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常山垃圾处理厂正定县城区环卫设施与管理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255098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4.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常山垃圾处理厂正定县城区环卫设施与管理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河北常山垃圾处理厂正定县城区环卫设施与管理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河北常山垃圾处理厂正定县城区环卫设施与管理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河北常山垃圾处理厂正定县城区环卫设施与管理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河北常山垃圾处理厂正定县城区环卫设施与管理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常山垃圾处理厂正定县城区环卫设施与管理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常山垃圾处理厂正定县城区环卫设施与管理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正定县城区环卫设施与管理工程环境影响补充报告(简本)建设单位:河北常山垃圾处理厂评价单位:河北奇正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资格证书:国环评证乙字第1231号协作单位:河北博鳌项目管理有限公司资格证书:国环评证乙字第1237号二一三年五月 目 录1建设项目概况11.1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11.2建设项目概况11.3与产业政策、相关规划和规范的符合性3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42.1自然环境概况42.2社会环境概况62.3环境功能区划72.4评价范围73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93.1污染物排放情况93.2环境保护目标113.3环境影响预测133.4污染防治措施及达标情况143.5措施可行性

2、分析论证结果173.6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204公众参与214.1公众参与方式214.2公众参与调查对象224.3公众参与调查过程224.4公众参与调查结果分析334.5公众参与调查结论345环境影响评价结论366联系方式361 建设项目概况1.1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1.1.1项目背景正定县城区环卫设施与管理工程项目是2008年河北省利用亚行贷款实施的小城镇发展示范核心子项目,建设单位为河北常山垃圾处理厂,与正定县环境卫生管理大队均隶属于正定县城市管理局,目前,该厂的筹建工作由正定县环境卫生管理大队负责,正定县城区环卫设施与管理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于2008年9月3日取得河北省环境保护局的

3、批复。建设内容包括日处理500t生活垃圾、100t建筑垃圾的一座垃圾处理厂、20座垃圾转运站和14座公厕等三部分。垃圾处理厂选址于正定县建城区东侧7.5km,服务范围是收集正定县城区内产生的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由于垃圾处理厂的选址受到正定新区规划的影响,选址作废,正定县城市管理局决定不再建设垃圾处理厂,将原项目中拟建的垃圾处理厂调整为垃圾二次转运站,并将正定县的生活垃圾转运至河北灵达环保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处置,待正定新区垃圾处理厂建成后,由正定新区垃圾处理厂处理。变更后的二次转运站距垃圾处理厂8km。1.1.2建设地点调整后的垃圾二次转运站重新选址于正定县教场庄村东,厂址中心地理坐标北纬3810

4、36.28,东经1143430.73。东侧为农田,隔农田和道路与正阳驾校相距55m,北临闲置空房,西侧为农田,南临树林南路,隔路为石家庄创兴机械有限公司,距本工程最近的敏感点为东侧55m的正阳驾校,北侧130m的正定职业中学,东侧最近村庄为280m处的树林村,西侧最近村庄为450m处教场庄村,东南侧最近的村庄870m处的五里铺村。地理位置图见图1-1。二次转运站地理位置图1-1 二次转运站地理位置图 比例尺1:700001.2建设项目概况1.2.1建设内容及规模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建设生活垃圾二次转运站一座,配备垃圾压缩机2台和相应的配套设施,同时完善垃圾运输系统,购置各类清扫、压缩、转运、吸污

5、等环卫车辆246辆;完善县城环卫综合管理系统。转运规模为:日转运生活垃圾250吨。表1-1 二次转运站主要建构筑物一览表序号建构筑物名称建筑面积(m2)数量(座)备注1生活垃圾转运车间997.21二层框架结构2污水处理设施2001钢筋混凝土结构 3车库383.251一层转混结构4综合用房397.321二层转混结构5门卫47.251一层转混结构合计2025.021.2.2转运工艺及转运路线1、转运工艺(1)生活垃圾压缩转运垃圾转运车首先称重计量,沿坡道进入转运站作业间二层卸料平台的压缩机投料工位开始投料,与此同时,喷雾除尘装置开始工作,投料完毕后,垃圾收集车离开投料位,投入设备的垃圾直接进入压缩

