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A公共部门经济学第13章税收的转嫁与归宿.ppt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242415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1.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MPA公共部门经济学第13章税收的转嫁与归宿.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MPA公共部门经济学第13章税收的转嫁与归宿.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MPA公共部门经济学第13章税收的转嫁与归宿.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MPA公共部门经济学第13章税收的转嫁与归宿.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MPA公共部门经济学第13章税收的转嫁与归宿.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MPA公共部门经济学第13章税收的转嫁与归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PA公共部门经济学第13章税收的转嫁与归宿.ppt(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公 共 部 门 经 济 学(第三版),高培勇、崔 军 主编,公共部门经济学(第三版)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第3篇 第13章,第3篇 公共收入理论第13章 税收的转嫁与归宿,第3篇 第13章,重 点 问 题,税收转嫁与归宿的概念和形式,税收转嫁与归宿的局部均衡分析,税收转嫁与归宿的一般均衡分析,税收转嫁与归宿的一般规律,第3篇 第13章,13.1 税收转嫁与归宿的基本概念,13.1.1税收转嫁与归宿的含义,就是指纳税人在缴纳税款之后,通过种种途径而将税收负担转移给他人的过程。,就是指税收负担的最终归着点或税收转嫁的最后结果。税收经过转嫁,总要把负担落在负税人身上。,税收的转嫁,税收的归

2、宿,第3篇 第13章,13.1 税收转嫁与归宿的基本概念,13.1.1税收转嫁与归宿的含义,如果一笔税款从纳税人到负税人,其转嫁运动发生一次,可以称作一次转嫁。,如果同一税额从纳税人到最后负税人,其转嫁运动发生两次或两次以上,可以称作辗转转嫁。,一次转嫁,辗转转嫁,第3篇 第13章,13.1 税收转嫁与归宿的基本概念,13.1.1税收转嫁与归宿的含义,如果纳税人通过转嫁把全部税负转移给负税人负担,可以称作完全转嫁。,如果纳税人通过转嫁仅把部分税负转移给负税人负担,可以称作部分转嫁。,完全转嫁,部分转嫁,第3篇 第13章,13.1 税收转嫁与归宿的基本概念,13.1.1税收转嫁与归宿的含义,纳税

3、人在纳税后不能将税负转嫁给他人,而由自己负担的,是税收的直接负担。,纳税人在纳税后可以将税负转嫁给他人,而由别人负担的,是税收的间接负担。,税收的直接负担,税收的间接负担,第3篇 第13章,13.1 税收转嫁与归宿的基本概念,13.1.1税收转嫁与归宿的含义,研究税收负担的转嫁过程,目的在于确定税收的最后归宿点,从而分析各种税收对于国民收入分配和社会经济的影响。,第3篇 第13章,13.1 税收转嫁与归宿的基本概念,13.1.2税收转嫁的形式,前转:也称顺转或向前转嫁,即纳税人将其所纳税款通过提高其所提供的商品或生产要素价格的方法,向前转移给商品或生产要素的购买者或最终消费者负担的一种形式。,

4、后转:也称为逆转或向后转嫁,即纳税人将其所纳税款,以压低生产要素进价或降低工资、延长工时等方法,向后转移给生产要素的提供者负担的一种形式。,消转:也称为税收转化,即纳税人通过改善经营管理,改进生产技术等方法,补偿其纳税损失,使支付税款之后的利润水平不比纳税前低,从而使税负在生产发展和收入增长中自行消失。,按照经济交易过程中税收转嫁的不同途径把转嫁归纳为如下四种形式:,税收资本化:也称为资本还原,即生产要素购买者将所购生产要素未来的应纳税款,通过从购入价格中预先扣除(即压低生产要素购买价格)的方法,向后转嫁给生产要素的出售者。,第3篇 第13章,13.2 税收转嫁与归宿的局部均衡分析,13.2.

