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亚布力国家森林公园重点旅游名镇一期(青云新区)建设项目可研建筑部分.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273883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亚布力国家森林公园重点旅游名镇一期(青云新区)建设项目可研建筑部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黑龙江省亚布力国家森林公园重点旅游名镇一期(青云新区)建设项目可研建筑部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黑龙江省亚布力国家森林公园重点旅游名镇一期(青云新区)建设项目可研建筑部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黑龙江省亚布力国家森林公园重点旅游名镇一期(青云新区)建设项目可研建筑部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黑龙江省亚布力国家森林公园重点旅游名镇一期(青云新区)建设项目可研建筑部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亚布力国家森林公园重点旅游名镇一期(青云新区)建设项目可研建筑部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亚布力国家森林公园重点旅游名镇一期(青云新区)建设项目可研建筑部分.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亚布力可研建筑部分 第四章 镇址概况与建设条件4.1镇址概况黑龙江省亚布力国家森林公园重点旅游名镇一期(青云新区)建设项目位于亚布力林业局长白山支脉、小白山山系、张广才岭西麓,地处黑龙江省尚志市亚布力镇西南23公里处,距哈尔滨市198公里,距牡丹江市约120公里。项目具体位置在青云经营所区域内,明月湖以北,联通双塔以南,亚雪公路纵穿镇区,交通便利,风景优美,空气清新,环境迷人。此地湖光山水交辉相映,山峦叠嶂景色袭人;冬季白雪皑皑如人间仙境,春季绿满林中山野尽飘翠,夏季花香漫山轻风送清凉,秋季野果压枝异香漫山坡,这里是中国北疆著名旅游休闲度假生活的胜地。4.2建设条件4.2.1抗震设防名镇青云

2、新区处于我国东北地震弱震区,以往地震活动水平较低,根据国家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11-2001)的规定,在中国地震动参数图(GB18306-2001)上,亚布力镇为抗震烈度6度地区,因此本建设项目建筑工程抗震设计按地震烈度6度进行设防。4.2.2现状用地条件分析青云名镇新区西北靠山体,地势南高北低、西高东低,最大落差可达40-50米。根据工程勘察报告,本建设项目区域地质构造稳定,适宜城镇建设。在钻孔揭露的深度范围内,地基土由上到下分为4层:第(1)层:杂填土,厚度为0.8m-1.2m。第(2)层:圆砾,承载力特征值fak=280kpa, 厚度为1.1m1.7m。第(3)层:卵石,承载力特征

3、值fak=400kpa, 厚度为0.5m1.2m。第(4)层:强风化花岗岩,承载力特征值fak=500kpa。在地下水方面,静止水位一般约在地下1m深处,季节冻深为2.05米。在抗震方面,拟见场地较平坦开阔,根据地形、地貌、地质构造,不处于建筑抗震不利和危险的地段,为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场地。根据城市用地的工程适宜性评价,拟建的镇区场地属于一类用地。4.2.3公路交通目前青云名镇新区对外交通联系主要通过亚雪(亚布力至雪乡)公路;现状亚雪公路已经贯通,整体路况较好,但路面宽度较窄,已不能满足未来城镇的发展要求。从雪乡经万山红风景区至明月湖景区的道路现状路况较差,路面宽度仅能满足一辆机动车通行。青云经

4、营所现有的道路系统不完善,分布不够均衡,路面宽度小,等级低,部分为断头路和土路,质量较差。对雪乡经万山红风景区至明月湖景区的道路进行修复与改造,使之成为未来从雪乡到亚布力滑雪场的主要交通线路。4.2.4 现状基础设施1,供电:目前青云经营所供电容量为10KVA,不能满足新区建设的用电要,需要增容。2,供水:供水能力不足,需要新建水厂以满足新镇区生活用水需求。3,供热:目前青云经营所区域内仅有一台4吨热水锅炉提供采暖,不能满足旅游名镇建设需求,需要新建锅炉房。4,排水:a,雨水:随路基排放至山体中,雨季期间部分地段常出现水漫公路现象,对公路造成侵蚀,影响交通;b,生活污水:因青云经营所人口规模小

5、,生活污水排放未形成有效网络通往污水处理厂;需根据名镇新区建设整体规划建设生活污水排放系统,以保护环境。5,燃气:未形成规模的供气设施。6,通讯:无线通信畅通,线路通信需要升级改造。7,有线电视:应随新城区建设架设数字光缆,普及数字电视,为居民提供现代化的信息传播媒介。4.2.4 绿地现状镇区北部和东部靠近山体,周边绿化环境较好,自然景观丰富。镇区内绿地景观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镇区内绿地系统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城市公园、街头绿地等公共绿地较为缺乏,在绿地的质量、数量以及规模上均有待提高。(2)现状山体林地等尚处于自然原生状态,急需进行有效的整理、保护与利用。(3)周边山体、水系与镇区内