6、机的压缩腔内。压缩设备压头由液压缸驱动,将压缩腔内的垃圾向预压腔前部推进并压缩,直到达到设定压力,保压一段时间后自动退出,这样反复多次推压,直到腔内垃圾达到指定容积。压缩过程中产生的生活垃圾渗滤液排入污水处理设施。垃圾转运车与压缩设备出料口完成对接、锁紧后,出料门提起,压头将垃圾块推入垃圾转运车车箱内。待第一块垃圾装入垃圾转运车后,压缩机继续工作,直到第二个垃圾块打包完成,然后与垃圾转运车对接装车。两个垃圾块将装满集装箱,集装箱装满锁紧后,垃圾转运车与压缩设备分离。满载的垃圾转运车出站驶往河北灵达环保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垃圾倾倒完毕后返回二次垃圾转运站进入下一个循环。(2)垃圾处理站清理二次转运

7、站当日垃圾清理完后,管理人员开始清扫、冲洗垃圾转运间及运输车辆。收集的生活垃圾直接倒入垃圾容器内。(3)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垃圾转运间、运输车辆冲洗水、垃圾压缩设备产生的压缩液同职工生活污水一并排入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三级标准后,通过市政污水管网排入正定县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本项目污水处理工艺采用厌氧+SBR污水处理工艺。污泥量较少,随产随清,由生活垃圾转运车运往河北灵达环保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焚烧处理。2、转运路线采用密闭的25t环卫设施专用的垃圾运输车,运输路线为二次转运站燕赵大街华安路京石高速石黄高速市三环107国道栾城路口灵达。全程6

8、0km,其中二次转运站燕赵大街华安路路段为城市道路,长3km,其余路段为城市外环路,沿线居民较少,不穿过村镇,道路两侧多为农田,零星分布有企业。垃圾中转的运输路线设置合理。1.2.3建设周期项目计划2013年4月30日前开工建设,2013年底完成工程施工,服务年限为20142020年。1.2.4项目投资项目的总投资5889.59万元,其中环保投资202万元,占总投资的3.4%。1.3与产业政策、相关规划和规范的符合性1.3.1产业政策符合性本项目为“垃圾转运站”建设项目,属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订)中鼓励类第三十八条“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中第20

9、小条“城镇垃圾及其他固体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工程”,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根据冀发改外资2012389号,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同意该项目建设。1.3.2与相关规划、规范的符合性(1)与正定县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符合性正定县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中的对中心城区环卫设施规划中,规划有两处大型垃圾转运站,并未对中型垃圾转运站做出规划。石家庄城乡规划局正定分局已出具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同意该项目选址。(2)与正定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规划的符合性根据正定县国土资源局预审意见,石家庄市正定县利用亚行贷款建设垃圾处理项目中的垃圾二次转运

10、站项目所占地块批准文件为冀政转征函20121113号,土地类别为建设用地,在正定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划定的允许建设区范围内,符合规划要求。正定县国土资源局已出具预审意见,文件号:为正国土资预字(2012)第034号。(3)与环境卫生专项规划的符合性石家庄市十二五环境卫生专项规划中提出“生活垃圾转运站宜靠近服务区域中心或生活垃圾产量多且交通运输方便的地方,不宜设在公共设施集中区域和靠近人流、车流集中地区。当生活垃圾运输距离超过经济运距且运输量较大时,宜在城市建成区以外设置二次转运站并可跨区域设置。”二次转运站布局规划中提出“依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50337-200

11、3)之规定,当生活垃圾运输距离超过经济运距且运输量较大时,宜在城市建成区以外设置二次转运站。部分区域距离垃圾处理场较远,为减少运输费用,避免大量中、小吨位环卫车辆远距离运输,在城市建成区外设置中型中转站。垃圾收集后经压缩收运站运至大中型站由其转运到处理设施。本项目垃圾二次转运站位于正定县教场庄村东450m处,不在城市建成区,符合石家庄市十二五环境卫生专项规划关于二次转运站的相关规定。(4)与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符合性二次垃圾转运站转运能力为250t/d,用地面积为10000m2,根据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表2.2.1,本项目生活垃圾二次转运站为中型类垃圾转运站。选址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卫生