5、1局部均衡分析的概念,所谓局部均衡分析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假定下,分析一种商品或一种生产要素的供给和需求达到均衡时的价格决定。换句话说,局部均衡分析是假定某种商品或某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只取决于它本身的供求状况,即由其本身的供给和需求两种相反力量的作用而取得均衡,而不受其他商品或其他生产要素的价格和供求状况的影响。,第3篇 第13章,13.2 税收转嫁与归宿的局部均衡分析,13.2.2供求弹性和税收转嫁与归宿,1.需求弹性和税收转嫁与归宿所谓需求弹性即需求的价格弹性,指的是商品或生产要素的需求量(购买量)对于市场价格升降所作出的反应程度。需求弹性同税收的转嫁与归宿的关系可以分作需求完全无弹性、需求完

6、全有弹性、需求富有弹性和需求缺乏弹性四种情况来考察。,第3篇 第13章,13.2 税收转嫁与归宿的局部均衡分析,13.2.2供求弹性和税收转嫁与归宿,图131需求完全无弹性下的税收转嫁与归宿,Ed=0,说明当某种商品或生产要素因政府征税而提高价格时,购买者对价格的提高没有任何反应,其购买量不会因价格的提高而减少。在这种情况下,所征税收会全部向前转嫁,而落在商品或生产要素的购买者身上。,第3篇 第13章,13.2 税收转嫁与归宿的局部均衡分析,13.2.2供求弹性和税收转嫁与归宿,图132需求完全有弹性下的税收转嫁与归宿,Ed,说明当某种商品或生产要素因政府征税而提高价格时,购买者对价格的提高反

7、应极其强烈,其购买量会因价格的任何提高而减少至零。在这种情况下,所征税收要么会全部向后转嫁,要么会不能转嫁,而落在生产要素的提供者或生产者自己身上。,第3篇 第13章,13.2 税收转嫁与归宿的局部均衡分析,13.2.2供求弹性和税收转嫁与归宿,图133需求富有弹性下的税收转嫁与归宿,Ed1,说明当某种商品或生产要素因政府征税而提高价格时,购买者因价格提高而作出的反应较为强烈,其购买量下降的幅度会大于价格提高的幅度,从而迫使价格不得不回降或阻止价格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所征税收向前转嫁就困难,只能更多地向后转嫁而落在生产要素提供者或生产者的身上。,第3篇 第13章,13.2 税收转嫁与归宿的局

8、部均衡分析,13.2.2供求弹性和税收转嫁与归宿,图134需求缺乏弹性下的税收转嫁与归宿,1Ed0,说明当某种商品或生产要素因政府征税而提高价格时,购买者因价格提高而作出的反应较弱,其购买量下降的幅度会小于价格提高的幅度,因而价格提高的阻力小。在这种情况下,纳税人转嫁税负就相对容易,所征税收会更多地向前转嫁而落在购买者身上。,第3篇 第13章,13.2 税收转嫁与归宿的局部均衡分析,2.供给弹性和税收转嫁与归宿。所谓供给弹性即供给的价格弹性,指的是商品或生产要素的供给量(生产量)对于市场价格升降所作出的反应程度。供给弹性同税收转嫁与归宿的关系,也可以分为供给完全无弹性、供给完全有弹性、供给富有

9、弹性和供给缺乏弹性四种情况考察。,13.2.2供求弹性和税收转嫁与归宿,第3篇 第13章,13.2 税收转嫁与归宿的局部均衡分析,13.2.2供求弹性和税收转嫁与归宿,ES=0,说明当某种商品或生产要素因政府征税而价格不能相应提高时,生产者对其所获得的实际价格(税后)的下降没有任何反应,其生产量不会因价格的下降而减少。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所征税收会全部向后转嫁或不能转嫁,而落在生产要素的提供者或生产者身上。,图135供给完全无弹性下的税收转嫁与归宿,第3篇 第13章,13.2 税收转嫁与归宿的局部均衡分析,13.2.2供求弹性和税收转嫁与归宿,ES,说明当某种商品或生产要素因政府征税生产者对其所

