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实施方案.ppt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267694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审计实施方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审计实施方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审计实施方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审计实施方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审计实施方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审计实施方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审计实施方案.ppt(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国家审计准则,范业民 2011年12月,审计实施方案,一、什么实审计实施方案?审计实施方案编制的重要性。审计实施方案是指审计部门为了能够顺利完成审计任务,达到预期审计目的,在实施审计前对审计工作所作的计划和安排。在实施审计过程中,审计组及其审计人员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怎样去做,要达到什么目标,取得什么成果,都应该以审计实施方案的规定为依据;在编制审计报告时,审计人员必须根据审计实施方案设定的审计事项及其具体目标逐个进行评价,已查明的必须实事求是地作出评价结论,未查明的则必须说明不能评价的理由。之所以这样规定,是因为,审计实施方案,第一、审计实施方案是指导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完成审计项目任务的重要文

2、件。对具体的审计项目制定审计实施方案后,可使审计人员明确审计的目的和任务,有步骤、有秩序地开展审计工作。第二、通过审计实施方案,可以科学、合理地安排和调配审计资源,有利于控制审计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审计实施方案,第三、通过审计实施方案,可以明确审计人员的责任合理分工,有利于调动审计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加强审计人员的责任心。第四、审计实施方案一旦形成,就是管理和考核审计项目的依据,有利于加强审计业务管理,考核审计项目质量。,审计实施方案,二、审计实施方案编制的格式审计实施方案应当由文字和表格两个部分组成。通常应当说明如下内容:被审计单位的名称、审计种类、审计方式、审计实施方案编制的依据、审计

3、总目标、审计范围、审计内容组成(审计事项)及其审计重点、重要性水平的确定与审计风险的评估、审计起止时间、审计步骤、具体审计目标、审计方法、审计时间安排、人员分工、编制人及编制日期等。,审计实施方案,审计实施方案的内容(一)审计目标;(二)审计范围;(三)审计内容、重点及审计措施,包括审计事项和根据本准则第七十三条确定的审计应对措施;(四)审计工作要求,包括项目审计进度安排、审计组内部重要管理事项及职责分工等。采取跟踪审计方式实施审计的,审计实施方案应当对整个跟踪审计工作作出统筹安排。专项审计调查项目的审计实施方案应当列明专项审计调查的要求。,审计实施方案,三、审计实施方案编制的方法(一)编制的

4、依据审计实施方案编制的依据应当包括审计权力获得的依据和审计方案内容形成的依据两个方面。前者应是审计通知书。这是审计组能够编制和实施审计实施方案的前提。审计组编制和实施审计实施方案都要以审计通知书的有关规定为依据,不能超越其相关授权与规定。后者应是审计组审前调查所了解的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要想使审计实施方案符合实际,行之有效,就必须从被审计单位的实际出发来编制实施方案。审计通知书是编制实施方案的直接依据之一。,审计实施方案,(二)被审计单位的名称和基本情况被审计单位的名称即工商注册的法人名称。基本情况主要包括:1.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性质、管理体制、机构设置、人员编制情况(实有人数、在编人员、临时

5、人员等)。2.财政财务隶属关系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关系。3.职责范围或者经营范围。4.其他情况。,审计实施方案,(三)审计的目标审计目标是审计组办理审计项目所要完成的任务或达到的境界,是审计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属。它有总目标和具体目标之分。具体到某一个特定审计项目,其总目标应当根据该审计项目的实际情况和审计机关自身的能力加以确定。具体审计目标是审计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包含在审计实施方案中的审计内容中。审计总目标对审计范围、内容、重点、方法等的确定具有导向作用,是审计实施方案的核心内容。,审计实施方案,一般情况下,审计目标应当确定为:了解和掌握被审计单位有关基本情况和财政财务管理现状,从总体上全面

6、弄清被审计单位资产负债和财政财务收支情况;审查被审计单位资产负债和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规性、合法性、效益性,揭露财政财务收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处罚并纠正违纪违规行为,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和内部控制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意见,促进加强管理,提高效益。同时审计组应根据不同审计项目的特点,在实施方案中明确一些有关特定的审计目标要求。,审计实施方案,(四)审计的范围、内容、重点、步骤和方法1.审计范围是指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所属的会计期间和有关审计事项。这里的会计期间和有关审计事项要根据该审计项目的审计目标要求来确定。如审计目标是某单位某年度的财政收支或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