12、专业规划的要求。边界与相邻建筑物间隔要求15m。生活垃圾二次转运站边界距最近建筑物为石家庄正阳驾校办公楼70m。垃圾二次转运站位于正定县教场庄村东侧450m处,不在立交桥或平交桥路口旁;也不在大型商场、影剧院出入口等繁华地段。采用小型机动车进行垃圾收集时服务半径宜为3.0km以内,最大不应超过5.0km。本项目中垃圾二次转运站服务半径为5.0km,选址满足服务半径要求。综上所述,本项目选址符合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CJJ47-2006)相关要求。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2.1自然环境概况2.1.1地理位置正定县位于太行山东麓,石家庄地区中部,为山前倾斜平原中上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42311

13、443,北纬38063821。东邻藁城市,北接新乐市和行唐县,西与灵寿县和鹿泉市搭界,南和西南隔滹沱河与石家庄市城区相连,县域南北最长43km,东西最宽29km,全县土地总面积468km2。正定县处于石家庄市区北部,已成为石家庄都市区“1+4”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次转运站位于正定县教场庄村东,所在地目前为农田,厂址中心地理坐标北纬381036.28,东经1143430.73。东侧为农田,隔农田和道路与正阳驾校相距55m,北临闲置空房,西侧为农田,南临树林南路,隔路为石家庄创兴机械有限公司,距本工程最近的敏感点为东侧55m的正阳驾校,北侧130m的正定职业中学,东侧最近村庄为280m处的树林村

14、,西侧最近村庄为450 m处教场庄村,东南侧最近的村庄870m处的五里铺村。南厂界西厂界图2-1 二次垃圾转运站厂界四周概貌南厂界北厂界南厂界南厂界北厂界2.1.2地形地貌正定县处于太行山东麓,为山前倾斜平原的中上部,地势较平坦,总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105.2米至60.0米左右。自然坡降约为千分之一。全县地貌比较单一,局部地段微地貌较为突出。滹沱河北侧,发育有与河水流向大体一致的陡坎,一般高于当地地面1至5米。最高的约30米左右。这些陡坎为滹沱河的二级阶地。河北侧有:上曲阳曲阳桥陡坎,南岗陡坎,西邢家庄陡坎,岸下陡坎,西上泽西洋陡坎,蟠桃陡坎等;沿老磁河河床附近分布

15、着与河流方向大体一致的长垣形、串珠状的沙丘、沙垅,高出当地地面约2-6米不等。这些沙垅主要是河流的沉积作用堆积了具有微层理、分选性较好的大量沙质沉积物,由于长期的地质作用,河流改道,使其突出地面而形成。河道干涸以后,遂改为风积为主。解放后,随着大规模农田基本建设,大部分沙丘、沙垅已被夷平变为良田。按照成因、形态和地面物质特征,全县大致可分为三种地貌:滹沱河冲洪积扇、洨河冲洪积扇、沙河冲洪积扇。本项目所在区域属于滹沱河冲洪积扇,地势平坦。2.1.3地表水正定县有大清河水系的级支流木刀沟;子牙河水系的级支流滹沱河及汇入滹沱河的级支流周汉河。目前,周汉河及其支流大鸣河虽经多次疏浚轻淤,但部分地段仍有

16、淤积,有待进一步清淤。正定县污水处理厂位于正定县诸福屯镇朱河村北,处理规模设计为6万m3/d,目前处理量为5.3万m3/d,运行正常。正定县污水处理厂采用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污水深度处理后排入周汉河。拟建二次转运站位于周汉河北侧4km处;拟建二次转运站位于滹沱河北侧6700m处;距木刀沟南侧15km处。二次转运站位于石家庄市滹沱河地下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东北侧5.5km处,不在地下水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上游,亦不在地下水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二次转运站距西侧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3.2km,根据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两侧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法,本项目不在其水源保护区范围内。根据地下水流向,本项目位于