6、部绿化环境相互独立,未能形成有机协调的绿地系统。(4)道路绿化较差,防护绿地尚未形成规模。 第五章 总平面布置与交通运输5.1 设计依据5.2土地使用方案 青云名镇新区建设用地规划为为居住用地和商业用地。 居住建筑为住宅和家庭旅馆;商业用地包括商服网点、餐饮、邮电所、银行、通讯公司、医院、影院和公共汽车站等。5.3总平面设计5.3.1总平面布置1. 紧凑布局 青云名镇新区的土地利用应坚持节约用地的原则,各类性质相关的用地紧凑布置,合理分布,便于城镇分期开发建设。2. 合理分区 青云名镇新区的用地分区充分利用镇区土地利用现状,坚持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原则,利用现有的山体资源,重视居住地域同绿地开放

7、空间系统的关系,提高居住地域的生态效应。3. 组团发展 考虑青云名镇新区的带状用地布局,宜采用组团式的发展模式,既可以节约市政设施投资,也可以节约利用土地,便于镇区分期开发建设。4. 共享交通 青云名镇新区的开发建设充分利用现有交通条件,将现有的亚布力南站进行扩建,以及将亚雪公路改造扩建;既可以方便镇区居民和景区游客使用,也可以更好的带动名镇新区经济发展;同时大力发展城区和景区公共交通,保证居民出行便利和方便游客通行。5. 集中市政 把各项市政设施在不影响功能的情况下尽可能集中布置,既有利于城镇开发建设,也有利于减少对城镇景观环境的影响。5.3.2,竖向设计 1,道路和建筑物室外地坪标高依据地

8、势确定,每个组团建筑为一个整体,各个组团位置错落有致,既美观又便于土方平衡、有利于排水和环境保护。2,雨水排放结合建设场地地势,设计道路雨水排水系统;由道路排往路边地下排水管网同意排往山体河流;3,结合建设场地情况整合地下管线设计,有条件下可以采用管廊;条件不允许时,依据相应顺序考虑直埋方式铺设地下管线。5.3.3,道路设计1. 交通网络结构青云名镇新区的整体道路结构为环形、方格网状的叠加格局。这种路网结构既可以结合自然地形形成丰富的街道景观,节约建设投资,同时也有利于建筑物的布置和方向识别,减少对城镇中心区的交通压力。按照青云新区整体规划建设市政道路900000平方米,包括道路、人行道路、路

9、灯和广场公园等。2. 道路断面规划根据国家标准城市道路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的要求,亚布力国家森林公园滑雪旅游名镇设置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三个等级的城镇道路。主干路:道路红线宽30米,为组团之间主要联系道路以及各组团内主要交通干道。该路段是亚雪公路青云旅游名镇新区城区段。次干路:道路红线宽20米,为主干道之间的连接道路,也是新区各大功能区的分隔界限。支路:道路红线宽14米,为各街坊内的主要交通道路。 表62 规划道路一览表道路名称道路类别起讫点红线宽度(m)道路长度(m)断面形式备注亚雪公路主干路环镇北路亚布力南站302267一块板规划十七路主干路环镇北路环镇东路301970一块

10、板规划二十路主干路环镇北路环镇西路307160一块板环镇北路干路环镇西路环镇东路202708一块板环镇南路干路环镇东路环镇西路201384一块板环镇西路干路环镇北路环镇南路207190一块板环镇东路干路环镇南路环镇北路205820一块板规划一路干路环镇西路环镇东路202241一块板规划二路干路环镇西路环镇东路201820一块板规划四路干路规划二十二路环镇东路20765一块板规划七路干路规划二十二路环镇东路20830一块板规划八路干路规划二十二路环镇东路20500一块板规划九路干路规划二十二路环镇东路20492一块板规划十路干路环镇西路规划二十三路20754一块板规划十一路干路环镇西路规划二十三

11、路20730一块板规划十四路干路环镇西路环镇东路20606一块板规划十五路干路环镇西路环镇东路20468一块板规划十六路干路环镇北路规划二路20770一块板规划十八路干路环镇北路规划二路20620一块板规划二十一路干路环镇北路规划二路20940一块板规划二十二路干路规划四路规划八路201620一块板规划二十三路干路规划西路规划八路20951一块板规划三路支路规划二十路环镇东路14548一块板规划五路支路规划二十路环镇东路14930一块板规划六路支路规划二十路环镇东路141508一块板规划十二路支路规划二十路环镇东路14663一块板规划十三路支路规划二十路环镇东路14756一块板规划十九路支路规

