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一季度乡村振兴工作总结.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2279530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一季度乡村振兴工作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3年一季度乡村振兴工作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3年一季度乡村振兴工作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3年一季度乡村振兴工作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3年一季度乡村振兴工作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一季度乡村振兴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一季度乡村振兴工作总结.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年第一季度乡村振兴工作总结一季度,工作组重点做好协助村“两委”完成换届选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谋划乡村振兴建设等工作。一、工作开展情况(一)风清气正完成村组织换届工作。严格按照上级党委工作部署,制定完善的换届工作方案,平稳有序推进村党总支部、村委会、村监会、村妇联选举工作,经严密选举流程,顺利选举产生新一届村党总支部、村委会、村监会、村妇联领导班子。(-)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一是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开展一季度精准防贫工作,对2户脱贫不稳定户、1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11户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的农户开展防贫排查、动态管理,重点监测其收入支出状况、“两不愁三保障

2、”状况;建立农户主动申请、部门信息比对、村委定期跟踪回访相结合的易返贫致贫人口发现和核查机制,实施帮扶对象动态管理,分层分类及时纳入帮扶政策范围,实行动态清零。二是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及时与佛新小学、山口小学及北通中学等教育部门对接,确保除身体原因不具备学习条件外脱贫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不失学辍学。动员脱贫人口参保,防范因病返贫致贫。动态监测保障脱贫人口住房安全。巩固维护安全饮水保障水平。三是梳理扶贫项目资产,确保经营性资产发挥效益。分类梳理各类扶贫项目,重点明确公益性资产的管护主体、经营性资产产权明晰并能发挥经济效益。四是规范收集整理扶贫档案。按照县攻坚办清单要求,严谨细致收集

3、整理2020年扶贫工作文字资料、照片(彩印)、音像、实物等材料,通过分类、编制目录及页码、装订,统一标准、统一格式确保档案材料的真实性、时效性、规范性,高标准高质量完成2020年扶贫资料收集归档。(三)聚力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一是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围绕佛新村特色产业(优质稻、林下鸡、黑猪),实施特色种养业扩规提质行动。积极对接农业站,落实10吨富含微元素的土壤调节剂赠送优质稻种植户,提升富硒优质稻品质。目前早稻种植面积约500亩,林下鸡养殖约20万羽,黑猪养殖约300头。二是促进适龄劳动力稳定就业。搭建用工信息平台,密切与企业和劳动部门联系,及时向劳动力人口发布招工信息,推荐合适就业岗位,加大脱

4、贫人口有组织劳务输出力度。一季度外出务工劳动力约3100人,其中贫困劳动力约220人。三是推进一批乡村风貌提升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谋划推进XX乡村风貌提升暨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建设,以村容整洁、立面美观、规划有序、传承红色基因为主基调,打造优质示范村庄,以点带面推动屋面溢、大面塘、南木麓等一批村庄乡村风貌提升建设。持续改善整村基础设施条件,重点谋划建设一批灌溉水利、产业路、环村路、共用安全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二、存在问题(一)驻村工作组需上级管理机构加强乡村振兴业务培训。(二)驻村工作组与新的村“两委”班子工作默契度需加强。三、下一步工作计划(一)以“特色种养+三产融合”为“双轮”,促进产业兴

5、旺,实现村民增收、生活富裕。以产业兴旺拓宽村民收入渠道,提高家庭稳定收入,实现经济宽裕、衣食无忧,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全县前茅,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一是培育XX农业有限公司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打造种鸡、鸡苗、生态肉鸡、营养花鸡蛋全产业链,带动佛新村养鸡大户建设家庭示范农场。二是推动南木麓村民小组山林地整村流转,以土地资源吸引项目落地,争取年产6000头大型环保标准化养猪场落地建设,提升佛新村黑猪产业规模和品质。三是增加S326二级公路沿线富硒优质稻种植面积,创建“佛新富硒米”品牌,让稻农增产增收。四是加大对佛新村劳动密集型的5家制衣厂、电子厂帮扶力度,协调各部门解决他们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6、争取年内再引进2家企业入村,建设产业融合特色村庄。(二)提升乡村风貌建设,实现生态宜居。一是尽快落实村庄规划修编,推进XX乡村风貌提升暨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建设项目,拓宽进村道路、硬化村内道路、配置村道和户外活动场所路灯、建设休闲场地,打造人居环境精品示范村,并带动周围村庄铺开建设。二是整合项目资金,对大面塘、龙岩、旱埔等基本整治型村庄进行提升建设,分批有序打造S326二级公路沿线生态宜居村庄。三是保持整村环境干净整洁、及时有效处理垃圾,申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建设,提升人居生态环境。(三)提升治理水平,助建乡风文明。一是通过“送出去”和“请进来”两种方式,让村“两委”班子多参加高品质乡村治理水平

