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QC】移动登高作业平台改进.ppt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265093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5.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QC】移动登高作业平台改进.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建筑QC】移动登高作业平台改进.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建筑QC】移动登高作业平台改进.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建筑QC】移动登高作业平台改进.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建筑QC】移动登高作业平台改进.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QC】移动登高作业平台改进.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QC】移动登高作业平台改进.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发布人:*,*装璜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二00九年四月,移动登高作业平台的改进,*装璜安全防护设施攻关小组,一、工程概况:,*市人才市场办公楼室内装饰工程建筑面积约10000m2.共五层,装饰高处作业面的高度为3.55.0米之间.由于该工程工期较紧,现场交叉作业较多,因此,现场无法搭设固定脚手架,只能采用移动脚手架来操作。为此,我们在现场展开了移动登高作业平台改进的QC攻关活动。,*装璜,1、小组简介:,二、QC小组简介:,*装璜,2、QC小组成员简介:,*装璜,三、选题理由:,1、该项目的需要 该项目由于工期较紧,交叉作业多,无法搭设固定脚手架,而目前使用的移动木脚手凳、人字梯、简易活动脚手架等可

2、移动的登高工具,都不够规范,有的仅能在一种作业面上使用,不够灵活。而登高作业是引发室内装饰工程高处坠落事故的主要隐患。因此必须确保移动登高作业平台安全、方便、灵活。,2、室内装饰工程目前现状的需要 目前,室内装饰中建筑层高约80%是在3.5米5米之间。而现有可移动的登高平台工具大多只适合用于3.5米左右的高度。就迫切需要一种可用于不同高度且方便操作和移动,又结构安全、稳定可靠、安拆方便的登高工具。,3、以人为本的大形势需要 为优化文明施工环境,提高安全防护设施的可靠性,不断完善员工生产作业环境,保证施工质量,确保作业人员人身安全及国家和企业的财产安全,尽快将施工操作设备、设施工具化、标准化、定

3、型化,已经成为当前形势所迫切需要解决问题。,移动登高作业平台改进,*装璜,移动登高作业平台缺陷统计表,四、现状调查:,1、问卷调查和统计:我们小组人员向100个吊顶操作人员发出了问卷调查,我们对问卷情况进行了整理,详见下表。,*装璜,排 列 图,施工操作方便性较差,有安全隐患,*装璜,两个主要缺陷,制定目标:使改进后的移动登高作业平台灵活、方便、消除安全隐患。,有利因素,市建设行业主管部门很重视,并从技术和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和指导,公司领导重视,在人力、物力、资金上给予支持。并由分管领导具体负责该项目的开展,副总工程师从技术上做顾问。,本攻关小组成员曾多次开展技术创新和QC攻关等方面工作,有一

4、定的创新理念、创新精神、攻关能力和团结务实的精神。,不利因素,这是公司第一次进行安全防护设施的工具化、标准化攻关,缺少相关经验,而且可能会出现难以预料的问题。,可向主管单位和兄弟单位咨询再通过小组攻关,可以达到预期目标,五、目标确定及可行性论证:,制定的目标可行,*装璜,1、绘制因果关联分析图:,因果分析关联图,六、原因分析:,*装璜,根据上述两个主要的缺陷绘制因果关联图,共找出10个末端原因,2、要因确认:对10个末端原因进行要因确认,无防侧顷的设施,垂直面操作高度不便调节,需攀爬上操作平台,操作平台面较小,末端电箱经常移动,*装璜,七、制 订 对 策,*装璜,在原有活动脚手架底座加装钢管三

5、角撑,三角撑高度为800mm,三角撑斜边与立杆成50夹角,三角撑上下两端与底座立杆用锁扣连接,用丝牙螺杆与地面固定,丝牙螺杆设计可调高度为200 mm。原理详见附图一。,八、实 施 措 施,措施一,三角撑节点示意图,增加防侧顷的三角撑,*装璜,实物照片,.,效果检查:在原有活动脚手架底加设三角撑以后,活动脚手架稳定性大大提高,三角支撑装拆方便,并保持了活动脚手架原有的灵活性,达到了预期目标。,*装璜,一般活动脚手架底座第一节高度为1.8米,若人身高考虑为1.7米,人手臂及工具考虑为0.6米,故第一节施工高度为3.5米4.1米;第二节高度为0.9米,按上述方法计算,则二节活动脚手架施工高度为4.

