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与基孔肯亚热(CDC).ppt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267952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2.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登革热与基孔肯亚热(CDC).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登革热与基孔肯亚热(CDC).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登革热与基孔肯亚热(CDC).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登革热与基孔肯亚热(CDC).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登革热与基孔肯亚热(CDC).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登革热与基孔肯亚热(CDC).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登革热与基孔肯亚热(CDC).ppt(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登革热,增城市人民医院,病理学对“炎症”的描述如下:“红肿热痛、功能障碍、白细胞升高”我们不妨以此为依据,帮助我们记忆登革热的临床特点:红:出血为红,登革热常见症状:皮疹、器官出血,可以概括为“红”。肿:登革热常见症状:淋巴结肿大、肝肿大(但少见脾肿大),可概括为“肿”。热:登革热名字里面都有“热”,此病最先出现的表现往往就是急性高热,可概括为“热”。痛:登革热病人常有明显的关节痛、全身痛,痛的程度剧烈,可概括为“痛”。,功能障碍:由于登革热是一个全身性疾病,毒血症导致全身血管通透性增加、血小板降低等因素,可出现多器官出血。类似于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可概括为“功能障碍”。白细胞降低:这

2、一点跟病理学对“炎症”的特点概括刚好相反,因为登革热是一个病毒感染性疾病,所以常见淋巴细胞增高,而不是中性粒细胞的增高,而后者占了白细胞的绝大部分,所以,综合而言,白细胞是降低。这也跟我们常见的小孩子病毒感染初期白细胞降低类似。,登革病毒伊蚊传,多见两广与海南,各组年龄均易感,症状明显青少壮,急起高热淋巴肿,面红乏力全身痛,(典型:典型登革热 急热:急起发热)三到六天出皮疹,多型分布及全身,五到八天半出血,多个部位可发生,(病程5-8天最多约半数病员发生出血,牙龈、消化道、泌尿道、阴道、胸腹腔等多个部位均可发生)四分之一有大肝,并发溶血累器官,(1/4病员可有肝肿大,G-6PD缺乏患者可并发急

3、性血管内溶血,并可有累及心肝肾及神经系统等多器官的并发症)实验检查白胞减,中性降低淋巴添,(血常规可见WBC减少,中性减少,淋巴增多,病程第2天开始,热退一周后恢复)补体结合超三二,恢复四倍助诊断,(血清补体结合实验滴度超1:32有诊断意义,双份血清,恢复期滴度较急性期升高4倍可确诊)慎用解热镇痛药,休息对症病自限。(本病大多为自限性疾病,治疗中慎用解热镇痛药以避免诱发溶血),蚊媒病,虫媒传染病是一类以节肢动物为媒介而传播的疾病蚊媒传染病是其一种,即蚊虫传播的疾病蚊虫是最重要的一类医学昆虫全世界蚊虫有3200多种,我国360多种;其中按蚊、库蚊、伊蚊约占半数以上;许多传染病如疟疾、丝虫病、乙型

4、脑炎、登革热及黄热病等,都是由蚊虫传播的,登革热概述,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所引起,由伊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流行广泛,呈世界性分布。主要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发生大流行;主要临床表现:突起发热,头痛,全身肌肉、骨骼和关节痛,极度疲乏,皮疹,淋巴结肿大及白细胞和(或)血小板减少,部分病人有出血倾向;可发生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脑病的重症。,流行特点,主要流行于非洲、美洲、东地中海、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区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东南亚、西太平洋区最为严重。,登革热的世界分布图,全球登革热发病数及流行国家分布,1991-2011年全国登革热流行趋势,发病月份分布,1990-2010,810月报告病例占9

5、2.4%711月报告病例占99.1%,传播媒介,埃及伊蚊白蚊伊蚊,病原学,登革病毒归于黄病毒属,B组虫媒病毒不耐热,50度30min可灭活;可分为4个血清型(,);4型之间有交叉反应。,发病机制,登革病毒通过伊蚊叮咬进入人体;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增殖至一定数量后,释放入血,引起第一次病毒血症;之后再次侵入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和淋巴组织,大量复制后,释出于血中,引起第二次病毒血症。,病毒的复制,病理生理,血管通透性增加,并无毛细血管内皮损伤。白细胞数量和功能改变,红细胞压积增加,血小板减少及凝血障碍等。血浆渗漏是DHF的主要临床表现。在热退期间,血浆大量进入腔隙中,血容量减少,血液浓缩,血压 降低

6、,最终导致休克,引起DSS。,自然病程经过,典型登革热 登革热(1997)登革出血热 登革休克综合症 普通登革热 登革热 2009新指南 重症登革热,登革热的临床分型,临 床 表 现,本病的潜伏期为3-14天,一般5-7天。典型病例主症:发热、全身疼痛和毒血症状、皮疹、出血和其他症状和体征。,发 热,急性起病,24小时内体温可达40,发热持续3-7天,热型多不规则或呈双峰热。常伴畏寒、头痛,肌肉、骨骼和关节疼痛,尤其骨、关节疼痛剧烈,似骨折样或碎骨样,严重者影响活动,但外观无红肿。恶心、厌食,乏力等。,皮 疹,初期为多形性皮疹,病程3-6天出现。1周后转为出血性皮疹。特征性皮疹:典型的斑疹或斑

