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拟批准平山源鑫新能源科技平山康庄兆瓦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环评文件公示.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255436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拟批准平山源鑫新能源科技平山康庄兆瓦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环评文件公示.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拟批准平山源鑫新能源科技平山康庄兆瓦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环评文件公示.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拟批准平山源鑫新能源科技平山康庄兆瓦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环评文件公示.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拟批准平山源鑫新能源科技平山康庄兆瓦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环评文件公示.环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拟批准平山源鑫新能源科技平山康庄兆瓦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环评文件公示.环评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拟批准平山源鑫新能源科技平山康庄兆瓦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环评文件公示.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拟批准平山源鑫新能源科技平山康庄兆瓦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环评文件公示.环评报告.doc(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平山康庄20兆瓦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建设单位平山源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吴胜利联系人查华才通讯地址石家庄市平山县杨家桥乡岭东村联系电话13014385843传真邮政编码050405建设地点石家庄市平山县杨家桥乡岭东村一带立项审批部门石家庄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文号石发改新能源备字201498号建设性质新建行业类别及代码D 44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占地面积(平方米)638133绿化面积(平方米)268970总投资(万元)22684.43其中:环保投资(万元)184.5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0.81%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16年4月工程内容及规模:一、项目

2、建设的必要性光伏发电通过光感元件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增加了可再生能源,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太阳能具有广域性、永久性、洁净性、安全性特点,是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对优化能源结构、保护环境、减排温室气体、应对气候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平山县位于河北省西部,是河北省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域,全年光照充足,日照时间较长,大气透明度好,太阳能利用潜力较大。平山源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决定投资22684.43万元在石家庄市平山县杨家桥乡岭东村一带建设平山康庄20兆瓦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该项目占地面积63.8133公顷(638133平方米),规划装机规模为20MW。工程计划服务年

3、限为25年,总发电量564261.91MWh,年均发电量22570.48MWh。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的有关规定,该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平山源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特委托河北汇铭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承担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 表的编制工作。经过现场勘察和资料收集,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编制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本项目为光伏发电项目,35kV升压站变压器与输电线路产生电磁辐射,由建设单位委托有资质单位另做环评报批,本评价不包括相关内容。二、与产业政策的符合性及与相关

4、规划符合性分析 1、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本项目属于太阳能发电项目,属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2011第9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及2013年修正中“第一类 鼓励类五、新能源1、太阳能热发电集热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集成技术开发应用、逆变控制系统开发制造”;项目不属于河北省新增限制和淘汰类产业目录(2015年版)中限制类或淘汰类。且该项目已获得石家庄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出具的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备案证(证号为:石发改新能源备字201498号),因此,该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及地方产业政策要求,属于国家重点鼓励发展产业。2、选址及规划符合性分析本项目位于平山县杨家桥乡岭东村一带,项目已获得

5、平山县国土资源局出具的关于平山康庄20兆瓦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的选址意见,该项目用地符合平山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项目已获得平山县城乡规划局出具关于平山康庄20兆瓦光伏电项目的选址意见,该项目符合平山县城市规划要求,相关证明见附件。项目所在区域无自然保护区、名胜古迹等环境敏感地区。3、水源保护区相关政策根据石家庄市岗南、黄壁庄水库水源污染防治条例中的规定,本次建设项目场址在石家庄市岗南黄壁庄水库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内(见附图4)。本项目产生的废水主要为光伏组件表面玻璃清扫废水和职工生活污水,通过一掸、二刮、三擦3个过程完成,清扫过程产生的废水量为22.63m3/次,主要污染因子为SS,浓度约为1

6、50mg/L,水质较简单,排水全部用于场区绿化;职工生活污水产生量为0.64m3/d,主要污染因子为COD、SS、氨氮等,浓度分别为300mg/L、25mg/L、150mg/L,生活污水排放量少且水质较简单,全部排入场区设置的生态厕所内,定期清理。项目产生的废水不排入水体,满足水源地保护区相关政策的要求。综上所述,建设项目选择合理可行。三、项目概况1、项目地理位置本项目位于石家庄市平山县杨家桥乡岭东村一带。项目场址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382353.44,东经1133934.99。项目场区位于地面高程330402m之间的山体上,四面环山,山体西、北、东三侧被滹沱河环绕;项目光伏区边界西距滹沱河水平