6、45.0米,这样就出现在4.14.4米区间内,原活动脚手架不能调节。因此,我们在第二节中四周增加用锁扣连接的调节杆。这样处理以后,仍照上述计算方法,施工高度在3.954.55米,解决了4.14.4米不能调节的问题。另外底座三角支撑上的丝牙螺杆可调节高度为00.2米,弥补可能出现的人的身高造成的影响。,增加可调节的活动层,措施二,效果检查:以上措施实施以后,满足了在施工高度3.55.0米范围内可调节的要求,达到了预期目标。,*装璜,*装璜,原移动脚手架未考虑到人员上下通道问题,操作人员上下都是随意攀爬,存在安全隐患。为此,我们在原移动脚手架的纵向一侧设计了一个可装卸的上人梯。根据不同需要,上人梯

7、分为二段,配合第一节的高度为1.7米,配合第二节的高度为0.8米。,加设可移动的上下爬梯,措施三,*装璜,效果检查:以上措施实施以后,解决了操作人员随意攀爬脚手架,消除了安全隐患,而且所设置的上人梯可以方便装拆,不影响内部结构,可以适合不同高度使用,达到了预期目标。,*装璜,实物照片,由于原有活动脚手架操作面为1.8m*0.95m1.71m2,操作面较小,为此,我们在两个活动脚手架之间加设1.8 m通道,通道底部用可装拆网格连接板,并在通道上端加设护栏,下部加设档脚,加装通道后,操作面达到1.71*35.13 m2。详见附图。,采用设施对移动平台进行组合使用,措施四,效果检查:在原有活动脚手架

8、加设通道后,活动脚手架操作面大大提高,达到单个脚手架的3倍,安全性能高,拆装方便,达到了预期目标。,*装璜,附图六:单节组合示意图,附图七:双节组合示意图,*装璜,单节组合式移动登高作业平台照片,双节组合式移动登高作业平台照片,*装璜,将末端电箱固定在移动平台上,措施五,原来登高作业时,末端电箱放在地上,可操作半径有限,需要经常上下平台来移动末端电箱,这样即不方便,又有可能出现不符合规范要求(如电线长度超过3米),为此,我们自制扁铁连接件及对销螺丝,将末端电箱固定在活动脚手架的操作面的横杆上,另外在移动平台上制作了灭火器专用箱,也按上述方法固定在活动脚手架的横杆上。,效果检查:将末端电箱及消防

9、器材固定在操作面上,装拆方便,既达到了末端电箱移动次数与平台同步移动的目标,又消除了电线拖地或长度超规范的安全隐患,达到预期目标。,*装璜,电箱、灭火箱固定正面照片 电箱、灭火箱固定背面照片,附图八,*装璜,结论:改进后的室内装饰移动登高作业平台与原有活动脚手架相比,无论是使用方便性、实用性,还是结构安全性、稳定性等方面均得到了改进,同时保持了原有移动及安装方便的特点,达到了我们预期制订的灵活、方便、消除安全隐患的目标,在人才市场室内装饰工程中使用该改进后的操作平台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改进后移动登高平台缺陷或不足统计表,*装璜,1、目标检查,通过对原有成品移动脚手架进行上述各种改进后,我们又

10、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详见下列缺陷统计表。,九、效果检查,2、经济效益本次活动脚手架改进,虽然需要一定的费用,但是改造后的登高作业平台,从安全性实用性等方面都大大提高了,节约工效大概在5%10%。若以吊顶10000平方为例,四种登高作业平台的经济效益:,经济效益分析表,*装璜,改进后的移动登高作业平台在人才市场、龙达飞等室内装饰工程中使用后,受到了操作者的高度肯定。在2008年*市“安全生产月”建筑安全技术创新和标准化活动中,被评为二等奖。*许多兄弟单位的领导和同行也亲临我们施工现场,实地进行参观与考察,都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潜力。后附获奖荣誉证书。,社会效益,1、巩固措施:通

11、过此次对登高作业平台改进与创新,形成了登高作业平台制作标准,并报总工室批准,纳入了文明施工管理制度,作为3.55米登高作业平台的制作标准。,十、巩 固 措 施,2、遗留问题持续改进:尽管这次对移动登高作业平台的改进比较成功,但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如爬梯顶处未设安全防护门。我们将对其设计即方便开启,又轻便的防护门。这些改进将在下一次活动中加以改进和实施。,*装璜,通过小组成员的努力,QC小组成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等都有了较大的提高,详见小组自我评价情况:,十一、总 结,质量意识,团队精神,个人能力,解决问题和信心,QC知识,*装璜,我们通过这次对移动登高作业平台改进QC活动,使我们提高了对小设备、小工具进行小改进的热情和信心。为了在今后的工程施工中确保工程质量和文明、安全施工,我们将加大开展活动的频率,来进一步改进工程中的小设备,小构件,更好的为施工服务,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十二、今后打算:,*装璜,未组合单节登高作业平台应用照片,单节组合式移动登高作业平台应用照片,双节组合式移动登高作业平台应用照片,未组合双节登高作业平台应用照片,*装璜,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