10、获得的价格的相对下降而作出的反应极为强烈,其生产量会因价格的下降而减少至零。由于生产量剧减,反而驱使价格上涨,直至税前水平。在这种情况下,所征税收会全部向前转嫁,而落在购买者身上。,图136供给完全有弹性下的税收转嫁与归宿,第3篇 第13章,13.2 税收转嫁与归宿的局部均衡分析,13.2.2供求弹性和税收转嫁与归宿,ES1,说明当某种商品或生产要素因政府征税而价格不能相应提高时,生产者因价格下降而作出的反应强烈,其生产量下降的幅度大于价格相对下降的幅度。由于生产量减少,就要驱使价格上涨。在这种情况下,所征税收的大部分会通过价格提高向前转嫁出去,而更多地落在购买者身上。,图136供给完全有弹性

11、下的税收转嫁与归宿,第3篇 第13章,13.2 税收转嫁与归宿的局部均衡分析,13.2.2供求弹性和税收转嫁与归宿,1Es0,说明当某种商品或生产要素因政府征税而价格不能相应提高时,生产者因生产条件限制,转产困难而对价格相对下降作出的反应较弱,其生产量下降的幅度会小于价格相对下降的幅度。由于产量保持在原来的水平,价格就难于提高。生产者转嫁税收困难,税收会更多地向后转嫁或不能转嫁,而落在生产要素的提供者或生产者自己身上。,图138供给缺乏弹性下的税收转嫁与归宿,第3篇 第13章,13.2 税收转嫁与归宿的局部均衡分析,13.2.3商品课税转嫁与归宿的局部均衡分析,1.从量计征下的商品课税转嫁与归

12、宿。,2.从价计征下的商品课税转嫁与归宿。,第3篇 第13章,13.2 税收转嫁与归宿的局部均衡分析,13.2.3商品课税转嫁与归宿的局部均衡分析,图139对消费者征收从量消费税的税收转嫁与归宿,以消费者(即购买者)为纳税人。因政府征收从量消费税而对课税消费品市场均衡的影响如左图所示。,第3篇 第13章,13.2 税收转嫁与归宿的局部均衡分析,13.2.3商品课税转嫁与归宿的局部均衡分析,图1310对生产者征收从量消费税的税收转嫁与归宿,以生产者为消费税纳税人的情形如图所示。,第3篇 第13章,13.2 税收转嫁与归宿的局部均衡分析,13.2.3商品课税转嫁与归宿的局部均衡分析,图1311对生

13、产者或消费者征收从量消费税的税收转嫁与归宿,由左图可以直观地看出政府征得的税收为PSPDFE(FEE为额外税收负担),这部分税收是由生产者和购买者共同负担的,大约各负担一半。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课税消费品的供给和需求弹性大体一致。,第3篇 第13章,13.2 税收转嫁与归宿的局部均衡分析,13.2.3商品课税转嫁与归宿的局部均衡分析,图1312从价征收消费税的税收转嫁与归宿,从图中也可以直观地看出,政府征得的税收为PSPDFE,这部分税收同样是由生产者和购买者共同负担的。只不过因为从价计征会改变需求曲线的斜率,税负在生产者和购买者之间的分配比例会较从量计征有所变化。,第3篇 第13章,13.2

14、税收转嫁与归宿的局部均衡分析,13.2.3商品课税转嫁与归宿的局部均衡分析,政府对商品的课税,不论是以生产者作为法定纳税人,还是以购买者(消费者)作为法定纳税人,也不论是采取从量计征形式,还是采取从价计征形式,都不会改变依供求弹性决定的税负的分配格局。换句话说,决定商品课税转嫁与归宿的关键因素是课税商品的供求弹性。至于法定纳税人是谁以及采取何种形式向他计征,则是无关紧要的。,第3篇 第13章,13.2 税收转嫁与归宿的局部均衡分析,13.2.3商品课税转嫁与归宿的局部均衡分析,第4篇 第14章,1.如果课税商品属于生活必需品、不易替代产品、用途狭窄产品或耐用品,政府所征税收会更多地向前转嫁,而