7、距离为15米,东距岭东村水平距离为10米,东南距清水口村水平距离为1250米,西南距讲里村753米,西距康庄村水平距离为290米;项目开关站管理区边界北距滹沱河水平距离为261米,西距滹沱河水平距离为203米,东距岭东村水平距离为58米,东南距清水口村水平距离为1400米,西南距讲里村1330米,西距康庄村水平距离为630米。项目地理位置图见附图1,周边关系图见附图2。2、项目投资本项目估算总投资22684.43万元,其中环保投184.5万元,占总投资的0.81%。3、工程占地及拆迁拟建项目工程占地全部为山地,占地分永久占地和临时占(租)地两部分,约为63.81公顷。永久占地主要包括光伏阵列基

8、础、开关站等永久性占地;临时占地主要包括光伏阵列施工区、集电线路、施工生产生活区占地。其中永久占地面积1.53hm,占全部占地面积的2.40%,临时占地面积62.28hm,占全部占地面积的97.60%。项目占地类别为灌草地和建设用地,不占用农田,避开村庄和现有设施,因此,不涉及村庄的拆迁问题和移民安置问题。项目永久占地部分不受使用年限的限值,临时占地除施工生产生活区使用年限为4个月外,其余部分临时占地使用年限均为25年。项目占地情况一览表见表1。表1 占地情况一览表 单位:hm2序号建设项目占地面积占地性质及占地类型占地性质占地类型永久占地临时占地灌草地建设用地1光伏阵列区箱变逆变区0.440

9、.440.44光伏覆盖区27.3627.3627.36吊装施工区17.4117.4117.41未利用区13.3313.3313.33小计58.540.4458.158.542开关站0.480.480.483集电线路0.280.280.284交通道路进站道路0.610.610.61检修道路3.203.202.101.10小计3.810.613.202.711.105施工生产生活区0.700.700.70合 计63.811.5362.2862.711.104、工程规模本工程总容量20MWp,同期建设一座35kV开关站,电站计划服务年限为25年,总发电量564261.91MWh,年均发电量22570

10、.48MWh。工程采用分块发电,集中并网计方案。系统分为20个发电单元,每1MWp光伏组件(310Wp)组成1个发电单元,全部采用最佳倾角、固定式支架。拟选用310Wp多晶硅电池组件、500kW逆变器。5、工程内容本项目建设由光伏阵列区(光伏架设区、逆变室和箱变区)、开关站管理区(35kV配电室、综合楼、SVG无功补偿装置)、集电线路、交通道路(进站道路和检修道路)、施工生产生活区等五部分组成。项目建设内容见表2。表2 项目建设内容一览表序号站区建设内容1光伏阵列区本工程光伏装机20MWp,安装20个1MWp光伏发电单元,每个光伏发电单元包括1台1000kVA双分裂箱式开关变压器,2个500k

11、Wp光伏方阵和2台500kW光伏并网逆变器组成,经2回集电线路接入开关站。 2开关站管理区新建一座35kV配电室、一栋综合楼(内设危险废物储存间)、一套SVG无功补偿装置3集电线路集电线路采用直埋敷设方式,全场用2回集电线路,集电线路总长2.8km4交通道路进站道路进站道路与村村通道路连接。进站道路为混凝土路面,宽度为4.0m,长约1010m。检修道路依托现有土石路约4.49km;路面宽度呈不规则分布,范围在24米之间;新建道路约1.9km,采用等级碎石路面,检修道路路基宽5.0m,路面宽4.0m,新建检修道路也作为施工道路,可保证施工车辆能够通行。检修道路总长约6.39km,检修道路占地约为