17、水源地侧向。2.1.4气候特征正定县处于北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季风区,大陆性季风气候明显,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13.1,全年无霜期198d,年平均日照时效2752.7h,日照率58%,太阳辐射多年平均为127.8kcal/cm2。降雨量夏季多,冬季少,多年平均降水量525.3mm。平均风速夏季为1.3m/s,冬季1.8m/s,年平均风速1.7m/s,冬季盛行西北西风,夏季盛行东南东风,年盛行风向为西北西风和东南东风。静风频率36.51%,主要气象特征见表2-1。表2-1 主要气象特征一览表序号项目统计结果序号项目统计结果1年平均气温13.17年日照时数2752.7小时2极端最高气温40.28多

18、年平均太阳辐射127.8kcal/cm23极端最低气温-9.09无霜期198天4年平均降雨量525.3mm10年平均风速1.7m/s5日最大降雨量359.3mm11年最大风速20.7m/s6日照率58%12年平均相对湿度622.1.5地质与水文地质建设项目场地地下基础之下第一岩(土)层为粉土,单层厚度Mb1,渗透系数K=9.810-5cm/s,即10-7 cm/sK10-4 cm/s ,且分布连续稳定。所在区域地下水分四个含水组,第、含水组为潜水含水层,第、含水组为承压水含水层,属多含水层系统;部分含水组间没有稳定隔水层,故层间水力联系较密切。厂址所在地为正定县城北侧,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准保

19、护区以外的径流补给区。周围村庄教场庄村和树林村已进行城中村改造,建成楼房,居民饮用水采用市政管网供水,其他村庄有分散式居民饮用水源。2.2社会环境概况正定县与省会石家庄市隔河相望,相距仅15公里,是石家庄市卫星城市之一,是河北省多年来经济综合实力十强县之一,建成区面积已达7.9平方公里,县域总人口4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2万人。正定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即GDP)达200亿元。2012年截止到10月底,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345.8亿元。农业、工业、商贸流通行业占较大比重。近年来正定县已形成以机电、化工、建材、饲料、轻纺、食品工业为骨干,

20、集农业、工业、商贸、仓储、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城镇。成为石家庄市的粮食基地、旅游基地、仓储基地及经济发展主要力量之一。畜牧业生产连续四年在河北省综合排位中名列第一,并挤身全国畜产品先进县行列,并形成了粮食、花生、瓜菜、林果、禽蛋、奶牛等生产基地。板材、蔬菜、禽蛋、家具等特色市场规模较大。2.3环境功能区划项目所在地区各环境要素的功能区划为:环境空气:项目评价区域环境空气为二类功能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声环境:区域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标准;地下水:地下水是当地工农业与生活饮用水的主要水源。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

21、4848-93)类标准。2.4评价范围根据确定的评价等级,结合区域环境特征,按照“导则”中评价范围确定的相关规定,确定本工程各要素评价范围见表2-2。评价范围图见图2-1。表2-2 各环境要素评价等级及范围一览表序号分类评价等级评价范围1大气环境三级以厂址为中心,半径为2.5km的圆形范围。2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3地下水环境二级厂区所在区域地下水环境及周围21km2范围。4声环境二级二次转运站边界外200m范围。5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占地区域图2-1 本项目评价范围图3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3.1污染物排放情况3.1.1废气在垃圾收集车大量集中进出站时由于车辆的密封性差或外表不洁而散

22、发臭气和粉尘,垃圾收集车卸料作业时、由于装箱时垃圾的暴露而散发臭气和粉尘,污水处理设施散发臭气,主要污染因子为NH3、H2S、粉尘。垃圾运输车粉尘和臭气防治措施:垃圾收集车定期清洗,保证外表的清洁;要定期检查和更换密封件,保证车辆密封,使臭气尽量少外泄。采取上述措施后,可减轻垃圾运输及等待过程中因车辆不洁而散发臭气和粉尘。转运车间降尘、除臭措施:转运车间采取密闭式建筑,车间入料口设卷闸门,只在投料时开启,作业完毕后,关闭卷闸门;生活垃圾转运车间设有喷淋降尘除臭装置,生活垃圾在投料的同时,喷淋水对准投料点进行抑尘,车间顶部设喷淋装置,定期喷淋除臭药剂,采用天然植物提取液除臭,降尘除臭装置降尘率在