15、落在购买者身上。,2.如果课税商品属奢侈品、易于被替代产品、用途广泛产品或非耐用品,税收会更多地向后转嫁或不能转嫁,落在生产要素提供者或生产者的身上。,3.如果课税商品属于资本密集型产品或生产周期较长的产品,政府所征税收会更多地向后转嫁或不能转嫁,而落在生产要素提供者或生产者身上。,4.如果课税商品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或生产周期较短的产品,政府所征税收会更多地向前转嫁,而落在购买者身上。,5.如果课税商品的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政府所征税收会更多地向后转嫁或不能转嫁,而落在生产要素提供者和生产者的身上。,6.如果课税商品的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政府所征税收会更多地向前转嫁,而落在购买者的身上。,

16、第3篇 第13章,13.2 税收转嫁与归宿的局部均衡分析,13.2.4生产要素收入课税转嫁与归宿的局部均衡分析,工资收入课税的转嫁与归宿,利润(利息收入)课税的转嫁与归宿,地租收入课税的转嫁与归宿,第3篇 第13章,13.2 税收转嫁与归宿的局部均衡分析,图1313劳动力的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时工资收入课税的转嫁与归宿,在劳动力供给弹性大于劳动力需求弹性的情况下,政府对劳动者工资收入的课税将绝大部分向前转嫁给生产者负担。,13.2.4生产要素收入课税转嫁与归宿的局部均衡分析,第3篇 第13章,13.2 税收转嫁与归宿的局部均衡分析,图1314劳动力的供给弹性小于需求弹性时工资收入课税的转嫁与归

17、宿,在劳动力的供给弹性小于劳动力的需求弹性的情况下,政府对劳动者工资收入的课税将大部分不能转嫁,而由劳动者自己负担。,13.2.4生产要素收入课税转嫁与归宿的局部均衡分析,第3篇 第13章,13.2 税收转嫁与归宿的局部均衡分析,图1315资本的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时利润(利息收入)课税的转嫁与归宿,在资本的供给弹性大于资本的需求弹性的情况下,政府对资本所有者利润(利息收入)的课税,将大部分向前转嫁给生产者负担。,13.2.4生产要素收入课税转嫁与归宿的局部均衡分析,第3篇 第13章,13.2 税收转嫁与归宿的局部均衡分析,图1316资本的供给弹性小于需求弹性时利润(利息收入)课税的转嫁与归宿

18、,在资本的供给弹性小于资本的需求弹性的情况下,政府对利润(利息收入)的课税将大部分不能转嫁,而由资本所有者自己负担。,13.2.4生产要素收入课税转嫁与归宿的局部均衡分析,第3篇 第13章,13.2 税收转嫁与归宿的局部均衡分析,图1317地租收入课税的转嫁与归宿,在土地供给完全无弹性的条件下,政府对土地所有者地租收入的课税将完全不能转嫁,而由土地所有者自己负担。,13.2.4生产要素收入课税转嫁与归宿的局部均衡分析,第3篇 第13章,13.2 税收转嫁与归宿的局部均衡分析,13.2.4生产要素收入课税转嫁与归宿的局部均衡分析,劳动者、资本所有者将在税收的转嫁中处于有利地位。政府所征税收会更多

19、地向前转嫁,而落在生产要素购买者,即生产者的身上。,生产要素的购买者,即生产者将在税收的转嫁中处于有利地位。政府所征税收会更多地向后转嫁,而落在劳动者、资本所有者和土地所有者的身上。,基本结论,课税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课税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小于需求弹性,第3篇 第13章,13.3 税收转嫁与归宿的一般均衡分析,13.3.1一般均衡分析的概念,一般均衡分析,是在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给、需求、价格相互影响的假定下,分析所有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时的价格决定。一般均衡分析假定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给、需求、价格都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一种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不仅取决于