7、则审计范围就应当是该单位某年度的各项财政收支或财务收支。如审计目标是某领导干部(人员)任职期间经济责任履行的真实性、充分性和合法性,则审计范围就是该领导干部(人员)任职期间履行经济责任的有关事项。在编制审计实施方案、确定审计范,审计实施方案,围时,往往还需要解决需要不需要进行延伸审计的问题,即在时间上要不要延伸到以前年度,在空间上需要不需要延伸到下属单位及关联单位。如果审前调查发现被审计年度的有关重要审计事项需要追溯以前年度的有关情况才能查清,或以前年度有许多重大遗留事项需要在被审计年度予以处理或纠正等,则在确定审计范围时就需要确定延伸审查以前年度有关事项的范围;如果调查发现被审计单位有下属单

8、位和关联单位,且有重要的经济往来,则在确定审计范围时就需要将它们纳入延伸审查的范围。,审计实施方案,2.审计内容是指为实现审计目标所需实施的具体审计事项以及所要达到的具体审计目标。审计事项一般可以按照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业务活动种类或者会计报表项目划分。审计事项应当涵盖被审计单位审计范围内的全部事项,也要尽量避免相互重复。具体审计目标是审计总目标的具体化,是为了实现审计总目标而对每项审计事项进行审计时需要查明的各项具体问题。,审计实施方案,对真实性审计总目标而言,其具体审计目标要求查明各项财政收支或财务收支记录的真实性、记录的完整性、记账和过账的正确性、入账资产所有权的明晰性、计价的

9、正确性、截止期的正确性、计算的精确性、分类的正确性、披露的充分性;对合法性审计总目标而言,其具体审计目标要求查明各项财政收支或财务收支是否符合有关各项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规定;对效益性审计总目标而言,其具体审计目标就要求查明各项财政收支或财务收支是否达到或超过有关各项效益评价指标。,审计实施方案,一项记录、披露方面的审查,少一项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或制度的对照检查,少一项相关效益指标的比较、评价,具体审计目标设置就是不完整的,审计总目标就不能充分实现,审计质量就是不合格的。因此,具体审计目标设置的完整性非常重要。具体目标设定后,必须安排相关的审计程序和方法,进行相关的审查,获取相应的证据,

10、形成相应的工作底稿。如果具体审计目标实现了,则应在审计报告中做出相应的审计评价;如果具体审计目标未能查明,则应在审计报告中说明未能查明、不能评价的原因。,审计实施方案,3.审计重点是指对实现审计目标有重要影响的审计事项。首先,应当围绕审计目标的要求来确定审计重点。真实性审计目标要求审计人员重点关注可能被弄虚作假的审计事项;合法性审计目标要求审计人员重点关注容易发生违法乱纪问题的审计事项;效益性审计目标要求审计人员重点关注有节约潜力、可能发生重大损失浪费的审计事项。其次,应当根据审前调查所取得的资料进行分析性复核,将分析性复核发现的有关资料间的异常关系和异常变动作为审计重点;最后,应当将初步评价

11、审计风险的结果作为确定审计重点的依据,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较高的审计事项,应当被确定为审计重点。,审计实施方案,4.审计步骤也叫审计过程,是指审计人员对某一审计事项从开始到结束应当完成的各项工作及其顺序。编制审计实施方案,设计审计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审计的怎么做问题。,审计实施方案,5.审计方法是指为获取充分与适当审计证据以实现有关具体审计目标所应采用的方法。为了获得充分的审计证据,审计人员在实施方案中确定审计方法时要明确审查是采用详查法还是抽查法。如果是采用抽查法,则还应确定抽查的规模。为了获取适当的审计证据,审计人员在实施方案中确定审计方法时,要根据具体审计目标的要求,明确审查是采用检查、

12、监盘、观察、查询及函证、计算、分析性复核等技术方法中的哪一种或哪几种方法的组合。,审计实施方案,比如,要查明存货的真实性,一般应当采用监盘法;要查明收支的合法性,一般应当采用检查法,进行审阅和对比;要查明某项支出的效益性,一般应当采用分析比较法等。在实施方案中,每项具体审计目标都应当有适当的审计方法保证其实现,重要的具体审计目标应当有专门的审计方法保证其实现,一般的具体审计目标可以和其他具体审计目标结合采用适当的审计方法予以查明。,审计实施方案,例:审计的步骤和方法要明确审计库存现金时,应采取的审计步骤和方法主要包括:核对现金日记账与总账的余额是否相符;会同被审计单位主管会计人员盘点库存现金,