12、3.20hm。5施工生产生活区占地面积0.70hm。设置碎(砾)石堆场、钢筋存放区、物资仓库(光伏支架、电池板及其他零配件)、办公室、会议室、临时堆土场、建筑垃圾堆放场等。1)光伏阵列区太阳能电池组件经日光照射后,形成低压直流电,电池组并联后的直流电采用电缆送至汇流箱,经汇流箱汇流后采用电缆引至逆变器室,每两个500kW逆变器交流输出端接入1台1000kVA双分裂箱式升压变压器,将交流输出电压270400V(可选)升至35kV,并入电网(康庄35KV变电站)。光伏场区总体布局在充分利用现有条件的前提下,尽可能满足工艺流程合理、交通运输方便、节约国土资源、减少土石方移动、控制建设投资、降低运行费

13、用以及提高经济效益的要求。附属设施布置符合区域规划,充分考虑了自然环境和相邻村镇、重要设施等因素,合理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平面布置见附图3。本工程光伏发电系统主要包括太阳能电池板(组件)、逆变器及变配电系统三大部分。(1)太阳能电池组件选型本工程选用国产310Wp的多晶硅电池组件,拟建电站20MWp太阳电池方阵共有20个1MWp固定式多晶硅电池组件方阵,即20个光伏发电分系统。(2)光伏阵列运行方式光伏阵列支架拟建电站的太阳电池方阵的运行方式采用固定式,即方阵支架采用固定支架,支架基础采用预成孔地锚桩基础型式。桩成孔直径150mm,钢管采用764,前桩桩埋深1.5m;后桩埋深1.7m,钢管端部

14、焊接钢筋锚固,桩基础采用C25细石混凝土浇筑,20MW共28800根。光伏阵列最佳倾角光伏阵列支撑采用固定支架方式。山体坡度028度之间,光伏支架安装倾角为28度;山体坡度2838度之间,光伏支架采用随坡布置。光伏支架系统采用纵向檩条,横向支架布置方案,一个结构单元内有4根支架,支架由立柱、横梁及斜撑(或拉梁)组成。光伏阵列间距拟建工程场区为山区,山坡多为阳坡,坡度缓急不同。一般电池组件单元顺地势排布,所以根据山坡的坡度情况,对整个厂区进行区域划分,考虑前、后排的阴影遮挡问题,计算相对应的前后排净间距,以整体提高土地利用率。根据坡度划分区域计算并考虑施工过程的误差等,在整个场区中间距设置在1m

15、7.1m之间的前后排净间距。光伏支架布置方式见图1。图1 光伏支架立面图(3)光伏阵列设计和布置方案太阳能电池组串布置方式根据逆变器最佳输入电压以及光伏组件工作环境等因素进行修正后,最终确定18块310Wp多晶硅光伏组件组成1个组串,180路多晶硅光伏组件串组成1个1MWp多晶硅光伏组件矩阵(1个发电分系统)。光伏阵列布置方案本工程场地基本为山地,光伏区竖向布置采用随坡就势的布置方式,不改变自然地面现状,不进行大面积场平,局部坑沟就地填平即可。尽量减少对自然地面的破坏,减少水土流失,节省投资。由于地形及土地性质的所限,整个光伏区布置较为分散。本工程装机容量为20MWp,由20个1MWp多晶硅光

16、伏组件矩阵组成,每个1MWp多晶硅光伏组件矩阵由太阳能电池组、汇流设备、逆变设备及升压设备构成。各个电池板方阵区电池组件之间设置有检修道路。逆变器布置本工程共20个1MWp子方阵,每个子方阵中间部位设一间逆变器室,共20间。每个逆变器室安装1台500kW的逆变器和1台直流防雷配电柜。逆变器室为电气成套装置,外壳为压型钢板集装箱,平面尺寸为2.2m2.180.8m。天然基础,基底底面埋深为自然地面下1.6m左右。35kV箱式升压变压器布置项目35kV箱式升压变压器采用双分裂绕组干式变压器(带6kVA辅助变压器),电压等级暂定为352x2.5/0.270.4-0.270.4kV。箱变基础天然基础,

