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 厦漳泉中小学网络微拍大赛 实施方案 一 大赛背景 为进一步加强互联网.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273657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附件: 厦漳泉中小学网络微拍大赛 实施方案 一 大赛背景 为进一步加强互联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附件: 厦漳泉中小学网络微拍大赛 实施方案 一 大赛背景 为进一步加强互联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附件: 厦漳泉中小学网络微拍大赛 实施方案 一 大赛背景 为进一步加强互联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附件: 厦漳泉中小学网络微拍大赛 实施方案 一 大赛背景 为进一步加强互联网.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附件: 厦漳泉中小学网络微拍大赛 实施方案 一 大赛背景 为进一步加强互联网.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附件: 厦漳泉中小学网络微拍大赛 实施方案 一 大赛背景 为进一步加强互联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附件: 厦漳泉中小学网络微拍大赛 实施方案 一 大赛背景 为进一步加强互联网.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附件: 2015厦漳泉中小学网络“微拍”大赛实施方案一、大赛背景为进一步加强互联网意识形态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厦漳泉教育同城化”,构建厦门、泉州、漳州三市中小学生交流平台,由中共厦门市委宣传部、厦门市教育局、泉州市教育局、漳州市教育局、厦门广播电视集团主办,厦门市教育局德育处、泉州市教育局德育科、漳州市教育局德育科、厦门广播电视集团新媒体中心、厦门市教科院共同承办的2015厦漳泉中小学网络“微拍”大赛于2014年底预启动,并作为第四届厦门市网络文化节的重要配套活动。网络“微拍”大赛通过开展微视频和摄影写作作品的创作、交流、评选等活动,引导广大网民、特别是厦漳泉三市青少年“文明上

2、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互联网正能量,推动三市网络文化健康发展。连续举办两届的“微拍”大赛已经深受闽南地区中小学生、家长、老师的欢迎。在此背景下,2015厦漳泉中小学网络“微拍”大赛力求达到两大目标:(一)丰富中小学生课余活动,激发和培养中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厦漳泉三市青少年在学习之余更多地关注和发现身边的“美”,开辟社会实践“第二课堂”,推进“教育同城化”,构建三市青少年沟通交流平台;(二)进一步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引导和培养中小学生“文明上网”,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推进厦门、泉州、漳州三市青少年精神文明建设。二大赛概况: (一)成员单位 主办单位:厦门市委宣

3、传部、厦门市教育局、泉州市教育局、漳州市教育局、厦门广播电视集团 承办单位:厦门市教育局德育处、泉州市教育局德育科、漳州市教育局德育科、厦门广播电视集团新媒体中心、厦门市教科院 协办单位:厦门市各区教育局、泉州市各区县教育局、漳州市各区县教育局 特邀单位:金门、高雄教育主管部门执行支持单位:飞呀飞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二)大赛组委会及其办公室 组委会主任:上官军(中共厦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市网信办主任) 吴亿年(厦门市教育局副局长) 薄鲁军(厦门广播电视集团党委委员、副总裁) 组委会副主任:王瑞钦(泉州市教育局副局长) 许九山(漳州市教育局副局长) 组委会委员:符长泉(中共厦门市委宣传部网络新闻宣

4、传管理处处长) 许界群(厦门市教育局德育处处长) 郑华强(泉州市教育局德育科科长)工 邹旭光(漳州市教育局德育科科长) 林小勇(厦门广播电视集团新媒体中心主任) 陈哨东(厦门广播电视集团新媒体中心党支部副书记)组委会办公室成员:陈小鷐(中共厦门市委宣传部网络新闻宣传管理处) 颜 彦(厦门市教育局德育处) 张 帆(厦门广播电视集团新媒体中心编辑部主任) 蔡朝祥(厦门广播电视集团新媒体中心节目拓展部主任) 王飞骅(飞呀飞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组委会办公室秘书:洪于蕙(厦门广播电视集团新媒体中心节目拓展部副主任) 庄偲绮(飞呀飞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苏晓威(皮亚杰教育培训学校校长助理) (

