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ppt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241446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2.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一、神经调节的基本结构和反射,(一)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反射,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动物在后天生活过程中通过训练学习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动物通过遗传获得的先天就有的反射。,如:吮吸反射、膝跳反射、眨眼反射等。,如:狗听到铃声会分泌唾液、马戏团里的动物会表演等。,下面各种现象中,属于条件反射的是,A、叩击膝下韧带,小腿突然跳起,B、沸水烫手,立即缩回,C、预备铃响,走进教室,D、强光刺激,立即闭目,C,神经系统的组成:,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脑脊

2、髓,脑神经脊神经,神经调节是通过神经系统完成的,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细胞(神经元),细胞体:代谢中心突起:,树突:短而多轴突:长只有一条 外套髓鞘,神经纤维 神经 神经末梢,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知识回顾,神经元的功能:,感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神经元、神经纤维与神经之间的关系:,神经元的长的突起及外部的髓鞘,组成神经纤维。,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膜,构成一条神经。,神经元的分类:,感觉(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运动(传出)神经元,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感受

3、器:,效应器:,传入神经末梢,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感受器与效应器组成上有何不同?,怎样区分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思考与讨论,1.没有感觉产生,一定是传入神经受损伤吗?,归纳总结:,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如果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在结构和功能上受损,反射就不能进行。,2.没有运动产生,一定是传出神经受损伤吗?,不是感受器和神经中枢损伤也不能产生感觉,不是反射弧的任一环节受损伤,均无运动功能.,只要反射弧保持完整,就一定能产生反射活动吗?,不能,还需要有刺激,在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如果传出神经受到损伤,而其他部分正常,感受器受到刺激后将表现为:()A既有感觉,又能

4、运动;B失去感觉,同时肌肉无收缩反应;C有感觉,但肌肉无收缩反应;D失去感觉,但能运动。,C,3、反射过程:也是兴奋传导的过程,兴奋:指动物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实验现象,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做神经冲动。,1、神经冲动,结论:,-,+,+,-,(1)静息电位:内负外正,(2)局部电流:兴奋部位与末兴奋部位之间,(3)传导与恢复,2、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膜外电流:未兴奋区 兴奋区,膜内电流:兴奋区 未兴奋区,1.未受刺激,静息状态的膜电位:,外正内负,外正内负,

5、静息状态,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二)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膜外膜内,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未兴奋区,2.兴奋区域的膜电位:,3.未兴奋区域的膜电位:,膜外变为负电位,膜内变为正电位,依然是外正内负,兴奋区,未兴奋区,4.兴奋区域与未兴奋区域形成电位差,形成局部电流回路,膜外电流:,膜内电流:,兴奋区,兴奋区,未兴奋区,受刺激状态,刺激,膜外膜内,(二)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5.兴奋因此向前传导,兴奋沿神经纤维向前传导,其实质是局部电流不断前移,这种局部电流又刺激相近的未兴奋部位发生同样的电位变化,如此进行下去,将兴奋向前传导(如图中箭头方向),后方又恢复为静息电位。,

6、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二)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区,未兴奋区,膜外膜内,兴奋以电信号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静息电位,局部电流,局部电流,1.未受到刺激时(静息状态)的膜电位:_,2.兴奋区域的膜电位:_,3.未兴奋区域的膜电位:_,4.兴奋区域与未兴奋区域形成_ 这样就形成了_,5.电流方向在膜外由_流向_ 在膜内由_流向_,外正内负,外负内正,外正内负,电位差,局部电流,未兴奋部位,兴奋部位,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8.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特点:_,双向传导,7.兴奋传导方式:_,刺激 膜电位变化 电位差 电荷移动 局部电流,电传导(局部电流回路),6.兴奋传导过程:,小结

7、,在1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下图表示刺激时的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C,变式一,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包括:,反射,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知识回放,神经元膜电位的变化过程,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特点:,双向传导,神经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怎样进行?,兴奋的传导,兴奋的传递,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阅读教材P18-P19页,思考以下问题:,2.兴奋是怎样从一个神经元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的?,1.什么是突触小体?什么是突触?,1、突触小体:,轴突末梢经多次分支,每个小枝

8、末端都膨大成杯状或球状小体,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神经元之间在结构上并没有直接相连,每一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只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或突起相接触,此接触部位被称为突触。,突触,2、突触,轴突与树突相接触,轴突与细胞体相接触,突触后膜:,树突膜,细胞体膜(简称胞体膜),突触前膜:,轴突膜,突触的类型:,递质供体:,递质移动方向:,递质受体:,递质作用:,递质的化学本质:,轴突末端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蛋白,使另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乙酰胆碱、单胺类,3、兴奋传递过程-神经递质传递:,小结: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结构:,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信号

9、转换:,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突触,递质发生效应后,就被酶破坏而失活,或被移走而迅速停止作用。因此,一次神经冲动只能引起一次递质释放,产生一次突触后电位变化。,想一想,如果神经递质一直起作用,会有什么结果?,原因:,单向传递,特点:,小结:比较兴奋的传导与传递,电 信 号,化 学 信 号,快,慢,双 向,单 向,膜电位变化局部电流,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四、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低级中枢受高级中枢的调控。,资料分析(分析P20资料),1、成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婴儿却不能,二者控制排尿的神经中枢的功能有什么差异?2、有些患者出现资料3所提到的不受意识支配的

10、排尿情况,是哪里出现了问题?3、这些例子说明了神经中枢之间有什么关系?,控制排尿的高级中枢,即大脑出现问题,成人和婴儿控制排尿的初级中枢都在脊髓,但它受大脑控制,婴儿大脑的发育尚未完善。,调节动物和人生命活动的最高级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感受器,效应器,高级中枢,低级中枢,较高级中枢,下行传导束,上行传导束,四、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五、人脑的高级功能,1861年,法国外科医生保尔布洛卡在巴黎召开的人类学会议上,公布了一个令人感兴趣的病例:病人能听懂别人讲话,能用面部表情和手势同别人交流思想,可是说话非常困难,只能说一个“Tan”字。对病人进行检查,结果一无所获,病人与讲话的有关肌肉和发音器完

11、全正常。病人死后解剖检查发现,他大脑左半球的额下回后部(S区)有病变,这个病变部位正好位于大脑皮层控制口咽肌运动的区域之前,显然与口咽肌完成发音和说话动作有关。后人将这种病例称为“运动性失语症”。,1、语言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思考讨论:如果某人听不懂别人的讲话,但却可以讲话,可能是 区出现问题?,H,2、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受到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记忆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贮存和再现的过程。,短期记忆: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长期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1.下图是三个相连的神经元,用字母表示出兴奋在三个神经元上传导的方向是怎样的?若A点受到刺激,则B、C、D、E四点中,哪些点会产生兴奋?,答:(1)ECADB(2)B、C、D。,(1)分别用阈值以上的电流刺激a、b两处,则电流计指针发生的偏转情况如何?,2.下图为脊髓反射模式图,请回答:,(2)假设M是一块肌肉,现切断a处。分别用阈值以上的电流刺激、两处,则发生的情况是:刺激处,肌肉;刺激处,肌肉。(3)在离肌肉5毫米的处给予电刺激,肌肉在3.5毫秒后开始收缩,在离肌肉50毫米的处给予电刺激,肌肉在5.0毫秒后开始收缩。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为:毫米/毫秒。,收缩,无收缩反应,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