良好,保证方式为连带保证;

23、保证人资金实力发生问题可能影响其承担保证责任,但履行保证责任的意愿较强,保证方式为连带保证;抵(质)押物的市场公允价值略低于贷款价值,但借款人或担保人愿意以提供新的担保等形式弥补。(3)其他担保档次一律不得作为调整初分类结果的因素。,47,3.3.5 结合风险分类的特别规定需调整分类结果的几种情形:在自然人一般农户贷款分类方法已描述,这里不再重复。3.3.6 适用分类表格适用于微型企业贷款分类认定表,要求按季根据具体情形按季调整分类结果,并说明调整理由。,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48,3.3.7 分类底稿,分类底稿是否按季撰写由各行社根据管理需要自行确定。分类底稿参照安徽省农村信用社信贷资

24、产风险分类实施细则附件1)。主要内容包括:1、客户基本情况;2、债务人背景材料,包括(1)债务人背景材料,(2)授信业务背景材料,(3)风险分类分析及防范措施和建议。对于需要下调分类级别的项目或拟上调分类级别需要重新审批的项目,要按照核心定义重新分类,同时应列出上季分类理由及本季分类级别调整的主要原因。,49,3.4 分类程序,档案收集初分及复审信贷讨论及分类认定分类认定结果审批第一步:信贷经办人员收集、整理信贷档案资料,为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做好准备。第二步:初分由经办信贷员,对债务人财务、现金流量、担保、非财务等因素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后,撰写分类工作底稿,填写微型企业贷款分类认定表,确定初分结

25、果。分管主任或非经办信贷员复审后,送交信用社风险分类小组讨论。初分信贷员及复审人员对客户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50,第三步:信贷讨论及分类认定。信用社风险分类小组根据分类资料和信贷讨论意见,做出分类认定意见。信贷讨论要求(不再重复)。第四步:分类认定结果审批。信用社主任在本级审批权限内,根据分类资料进行综合判断,填写分类审批意见;超出信用社审批权限的,报县联社风险管理部,风险管理部在授权权限内,进行认定,超过授权权限的,提交县联社风险管理委员会审批。各级联社要于每季末的月底前,将信贷资产分类结果批复下达到基层信用社。,51,分级审批的几种具体情形:1、基层社所有损失类贷款的认定必须上报县

26、级联社审批。2、单笔金额超过100万元(含)的自然人贷款,如计入损失类,上报省联社审批。3、信贷资产类别由下级调至上级的,由经办信用社提出调整建议,上报县联社审批。4、对已经上级联社审批同意的正常类和损失类贷款,在按季更新客户信息后,如无余额变动或影响还款的重大情况变化的,可沿用上季分类结果半年报批一次;如有重大情况发生,仍应按季重新分类或报批。,52,4.100万元以上的企事业单位贷款的档案收集、信用等级评定、分类方法、分类程序的要求。,4.1档案收集 100万元以上企事业单位信贷客户档案主要包括以下基本内容:1、债务人的基本情况。2、债务人和保证人的财务信息。3、重要文件。4、往来信函。5

27、、债务人还款记录和信用社催收通知。6、贷款检查报告。7、原来的贷款分类资料。,53,4.2.信用等级评定,4.2.1 信用等级评定依据 100万元以上企事业单位贷款的信用等级评定参考省联社小企业贷款评级管理办法或安徽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自然人其他贷款客户和微型企业客户信用等级评定暂行办法4.2.2 信用等级评定组织 各行社审贷会负责开展客户信用等级评定工作的组织、工作部署、检查指导等。审贷委员会下设客户信用等级评定办公室(简称:评级办公室),评级办公室可设在有关业务部门。各基层行社设客户信用等级评定小组。,54,4.2.3 信用等级评定指标 各行社(法人单位)自行确定。4.2.4 信用等级评定步

28、骤 与微型企业相同,不再重复。4.2.5 信用等级评定划分 各行社(法人单位)自行确定。4.2.6 信用等级评定频率 信用等级有效期为1年。授信期内动态跟踪管理,在有效期内借款人资信状况发生重大变化时,及时调低或取消信用等级。,55,4.3 分类方法,4.3.1 分类方法概述 通过现场、非现场的查阅和分析手段,获取借款人财务、现金流量、担保、非财务等方面的信息,并据此分析借款人还款可能性,在充分分析借款人还款可能性的基础上参照风险分类的标准和特别规定判定信贷资产的类别。分类时以对影响借款人还款能力的各类因素评估结论,作为判定贷款类别的主要依据,并注重第一还款来源。,56,4.3.2 适用分类表

29、格适用于企事业单位信贷资产分类认定表,要求按季根据具体情形按季调整分类结果。4.3.3 分类底稿格式参照安徽省农村信用社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实施细则附件1主要内容包括:客户基本情况、债务人背景材料(债务人背景材料、授信业务背景材料、风险分类分析及防范措施和建议)无论结果是否发生变化,必须按季重新撰写分类底稿和认定表。对于需要下调分类级别的项目或拟上调分类级别需要重新审批的项目,要按照核心定义重新分类,同时应列出上季分类理由及本季分类级别调整的主要原因。,57,4.4 分类程序100万元以上企事业单位贷款分类程序与微型企业分类程序相同,不再重复。分级审批的几种具体情形:单笔金额超过2000万元(含)的企事业单位贷款,如计入损失类,县联社填写本级分类审批意见后,上报省联社审批。其他情形与微型企业分级审批手续一样,不再重复。,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