13、编制“库存现金盘点表”,关注账外资金;抽查大额现金收支的原始凭证内容是否真实、完整,核对进账情况;抽查资产负债表日前后若干天的大额现金收支凭证,调整跨期收支事项;验明包括现金在内的货币资金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上恰当披露,审计实施方案,第七十三条 审计组针对审计事项确定的审计应对措施包括:(一)评估对内部控制的依赖程度,确定是否及如何测试相关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二)评估对信息系统的依赖程度,确定是否及如何检查相关信息系统的有效性、安全性;(三)确定主要审计步骤和方法;(四)确定审计时间;(五)确定执行的审计人员;(六)其他必要措施。,审计实施方案,审计实施方案编制流程审计实施方案调整审计实施方案审

14、批,审计实施方案的编制流程(59),1.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相关情况(审前调查这种提法没有了,过程中需调查了解,是持续的)2.确定职业判断适用的标准3.判断可能存在的问题4.判断问题的重要性5.确定审计应对措施(重要性水平和风险评估内容没有单独强调,但是其理念方法、贯穿其中)更注重指导性、实用性,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相关情况(60),单位性质、组织结构职责范围或者经营范围、业务活动及其目标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及其执行情况财政财务管理体制和业务管理体制适用的业绩指标体系以及业绩评价情况相关内部控制及其执行情况相关信息系统及其电子数据情况经济环境、行业状况及其他外部因素以往接受审计和监管及其整改

15、情况需要了解的其他情况,调查了解相关内部控制及其执行情况(61),与审计目标相关的)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对控制的监督对被审计单位的调查了解和对相关内部控制的调查了解可分步实施,也可同步实施;调查了解的主要目的是根据适用的标准,判断可能存在的问题,确定职业判断适用的标准(65),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国家有关方针和政策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国家和行业的技术标准预算、计划和合同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制度和绩效目标被审计单位的历史数据和历史业绩公认的业务惯例或者良好实务专业机构或者专家的意见其他标准审计人员主要是选择而非创造标准;坚持先有标准后审计的原则,判断可能存在问题的重要性(68

16、-71),根据可能存在问题的性质、数额及其发生的具体环境,判断其重要性。应当关注的因素:是否属于涉嫌犯罪的问题是否属于法律法规和政策禁止的问题是否属于故意行为所产生的问题可能存在问题涉及的数量或者金额是否涉及政策、体制或者机制的严重缺陷是否属于信息系统设计缺陷政府等相关领导机关及公众的关注程度其他因素对财务收支审计和绩效审计只作定性判断,不要求定量运用;对资产负债审计则要确定重要性水平。根据判断结果,分析可能存在的重要问题和确定审计事项,确定审计应对措施(73-76),怎么审:确定主要审计步骤和方法,包括是否测试内控和检查信息系统,对每一审计事项的审计步骤和方法何时审:确定审计时间谁来审:确定

17、执行的审计人员其他必要措施,审计实施方案调整,持续关注已作出的重要性判断和对存在重要问题可能性的评估是否恰当,及时作出修正,并调整审计事项和审计应对措施(77)轨迹和过程应当及时调整实施方案的情形(78)审计计划、工作方案发生变化的审计目标发生重大变化的重要审计事项发生变化的被审计单位及其相关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审计组人员及分工发生重大变化的需要调整的其他情形根据调查了解的深入和审计工作的开展,强调及时调整审计实施方案,审计实施方案审批,一般审计项目的审计实施方案经组长审定,并报业务部门备案;重要审计项目的审计实施方案报经审计机关负责人审定(79)审计组调整审计目标、审计组长、审计重点、现场审计

18、结束时间,应报经审计机关主要负责人批准(80)部门、领导从管理角度领导,重要性水平的确定,(五)重要性的确定及审计风险的评估审计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中存在偏离特定目标的差异或缺陷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的差异或缺陷在特定环境下可能会影响管理层的判断或决策以及组织目标的实现。审计人员在确定重要性水平时,应当考虑错报的金额和性质。审计人员可以对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进行分析,也可以采取一定方法和比率直接确定交易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对一些审计项目,可能任何性质和金额的错报和漏报都是重大的,审计人员可以直接将重要性确定为最低水,重要性水平的确定,审计人员在确定重要性水平时,应当从性质和金额两