20、其本身的供求状况,而且也要受其他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求状况和价格的影响,也就是说,在所有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给、需求都达到均衡时才能决定。,第3篇 第13章,13.3 税收转嫁与归宿的一般均衡分析,13.3.2局部均衡分析的局限性,局限性,1.局部均衡分析未能顾及到政府征税对非征税商品市场的影响,这主要是指商品课税转嫁与归宿的局部均衡分析。,2.局部均衡分析未能顾及到政府征税对生产要素收益率平均化的影响,这主要是指生产要素收入课税转嫁与归宿的局部均衡分析。,第3篇 第13章,13.3 税收转嫁与归宿的一般均衡分析,13.3.2局部均衡分析的局限性,图1318对食品课税的局部均衡分析未能包括服装业因

21、此受到的影响,第3篇 第13章,13.3 税收转嫁与归宿的一般均衡分析,13.3.2局部均衡分析的局限性,图1319对公司部门资本收入课税的局部均衡分析,第3篇 第13章,13.3 税收转嫁与归宿的一般均衡分析,13.3.3税收转嫁与归宿的一般均衡分析模型,一般均衡分析模型的理论前提:整个经济体系仅有两个市场:食品市场和服装市场;生产要素仅有两种:资本和劳动力;家庭部门没有任何储蓄:收入=消费。模型共涉及四种税:只对某一部门的某种生产要素收入课征的税;对两个部门的某种生产要素收入课征的税;对某种商品的消费课征的税;综合所得税。,第3篇 第13章,13.3 税收转嫁与归宿的一般均衡分析,13.3

22、.3税收转嫁与归宿的一般均衡分析模型,F:食品业 M:服装业 K:资本 L:劳动力tKF:以食品业的资本收入为课征对象的税tLF:以食品业的劳动者工资收入为课征对象的税tF:以食品的流转额为课征对象的税tKM:以服装业的资本收入为课征对象的税tLM:以服装业的劳动者工资收入为课征对象的税tM:以服装制品的流转额为课征对象的税tK:以食品和服装两个部门的资本收入为课征对象的税tL:以食品和服装两个部门的劳动者工资收入为课征对象的税tT:综合所得税。,税收转嫁与归宿的一般均衡分析模型如下:,第3篇 第13章,13.3 税收转嫁与归宿的一般均衡分析,该模型的最大特点,是它可以揭示各个税种之间相互作用

23、、相互影响的结果。其方法是将其中两种税相结合,使其产生的效应与另一种税(或称第三种税)的效应相等或相同。也就是说,通过某些税种的结合,并使其具有的转嫁与归宿等同于其他税种的转嫁与归宿,可以揭示整个经济体系中所有税收的转嫁与归宿,同时也能区分不同税种之间在质和量上的差别。,13.3.3税收转嫁与归宿的一般均衡分析模型,第3篇 第13章,13.3 税收转嫁与归宿的一般均衡分析,13.3.4商品课税转嫁与归宿的一般均衡分析,分析结论:整个社会的所有商品和所有生产要素的价格,几乎都可能因政府对某一生产部门的某一产品的课税而发生变动,包括消费者、生产者和生产要素提供者在内的所有人,几乎都有可能成为某一生

24、产部门的某一产品税收的直接或间接的归宿。,第3篇 第13章,13.3 税收转嫁与归宿的一般均衡分析,13.3.5生产要素收入课税转嫁与归宿的一般均衡分析,政府对某一生产部门的某一种生产要素收入的课税,其影响也会波及整个经济。不仅该生产部门的资本所有者要承担税负,其他生产部门的资本所有者也要承担税负。整个社会资本的所有者不但要承担相当于政府所征税收的负担,还有可能承担较政府所征税收更多的额外负担。,第3篇 第13章,13.4 税收转嫁与归宿的一般规律,13.4.1税收转嫁与归宿和供求弹性的关系,1.商品或生产要素的需求弹性越大,税收前转的可能性越小;反之,商品或生产要素的需求弹性越小,税收前转的