17、基底底面埋深为自然地面下1.8m左右。2)开关站管理区站址位置开关站的位置,根据工艺要求,开关站位于整个光伏场区的西部偏北位置,这样可以保证整个光伏电场各远端发电组件至开关站的距离较短,35kV电缆线路投资少,线损小,电缆沟工程量少。因此,升电站的位置选在场区西部较为适宜,同时考虑到选址靠近公路、距离城镇也较近,方便开关站内工作人员出行。选址附近场地较平坦,场地平整土石方工程量会相应较小,地面附近无建(构)筑物。开关站平面布置开关站内布置有站内布置有35kV配电室、综合楼、SVG无功补偿装置等设施,布置间距满足防火规程要求,建筑物之间设有道路,满足消防和运行要求。平面上呈矩形,长77m,宽54

18、m。主入口向西,出线向北。开关站主入口位于站区的西侧,综合楼位于开关站主入口的北侧,综合楼布置有中控室、办公室、值班休息室等生产办公用房,综合楼周边采用了广场与绿化相结合的形式,形成独立的站前空间,方便运行和站内职工及外来检修人员的工作和生活,充分满足汇集站对安全、防火、卫生、运行、抢修、交通运输、环境保护及绿化等方面的要求。站内各个区间均有站内道路沟通,采用4m宽混凝土路面,公路型,转弯半径7m,围墙采用砖砌实体围墙,墙高2.5m。开关站用地面积为0.48hm。满足设备运输、检修、巡视和消防的要求。开关站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2,平面布置见附图3。站址竖向布置开关变电站地势较高,站区现状水平标

19、高430448m,设计标高为440m,站址处地势中间高两侧低,排水通畅,站址处历史上从未受到洪沥水淹没,不存在百年一遇洪水及常年内涝积水问题;站址不存在河道变迁影响。表3 开关站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结构基础埋深功能1站址占地面积hm0.482总建筑面积m837.743综合楼m403.77单层砌体结构 2.0m设置中控室、办公室、值班休息室等,用于工作人员办公以及值班休息435kV配电室m360.6单层框架结构2.5m设置开关柜以及通讯设备。用于控制整个输配电过程5门卫室m73.37单层砌体结构1.8m6SVG无功补偿装置套1用于降低线路和变压器因输送无功功率造成的电能损耗7站

20、内道路广场占地面积m8708绿化面积m3009绿化系数%910围墙长度m2103)集电线路本工程推荐采用直埋电缆输送型式,其中相邻的光伏发电单元的集电电缆及进入光伏发电站的电缆采用直埋电缆的方式。本期20台箱变由2回集电线路汇集输送到开关站,每回集电线路连接10台箱变,集电线路输送容量为10MW。本项目集电线路不架设杆塔,光伏场区内采用直埋电缆形式,直埋电缆长2.8km,埋深1.3m。电缆沟开挖图见图2:图2 电缆沟开挖图4)交通道路交通道路包括进站道路和检修道路。进站道路开关站地势平坦开阔,站前乡村道路纵横交错,进站道路为新建道路,采用公路型,混凝土路面,长约1010m,按6.0m宽计算(包

21、括排水沟、绿化占地在内),路面宽4.0m,转弯半径为30m。占地0.61hm。进站道路雨水排水通过道路两侧排水沟排向下游的灌溉沟道,进站道路两侧绿化主体暂无设计。检修道路光伏区的检修道路主要沿逆变器修建。站内道路宽度为4.0m。道路采用砂石路面。道路的纵向坡度结合地形设计,满足设备运输及运行管理的需要。光伏电站内的检修道路主要考虑各逆变器室之间的链接,利用光伏支架之间的间距,充分利用现有山路,采用分散就近引接的方式,尽量减少新建道路工程量,并与乡村道路连通。检修道路总长约6.39km,检修道路占地约为3.20hm。其中,依托现有土石路约4.49km,路面宽度呈不规则分布,范围在24米之间;新建