19、个方面综合确定:1、从性质角度确定。即审计人员利用专业知识和经验判断并考虑下列因素的影响综合确定:(1)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2)审计目的;(3)信息使用者的要求;(4)被审计单位的性质和业务规模;(5)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和业务风险水平;(6)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性质、金额、项目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变动趋势等。,重要性水平的确定,从“定性”的角度考虑重要性。即从被审计单位会计信息中错误或舞弊的性质方面分析确定审计重要性。例如被审计单位一项金额不重大的违法支付或者违反某项法律法规签订经济合同的行为,该违法支付或签约行为,可能导致重大资产损失或者是重大或有负债,则审计人员认为上述经济事项是重要的

20、。又如某公司产成品盘点短缺了100件,价值1万元。如果短缺是由于账簿记录错误或盘点差错引起的,则属于不重要的错误;如果短缺是由于仓库保管人员监守自盗引起的就属于重要错误。审计人员在分析判断重要性时,可以关注以下因素:是否属于涉嫌经济犯罪的问题;是否属于国家法律法规和经济政策所禁止的问题;是否属于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故意行为所产生的问题;是否涉及的宏观经济政策、管理体制或者机制存在严重缺陷;是否属于信息系统设计缺陷;是否属于政府行政首长和相关管理机关及社会公众高度关注等等。如对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合法性和效益性的审计项目,一般不需要确定量化的重要性水平,可以只对重要性作出定性判断。,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21、,、从金额角度确定。首先确定重要性的判断基础和比率标准。判断基础通常可以采用预算收入或支出总额、投资总额、资产总额、净资产、费用总额、营业收入总额、净利润等指标。在选定判断基础后,乘以设定的百分比,就能求出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然后把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合理分配到各个账户当中,就能计算出所有重要项目的一个审计起点金额标准。,重要性水平的确定,从“定量”的角度考虑重要性。即从被审计单位会计信息中错误或舞弊的数量方面分析确定审计重要性。审计实务中对重要性的量化,可以用重大错报金额的方式,也可以用百分比的方式,即错报金额的差异率。从数量方面考虑重要性,首先是对财务报表整体层次的重要性进行评估。审计人

22、员应根据业务惯例和审计经验,运用职业判断确定重要性水平。通常是先选定一个合适的“基准”,再乘以某一百分比作为财务报表的整体重要性。在选择“基准”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被审计单位的性质、所处生命周期阶段以及同行业经济环境状况;被审计单位所有权结构和融资方式;被审计单位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成本、利润等财务报表要素。例如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通常选用主营业务税前利润作为重要性水平的“基准”。若某企业税前利润为500万元,审计人员根据业务惯例采用5%的固定比率,确定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水平为25万元,即财务报表高于25万元以上的错报是重要的,低于25万元的错报是不重要的。其次是对特定类别交易、

23、账户余额或披露层次的的重要性进行评估,有助于进一步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确定重要性水平的目的,规划审计业务,提高审计效率,作出抽样决策保证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 重要性过高,导致审计不足,增加错报风险;重要性过低,审计过量,审计成本增加。,重要性水平的确定,确定审计项目的重要性水平,实际上就是根据被审计单位性质确定基数和比例进行计算的过程,重要性水平是基数和比例的乘积,其表现形式是金额额度。通常可以采取以下数据计算:(1)对于按收付实现制核算的预算单位和非盈利性的事业单位,按收入或支出总额的0.5%-2%确定;(2)对于按权责发生制核算的企事业单位,可