5、二)大赛主题:美丽家园 拍出你身边的故事(三)参赛人员:厦漳泉在校中小学生(四)大赛时间:2014年12月-2015年5月(五)大赛形式: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能力水平,大赛以在校学生个人赛为比赛形式。大赛分“微视频”和“拍图写话”两个项目,项目作品分别面向不同群体。(1)“微视频”作品:高中、初中学生群体;(2)“拍图写话”作品:初中、小学生群体。具体形式要求如下:1、中学生组微视频作品要求(1) 参赛组别:初中组、高中组(2) 参赛方式:个人或团体皆可,团体人数限6人以内。(3)作品形式:不限题目与类型。纪实短片、微电影、短剧、MV等多种形式皆可,作品内容推荐如下方向: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公

6、益慈善、家庭伦理、校园文化、闽南民俗等,作品题目自拟。参赛作品应围绕大赛确定的主题进行创作,力求新颖、生动、富有创意,体现视觉美,并富有时代风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4)作品要求: A、坚持原创。所有参赛作品,必须为参赛者本人或团体的原创短片,并经原创作者或团队授权参赛。参赛作品均以原创性为主要标准,应用公用素材比例不得超过20%。符合民族文化传统、公共道德价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所有参赛选送的作品内容要积极健康向上,不得涉及色情、暴力、血腥等不良内容;同时,鼓励学生在作品中展现独立思考的能力;(注:公用素材指影视制作专业机构拍摄制作或发行的各种听觉和视觉资料,或者学校电视台、电教室老师制作的

7、各种影视素材)B、作品片长: 3-10分钟。若片长不足或超出,组委会将要求重新剪辑;C、作品格式:MPG、MPEG、AVI、MP4、3GP、MOV、WMV等格式为宜;D、拍摄器材:家用DV、手机、带摄像功能的照相机等皆可;E、画质:要求作品画质清晰,提交参赛个人信息时请填写详细联系方式,以便主办方索取视频原文件供电视节目播出;F、版权要求:参赛者保证参赛作品版权合法性,参赛作品不得事先在其他公开媒体平台展播、展示,版权归参赛者和台海网络广播电视台共有。2、“拍图写话”大赛作品要求小学生组采用“拍图写作”形式,即“用相机(手机)讲故事”。参赛作品要求拍摄4-8张图片,让学生通过拍图(手机或相机拍

8、摄)与写作有机地结合。让学生根据主题,自己拍摄照片,之后配以文字旁白,描述照片内容与照片间的内在逻辑,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1) 参赛组别:初中组、小学高年级组、小学中年级组(2) 参赛方式:个人或团体皆可,团体人数限3人以内。(3) 作品形式:不限题目与类型,作品内容推荐如下方向: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公益慈善、家庭伦理、校园文化、闽南民俗等,作品题目自拟。(4) 作品要求: A、坚持原创:所有参赛作品,必须为参赛者本人或团体原创,并经原创作者或团队授权参赛。符合民族文化传统、公共道德价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所有参赛选送的作品内容要积极健康向上。同时,鼓励学生在作品中展现独立思考的能力。 B、

9、作品长度:照片4-8张,每张图片的文字不超过100字,文章总字数不超过500字。C、作品提交格式:1、将拍图作品图片配以文字描述,以word文档编辑提交,并附上照片原件,打包压缩,压缩文件名统一为“学校+年级+作品名称+作者”。2、将拍图作品图片配以文字描述,以手稿形式,寄送至大赛组委会办公室。D、照片要求:要求作品图像清晰,提交参赛个人信息时请填写详细联系方式。E、版权要求:参赛者保证参赛作品版权合法性,参赛作品不得事先在其他公开媒体平台展播、展示,版权归参赛者和台海网络广播电视台共有。(六)大赛设置:为确保第三届(2015)中小学网络“微拍”大赛作品推荐及评奖程序的公平、公正和公开,进一步

10、扩大大赛的社会影响力和传播力,展现厦漳泉三市中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丰硕成果,制订本大赛设置。1、评审团第三届(2015)厦门市中小学网络“微拍”大赛组委会将设置评审团,负责组织作品评选工作。评审团组成:中共厦门市委宣传部、厦门市教育局、泉州市教育局、漳州市教育局厦门广播电视集团、台湾微视频协会、厦漳泉三市专业社团、厦门各区教育局、泉州市各区县教育局、漳州市各区县教育局2、作品件数作品提交以学校为单位。中学生微视频作品每所学校每个组别上限为10件。中小学生“拍图写话”作品,每所学校每个组别提交作品上限为10件。3、评选方式分为初赛和复赛两个阶段(1)初赛:组委会办公室及评审团对参评作品进行初选,挑

