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禽病概论.ppt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241574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6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禽病概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第一章禽病概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第一章禽病概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第一章禽病概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第一章禽病概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禽病概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禽病概论.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禽 病 学主讲:朱明霞,本课的性质、教学任务:,课程类型:必修课课程性质:专业方向课学分:3学分适用对象:动物医学专业先修课程:兽医微生物学、家畜病理学、免疫学总 学 时:32学时讲 授:2学时/周考核方式:考试,绪 论 一,一、教学目的:了解世界养禽业的发展概况,我国现代养禽业的发展历史,禽病的病因与分类等。二、教学重点:禽病的流行特点与多发原因三、教学难点:控制禽病的主要对策。,绪 论 一,一、养禽业发展概况二、当前禽病流行的主要特点三、禽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四、控制当前禽病的主要对策,引 言,1.规模化养禽:农家散养 规模饲养 2.经济效益大大提高。3.带动和促进了养禽科学的进步。4.疾病问

2、题-主要困扰因素。死亡率15%20%/年,经济损失巨大(几十亿元)。,一、养禽业发展概况,(一)世界养禽业发展概况 从1930年开始,经过80多年的发展,已实现现代化的工业生产。特点:1.大规模:2.连续化:3.高密度:4.集约化:,四个突破,1.优良品种:遗传育种(基因工程、克隆),生产周期大大缩短,母鸡42天达2.55公斤,公鸡达2.85公斤。2.全价饲料:饲料报酬达1:1.6。3.环境控制:污染与反污染环境设计。(全封闭)4.疾病控制:集约化养殖的根本保证。高效安全的疫苗+优质的药物。,(二)我国现代养禽业的发展,1.特点 2.缺点,1.特点,(1)起步晚。(2)发展快。拿来主义,多渠道

3、,多层次办场,沿海比内地发展快。,2.缺点,综合防治措施不健全:疫苗、兽药,防疫措施,饲料管理,环境净化。发展无计划,市场混乱,一窝蜂式的发展。宏观调控失调:力度不够,养殖门槛低。养禽场密集,星罗棋布,大小参差不齐。大环境污染,在大环境污染的情况下求小环境的相对净化;“防疫中求生存,防疫中求发展”。,二、当前禽病流行的主要特点,疾病的种类多而复杂。非典型性疾病增多。某些细菌性疾病和寄生虫病的危害加大。混合感染和复合征使疾病更为复杂。营养代谢疾病和中毒性疾病增多。,1.疾病的种类多而复杂,旧病继续发生(如ND、禽霍乱、鸡白痢、鸭瘟),新病不断出现(AI、肾病变型和腺胃型IB、CIA、鸡病毒性关节

4、炎、包涵体肝炎、EDS-76、雏鸭病毒性肝炎、鸭传染性浆膜炎、肉鸡腹水综合征)。感染的禽种增多,如ND,过去只发生于鸡和火鸡,但近年发现鸽子、鹌鹑、驼鸟、山鸡、珍珠鸡、竹丝鸡、鹧鸪等都可发生。又如IBD,过去认为只是发生于鸡,近年发现鹅、鸭、山鸡、竹丝鸡也有发生。,2.非典型性疾病增多,这里增多包含两层意思。一是非典型性疾病的种类增多;一是非典型性疫病的病例数量增多。如鸡ND、IBD、鸡白痢、大肠杆菌病、鸡腹水综合征等都出现了非典型病例,而且流行非常广泛,发病率也很高。另一方面,有些病原(如IBDV、MDV)均出现超强毒株,虽经过免疫接种,仍出现免疫失败。,传染性疾病的“博物学”,群体状态下传

5、染病的“冰山”概念,3.某些细菌性疾病和寄生虫病 的危害加大,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病原广泛存在于养禽环境中,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如鸡的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葡萄球菌病、支原体病、传染性浆膜炎、鸡球虫病等。另外,免疫抑制性疾病如IBD、CIA、MD、RE、LL的存在。更为主要的原因是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滥用抗菌药)。一些条件性传染病已变为非条件性传染病。如大肠杆菌病,病原是大肠埃希氏菌,为肠道内的常在菌,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现发现,它也是一种原发性致病菌,原来认为经消化道感染,现在发现经呼吸道也可感染,近年来又发现“脑型”大肠杆菌病例。,4.混合感染和复合征使疾病更为复杂,在生产中常见很多病例是由