24、按资产总额的0.5%-1%确定,或者按流动资产或净资产的1%-2%确定,也可按营业收入的0.5%-1%确定,还可按净利润的5%-10%确定。,审计实施方案,确定重要性水平的参考比率判断基础 比例收入或支出总额 0.52净利润 510资产总额 0.51流动资金 12净资产 12,重要性水平的确定,案例:根据审前调查资料确定重要性水平,初步评估审计风险。通过审前调查,以某单位经费收支总额为基数确定重要性水平参数值为2%。2004年拨入经费96万元,费用支出148.6万元,重要性水平为4.89万元。2005年1至5月拨入经费24万元,支出76.32万元,重要性水平为2.01万元。,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25、注意:报告阶段的重要性水平一般与准备阶段的重要性水平不同,方案要修改重要性水平。例子:审计人员对某企业的会计报表各项目进行审查。审计人员通过对会计报表的所有项目进行审查以后,就要计算报表中的全部错误,并与重要性水平进行比较。假设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为120万元,如果会计报表的全部错误汇总数为160万元,大于重要性水平120万元,审计人员应当考虑扩大实质性测试范围,确认汇总的错误是否重要,以降低审计风险,保证审计的质量。或者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错报和漏报,使错误汇总数低于重要性水平120万元。,审计风险评估,审计风险评估审计风险是指内部审计人员未能发现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重大差

26、异或缺陷而做出不恰当审计结论的可能性。审计组在编制审计实施方案时,应当确定可接受的审计风险。审计人员应当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合理运用专业判断,对审计风险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审计测试措施,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程度。评估审计风险参考步骤 评估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 检查风险=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评估审计风险的目的,控制审计风险,保证审计质量规划审计,提高效率认识风险和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审计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步骤如下:1确定可以接受的审计风险水平,一般确定为5%。2确定固有风险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调查了解评估固有风险水平(一般定性评估为:高60%、中50%、低4

27、0%)3确定控制风险通过对内部控制的初步评价结果,评估控制风险水平,设计符合性测试的程序和范围。,审计风险的评估,审计风险的评估 审计风险由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构成。评估审计风险,首先在编制审计方案时确定可以接受的审计风险水平,一般为5%,也可确定为3%、1%,但不可能为0。其次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调查了解评估固有风险水平,在审前调查后,审计人员根据被审计单位领导及财务人员的诚信和能力、财务人员的变动及其素质、业务性质、会计期间(特别是期末)的异常变动和复杂的会计处理、以前年度的审计结果等情况确定评估固有风险水平。,审计风险的评估,实际工作中一般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固有风险水平分别为

28、60%、50%、40%,也就是即使在各种情况较好,出现重要错误可能性较小情况下,固有风险的水平也应高于40%,相反只要有某种迹象表明可能存在重大错弊,就应当将固有风险确定为100%。,审计风险的评估,再次通过对内部控制的测评,根据被审计单位相关的内部控制是否建立、经济业务以及相关控制手续的执行是否及时和有效、业务活动的记录是否完整、关键点控制是否存在、控制目标是否满足、控制系统是否有效运行、各项控制是否发挥作用等因素评估控制风险水平。实际工作中一般分为低(内控健全有效)、中(缺少某些控制环节或有少量的控制失效)、高(内控失效)、零(不可依赖)四个档次,控制风险水平分别为20%、50%、80%和

29、100%。应当注意的是,内部控制与内部控制制度不同,内部控制是管理的过程,而内部控制制度则是书面或约定的管理制度。最后利用风险模型计算检查风险水平,检查风险的计算公式为:检查风险=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审计风险的评估,如:某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的审计风险评估 1、本次审计项目可接受的审计风险水平的确定为5%.2、固有风险评估 固有风险的总体评估: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审前调查了解,按照稳健性原则,将固有风险水平确定为中,即50。,审计风险的评估,3、控制风险评估 控制风险水平综合评估:根据对被审计单位相关的内部控制的符合性测试,由于缺少一些控制环节,初步确定控制风险为中,即50。,审计

30、风险的评估,4、审计检查风险的确定 按照风险模型计算公式计算检查风险,检查风险=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5%/(50%50%)=20%,即要求的检查保证程度为80,说明在今后的审计实施过程中,由于存在较大样本和较多证据,应以余额测试为主。,审计风险评估,例:经对某单位内部控制进行评审,审计组测评结果其内部控制健全程度85%即基本健全;经询问和观察了解执行基本有效;对固定风险经过测试和了解不存在关键控制环节缺失或重大差错评定固定风险为50%;审计组将控制风险设定为25%;按照市审计机关对本审计目标的要求,必须客观、实事求是的反映该单位的情况,为市政府改组该单位提供决策依据,审计组将审计风