25、可能性越大。,2.商品或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越大,税收前转的可能性越大;反之,商品或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越小,税收前转的可能性越小。,3.如果商品或生产要素的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税收向后转嫁或不能转嫁的部分将会较大;反之,税收向前转嫁的部分将会较大。,4.如果商品或生产要素的需求完全没有弹性,税收将会全部向前转嫁;反之,如果商品或生产要素的供给完全没有弹性,税收将会全部向后转嫁。,5.如果商品或生产要素的需求完全有弹性,税收将会全部向后转嫁;反之,如果商品或生产要素的供给完全有弹性,税收将会全部向前转嫁。,第3篇 第13章,13.4 税收转嫁与归宿的一般规律,13.4.2税收转嫁与归宿和课税范围

26、的关系,一般说来,课税范围越宽广,越易于税收转嫁;课税范围越狭窄,越不易于税收转嫁。课税范围越是狭窄,对商品或生产要素的购买者越有替代效应,从而需求也就越具有弹性。与此相反,课税范围越是宽广,越不易对商品或生产要素的购买者产生替代效应,从而需求也就越缺乏弹性。,第3篇 第13章,13.4 税收转嫁与归宿的一般规律,13.4.3税收转嫁与归宿和计税方法的关系,税额不受价格变动影响。课税加价,负税者容易感觉,购买者会倾向于少买或不买课税或重税商品(生产要素),而多买或全买无税或轻税商品(生产要素)。在这种情况下,税收转嫁困难,趋势较弱。,税额随价格的升降而增减,商品或生产要素越是昂贵,税负越重。反

27、之,商品或生产要素越是廉价,税负越轻。所以,课税加价,负税者不易感觉,购买者购买商品和生产要素的抉择不易受到影响。税收转嫁较易,趋势较强。,关系,从量计税,从价计税,第3篇 第13章,13.4 税收转嫁与归宿的一般规律,13.4.4税收转嫁与归宿和经济交易的关系,与经济交易无关而直接对纳税人课征的税,如对生产要素收入的课税,一般是不易或较难转嫁的。通过经济交易过程而间接对纳税人课征的税,如对商品的课税,一般是比较容易转嫁的。,第3篇 第13章,13.4 税收转嫁与归宿的一般规律,13.4.5税收转嫁与归宿和课税商品性质的关系,就不同种类的商品而言,对生产用品的课税,税负辗转次数多,转嫁速度快;

28、对生活用品的课税,税负辗转次数少,转嫁速度慢。就消费品而言,对生活必需品的课税,由于其消费必不可少,需求弹性小,所以消费基础广,税收容易转嫁;对奢侈品的课税,由于其消费可有可无,需求弹性大,所以消费基础窄,税收不易转嫁。,第3篇 第13章,13.4 税收转嫁与归宿的一般规律,13.4.6税收转嫁与归宿和市场结构的关系,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完全垄断市场,第3篇 第13章,关 键 术 语,税收转嫁 税收归宿 绝对转嫁论 相对转嫁论前转 后转 混转 消转,税收资本化 局部均衡分析 需求弹性 供给弹性从量计征从价计征 一般均衡分析替代商品互补商品 税收转嫁与归宿的一般均衡分析模型,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垄断竞争 寡头竞争完全垄断,第3篇 第13章,1.何谓税收转嫁?何谓税收归宿?税收转嫁有哪些形式?,2.如何对税收转嫁与归宿进行局部均衡分析?,3.如何对税收转嫁与归宿进行一般均衡分析?,4.简要论述税收转嫁与归宿的一般规律。,复 习 思 考 题,第3篇 第13章,Thanks!,Thank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