7、丘疹发生融合,中间有少量正常皮肤,称为皮岛。,出 血,约25-50%病例有不同程度出血倾向;束臂试验验阳性;常见:牙龈鼻腔出血、结膜出血、皮下出血;少见:呕血或黑便、咯血、血尿、阴道出血、腹腔或胸腔出血等;致死:颅内出血;,束臂试验,淋巴结肿大及其他,颈部、颌下、耳后、腋窝、腹股沟等处淋巴结可肿大,并有触痛;肝肿大,少数有黄疸,60%以上病例有ALT不同程度升高;脾肿大少见。,登革出血热临床表现,临床上可分为较轻的登革出血热及较重的登革休克综合征两型。具有典型登革热临床表现,在发热过程中或热退后,病情突然加重。,登革出血热临床表现,皮下出血(瘀斑),肝肿大;束臂试验阳性;严重者消化管或其它器官

8、出血。血浆渗漏表现:低蛋白血症、胸水、腹水、心包积液、胆囊壁增厚,红细胞压积升高、血小板减少。,登革热B超示胆囊壁增厚,发病第十三天,发病第五天,登革休克综合征,登革出血热的临床表现;皮肤变冷、脉速,昏睡或烦躁,出汗;脉压差进行性下降,发生休克;,并发症,国内病人最常见的是中毒性肝炎(60)急性血管内溶血(合并G-6PD缺乏症)。心肌炎脑炎精神异常急性脊髓炎、格林一巴利综合征,实验室检查,血常规 白细胞: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减少。血细胞比容:登革出血热时,血细胞比容增加。血小板:血小板减少。尿常规:部分病例有蛋白尿和红细胞尿。生化检查 肝功能异常 血尿素氮(BUN)及肌酐(Cr)升高 电解质:低钾

9、血症,病毒分离 抗原检查(NS1)特异性抗体检测(IgM,IgG)特异性核酸检测(RNA),病原学检查,诊 断,流行病学资料:疫区,蚊叮咬史;临床表现:发热,疼痛,皮疹,出血等;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血小板;病原学:登革病毒;DF抗体;登革病毒核酸;排它性诊断,诊断分类,疑似诊断:流行病学史,典型症状及体征(皮疹),典型血像等;临床诊断:疑似病例+登革热抗体IgM(+)确诊:临床诊断+病毒分离/登革热抗体IgG恢复期四倍增高/登革病毒核酸检测阳性。,鉴别诊断,流行性感冒、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和普通感冒肾综合征出血热 血液系统疾病 败血症斑疹伤寒、风疹,麻疹、猩红热、药疹基孔肯雅热,麻疹出疹期皮疹,

10、重症高危人群,二次感染登革热患者;伴有以下疾病或状况者:消化性溃疡、哮喘、心血管系统疾病、肾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糖尿病等;年龄15岁的儿童;年龄65岁的老人;营养不良者。,治 疗,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在有防蚊设备的病室中隔离到完全退热为止,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口服补液为主;监测生命体征;,基孔肯雅热,基孔肯雅热是以伊蚊等为传播媒介,由基孔肯雅病毒(CHIKV)引起的虫媒传染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关节疼痛和皮疹等。,流行概况,1952年首次爆发于坦桑尼亚 1956-1970代整个非洲都发生过流行近20年,非洲和东南亚地区均有局部地区的流行2005-2007在印度和印度洋群岛爆发流行

11、近年来欧美等国家发生输入性病例,我国基孔肯雅热流行情况,1987年首次从云南西双版纳分离出CHIKV2008年国内首次报告输入病例2008年3月初,广州1例斯里兰卡输入病例;2008年10月,茂名信宜2例马来西亚输入病例;2009年11月,佛山1例印度输入病例;2009年11月,深圳1例马来西亚输入病例2010年广东东莞暴发流行,基孔肯雅病毒分类,临床表现,潜伏期212天突然高热达39,一般发热17天即可退热。可有结膜充血和轻度畏光的结膜炎表现,关节痛/关节炎,各处关节呈游走性肿胀和剧痛,导致患者身体弯曲或扭曲,可持续数周和数月。大多数患者在数周或数月痊愈,部分患者关节僵硬疼痛可持续数年,极少

12、数患者关节炎表现十余年后才恢复。,皮 疹,发热23天后躯干、四肢的伸展侧、手掌和足底出现皮疹,为斑疹、丘疹或紫癜,疹间皮肤多为正常,部分患者伴有瘙痒感。数天后消退,可伴有轻微脱屑,实 验 室 特 点,白细胞计数低或在正常范围。血小板减少或不明显。血沉降率可能轻微增高。CHIKV-RNA及IgM抗体阳性。病毒分离,诊断依据,流行病学资料:12 天内有疫区旅行史或蚊虫叮咬史;临床表现;发热、急性关节痛/关节炎、皮疹;实验室检查(1)血清特异性 IgM 抗体阳性(2)恢复期IgG 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 4 倍以上增高(3)从患者标本中检出基孔肯雅病毒RNA(4)从患者标本中分离到基孔肯雅病毒,诊断病例定义,疑似病例:具备典型临床表现;临床诊断病例:具有上述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实验室诊断病例:具备诊断依据中实验室检 查任一项者。,登革热与基孔肯雅热鉴别诊断,282例基孔肯雅热病例临床表现,治疗措施,(一)一般治疗 发热期应卧床休息,不宜过早活动(二)对症治疗降温:高热病人应先采用物理降温有明显出血者避免酒精擦浴。慎用阿司匹林类止痛:关节疼痛较为严重者,可用镇痛药物脑膜脑炎:防治脑水肿可用甘露醇、速尿等关节疼痛或活动障碍者可进行康复治疗,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