22、道路约1.9km,采用等级碎石路面,检修道路路基宽5.0m,路面宽4.0m,新建检修道路位于光伏区西南部,与村村通公路相连,施工期可作为施工道路,可保证施工车辆能够通行。图3 新建检修道路断面图5)施工生产生活区施工期间在紧邻开关站南侧集中设置一个施工生活及生产区,集中设置碎(砾)石堆场,钢筋存放区、物资仓库(光伏支架、电池板及其他零配件)、办公室、会议室等;在紧邻开关站西侧集中设置一个临时建筑垃圾堆放场和一个临时堆土场。占地面积0.70hm。6)电气系统接入系统方式本项目需建设1座35kV开关站,规划35kV出线1回,本期建成一回35kV线路接入系统,线路导线截面选择LGJ-150mm,极限

23、输送容量为21.8MVA(40),或同等输送容量电缆,暂按T接入康庄35kV站至小觉110kV站的35kV线路上,线路长度约1km。电气一次35kV规划线变组接线,本期建成线变组接线。规划出线1回,本期建成1回。35kV规划单母线接线,本期建成。规划馈线2回,本期建成2回。380/220V所用电接线:采用单母线接线方式。开关站的所用电主电源引自10kV外接电源,备用电源引自本期建成的35kV母线。电气二次工程配置一套计算机监控系统,分别由光伏区域和开关站两部分组成,具有保护、控制、通信、测量等功能,通过此监控系统可实现光伏电站的全功能自动化管理,电站与调度端的遥测、遥信功能等。7)其它7.1光

24、伏组件清扫项目运营过程中自然环境及周围环境会对光伏组件表面造成污染,导致系统发电效率降低。项目所在地区为荒山区,光伏组件表面的附着物主要为大风、沙尘天气过后残留的干燥浮灰、树叶、泥土、鸟粪、植物汁液等,不涉及油性污物。清扫频次本项目清洗采用定期整体清扫和不定期局部清扫两种方式。A、定期整体清扫项目光伏组件定期整体清扫根据项目单位对光伏组件发电量及最低利润的要求确定。光伏组件表面附着物的多少直接影响着发电量,项目实际年均发电量为22570.48MWh,光伏区共设置64800块光伏电池板,每块电池板的表面积约为1.9404平方米,项目年运行12个月,折合每块电池板每月发电量为29.03KWh;每块

25、电池板发电成本约为16.24元,上网电费为22.85元(不含增值税),折合利润为6.61元,项目理想利润值即最佳状态利润值范围为6.286.61元。根据项目单位对光伏组件发电量降低5%时其对应的利润为最低理想利润值,结合区域环境特征(平山县年降尘量约为0.0138千克/立方米月)分析确定该项目定期清扫频次。项目发电效率与光伏表面附着物关系见表4。表4 项目单块电池板发效率与其表面附着物关系一览表月数表面附着物厚度 mm发电效率降低 %表面污染后发电量 KWh00029.0310.051.5028.5945520.103.0028.1591030.154.5027.7236540.206.002

26、7.2882050.257.5026.8527560.309.0026.4173070.3510.5025.9818580.4012.0025.5464090.4513.5025.11095100.5015.0024.67550110.5516.5024.24005120.6018.0023.80460注:以单块太阳能电池板计由上表分析可知,为确保项目单位对光伏组件发电效率降低值在5%以下的要求,项目光伏组件表面定期清扫必须在3个月进行一次,才可满足项目需求。B、不定期清扫不定期清扫分两种情况,一是在一次定期清扫之后,下一次清扫完成之前,通过对中控室内数据的统计过程中发现光伏组件发电效率降低值