23、80%以上,除臭率在90%以上。采取每日两次在车间内人工喷洒灭蝇剂措施。采取上述措施后,可有效降低转运车间臭气的散发和无组织排放粉尘的产生。粉尘排放速率为0.1kg/h,以每天8小时投料,年运行365天计,年排放量为0.29t/a。污水处理设施臭气防治措施:对格栅间及污泥处理池加盖,采取密闭措施,防止臭气的外逸;对产生的污泥要随产随清,不贮存,避免产生恶臭气体。其他措施:搞好厂区及其周围绿化,在厂区周围设置8m左右的绿化隔离带,绿化树种宜选择长绿且对废气污染物吸附性强的树种,如黄漆木、樟树、铁冬青、银杏、珊瑚木、苏铁等,可有效减轻恶臭气体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设置了100m的卫生防护距离。采取以上

24、措施后,经类比,确定本项目恶臭污染物排放参数NH30.028kg/h,H2S0.0021kg/h。采取上述措施后,厂界NH3、H2S和臭气浓度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表1中(新扩改建)二级标准(原环评标准);粉尘排放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9297-1996)中无组织排放标准(新标准)。3.1.2废水二级转运站废水主要为垃圾转运站压缩液、垃圾转运间冲洗废水、垃圾运输车辆冲洗废水及员工生活废水。废水排放总量为14.23m3/d。其中:压缩液排放量约10m3/d;洗车废水排放量为0.51m3/d;垃圾转运间冲洗废水排放量为3.36m3/d;生活污水排放量为0.36

25、m3/d。废水排入污水处理设施,经处理后出水污染物排放浓度COD433.0mg/L、BOD5222.2mg/L、SS105.79mg/L、氨氮42.3mg/L,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表4标准,同时满足正定县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要求,最终排入正定县污水处理厂。外排各类污染物量分别为COD:2.25t/a、BOD:1.15t/a、SS:0.55t/a、NH3-N:0.22t/a。3.1.3噪声拟建二次转运站工程主要高噪声设备为生活垃圾转运间压缩机、风机、运输车辆等产生的噪声,噪声值在7090 dB(A)之间,间断排放。采取的降噪措施为:在设备和车辆选型时优先选择低噪声设备;

26、将压缩机、风机等设备布置在车间内,安装时对其基础采取减振措施;对车辆加强维护和管理,禁止鸣笛;风机出口采取消声措施。采取以上措施,可降噪20 dB(A)左右。另外,为有效控制噪声的传播,在厂界四周设置绿化带进一步降低噪声对环境的影响。经预测,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区标准。3.1.4固体废物二次转运站产生的固体废物为每天收集的生活垃圾、本站职工产生的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本站职工产生的生活垃圾为0.0075t/d,和其他收集到的生活垃圾统一处理。生活垃圾收集量为250t/d,日产日清不贮存,每天由垃圾转运车送至河北灵达环保能源有限责任

27、公司焚烧处理,待正定新区垃圾处理厂建成后,再送正定新区垃圾处理厂处理。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量为8t/a,随产随清,转运至河北灵达环保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焚烧处理。3.2环境保护目标根据项目特点和周边环境现状,本工程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表3-1,环境敏感保护目标分布图见图3-1。表3-1 环境保护目标表类别保护对象人口数相对方位与厂界相对距离m环境保护目标环境空气正定职中500N130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教场庄村1086W450树林村436E280五里铺266SE870北关村1776S1600三角村3300SW1800永安村6024NW2250岸下村3250N13

28、00牛家庄村5174NE1800吴家庄1201SE2200正阳驾校50E55声环境正定职中500N130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标准正阳驾校50E55水环境正定县污水处理厂对正定县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不产生冲击区域地下水对区域地下水水质不产生污染影响图3-1 二次转运站环境保护目标分布图3.3环境影响预测3.3.1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经预测:(1)生活垃圾转运区排放的NH3的最大一次落地浓度为0.0098mg/m3,占标率为4.92%,H2S最大一次落地浓度为0.0007mg/m3,占标率为7.38%,颗粒物最大一次落地浓度为0.0351mg/m3,占标率为3.9%,对应