11、选优秀作品进入网络投票。(2)复赛:由评审团评选和复赛网络投票两部分组成,评审团打分占总分80%,网络投票占总分20%。4、大赛展播平台(1)厦门广播电视集团官方APP“看厦门”(苹果app store、360手机助手、豌豆荚、百度手机助手、91手机助手、木蚂蚁等安卓手机应用市场均可下载)(2)台海网络广播电视台 5、大赛唯一网络投票平台(1)厦门广播电视集团官方APP“看厦门”(苹果app store、360手机助手、豌豆荚、百度手机助手、91手机助手、木蚂蚁等安卓手机应用市场均可下载)6、展播/评奖阶段执行方案.作品的送交(1)参赛作品的送交组委会截稿日期:2015年4月10日作品送交格式

12、:拍图写话:以word文档编辑提交,每件作品打包压缩,压缩文件名统一为“学校+班级+作品名称+作者”。文件包含:1、Word文档。2、照片原件压缩包。3、报名表电子文档。微视频:MP4、MOV、WMV等格式皆可,推荐WMV格式,提交时请附报名表电子文档。(2)参赛作品送交方式 将作品送交组委会指定地点(拷贝在U盘或移动硬盘): A、厦门广播电视集团新媒体中心 厦门市思明区后滨路55号广电综合楼五楼 联系人 张帆 蔡朝祥 电话:2291578 5301172 B、厦门市皮亚杰教育培训学校 厦门市思明区松柏路1号三楼 联系人 王飞骅 电话:5080625 13306056996作品送交后,须向大赛

13、组委会留下学校对接老师的联系方式。(含手机、邮箱和QQ等)(3)参赛作品送交回执通过以上两种方式,将作品送交大赛组委会的,组委会将出具回执单,确认作品件数和名称。(4)参赛作品送交说明参赛作品恕不退还,请参赛者投寄前做好备份;参赛者无须支付任何参赛报名费用,邮寄作品费用请参赛者自行负责;所有参赛作品必须由参赛者本人参与创作,因版权问题所引起的纠纷应由参赛者承担;所有参赛作品版权归创作者及台海网络广播电视台共有。即参赛作品一经提交,均授予大赛主办方展映评选的播放权。主办方拥有所有参赛作品的永久播映权、修改权(包含且不仅限于电视媒体、户外媒体、小区媒体、移动媒体、航空媒体、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媒体

14、及主办方授权的第三方);凡提交作品参赛,即表示参赛者同意接受组委会制定之所有参赛细则章程;微拍大赛组委会办公室拥有最终解释权。 联系人:王飞骅 13306056996 蔡朝祥 13696922877 张 帆 13850062201 .作品的初评(通过初评者,确认参评资格) 时间:4月11日-4月25日由大赛组委会及评审团对所有参赛作品进行初评,通过初评的作品将进入大赛展播、投票、复评环节。初评结束后,组委会将告知参赛学校入围作品的件数,名称和投票编号。评审团成员:专家、媒体、学生、家长、老师及社会各界成员组成。.作品的展播和网络投票(凝聚人气,全民检验) 时间:5月中旬-6月中旬 展播与投票同

15、步进行(1)展播。通过初评的作品将在台海网络广播电视台“”和“看厦门”手机客户端上进行展播。学校和参赛者可通过“看厦门”手机客户端将作品分享至微信、微博等网络社交媒体。(2)投票。本次微拍大赛唯一网络投票平台为“看厦门”APP,具体下载办法和投票说明,组委会将录制VCR并制作PPT公布于大赛官网。同时,组委会将投票操作手册Email至具体学校对接人。网络投票分数占作品总分的20%。.作品的复评及答辩(为大赛评奖环节)时间:2015年6月初本次复评分为两个阶段,由评审团评选打分和专家答辩两部分组成,评审团打分占总分40%,专家答辩占总分40%,加上网络投票20%,组成作品总分。(1)评审团作品打

16、分。占总分40%“微电影”、中学生“微视频”评审表(100分制):序号名 称说 明1选题与内容 60% 选题符合比赛要求,主题明确、具有独立创意。内涵丰富,内容表述清晰,观察细致入微,健康积极向上。鼓励独立思考能力、鼓励感染力较强的作品。2拍摄与编辑 40% 画面清晰、主体突出;构图合理;光线、色彩处理得当;镜头运用有一定艺术表现力;能够根据主题表达来确定拍摄风格和手法。10% 同期声采集、配音灌录符合基本技术要求,清晰、干净、不失真;剪接点准确。同期声、效果声以及音乐的运用和搭配得当、有创意。10% 能够良好的运用影像语言,符合视频、电影、电视的叙事规律,合理剪辑,节奏感良好;综合运用后期制