27、在5%以上时需要对部分光伏组件进行清扫;二是对于大风、大雪天气过后亦需及时对光伏组件表面清扫。清扫时间光伏发电系统的光伏组件清洗工作应选择在清晨、傍晚、夜间或阴雨天(辐照度低于200W/m2的情况下)进行,严禁选择中午前后或阳光比较强烈的时段进行清洗工作。在早晚清洗时,也要选择在阳光暗弱的时间段内进行。清洗方法根据光伏组件表面的附着物的种类,项目光伏组件清洗方式选择普通人工清扫方式,不用大量水冲洗的方式。普通人工清扫方式通过一掸、二刮、三擦3个过程完成。一掸,用干燥的毛掸子将组件表面的附着物如干燥浮灰、树叶等扫掉,如果组件表面没有其他附着物并通过本步骤以清除干净,则可免去下面的步骤;二刮,如果

28、组件上有紧附于玻璃上面的硬性异物如泥土、鸟粪、植物汁液,则可先用塑料刮板和中硬度纱球进行刮擦处理,但需注意不能使用硬性材料来刮擦,防止破坏玻璃表面。也不要轻易刮擦没有附着硬性异物的区域,做到消除异物即可。三擦,对于塑料刮板和中硬度纱球刮擦处理无法清扫掉的污物,则需要通过湿抹布来局部擦拭处理。由于项目污物不涉及油性污物,故项目湿抹布只需清水清洗即可,不需使用洗洁精或肥皂。对于普通人工清扫方式通过一掸、二刮、三擦3个过程仍然无法清除的顽固附着物(如:钙化斑点、附着较紧密的灰尘、鸟粪、树枝液等附着物),会继续对项目发电量造成影响,根据类比经验数据可知,普通人工清扫方式洁净率在95%以上,由表4可知,

29、项目3个月光伏组件发电效率降低4.5%,由此分析出,项目光伏组件随着年限的增长其表面顽固附着物不断增多,其清洗年限与发电效率的关系见表5。表5 项目清洗年限与发电效率关系一览表年限 年清洁后发电效率降低值 %清洁后发电量 KWh10.3028.9429120.6028.8558230.9028.7687341.2028.6816451.5028.5945561.8028.5074672.1028.4203782.4028.3332892.7028.24619103.0028.15910113.3028.07201123.6027.98492133.9027.89783144.2027.8107

30、4154.5027.72365164.8027.63656175.1027.54947185.4027.46238195.7027.37529206.0027.28820216.3027.20111226.6027.11402236.9027.02693247.2026.93984257.5026.85275注:以单块太阳能电池板计由上表分析可知,随着光伏组件使用年限的增长其表面无法清除的顽固附着物会逐渐增多,为确保项目单位对单块光伏组件发电效率降低值在5%以下的要求,则需要16年更换一次太阳能电池板。根据类比经验数据可知,上述情况更换的太阳能电池板只占废弃电池板的0.2%,因此,由于光伏组件

31、表面无法清除的顽固附着物报废的电池板约为1块/次。清扫用水量由于项目清扫频次分定期清扫和不定期清扫两种方式,其中不定期清扫次数及用水量无法统计,因此本项目用水只考虑定期清扫用水。本项目太阳能板组件总面积约为125718.48m2,根据类比经验数据项目组件清扫用水量取0.2(L/m2次),单次清扫总用水量约为25.14m3,由于项目清扫用水为湿抹布擦拭电池板用水,擦拭过程中10%的清扫用水均为自然蒸发,则清扫废水产生量按用水量的90%计算,约为22.63m3/次,清扫过程为间断性清洗,排水全部用于场区绿化。清扫验收标准组件清扫后,用白纱布擦拭组件表面,无灰尘覆盖现象即可。7.2光伏组件的回收光伏

32、组件设计寿命为25-30年,组件报废后由厂家回收处理。组件采用夹具固定方式,拆除方便。6、主要设备项目主要设备及其技术参数一览表见表6。表6 主要设备及其技术参数一览表序号名称单位数量1太阳能电池组件 型号:多晶硅电池1.1峰值功率Wp3101.2开路电压VocV45.61.3短路电流IscA8.991.4工作电压VmpptV36.31.5工作电流ImpptA8.531.6峰值功率温度系数%/K-0.421.7开路电压温度系数%/K-0.321.8短路电流温度系数%/K0.051.9外形尺寸mm1960x990x401.10重量kg25.51.11数量块648001.12向日跟踪方式固定式1.