31、险确定为5%。根据检查风险=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即检查风险=5%(50%25%)=0.04,审计人员应控制的检查风险 4%,审计风险的评估,三、重要性水平和审计风险的协调 审计项目的重要性水平和审计风险二者之间存在反向的关系,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越高,反之亦然。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情况及时对评估的审计风险和确定的重要性水平进行调整,并调整相应的审计实施方案。只有准确地确定重要性水平,谨慎地评估审计风险,合理地整合审计资源,才能有效地控制审计业务质量,规避审计工作风险,充分地发挥审计职能作用。,审计风险的评估,审计实践证明,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之间存在着反向关系,即重

32、要性水平越高,审计风险越低;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就越高。例如重要性水平为10000元的审计风险,要比重要性水平为4000元的审计风险低。这是因为,如果确定重要性水平为10000元,则意味着低于10000元的错报不会影响到财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与判断,审计人员通过执行有关审计程序发现高于10000元的错报即可。如果重要性水平确定为4000元,那么高于4000元以上的错报即会影响到财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审计人员需要执行审计程序合理保证发现金额在4000元以上的错报。很显然,重要性水平为4000元时的审计风险,要比重要性水平为10000元时的审计风险高。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越高,也就要求审计人

33、员收集更充分、更适当的审计证据,从而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因此,重要性水平与审计证据之间也是反向变动关系。值得注意的是,重要性水平是审计人员依据一定的判断标准合理确定的,而不能通过人为地调高重要性水平来降低审计风险。,审计风险的评估,审计风险的评估:根据对某单位内控制度及其他情况的调查,初步确定可接受的审计风险为5%,固有风险为60%,控制风险为80%,则其检查风险为10.42%。(检查风险=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100%=5%/(60%*80%)100%=10.42%),审计风险的评估,例如:对于某金融企业资产负债损益审计项目,根据以往金融审计工作的经验,按照资产总量计算审

34、计人员可接受的审计风险为5%,在此基础上,初步评估农信社固有风险为60%(即没有内部控制的情况下,发生差错的可能性高),控制风险为50%(审前调查发现该单位缺少某些控制环节或有少量的控制失效),则可接受的检查风险为5%/(60%50%)=16.67%,即要求的检查保证程度为83.33,说明在今后的审计实施过程中,需要较大样本和较多证据。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不能由审计人员所控制,但审计人员可以对其进行评估,并通过设计相应的检查措施,调整检查风险的水平,以使审计风险降低到可以接受的程度。,评估固有风险时应当考虑的因素,(一)被审计单位的管理水平,包括管理人员的诚信和能力;(二)管理人员和财会人员的异

35、常变动情况;(三)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性质;(四)与被审计单位有关的法律法规的调整变化情况;(五)影响被审计单位所在部门或行业的环境因素;(六)会计人员进行会计处理时专业判断的幅度范围;(七)需要利用外部专家工作予以佐证的重要交易事项的复杂程度;(八)是否存在容易损失或被挪用的资产;(九)是否属于容易发生差错的业务领域;(十)在会计期间,特别是临近会计期末时,发生的异常或复杂的会计处理情况;(十一)以前年度审计的结果等。,检查风险与实质性测试之间的关系,审计实施方案,(六)预定的审计工作起讫日期审计时间安排是指对每个审计事项及其各项具体目标进行审计的耗时量作出的规划。为了保证审计质量,控制审计进度

36、,必须在实施方案中做好审计时间安排。各审计事项的耗时量需要根据以往的审计经验和被审计单位的实际,基于确保审计质量,努力提高审计效率的原则,运用职业判断确定。审计项目的起止时间应当与审计通知书规定的起止时间相一致。为了防止意外情况对审计进程的冲击,审计部门在确定审计起止时间和审计人员配备时,应当给审计组留有适当的余地。,审计实施方案,(七)审计组组长、审计组成员及其分工审计组的人员分工对于保证审计质量,提高审计效率也很重要,审计组长要以审计事项及其具体审计目标为依据,以审计工作底稿的分工编制为手段,按照组员各自的专业特长,以及均衡工作量要求进行分工,确保每一项审计事项及其每一个具体审计目标都有人负责审计,并编制相应的审计工作底稿。,审计实施方案,(八)编制人员及编制的日期由实际编制人签名并按实际编制日期填写。,精品资料网(http:/)成立于2004年,专注于企业管理培训。提供60万企业管理资料下载,详情查看: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