17、作技术,并能完整表达作品的主题;包装朴实、得体。20%小学生“拍图写话”评审表(100分制):序号名 称说 明1摄影要求 60% 内容积极、健康向上。主题思想明确,构图合理、美观,色彩自然和谐,体现艺术美感。鼓励创意和独立思考,鼓励感染力较强的作品。2写作要求 40% 文字流畅、契合主题、体现美感,能够解读、升华照片所表达的主题。 (2)评审团答辩打分。占总分40%入围最终得奖范围的作品将进行评审团答辩,由评审团对作品主创人员进行现场答辩,本次现场答辩将进行公开,目的是甄别作品是否为本人创作,同时考察创作者的能力和水平。现场答辩流程概况如下: 作品主创人员现场就作品的拍摄灵感、内容等进行答辩(

18、同时观众可通过网络自由评论所有作品) 专家对答辩作品进行评论及评分.作品奖项的评定 时间:2015年6月中旬 (1)评奖原则:由评审团作品打分*40%+评审团答辩打分*40%+网络投票*20%=作品总分,按总分排定获奖等次。(2)奖项设置:作品奖项:大赛设一、二、三等奖、最佳分享人气奖、最佳选题奖、最佳摄影奖(拍图写话)、最佳剪辑奖(微视频)、最佳“吐槽”奖等。若出现特别优秀作品,可特设评审团大奖。学校奖项:最佳组织奖、最佳(优秀)指导老师奖同时,组委会将对组织动员工作较好的区教育局给予表彰.鼓励设立区级奖励为保护各参赛学生和学校的积极性,建议厦门各区教育局、泉州各区县教育局、漳州各区县教育局

19、在本次全市性微拍大赛评选结束后,可另设区级奖项,对未进入市级奖励的其他优秀作品予以褒奖。(七)实施步骤1、预通知阶段(2014年12月)由厦门市委宣传部、厦门市教育局、泉州市教育局、漳州市教育局、厦门广电集团以文件形式发动厦漳泉市属、区属中小学、以及职业中学、高中等各校学生参加。2、宣传推广阶段(2014年12月-2015年3月):组委会办公室将根据各校学校需求,开展公益入校辅导,为广大“微拍”爱好者服务;作品征集结束后,厦门广电集团将利用广播、电视、移动电视、手机客户端、网站、广播电视报等全媒体资源对大赛进行推广。3、组织实施阶段(2014年12月-2015年6月)(1)建立台海网络广播电视

20、台“小拍客实践基地”:2014年11月-12月,由组委会及各校辅导员共同建立各校“小拍客”团体。(2)公益入校辅导:2014年12至2015年 3月底。由辅导团入校指导及周末实景实操创作培训共同执行,本次大赛入校辅导完全免费。(3)拍摄制作:2014年12月-2015年4月中旬,大赛正式启动,根据所确定的主题,展开作品的拍摄、制作。(4)作品征集、展示:2015年 4月下旬,作品由各所学校统一收集,送交大赛组委会。台海网络广播电视台搭建大赛官方主页进行作品展示。(5)大赛初评:2015年5月,组委会和评审团组建入校对参赛作品进行初评活动,挑选优秀作品进入复赛环节。(6)复赛评选:2015年5月

21、-6月,包括网络投票、评审团评选及参赛现场答辩。(详见评选方式)(7)颁奖典礼:由中共厦门市委宣传部、厦门市教育局、泉州市教育局、漳州市教育局、厦门广播电视集团联合表彰,建议6月份底暑假前完成,同时刊印出版本次大赛“优秀作品集”。三.宣传概要(一)全网推广:通过看厦门APP手机端平面、台海网络广播电视台向全球网络视频播送启动仪式、颁奖仪式等。(二)官网搭建:在台海网络广播电视台大赛官网,将设置整个活动的主要项目版块,用于宣传、展示、网络和公告等。(三)采访报道:全程跟踪采访报道大赛进度,根据大赛主题策划,一对一专访或现场采访。访问对象:创作组学生、指导老师等。(四) 大赛重要新闻协助推送到央视网播出。(五)在央视网视频互动平台开设大赛视频展播版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