29、的距离为100m。估算模式已考虑了所有气象条件,分析预测结果表明,本工程无组织排放对周围大气环境质量影响较轻。(2)NH3、H2S及臭气厂界浓度均符合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表1标准;颗粒物厂界浓度均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标准中无组织排放周界外最高浓度限值1.0mg/m3要求。(3)NH3和H2S对五里铺村的贡献浓度与现状监测背景值最大值叠加后浓度分别为0.0954 mg/m3、0.0054 mg/m3,满足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大允许浓度”;TSP贡献浓度与现状监测背景值最大值叠加后浓度为0.2

30、94mg/m3,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因此,项目排放的污染物对周围敏感目标的大气环境质量影响不大。(4)本工程不设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卫生防护距离为100m。与最近的环境敏感点的距离满足卫生防护距离要求。工程变更后无组织排放对周围大气环境质量影响较轻。满足卫生防护距离要求。变更后比变更前NH3 、H2S的最大落地浓度和占标率明显减小,说明变更后项目对大气环境质量影响明显减轻。另外,由于不再建设燃气锅炉,大气污染物中烟尘、SO2、NOX不再排放,粉尘排放量有较大幅度的削减,各污染物削减量分别为粉尘28.91t/a、烟尘0.4t/a、SO20.18t/a、NOX

31、5.6t/a。故工程变更后与变更前相比,有利于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的改善。3.3.2水环境影响分析废水排入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三级标准,同时满足正定县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要求,最终排入正定县污水处理厂。因此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对地表水产生污染影响。在做好污水处理设施、输送管道及厂区地面的防渗工作的前提下,加强管理,本项目不会对地下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3.3.3声环境影响预测由预测结果可知,厂界噪声贡献值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与现状监测值叠加后,四周厂界噪声预测值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32、)2类区标准限值,故工程实施后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明显影响。由现场踏勘知道,工程距离较近的敏感点为东侧的正阳驾校和北侧的正定职业中学,噪声贡献值分别为20.8dB(A)和13.6dB(A),贡献值较低,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区标准限值,因此,不会对周围声环境质量产生影响。3.3.4固体废物影响分析二次转运站产生的固体废物为每天收集的生活垃圾、本站职工产生的生活垃圾及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本站职工产生的生活垃圾为0.0075t/d,和其他收集到的生活垃圾统一处理。生活垃圾收集量为250t/d,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产生量为8t/a,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污泥随产随清,每天运

33、至河北灵达环保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焚烧处置,待正定新区垃圾处理厂建成后,再送正定新区垃圾处理厂处理。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均能进行有效处置,对环境影响不大。3.3.5生态环境影响分析项目占地属于平原地区,周围除建设用地外,多为农田,生态系统类型为农业生态系统,主要农作物为小麦,项目影响区域内无国家及地方保护野生动植物和地方特有野生动植物,无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因此项目不会对周围生态环境产生明显不利影响。3.4污染防治措施及达标情况3.4.1废气污染防治措施及效果1、污染防治措施垃圾运输车粉尘和臭气防治措施:垃圾收集车定期清洗,保证外表的清洁;要定期检查和更换密封件,保证车辆密封,使臭气尽量少外泄。采取

34、上述措施后,可减轻垃圾运输及等待过程中因车辆不洁而散发臭气和粉尘。转运车间降尘、除臭措施:转运车间采取密闭式建筑,车间入料口设卷闸门,只在投料时开启,作业完毕后,关闭卷闸门;生活垃圾转运车间设有喷淋降尘除臭装置,生活垃圾在投料的同时,喷淋水对准投料点进行抑尘,车间顶部设喷淋装置,定期喷淋除臭药剂,采用天然植物提取液除臭,降尘除臭装置降尘率在80%以上,除臭率在90%以上。采取每日两次在车间内人工喷洒灭蝇剂措施。采取上述措施后,可有效降低转运车间臭气的散发和无组织排放粉尘的产生。粉尘排放速率为0.1kg/h,以每天8小时投料,年运行365天计,年排放量为0.29t/a。污水处理设施臭气防治措施:

35、对格栅间及污泥处理池加盖,采取密闭措施,防止臭气的外逸;对产生的污泥要随产随清,不贮存,避免产生恶臭气体。其他措施:搞好厂区及其周围绿化,在厂区周围设置8m左右的绿化隔离带,绿化树种宜选择长绿且对废气污染物吸附性强的树种,如黄漆木、樟树、铁冬青、银杏、珊瑚木、苏铁等,可有效减轻恶臭气体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设置了100m的卫生防护距离。采取以上措施后,经类比,确定本项目恶臭污染物排放参数NH30.028kg/h,H2S0.0021kg/h。采取上述措施后,厂界NH3、H2S和臭气浓度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表1中(新扩改建)二级标准(原环评标准);粉尘排放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