12、划一路规划二路14338一块板规划二十四路支路规划十路环镇东路14105一块板规划二十五路支路规划十路环镇东路14143一块板规划二十六路支路规划二十路环镇南路14276一块板规划二十七路支路规划二十路环镇南路14192一块板5.3.4,景观绿化设计5.3.4.1城市广场城镇的广场原则上不宜尺度过大,要充分考虑休憩集散功能。结合城镇的绿地、水系、小火车站共规划了4处广场。5.3.4.2 静态交通规划为了避免名镇新区内出现随意停车的现象而影响交通运行,镇区集中布置了3处停车场,分别结合亚布力南站与青云客运站布置,所有露天停车场的铺装材料均采用有利于生态保护的透水性材料。5.2.4.3绿地系统规划

13、(1)充分利用现有河流、空地、荒地等条件,增加公共绿地数量,组织良好的城市绿地系统。(2)利用城镇周边的有利的绿化条件,引导城市外部自然环境与城市内部的人工环境交融。(3)与城镇功能区结合,配套建设不同功能的绿地,强调公共绿地的均好性,形成均衡的公共绿地网络。(4)树种、花卉的选择应符合亚布力当地的气候条件,适于生长,寻找地方特色,充分考虑植物生命周期、群落演替过程。5.3.4.4绿地规划布局镇区绿地呈“二轴、三带、多点”格局,并与周围的自然环境保持良好的贯通与联系。以沿路沿河绿化为网络,城市公园为主体,各级中心绿地为节点,以点状街头绿地、面状绿化广场为补充的点、线、面结合,路网、水网、绿网相

14、结合的城市开放空间体系。(1)二轴:以现有的水体资源为依托,布置带状绿地,形成镇区的生态景观廊道。(2)三带:利用现有的自然地形条件形成三条绿带,加强镇区与周边区域自然景观的联系。(3)多点:镇区共规划5处公共绿地,为全镇居民及游客服务。同时在镇区的工业组团、公用工程用地周围设置20m宽的防护绿带,防治灰尘、噪音等影响。5.4 镇区景区交通目前确定由电动旅行车、游览电瓶车和雪地旅游车承担镇区景区交通任务。计划购买电动中型旅行车20辆,游览电瓶车15辆和雪地旅游车5辆。 第六章 项目建设方案6.1建筑设计6.1.1设计依据(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

15、B50016-2006;(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黑龙江省实施细则DB23/1269-2008;(4)黑龙江省居住建筑节能节能65%设计标准DB23/1270-2008;(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7)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2008(8)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9)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8(10)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11)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12)其它相关工程建设标准规程规范及法律法规。6.1.2建设项目构成6.1.2.1 青云旅游名镇新

16、区一期工程1,住宅240000平方米 为共5000户15000人提供居住用房。采用节能建筑,节能效果应达到黑龙江省65%节能标准。2,公建60000平方米 为新区居民提供各种生活及医疗服务。采用节能建筑,节能效果应达到黑龙江省及国家节能标准。6.1.2.2净水厂 在明月湖水源地建设净水厂一座,为青云新区(15000人)居民提供生活用水。拟建建筑为1-2层建筑,建筑高度为10米,建筑面积为600平方米,混合结构。6.1.2.3供热锅炉房 在镇区中部山洼平坦处建设两台20吨锅炉房一处。楼层数为1-2层,层高为6米和3米,建筑面积400平方米。砖混结构,40米砖烟囱一座。6.1.2.4 有线电视转播

17、站 建设有线电视转播站一处,二层建筑,砖混结构,层高4.2米,建筑高度12米,建筑面积600平方米。6.1.2.5 山门 在亚布力南站(火车站)前景区入口处建设景区山门及附属售票厅等服务用房一处,采用钢结构和混合结构型式。6.1.2.6 山门外管理用房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楼层3-4层,砖混结构,建筑高度13米。6.1.2.7 停车场1,新建大型停车场 山门外大学生广场东侧新建大型停车场一处,面积为20000平方米(现为田地),提供停车泊位大车200个、小车400个。2,站前停车场改造 亚布力南站站前原停车场改造为景区内交通工具(旅游车和电瓶车)换乘处。6.1.3主要经济技术指标1,青云旅游