7、能力培训,提高领导力、组织力、带动力,提高实际工作中治理效能,在群众中树威信立口碑;标准规范化建设自然村党支部,让党支部在乡村治理中闪耀发挥作用,完善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和群团组织向村党组织述职和报告工作制度,在村各类组织中树起党支部的领导旗帜。二是完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工作机制,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引领乡村文化文明发展;参照大面塘村民小组通过网络投票+现场投票产生新一届理事会(议事会)的办法,规范“一约四会”(即村规民约、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协会)工作,有序提高村民自治水平,树立优良村风家风。2023年以来,我局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

8、,结合交通运输行业实际,认真开展了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现小结如下:一、工作进展(一)全面启动争创“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工作一是做好了农村公路项目库建设摸底工作。对全县建制村通双车道项目建设需求进行了摸底,正在开展错车道及村道安防工程项目的摸底工作;二是理顺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明确了全县280公里县道由县交通运输局负责管养,365公里乡道、2153公里村道由属地人民政府负责管养。三是大力实施美丽生态文明农村路建设。围绕“安保强、质量好、环境美、带动大、服务优”的要求,对新改建农村公路进行站亭建设,进一步完善了绿化、安防设施,打造美丽生态文明农村路。目前,崇仙-小江等4个项目103公里已通过上级

9、考核,阮啸仙红色教育基地道路工程等4个项目44公里已申报,待考核。四是大力开展路域环境整治。一方面,加大路政执法,对随意乱挖路肩,破坏公路的行为加大查处力度。另一方面,督促属地政府严格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要求,加强对公路用地范围内的乱堆乱占、乱搭乱建进行整治,并开展常态化的巡查,防止反弹。(二)围绕方便群众出行,进一步优化城乡公路线路,完善城乡公交候车亭L根据江西省道路运输条例和建制村通客车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强了城乡道路客运营运监管力度,积极引导农村客运企业更新新能源客车投入营运,提升建制村通客车质量和客运服务质量,确保建制村能持续通客车、营运好客车。2,增加高新区公交站点和班次,开通高铁

10、站至高新区直达线路暨乡(镇)至高新区直达班车,方便群众进园区务工。3.根据公路项目“三同步”建设要求,在新(改)建的县乡公路上同步规划建设公交候车亭等客运基础设施。(三)加快构建农村物流基础设施骨干网络,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1.在工业园橙乡物流园内建设了城区物流仓储供销极配集散中心。引导邮政与“四通一达”等社会快递物流企业完善县、乡、村物流配送体系。2依据脐橙等农副产品的发展传统优势、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在乡、村寄递网点布局,建设乡、村物流配送站,带动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有效对接城市物流和打通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服务县、乡、村群众及带动农民增收。目前我县依托橙乡物流园、汽车站、

11、邮政公司,康丰公司等,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日趋完善,县乡覆盖率达100%,村级覆盖率达80%以上。3.大力推进乡村客货运站一体化建设,目前已完成油山镇、安西镇两个客货运站点,促进人流物流有效结合。推动了农村货物流通,促进了农民增收。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今年以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交通建设项目用地问题突出,影响项目推进。有些公路建设项目为了满足设计要求和群众出行需求,难以避让基本农田,导致项目推进缓慢。三、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全面推进农村公路路网体系建设。一是邀请第三方科学编制我县农村公路路网规划,统筹考虑区域经济、产业、人文等因素,因地制宜确定农村公路建设类型和标

12、准.做到路与景、与产业发展一致,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农村公路。二是打通一批“卡脖子”的断头路、瓶颈路,强化农村公路与干线公路的衔接。联通赣县阳埠镇的X802岐岭-石井(坝店-G105国道段)项目要尽快挂网招标,争取年内开工建设。联接全南的X877樟下-社迳项目要立即启动前期工作,争取纳入“三区三线”规划调整范围。协调赣县区加快推进X809线赣县段、X810沙园线-大桥赣县段升级改造。三是储备好一批农村公路项目,如Y028信丰-小河、Y014古陂-长生、Y016江背-东水、X016百石-新田等项目,前期工作做到可研深度。四是推进农村公路提档升级,继续实施县乡道升级改造、美丽生态文明农村路、建制村窄

13、路面拓宽改造、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农村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以及旅游路产业路路网联通路项目建设。(二)全面提升农村公路管养水平。一是全面实施农村公路“路长制”,压实县、乡、村三级农村公路管养责任,实现所有农村公路有人管养。二是进一步明确县、乡、村三级农村公路管养责任。制定县相关部门及乡镇人民政府、村委会农村公路管养标准和责任清单。三是强化示范带动,开展“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示范路段创建,以示范引领,营造全民参与农村公路建设的良好氛围。四是探索农村公路基础信息数字化建设。依托互联网、卫星遥感等技术,建立信丰县农村公路信息化管理平台,以强化信息资源共享交换,提高农村公路综合监管能力。(三)最大化发挥农村公路效益。一是加快推进农村物流体系建设,打通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完善乡村物流基础设施,力争今年底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点覆盖率达到95%o二是在全县建制村通客车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针对农村客流特点,大力发展园区班线、预约班车、周末班车等特色班线,最大限度方便城乡群众出行。三是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发挥农民群体的主体作用,强化爱路护路宣传,使群众成为农村公路的参与者、监督者和受益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