36、排放标准(GB19297-1996)中无组织排放标准(新标准)。2、执行标准恶臭污染物排放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表1中(新扩改建)二级标准(原环评标准);粉尘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9297-1996)中无组织排放标准(新标准)。3、达标情况采取上述措施后,厂界NH3、H2S和臭气浓度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表1中(新扩改建)二级标准(原环评标准);粉尘排放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9297-1996)中无组织排放标准(新标准)。3.4.2废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效果废水排入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37、8978-1996)表4中三级标准,同时满足正定县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要求,最终排入正定县污水处理厂。本项目污水处理工艺采用厌氧+SBR污水处理工艺。采用分区防渗措施。垃圾转运站地面设双层防渗设施,铺设无纺土工布、HDPE膜,并压实地基,渗透系数不大于110-7cm/s;厂区路面采取30cm三合土铺底,再用15cm厚的水泥混凝土硬化,渗透系数不大于110-7 cm/s;污水处理池采用无纺土工布、HDPE膜、GCL膨润土防水毯等防渗,渗透系数不大于510-9cm/s;各输、排水管道均为PVC管,地基用粘土夯实,渗透系数不大于110-7 cm/s。采取上述防渗措施后,防渗效果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

38、制标准(GB16889-2008)。3.4.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及达标情况1、噪声源拟建二次转运站工程主要高噪声设备为生活垃圾转运间压缩机、风机、运输车辆等产生的噪声,噪声值在7090 dB(A)之间,间断排放。2、降噪措施及效果在设备和车辆选型时优先选择低噪声设备;将压缩机、风机等设备布置在车间内,安装时对其基础采取减振措施;对车辆加强维护和管理,禁止鸣笛;风机出口采取消声措施。采取以上措施,可降噪20 dB(A)左右。另外,为有效控制噪声的传播,在厂界四周设置绿化带进一步降低噪声对环境的影响。3、达标情况经预测,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区标准。

39、3.4.4固体废物处置措施二次转运站产生的固体废物为每天收集的生活垃圾、本站职工产生的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本站职工产生的生活垃圾为0.0075t/d,和其他收集到的生活垃圾统一处理。生活垃圾收集量为250t/d,日产日清不贮存,每天由垃圾转运车送至河北灵达环保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焚烧处理,待正定新区垃圾处理厂建成后,再送正定新区垃圾处理厂处理。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量为8t/a,随产随清,转运至河北灵达环保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焚烧处理。3.4.5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生活垃圾从居民点运往小型垃圾转运站或从小型垃圾转运站运往垃圾二次转运站途中,因操作不当、车辆密封不严或发生交通事故等原因造

40、成垃圾跑、冒、滴、漏现象,会对附近的大气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为避免发生此现象,应采取防范措施如下:(1)确保所购车辆为环卫专用车辆,所有车辆密闭;(2)加强对员工的教育,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3)对车辆加强维修保养;(4)加强对垃圾运送车辆的管理,严格办理垃圾准运证,严格执行城市环境卫生专用车辆管理规定,对不符合条件的垃圾车不予办证;应急措施:(1)一旦发生跑、冒、滴、漏现象,立即清扫干净,通知附近的垃圾转运车辆将垃圾运至最近的垃圾转运站进行转运。(2)如有压缩液漏出立即采用沙子吸收,清运至转运站同生活垃圾一同处理。(3)设应急队伍和应急垃圾清运车,在运输过程出现事故,应急队伍和应急设施立即赶往