18、名镇新区一期项目建设用地为750000平方米(75公顷)2,建设规模 总建筑面积300000平方米,总占地面积75000平方米;规划居住15000人(5000户).3,楼层层数和建筑高度 镇区建筑层数为4-5层,建筑限高16米4,建筑密度为10%5,容积率为0.46,绿地面积为585000平方米,绿地率78%7,道路和广场面积90000平方米6.1.4建筑方案 本项目气候分区为严寒地区A区(公建建筑)、严寒地区I(A)区(居住建筑),均采用节能建筑设计,建筑合理使用年限均为50年。建筑外墙均为100厚聚苯板保温(并进入地下1500),外墙面为水泥砂浆抹面刷高级外墙涂料和高级外墙面砖饰面,合理使

19、用年限25年;屋面为100厚挤塑板保温,SBS卷材II级防水做法,合理使用年限15年。居住建筑一层地面满铺保温层100厚聚苯板;公建商服等一层地面距外墙2000范围内铺设保温层100厚聚苯板。住宅采用三玻中空塑钢窗和乙级防火保温户门及高级实木内门,一层楼梯间入口均设门斗,住宅单元门为三防电子可视对讲楼宇门。各公共建筑部分均考虑无障碍设计,入口设无障碍坡道、设门斗,并设无障碍厕所;采用三玻中空塑钢窗及高级实木内门。各建筑一层门厅、走廊和楼梯间和公建商服地面为大理石地面;办公室、居室等办公居住房间均为复合地板地面;墙面和天棚为混合砂浆抹面刷白色内墙涂料;卫生间为高级防滑地砖,墙面为高级瓷面砖饰面,

20、天花为集成吊墙面为白色涂料。小区内各建筑耐火等级均为II级;主要建筑构件墙和钢筋混凝土梁板柱的耐火极限均满足规范要求。各单体建筑物间距满足规划和消防要求,并符合本地区日照要求规定。6.2结构设计6.2.1设计依据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2008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版)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2008版)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6.2.2设计资料(1)基本风压 0.50KN/M2(2)基本雪压 0.60KN/M2 6

21、.2.3建筑抗震根据中国地震区划图,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每一组。场地类别暂按II类考虑。 6.2.4结构设计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抗震设防分类为丙类。6.2.5结构方案1,多层建筑新建多层建筑结构体系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及楼板结构。围护结构为大孔空心砖砌体外贴聚苯板保温层。隔墙为空心砖或陶粒混凝土砌块砌体。2,低层建筑采用砌体结构及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围护保温结构为外贴聚苯板。承重墙体为承重小孔空心砖。3,抗震设防本建设项目中多层和低层建筑均按地震烈度6度进行抗震设防。6.2.6基础方案 基础型式依据工程地质勘察

22、(详勘)和单体建筑型式具体确定。一般多层建筑可选择钢筋混凝土条基或柱下独立基础。低层建筑为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6.3暖通设计6.4给排水设计6.5电气设计*建筑节能 青云名镇新区气候分区为严寒地区A区(公建建筑)、严寒地区I(A)区(居住建筑),均采用节能建筑设计。建筑总平面设计,宜利用冬季日照并避开冬季主导风向,夏季利用自然通风。建筑的主朝向宜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避免东西向。其中居住部分依据黑龙江省居住建筑节能节能65%设计标准DB23/1270-2008设计。建筑体形系数应小于0.3(4-8层)或小于0.50(=3层),不满足时应做权衡判断。窗墙比南向小于等于0.45,北向小于等于0.25

23、,东西向小于等于0.30。外墙面、屋面、地面及外露建筑构件表面均做保温断桥处理。公建商服等依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黑龙江省实施细则DB23/1269-2008设计。建筑体形系数应小于0.4,不满足时应做权衡判断。窗墙比各朝向不应大于0.70。外墙面、屋面、地面及外露建筑构件表面均做保温断桥处理。*建筑消防1,室外消防亚布力滑雪旅游名镇内现有三级消防站一座,占地面积2500,青云经营所现有1座林业防火消防站。由于镇区地势变化较大,且受山体影响,保留现有2座消防站,按消防站建设标准配备装备设施、车辆,及通讯指挥设备。消防站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位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地区的消防站建筑,应按乙类建筑进行抗震设计,并按本地区设防烈度提高1度采取抗震构造措施。明确人员疏散通道及疏散方向,定期进行消防紧急疏散训练。利用文体活动广场、公共广场以及停车场和开敞式绿地作为紧急避难场所。液化石油气储配、供应站、汽车加油站的位置,必须符合防火规范要求,并采取有效的消防措施,配备相关消防设施和紧急通讯设施。规划设立防寒型消防水鹤4座,以满足消防要求。2,室内消防住宅采用乙级防火保温户门及防火保温智能楼宇门。公建商服依据规范配置磷酸铵干粉灭火器和消火栓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