33、13固定倾角角度()山体坡度028度之间,光伏支架安装倾角为28度;山体坡度2838度之间,光伏支架采用随坡布置。2逆变器2.1输出功率kW5002.2最大交流侧功率kW5502.3最大交流电流A10702.4最高转换效率%98.7%2.5欧洲效率%98.5%2.6输入直流侧电压范围VDC10002.7最大功率跟踪(MPPT)范围VDC4508202.8最大直流输入电流A12002.9交流输出电压范围V3152.10输出频率范围Hz47522.11功率因数0.992.12宽/高/厚mm2200x2180x8002.13重量kg22002.14工作环境温度范围-30+552.15数量台403箱式

34、升压变电站3.1台数台203.2容量kVA10003.3额定电压kV35/0.270.4-0.270.44开关站本期出线回路数、电压等级和出线形式4.1出线回路数回14.2电压等级kV354.3出线回路数回24.4电压等级kV355通信及控制设备及安装工程5.1监控系统套16其他设备及安装工程6.1采暖通风和空调系统项16.2照明系统项16.3火灾报警及防盗系统项17、项目年上网电量项目光伏电站理论年发电量为32502.38MWh,但是在发电过程中光伏组件的发电量受多方面影响,影响因素主要有:(1)能量转换与传输过程中的损失组件匹配损失:对于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的系统,约有4%的损失;最大功率点

35、跟踪(MPPT)精度,取值3%;粉尘污染损失:即组件表面尘埃遮挡损失,取值3%;不可利用太阳辐射损失:即不可利用的低、弱太阳辐射损失,取值3%;温度损失:温度影响额定输出功率,温度高于标准温度时额定输出功率下降,取值5%;所以,综合各项以上各因素,能量转换与传输过程中的损失1=96%97%97%97%95%=83%。(2)直流系统损失包括直流网络损失和逆变器损失2=98。(3)升压变压器的效率和交流电气连接的线路损耗3=98%。(4)其他影响山区的地形条件较复杂,在山坡形状和走向不规则的位置,尤其是东西坡及南北坡和东西坡混合的地方,光伏板朝向和正南有一定夹角;光伏阵列排布和障碍物避让时以冬至日

36、上午9点至下午3点不遮挡为边界条件,其余时间会有部分遮挡;同时雾霾天气会吸收和消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且近年津冀地区的雾霾天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由此造成的损失4取98%。综上所述,项目光伏电站系统的总效率等于上述各部分效率的乘积,即:=1234=83%98%98%98%=78%。(5)衰减效率光伏组件在光照及常规大气环境中使用会有衰减,但厂商一般保证光伏组件效率25年后可达到80%以上,最终计算的25年发电量如表7所示。表7 项目25年衰减及平均年发电量测算表年光伏组件输出效率光伏电站上网电量(MWh)198.40%25005.40 296.83%24605.31 396.05%24408.4

37、7 495.28%24213.20 594.52%24019.49 693.76%23827.34 793.01%23636.72 892.27%23447.63 991.53%23260.05 1090.80%23073.97 1190.07%22889.37 1289.35%22706.26 1388.64%22524.61 1487.93%22344.41 1587.23%22165.66 1686.53%21988.33 1785.84%21812.42 1885.15%21637.92 1984.47%21464.82 2083.79%21293.10 2183.12%21122.7