41、现场处理。3.5措施可行性分析论证结果3.5.1废气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论证结果垃圾运输车粉尘和臭气防治措施:垃圾收集车定期清洗,保证外表的清洁;要定期检查和更换密封件,保证车辆密封,使臭气尽量少外泄。采取上述措施后,可减轻垃圾运输及等待过程中因车辆不洁而散发臭气和粉尘。转运车间降尘、除臭措施:转运车间采取密闭式建筑,车间入料口设卷闸门,只在投料时开启,作业完毕后,关闭卷闸门;生活垃圾转运车间设有喷淋降尘除臭装置,生活垃圾在投料的同时,喷淋水对准投料点进行抑尘,车间顶部设喷淋装置,定期喷淋除臭药剂,采用天然植物提取液除臭,降尘除臭装置降尘率在80%以上,除臭率在90%以上。采取每日两次在车间内人

42、工喷洒灭蝇剂措施。采取上述措施后,可有效降低转运车间臭气的散发和无组织排放粉尘的产生。粉尘排放速率为0.1kg/h,以每天8小时投料,年运行365天计,年排放量为0.29t/a。污水处理设施臭气防治措施:对格栅间及污泥处理池加盖,采取密闭措施,防止臭气的外逸;对产生的污泥要随产随清,不贮存,避免产生恶臭气体。其他措施:搞好厂区及其周围绿化,在厂区周围设置8m左右的绿化隔离带,绿化树种宜选择长绿且对废气污染物吸附性强的树种,如黄漆木、樟树、铁冬青、银杏、珊瑚木、苏铁等,可有效减轻恶臭气体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设置了100m的卫生防护距离。据有关资料显示,生活垃圾转运站采用喷淋降尘除臭措施进行除臭降尘

43、,在业内已得到广泛应用。定洲市城东、城西垃圾转运站日转运能力200t,目前正常运行,采取喷淋除臭、灭蝇措施与本项目相同,该站于2010年6月通过定洲市环保局审批,2011年4月通过环保验收,运行效果良好,排放的污染物均能达到相应的环境保护标准。类比定洲市城东、城西垃圾转运站的废气防治措施,本项目废气污染防治措施可行。3.5.2水污染防治措施及可行性分析结果变更后二级转运站废水主要为垃圾转运站压缩液、垃圾转运间冲洗废水、垃圾运输车辆冲洗废水及员工生活废水。废水排入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三级标准,同时满足正定县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要求,最终排入正定

44、县污水处理厂。本项目采取的污水处理工艺为成熟工艺,符合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建设部建城2000120号,2000年5月29日),根据厌氧生物滤池和SBR工艺特点和进水水质,考虑到二次转运站产生的垃圾压缩液,间断排放,进水不连续,且该工艺出水水质稳定,可以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三级标准及正定县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要求。因此,采用厌氧生物滤池+SBR工艺处理污水是可行的。采用分区防渗措施。垃圾转运站地面设双层防渗设施,铺设无纺土工布、HDPE膜,并压实地基,渗透系数不大于110-7cm/s;厂区路面采取30cm三合土铺底,再用15cm厚的水泥混凝土硬化,渗

45、透系数不大于110-7 cm/s;污水处理池采用无纺土工布、HDPE膜、GCL膨润土防水毯等防渗,渗透系数不大于510-9cm/s;各输、排水管道均为PVC管,地基用粘土夯实,渗透系数不大于110-7 cm/s。采取上述防渗措施后,防渗效果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在做好工程车间、污水处理设施、输送管道及厂区地面的防渗工作的前提下,加强管理,本项目不会对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其措施可行。3.5.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及可行性分析结果拟建二次转运站工程主要高噪声设备为生活垃圾转运间压缩机、风机、运输车辆等产生的噪声,噪声值在7090 dB(A)之间,间断排放。采取降噪

46、措施为:在设备和车辆选型时优先选择低噪声设备;将压缩机、风机等设备布置在车间内,安装时对其基础采取减振措施;对车辆加强维护和管理,禁止鸣笛;风机出口采取消声措施。采取以上措施,可降噪20 dB(A)左右。另外,为有效控制噪声的传播,在厂界四周设置绿化带进一步降低噪声对环境的影响。经预测,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区标准。因此措施可行。3.5.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及可行性分析结果二次转运站产生的固体废物为每天收集的生活垃圾及污泥,生活垃圾日产日清,不在站内贮存,污泥随产随清,不贮存,每天由垃圾转运车转运至河北灵达环保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焚烧处理(协议见附件)。固体废物的处置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无害化”的原则,建设满足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相关规定,因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