6、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原,对同一鸡体产生致病作用,并发感染、继发感染和混合感染的病例上升,特别是一些条件性、环境性病原微生物所致的疾病。病毒病+病毒病,病毒病+细菌病,细菌病+细菌病、细菌病+寄生虫病。,5.营养代谢疾病和中毒性疾病增多,最多的是各种矿物质、微量元素、维生素缺乏症,饲料及药物中毒等。饲料配制失当或储存过久,营养损失,常易引起某些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症。饲料及饮水受霉菌毒素或农药化肥、化工废弃物等污染易引起中毒性疾病;某些药物长期大量给药,如痢特灵、喹乙醇等也易引起积蓄性中毒。,三、禽病发生的主要原因,1.病原体不断增多和变异。2.细菌性病原体其耐药体不断产生。3.缺乏综合性的防疫措施

7、。4.此外,由于家禽生理解剖结构特殊,在生产实践中,家禽的疫病远比家畜多。,1.病原体不断增多和变异,出现了新的病原体;某些病原体发生变异,如IBD、IB、鸭病毒性肝炎等就出现了不少变异毒株。,2.细菌性病原的耐药体不断产生,一方面与滥用抗菌药物关系极大。另一方面不少饲料厂长期使用抗菌药物作饲料添加剂,也加重了细菌抗药性的产生。长期使用抗菌素,会使畜禽的免疫力大为削弱,并且使动物体内成为一个有高浓度药物成分的环境,病原体发生变异成为新的病原体。免疫力的削弱+细菌抗药性+新的病原体老药无效,3.缺乏综合性的防疫措施,只看重预防接种,不注意综合防疫措施,特别是对于禽场、禽舍、禽身等消毒工作更不重视

8、。饲养多年的禽场,病原微生物的污染是非常普遍的,有的甚至很严重。加上饲养管理条件差,环境恶劣,在应激时,患病机会大大增加!,4.家禽解剖生理结构比较特殊,胸腔与腹腔之间无横隔膜,故胸腔感染容易传到腹腔,腹腔感染也会传到胸腔。淋巴系统发育不完善。只有散在淋巴组织,故家禽的淋巴屏障功能较差,病原体容易进入体内,并易在体内扩散。(脾脏、胸腺、法氏囊)由于家禽没有胎盘的屏障作用,禽蛋形成过程(卵巢+输卵管)中,体内的病原体容易进入蛋中。家禽的生殖孔与排泄孔都开口于泄殖腔,产生的蛋容易被粪便(含有病原体)污染。,禽病多发的原因(禽病的种类),病原微生物的感染 寄生虫侵袭(寄生虫病)营养代谢障碍(病)中毒

9、(病)应激(应激综合症),四、控制当前禽病的主要对策,(一)贯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采取综合配套的防疫卫生措施。(二)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家禽防疫中的群体与个体的关系。(三)必须高度重视消毒尤其带禽消毒工作。,(一)贯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加强生物安全措施,上策-加强生物安全措施,把疫病消灭在禽场之外(全进全出+隔离饲养);中策-加强免疫,增强动物抗病力和消灭禽场环境中病原微生物,使家禽不得病;下策-发病后再去治疗。,(二)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家禽防疫中的群体与个体的关系,首先应该明确,家禽防疫对象是群体而不是个体。其次,疫病发生时,一般情况下应进行紧急接种(卵黄抗体及相应疫苗,会有部分死亡)。实践证明,对感染发病初期的家禽,紧急接种还是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三)必须高度重视消毒尤其带禽消毒工作,严格的消毒甚至比预防接种更重要。应树立严格的消毒观念,禽舍门前应设消毒池,进出禽舍的人员,除更衣外,鞋底也要进行消毒。不要在禽舍内或其附近剖检死禽,死禽及剖检后的禽尸要深埋或烧毁,剖检场地及剖检人员的手脚要消毒。,小 结,一、当前禽病流行的主要特点二、禽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三、当前禽病的种类四、控制当前禽病的主要对策,作 业,1.当前禽病流行的主要特点有哪些?2.禽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当前发生的禽病可分为哪几类?4.控制当前禽病的主要对策有哪些?,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