38、6 2282.46%20953.78 2381.80%20786.15 2481.14%20619.86 2580.49%20454.90 多年平均22570.48 25年总发电量564261.91由上表可知,项目光伏电站25年年均发电量约22570.48MWh,25年总发电量为564261.91MWh。8、施工原材料项目施工过程中用到的原材料主要为商品混凝土、碎(砾)石、钢筋、光伏支架等。项目主要原材料一览表见表8。表8 项目主要原材料一览表名称单位数量来源运输方式运输路径商品混凝土吨948.8平山县兴通路桥建设有限公司专用罐车运输平山县城出发经S301+G207+S301+村村通公路+进站

39、道路到达现场(大约55km)碎(砾)石吨2554小觉镇石材市场汽运小觉镇出发经S301+村村通公路+进站道路到达现场(大约8km)钢筋吨322.6汽运光伏支架根28800汽运多晶硅电池板块64800厂家配送汽运平山县城出发经S301+G207+S301+村村通公路+进站道路到达现场(大约55km)8、项目土石方平衡项目施工过程中,将会产生较大的土石方开挖和回填,项目建设期挖填总量20.52万m3,其中挖方10.26万m3,填方10.26万m3。项目在分区施工过程中有少量土石方通过自卸式翻斗车在场区内进行调出调入充分利用后,可实现土石方挖填基本平衡。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不产生弃渣,因此,项目不设弃渣

40、场。土石方情况见表9,土石方流向图见图4。表9 土石方平衡表 单位:万m3项目总量挖方填方调入调出数量来源数量去向光伏阵列区7.504.113.390.72进站道路、检修道路开关站1.800.900.90集电线路0.460.280.180.10检修道路进站道路5.832.703.130.43光伏阵列区检修道路3.391.501.890.39光伏阵列区、集电线路施工生产生活区1.540.770.77合 计20.5210.2610.260.820.82调入0.43万m3调入0.39万m3光伏阵列区开关站集电线路进站道路检修道路施工生活区挖方4.11万m3挖方0.90万m3挖方0.28万m3挖方2.

41、70万m32.70挖方1.50万m3挖方0.77万m3填方3.39万m3填方0.90万m3填方0.18万m3填方3.13万m3填方1.89万m3填方0.77万m3总挖方10.26万m3总填方10.26万m3调出0.29万m3调出0.43万m3调出0.10万m3图4 土石方流向图9、项目施工进度安排本项目工程工期约为4个月,通过合理安排施工进度,项目可尽快完成施工,施工周期较短。四、公用设施1、供电工程本工程开关站区用电拟采用双电源供电方式,用电主电源来自10kV外接市政电源,经变压器降压至0.4kV后接入项目场区用电负荷,备用电源引自本项目35kV母线,经变压器降压至0.4kV后备用。开关站内

42、设置两台50kVA变压器,年用电量约为35万度,可满足项目需求。项目开关站内配置一套交流不间断电源(UPS)系统。UPS电源系统主要由充电器、逆变器、静态开关、200Ah磷酸铁锂电池4大部分和控制部分组成。200Ah磷酸铁锂电池可满足开关站事故停电后经常负荷、事故照明、逆变电源2h放电容量。UPS电源系统在市电交流输入正常时,UPS把交流电整流成直流电,然后再把直流电逆变成稳定无杂质的交流电,给后级负载使用;同时利用电网电源为自身蓄电池充电。一旦市电交流输入异常,比如欠压了或者停电了又或者频率异常了,那么UPS会启用备用能源-蓄电池,UPS整流电路会关断,相应的,会把蓄电池的直流电逆变成稳定无杂质的交流电,继续给后级负载使用,在UPS蓄电池供电2小时时间内工作人员需赶紧启用备用电源供电。待市电交流输入正常后再启用主电源供电。2、供热与制冷项目开关站区冬季取暖与夏季制冷均采用单体空调,站区不设锅炉。3、给排水本项目用水由岭东村山泉水提供,由员工定期运送新鲜水,厂区内设有一座6m3新鲜水蓄水池。新鲜水主要用于职工生活、光伏组件表面玻璃清扫。项目劳动定员20人,站区内厕所为生态厕所,定期清理。职工生活用水标准根据河北省地方标准用水定额(生活用水)(DB13/T1161.3-20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